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游走于古代与文明之中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jk
2018-5-30 14:19
倒序浏览
27836人浏览
曾忆否,儿时纯真的记忆:
期待有一天能走出
亚洲
,体验阿拉伯奇特的异域风情;
曾回眸,年少轻狂的梦想:
希望有一天能远赴万里,领略
红海
秀丽的自然风光;
曾憧憬,青春美丽的愿望:期盼有一天能行走沙漠,感受古国文明的无穷魅力。
然而,这蕴藏心底已久的愿望,终究能够如期实现;这埋藏内心永恒的回忆,终究值得永久珍藏。
去之前看新闻局势又有点动荡,还是有点担心的,到了
埃及
后虽然到处都是拿枪的警察,装甲车,
埃及
国家博物馆旁边还有坦克,但我个人感觉还ok,挺安全的,起码,游客来说,挺安全的!
关于清凉油问题,我个人建议不用带,我去之前在淘宝买了60个,结果一个都没送出去,埃镑倒给了不少
,现在
埃及
人民都喜欢美金和埃镑啦!
关于
埃及
吃的东西,我个人觉得不好吃(
红海
那边的海鲜汤还可以,烤鸽子还ok啦),甘蔗汁和芒果汁是强烈推荐的!!!
关于和
埃及
人照相问题,还是别照了,他们都是主动要和你照相,但照完就问你拿钱,还是有点扫兴的,直接删了~
开罗
给我的感觉就是脏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空置的房子(据说是和当地政府有矛盾,给停水停电无法居住),
红海
就一个典型的度假圣地,我非常喜欢
卢克索
,一个漂亮的地方。
另,去
埃及
,一定要带个人洗漱用品,这边多好的酒店都不配牙膏牙刷的!
这次带的设备:
佳能
5DIII,24-70的镜头
我出去玩都是背背囊,箱子是LP为了这次去玩新买的~
广州
飞
开罗
大概11个小时,六小时时差。
其实,我是在拍这本书
到达
开罗
国际机场,机场建筑不大,但极有特色。
驱车前往市区,立即显现出现代化的
埃及
:道路规整、灯火通明,基础设施良好。
夜色中的
开罗
极其美丽,引起我们一行的赞叹。道路畅通、车速很高,古建筑和清真寺比比皆是,而且都有泛光灯照射。
经过穆
巴拉
克官邸,豪华宏大、林木葱葱,有重兵把守,从我们的视线中我们一闪而过。立交与高架路十分普遍,绝非
印度
可比。
显然,
旅游
业带动了
埃及
的整个经济和其它。不久,进入旧
开罗
。
开罗
市有新
开罗
与旧
开罗
之分,据资料介绍,
新城
区建在
西北
方位。
有巨大的清真寺出现,形制颇像
伊斯坦布尔
的
索非亚
大教堂,据说那是坐落在古堡中的穆哈默德-
阿里
清真寺……
庞贝
柱(即
萨瓦
里
石柱
)是
亚历山大
城的城徽。驱车离开高楼林立、敞亮整洁的海滨大道,向城市西南方向驶去,进入老城区,尾随着轰隆隆的有轨电车,在石砌马路上慢慢蠕动,不一会来到一座高墙,进入大门,一片荒凉的高地上一根巨大的擎
天柱
闯入眼帘,它就是闻名遐迩的
萨瓦
里
石柱
。沿着右侧小道走到柱基台阶,拾级而上,仰望柱顶,只见它直插云霄,好似行将倾倒,颇为吓人。 “
萨瓦
里”,阿拉伯语意为“桅杆”。据说,阿拉伯人于公元641年占领城市,远望这根
石柱
耸立于400根
石柱
构成的柱廊中央,状如
帆船
桅杆,因而得名。
石柱
由柱基、柱身、柱顶三部分组成,总高度为26.85米,重约500吨。柱身呈圆柱形,上部直径2.3米,下部2.7米,全长20.75米,由一整块红色花岗石凿 成。柱顶为古
罗马
科林
斯式,饰有爵床花图案。
石柱
的石料采自上
埃及
的
阿斯旺
,由平底船经尼罗河及其支流运抵
亚历山大
。
石柱
的竖立方法是在柱基四周垒土成凹形,然后把它拽入凹形中央的柱基上,竖好后清除四周垒土。
罗马
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期间,驻守
亚历山大
的大将艾赫里叛乱,戴克里先亲率大军远征讨伐,围城8个月,残酷地进行镇压。当时城内饿殍遍地,瘟疫流行。戴克里先调来粮食,赈济灾民,安抚百姓。公元297年,
埃及
执政长官波思吐莫斯在赛拉比斯神庙的广场中央建立这根
石柱
,以示感恩戴德。柱
基西
侧石壁上刻有四行字,至今依稀可辨:“为战无不胜的
亚历山大
监护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思吐莫斯谨立此柱”。 从
石柱
往西,行数十步,下台阶,抵一小块洼地。 1895年,在洼地
北面
的岩洞里发现了一尊赛拉比斯神像,现在
亚历山大
希腊
罗马
