游遍云南┃环游滇中五大湖,从川字闸至来鹤亭 从雨雾元阳至石屏古城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本帖最后由 百草岭帽台山 于 2025-8-1 11:48 编辑



这是一个回忆贴。

2024年国庆期间,天气不好。预报全省都有雨,其中滇西雨量最大。但又实在在家待不住,按捺不住到滇中及以南雨量较小的地区去游了一圈。

此次行程重点围绕滇中五大湖的“对岸”而行。云南有九大湖泊,这次走的五个湖是其中的滇池、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因为几个湖以前都来过,走的是习惯线路的靠湖一边,这次就把五个湖的另外一边走一下,算是圆满吧,同时避开大假期间各处拥挤的人流。

时间宽裕,又把邻近的元阳梯田、红河老城、石屏古城走了一下,补个缺。

4天全程近1100公里。具体行程如下:

楚雄-白鱼口-昆明海口镇-澄江海口镇-江川区-通海纳古镇-(环杞麓湖东)杨广镇-建水-元阳梯田-红河县-石屏县-玉溪-楚雄。

Day1

假期第二天,实在无聊,临时决定出游。

吃过午饭才出发。全程高速。经龙门脚下,滇池西岸,两个小时以后到达白鱼口工人疗养院。游客稀少。

这里环境优美。东临滇池,依山傍水,古树参天,绿树掩映,鸟语花香。虽然天气阴沉,但在美景伴随之下,依然令人心情愉悦。












疗养院内紧邻滇池岸边的磊楼值得一看。它是由原民国时期的昆明市市长庾恩锡所建,主体建筑用方圆大小不等的天然岩石叠砌堆成,磊石成楼,故名磊楼,是典型的仿法式建筑。庾恩锡是庾澄庆的祖父。





从疗养院前行8公里就到达海口镇。不太敢相信导航,依然还是一路打听,七拐八绕,沿逼仄的小路驱车来到了川字闸桥头。川字闸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是传统古桥闸结合的典范滇池水经川字闸导入螳螂川,经普渡河,最终流入金沙江。海口川字闸是古代昆明人治理滇池水患的重要实物见证

川字闸
环滇池骑行自行车队经过穿字闸,络绎不绝


在川字闸附近就能看见滇池出海口

游完川字闸,本想再沿海口河(螳螂川)去看看石龙坝电站。但是一打听,还有二十公里路程,花费时间也较多,只好遗憾的放弃。石龙坝电站是全国重点文物,它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历经110多年风雨沧桑,今天仍在发电。后悔没有早点出发!

在海口附近汇入高速,奔抚仙湖而去。一个小时之后到达澄江抚仙湖边。

跨越滇池出海口的高速公路


抚仙湖边游客汹涌,人流如织。沿途停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湖边远远看去都是游人。我们沿东岸环湖公路而行,各种湿地公园、度假区,全部爆满。恰逢接近晚饭时间,凡是有餐馆的路段更是堵上加堵。实在找不到停车处,只得随车流缓缓向前而行。经过六公里,走完所有湿地公园之后,路边终于清净了许多,有空位可以停车了。此时湖边也出现了很多帆船基地,虽然天气阴沉,但是湖中白帆点点,天上直升机起伏绕圈,一派大好景象。忍不住下车观赏。



再前行,眼见沿湖的山坡上连续几个山头都是漂亮的别墅,又忍不住驱车上去彻底地“考察”了一番。在别墅区的山头上远眺抚仙湖,更加高远辽阔。



天色将晚,到达海口镇。这里几乎没有游客。在背街的小村里寻到一家当地人开的鱼庄,品尝正宗的石锅鱼和铜锅洋芋焖饭,味美无比。然后在旁边找一家客栈住下,安静便宜,差不多又被我们“包场”了。

客栈前的停车场上停着一辆房车,来自东北,其中一对夫妇已经在这里住了差不多一个月。他们是提前来云南过冬的,最终目的地是西双版纳

以下图片是当年12月份再次来到抚仙湖,在澄江城边的湿地公园拍的











围观欣赏美景

Day2

早早起床,去看抚仙湖出水口。

海口是历史上抚仙湖唯一的出水口,湖水经清水河流入南盘江即珠江而入南海,海口因而得名。

但见出水口附近苇草遮蔽辽阔,却没有粼粼波光。这可能是因为季节不对,更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变化加上其他原因导致抚仙湖水位下降所致吧。





然后沿环湖东路向南而行。沿途经过很多帆船基地,很多客栈酒店,还有很多渔村果园。

沿途几乎都是这样的景色
环湖路边,海镜村的古戏台

经过路居镇下坝社区时,看见路边的小街子正在赶街,很是热闹,又忍不住绕下去“寻宝”看稀奇。

这里离抚仙湖南岸的星空小镇已经不远。我们本应从前面不远的三岔路口绕湖向北而行,然后经界鱼石到星云湖边,再沿星云湖东岸向南到江川县城,但却一个不注意,被导航直接引向了南边的高速路,一路向江川城区而去,等到发现不对时已经来不及回头。只得心有不甘,擦过星云湖东南岸,径直跑到了江川区。

江川区城内的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很值得一看。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1994年建成开馆,里面陈列着轰动世界的“牛虎铜案”等珍贵文物,是全国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青铜器专业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古滇文物为主,几乎涵盖了古滇国社会经济生产、文化生活、音乐舞蹈、军事宗教、装饰艺术等方方面面,不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而且特色鲜明,价值较高,是研究古滇国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青铜器博物馆内的“牛虎铜案”。这是复制品,真品保存在云南省博物馆





然后导航前往通海县的纳古镇,探寻云南省的著名回族之乡。半个小时就到达纳家营清真寺。

纳古镇全镇居民均为回族人,他们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婚丧嫁娶,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全镇有多所清真寺,其中纳家营清真寺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清真寺。纳家营清真寺面临杞麓湖,风光秀丽,山光湖色,是中国伊斯兰教古清真寺,据传该寺为13世纪末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纳速拉丁主持肇建。




清真女寺就在大清真寺的对门

在清真寺的顶楼远眺杞麓湖

然后沿环杞麓湖边的村道绕湖而行。先向东,再向南,最后到达杨广镇。这一路几乎没有风景可看,公路离湖边较远,沿途全是村庄和农田。

映像较深的是沿途有个村子叫岳家营。资料记载,岳家营的岳姓村民乃是岳飞的后裔是在明朝初年从湖南迁居到此的。几百年来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他们世代保留着精忠庙、精忠碑坊等建筑,以及古家规等成为了传承和弘扬岳飞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经过时,恰逢岳氏后代正在聚会祭祖,看起来全国各地的后人代表都来了,旌旗飘飘,很是热闹。

2020年到过杞麓湖,这是靠近通海县城的北岸边。



到杨广镇时自然就停下来了。杨广面是一个老品牌,在云南名气很响,很多人都吃过。到这里就想一探究竟。驱车到村子里绕了一圈,街道狭窄,商品丰富,人头攒动,热闹拥挤。然后找一家生意兴隆的餐馆午餐。

下午从杨广镇直达元阳梯田,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中间经过建水时没有停留,因为已经来过好几次。

经过个旧附近时天气已经很热,令人昏昏,在服务区停下来小睡了一会儿。

经过红河(元江)边的元阳县城时已经四点半钟,担心赶不上哀牢山上老虎嘴的夕阳,一路狂奔,沿元绿二级公路向山上爬去。

五点半按计划准时到达老虎嘴梯田观景点。老虎嘴梯田在整个元阳梯田景区的最西边,面向西方,是看日落的最好地点。可惜现在是十月初,来早了。此时虽然天晴,但是水稻还没有收完,梯田内还没有灌满水,所以看不到鳞次栉比的反光。

来梯田是半途临时决定的,因为几个大湖没花什么时间很快就走完了,加上同行的旅伴没有来过梯田,所以就绕过来了。

既然来了,还是耐心的看看日落吧,也许会有惊喜呢。从五点半等到接近七点,看着太阳落山,直到天已经快黑了才离开老虎嘴。没想到这就是我们在整个景区内天气最好的时段。









在夜色中驶上盘山路,向南绕行五里寨,再向东而行。山路已经从原来的砖石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很好走了。17公里,半个小时之后到达多依树观景台,在附近公路边找一家客栈食宿。客人不多,住宿价格不算贵,但是吃饭很贵。