博物馆里展出。神像由黑色闪石岩雕成,呈牛犊形,两角之间有一日轮,两耳朝前张开如喇叭,据说它是在倾听人民的呼声。洼地的南面有一条宽阔的地道,往东可直达
石柱
下面。地道两旁岩石上凿有一个个格子和放置油灯的小洞。一说它是赛拉比斯神庙的附属图书馆,另一说是古代
亚历山大
图书馆的分馆。公元48年,位于海滨的藏书70万册的
亚历山大
图书馆被战火付之一炬,部分纸莎草纸图书即迁移此馆。从地道出来往南,有几口古代蓄水井。
石柱
的正南方,两尊狮身人面像依然匍伏着。西南方,赛拉比斯神庙废墟犹存。 几百年来,
萨瓦
里
石柱
遗留下不少轶闻逸事。-将士误认为古
罗马
大将
庞贝
(公元前106-前48年)被恺撒击败,逃到
埃及
,死于
埃及
人之手,其骨灰存于柱顶骨灰罐里,故欧美人士至今仍以
庞贝
柱称之。 1000多年来,
亚历山大
经历了沧海桑田,许多著名的古迹或成废墟,或销声匿迹,唯独
萨瓦
里
石柱
巍然挺立,如今成了
亚历山大
城的标志。
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
埃及
,一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
吉萨
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
亚历山大
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
亚历山大
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
亚历山大
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亚历山大
灯塔的遗址在
埃及
亚历山大
城边的法洛斯岛上。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
马其顿
国王
亚历山大
大帝攻占了
埃及
,并在尼罗河三角洲
西北
端即
地中海
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
埃及
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
地中海
世界和
中东
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在总督托勒密一世宣布将建造灯塔之后,灯塔大概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完成,他是
埃及
的首位
马其顿
统治者,
亚历山大
大帝的将军。托勒密一世在
亚历山大
大帝32岁的时候意外身亡之后于公元前305年称王,并很快宣布了灯塔的建造计划。灯塔在他的儿子托勒密二世执政时期建成。根据传说,托勒密禁止
索斯特
拉特
(Sostratus of Cnidus)将他的名字刻在他的作品上。尽管如此,建筑师还是将以下的铭文留在了灯塔的基座上:“Sostratus,Dexiphanes之子,Cnidian,代表在海上航行的人们将此献给神Saviour”;
希腊
文的原稿是“ΣΟΣΤΡΑΤΟΣΔΕΞΙΦΑΝΟΥΚΝΙΔΙΟΣΘΕΟΙΣΣΩΤΕΡΣΙΝΥΠΕΡΤΩΝΠΛΩΙΖΟΜΕΝΩΝ”这些铭文藏于一个石膏涂层的下方,在它的上方是一段赞扬灯塔的建立者托勒密的铭文。许多世纪之后,石膏被腐蚀掉了,露出了Sostratus的名字。
在956年,1303年和1323年的地震中,灯塔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当阿拉伯
旅行
者Abou Haggag Youssef Ibn Mohammed el-Andaloussi于1166年参观了这个建筑物之后,他记载道:“灯塔建造在岛屿的末端,成正方形,每边大概长8.5米,灯塔的西面和北面被大海所环绕。底座的尺寸,从顶端到底端大概高6.5米。然而,在面临大海的朝向,由于建造和倾向于一座陡崖的关系,那部分的底座比较大。平台的高度随着灯塔的墙不断地变窄而增加,直到达到它的最大值。
与灯塔的其他地方比起来,在这一边它被建造的很牢固,石材和基座的形状被设计的得很精美。我在此写道的灯塔的那一部分是近年来
新建
造的,因为原来建造的部分需要替换。