多依树景区面向东方,是看日出最好的地点。明天早上我们就在这里的观景台上看梯田日出。

Day3

一早起来,大失所望。

目光所及,尽是大雾弥漫,天上还下着小雨,能见度不到十米。客栈背后,公路下面就是梯田,虽然近在咫尺但是根本就看不到。

客栈顶上的小景


观景台是没必要去了,就在客栈里面等着,看看天气会有什么变化。等到九点钟,实在不能再等了,决定干脆到附近的寨子里里面走走看看。遂打听之后,驱车驶向观景台往下的多依树下寨。

慢慢摸索到了多依树下寨。环境很不错,有停车场,有餐馆,有住宿,有烧烤,晚上应该还有各种民俗表演,立马就后悔昨晚上没有到这里来歇脚了。












   穿寨子而过。经过月亮广场,走到小路的尽头,梯田依然是近在眼前而不得见。


这里走出去就是梯田

回到寨子里










回到寨子内的宗瓦司参观一番。这里建于清代,曾是地方衙署,与整个哈尼梯田一起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





在雨雾中离开多依树,往北向景区出口方向慢慢挪去。幻想途中突然天光大开,梯田呈现。可惜经过胜村、坝达、箐口,沿途全都大雾漫天,直到我们出了景区天气都没有什么变化。




满心遗憾中驶向新街镇。新街镇就是原来的元阳老县城,离梯田景区入口7公里,离新县城南沙镇30公里,从景区的外围另一个方向面对着梯田。著名的长街宴最早就是起源于这里。

在新街镇的餐馆吃饭时,还不时望向窗外的梯田方向,依然希冀着天气变化出现奇迹。可是依然继续失望。

元阳老县城新街镇。画面的右边就是梯田景区

这是2020年10月底在多依树照的


饭后沿路而下驶向县城南沙。这次我们走的是从老县城到红河(元江)边的老路。

新县城比梯田景区海拔下降近1500米。下到红河(元江)岸边的县城时,天是晴的,太阳高照,气温热辣。元阳县城是云南著名的高温地区,夏天温度常超过40度,如果那时让我来这里的话肯定是一秒钟都待不住!

在县城办理完一些公务,不停留,直接沿河谷驶往西边50公里外的红河县城。一个小时到达。

红河县城整个在山头上,我们这次就专门来看县城最高处的马帮古城。红河县是云南省三大侨乡之一,完整地保留着古民居建筑近百幢。县城迤萨东门古建筑群是国家级文物,由6幢单体建筑组成,有120多个房间,建筑格局以法式为主,内部则为中式风格。该古建筑群均建于民国初年,有“江外建筑大观园”之美誉,同时也是该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江外”这里指的是红河(元江)以南地区。
























游完马帮古城,时间不到五点半,吃饭或者住下来都还嫌早,干脆前往石屏县城。

出城时就麻烦了。马帮古城附近都是单行线,狭窄陡坡曲折,我们从古城后面的老街绕出来时,导航几次导的路线都不能走或者不敢走,直到反复几个来回之后才找到正确路线,顺利出了县城,浪费了近半个小时。

继续驶往西边元江方向10公里,到达三岔路口,在此过红河(元江)大桥,沿S212线往北前往石屏。这是第二次走这条线路,还算熟悉路况,虽然后半段天已黑透但还顺利。

八点不到,到达石屏古城街口。车位难寻,古城内张灯结彩,游客挤满了所有街道。








   随人流慢慢向老街里面走去。走到袁嘉谷故居附近时,赶快找一家古色古香的餐馆吃饭,现在是真的饿了。


我们吃饭的餐馆,老宅改造的,古色古香

本想在古城里面住下,但是所有能住的地方都住满了游客,而且价格很贵。稍微废了点功夫,在古城外面邻近的地方找到一家宾馆住下,价格还可以,也方便明天继续好好的逛古城。

Day4

一大早就跑去逛附近的农贸市场,看稀奇吃早点。十块钱一大海碗牛肉米线吃到撑,然后买些石屏豆腐和各种蘸料带回家送亲朋好友。




早上的古城轻松了很多。各种摊点还没有摆出来,游人还不多,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古城里面的停车场。

老供销社

石屏古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内有众多让人驻足流连的人文景观。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故居、由古老的县zf改成的典籍馆、始建于元代的文庙、老街子上售卖的的花鸟鱼虫和各种药材古玩,锃亮反光的石板路,古色古香,充满生活气息,无疑是这座古老城市的灵魂命脉。







老县衙


文庙门口















沉醉于古老的街巷中,体味悠远的文化韵味,慢慢闲逛。最后止步于城门洞附近的豆腐摊,歇一下脚,尝一尝原汁原味的石屏烧豆腐,与老板闲聊打听风光和人文。在这里吃烧豆腐,跟在家里或者其他地方吃同样的石屏豆腐,那滋味和氛围肯定是不一样的。


然后驱车穿过古城,前往几公里之外异龙湖边的来鹤亭。

来鹤亭始建于明朝,是全国重点文物。它位于小山头上,坐西朝东面对异龙湖,居高临下,在整个石屏坝子里无疑是最好的观湖之所。袁嘉谷先生曾为亭题联:

忆三岛旧游,愿与飞鹭轻鸥订南山北山之约。

让西湖一步,试问秋芦春柳比苏堤白堤如何。

在来鹤亭上远眺异龙湖











再沿环湖路,亲临异龙湖水边绕行一段。可惜没有到达半年之后的今天异常爆火的神黄豆花景区,实际上只要再往前走几公里就到了。

又回到县城方向,绕城而过前往郑营村。按照豆腐摊老板的建议,我们要去那里吃大闸蟹。

郑营村属于宝秀镇,离城十多公里路,很快就到。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还没到村子,远远就看到所有几条通往村里的道路上堵满了车,全省甚至全国各个地方的车都有。都是来吃大闸蟹的吧。好不容易才把车挪到了靠近村子的附近。

村子里里外外有很多家餐馆,卖的都是本村本地养的大闸蟹,家家爆满。实在是不想再往里面挤了,我们在村口附近的一家坐下。点好大闸蟹和各种配菜,然后到旁边的村口去探个究竟。哦,村口的门头上还写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呢,看起来不起眼嘛。

大闸蟹吃起来肉质饱满,蟹黄油香,美味无比,所有人都吃的心花怒放。依托当地的湖水养殖或者稻田养蟹,大闸蟹已经成为石屏县的一个大产业,其中以郑营村为盛,在全省的影响都很大,也把各地的食客都吸引了过来。

饭后回家还早,那就去看看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到底怎么样吧,来都来了,权当消食。没想到这才是整个行程的最大收获,不起眼的村子里面藏着宝!


沿着石板路往里走,很普通,很一般,不久就到了陈氏宗祠。一走进去,立马就傻了眼,居然这么漂亮,这么豪华壮观,这么富有文化底蕴!只见明清建筑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玲珑别致,古典园林幽静淡雅。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陈氏宗祠











然后又参观了郑氏宗祠、陈氏民居等其他的宗祠和民居建筑,一家赛过一家,其中以陈氏民居最为让人叹为观止。陈氏民居其房屋特点皆为木石结构,走马转角楼式四合院,坐南朝北。建筑样式奇特,中西合壁。

郑氏宗祠


陈氏民居





















只见沿街所有的老房子也都富有古老的韵味和文化特色。不舍得放过村中的旮旮旯旯,几乎把所有的纵横道路都走了个遍,不经意间还走进了别人的老院子里问候一番。

郑营村
普通人家的老宅

这才晓得,1999年郑营村就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因而有“云南第一村”的美称,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全村有403座四合院,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28幢。郑营村被称为“明清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我以前居然不知道郑营村,不知道郑营村的大闸蟹,也不知道这么漂亮而富有特色的古民居,这次是真的开了眼!

下午四点半,留着念想,在心满意足中踏上归途。在宝秀汇入高速,晚上八点半顺利到家。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