在朝海的南边,有一段我看不懂的古老的铭文;它不是灯塔本身的铭文,因为它被刻在一块坚硬的黑色石头上。海浪和海风将背景石头不断地侵蚀,铭文变得越来越清晰。字母A的尺寸稍微大于54厘米。字母M的顶部特别明显,就像铜锅炉上的巨大的洞,其他的字母的大小差不多都一样。灯塔的入口位于一个很高的地方。有一段高约183米的斜坡通向入口。斜坡由一系列弯曲的拱门支撑;我的一个同伴来到了下面的一个拱门处,他伸直了他的手臂,但还是不能触到拱门的两边。总共有16个这样的拱门,它们一个比一个高直到灯塔的入口,最后一个拱门特别高。”
el-Andaloussi对规模的描述与Thiersch的画作或建造图纸并不吻合,因为根据这些画作和图纸上所绘的周围的灯塔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比例,灯塔至少占地80x80英尺。
盖特贝城堡于15世纪建造在灯塔的遗址上,它使用了灯塔的一部分石料。古代人要求灯塔的灯光要能从35英里外就能看见。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提到灯塔的光能在敌人的船未到达港口之前将它们烧着。
灯塔是一座以浅色大石块建造成的砖石建筑,灯塔由一下三部分组成:底层是一个有混凝土核心的正方形地基,中部是八角形的塔身,顶层为圆柱形的灯火楼。在它的最高点有一面巨大的镜子,它能用来在白天反射太阳光;在晚上,灯火楼里会生火。现存的一块由
亚历山大
造币厂生产地
罗马
硬币显示了在灯塔的四角都建有特里同的塑像。在
罗马
时期,灯塔的顶部建有海神波塞冬的塑像。
16世纪绘制的灯塔想象图1303年和1323年的两场地震摧毁了灯塔,1480年,当
埃及
国王玛姆路克
苏丹
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使用灯塔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了盖特贝城堡。
回复
jk
5月30日
开罗
一家有名的自助餐厅,有点像
广州
的珠江夜游(当然,从灯光景色来看,还是珠江夜游好
)一边吃自助餐一边看肚皮舞还有伊斯兰的旋转舞,感觉还是不错的,大概80美金/位。
金字塔!在我的想象中,金字塔应当坐落在
吉萨
高地的荒原中,应当是一派“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肃杀景象;应当是满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的荒疏韵味……
不然,当我们的汽车还在市区的金字塔大道上飞驰的时候,金字塔的身影就在高楼之间突然闪现出来,令我大吃一惊。
想象中的景象应是:在无际的荒原上,老远老远就望见金字塔的身影出现在地平线上;越走越近,越近越大,越来越显现它的雄伟苍老……,然而,我们却在没有想象、不假思索的情况下看见了它;既无期盼的积淀、又无情绪的酝酿,金字塔突然就矗立在你的面前,而且已经近在咫尺,失去了荒原的衬托,失去了幽思的情怀……
距离金字塔倒远不近,几乎使你感知不到它的巨大,这种超出意料的接近方式,甚至使你有些许失望:它似乎不如想象中的宏伟和神秘,也缺少想象中的情调和氛围。
众多的车辆、无尽的游人,使它失去了古迹应有的安宁……
在停车场附近,为场地所限,留影时几乎找不到恰当的地点,你很难将金字塔的全景纳入画面,只能人在近景,仰角拍摄。风很大,阳光灿烂而气温很低,穿上毛衣仍感凉意。
一旦当你真正走近金字塔时,你才能真正感知它的雄伟巨大。
早就知道金字塔是由两百多万块巨石构筑,早就知道每块石头的重量在两吨以上,但只有走到金字塔的跟前,亲身置于巨石之间才会明白,早就传闻的事物仍然超出了你的想象!工程的浩瀚、构筑的艰辛,石材的巨大、砌筑的坚固,一切的一切,都使你惊叹。金字塔的周遭,全是无尽的沙海,几百万吨清一色的巨石从何处运来?何处采集?如何搬运?设计之初难道就没有想过可用更小的石头砌筑?石条的高度都接近或超过了成人的高度。
塔身下部,有一个已经打开的门洞,这就是金字塔墓葬的真正入口,四块硕大无朋的巨石条,分两层搭建成人字形,构成了入口处的门楣。须知,这样的构造是极其科学的,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抗拒上部塔身的巨大压力。古
埃及
所有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比的宏伟,金字塔就是其集大成者。
胡夫金字塔的后面,有一片广阔的平原,这里有平坦的沙地和一堆早已毁弃的祭祀建筑。
从背面看胡夫,更为清晰;远处眺望,胡夫已是真正的金字形。一座由铝合金和玻璃建造的银色现代的建筑坐落的金字塔脚下,这就是太阳船博物馆。
数十年前,曾在胡夫金字塔近旁发掘出一条长达40米的巨大古船,这就是太阳船。
在法老们的信念中,引渡他们到天国彼岸的是太阳船,天神降临往往也乘坐太阳船。
修复原样的古船就陈列在金字塔的脚下。博物馆旁还有一座大臣的陵墓,入口是有
石柱
的方形建筑,可惜时间太紧,博物馆和大臣墓都无法观光了。
买票可以进入金字塔,但入口是主
通道
左下侧的一个不规则的洞口。
通道
狭窄昏暗、空空无物,不值得进去。
由于覆盖金字塔表面的巨型贴面石板早已被前人作为建材挪作它用,砌筑塔身的巨石完全裸露,因而金字塔表面凹凸不平、呈明显的阶梯状;又由于砌石巨大,台阶是很陡的。
过去每年都曾举办的攀登比赛,如今早已禁止,“禁止攀登”的告示牌随处可见。
在资料记述中,常见到关于金字塔砌筑质量的描述,一般称:石缝间连刀刃都插不进。我近距离观察了巨石间的缝隙,显然,巨石在砌筑之前是经过打磨的,加上巨大的重量压合,因而石缝十分紧密,刀刃当然是插不进去的;但因石材十分巨大,结合面不可能做到镜面似的平整和光洁。刀片虽插不进,却并不能以此衡量石缝间隙的宽窄和打磨的精细。
狮身人面像的周围有石砌的
高台
相隔,已不可能走到石像的跟前;
而在
高台
上又很难找到摄影的合适位置,照出的相片总是不美。
只有在返回时,才从正面拍摄了既有金字塔又有狮身人面像的远景。
回复
jk
5月30日
来
埃及
香精是必买的,大概1美金1毫升,买多了可以送他们的手工香精瓶,很精致漂亮。
埃及
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闻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藏有
埃及
考古发现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收藏古
埃及
文物的博物馆。博物馆位于
开罗
解放广场,建于1858年,1902年迁至现在这座古老而豪华的双层石建筑内。那里珍藏着自古
埃及
法老时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纪
罗马
统治时代的历史文物共10万多件。这里的展品在一层是按年代顺序摆放,在二层则是按照主题展出,陈列有最珍贵的馆藏。
馆内文物有4000多年前的石雕与木雕,历代古法老的宝座和遮阳伞;有外表雕刻着古
埃及
花纹的多层套棺和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有古
埃及
王朝时期国王的内衣、手绢和当时制衣所用的木质模特;有5000年前发明的纸莎草纸文稿以及3400年前使用的笔、墨、笔筒和镇纸;还有玩具、五谷、针线、剪刀、化妆品等古
埃及
人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当铺的单据和死亡证书等等。参观者在那里能领略到古
埃及
劳动人民的智慧、文明和生活面貌。
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从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公元前14世纪)墓内发掘出的珍品共1700多件,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他的陵墓是
卢克索
国王谷陵墓群中最小的,但其陪葬品之丰富震惊世界。他的陵墓1922年才被发现,墓中一切物品保存完好并移至博物馆中展出。其中有图坦卡蒙的雕像与石碑,有他的刻满各种人物和天神图案的450磅重四层黄金棺材,有镶嵌他妻子雕像的黄金宝座,还有凝脂般的雪花石膏花瓶、制作精良的手镯、胸饰等。
木乃伊陈列室里安放着11具
埃及
历代法老及其后妃们的木乃伊(需要另外买门票,100元)。有的木乃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保存完好。保存得最好的木乃伊是
埃及
著名的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317至1251年)的遗体。展室幽静肃穆,紧裹着亚麻布的木乃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仿佛正在安睡。
文明古国
埃及
给人类留下无数文物珍宝。2003年1月,国家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展出了60件拜赫奈萨考古区出土的文物精品,其年代可上溯到古
埃及
科普特、
希腊
和
罗马
时期。
冒死偷拍,建议大家别学我,抓到罚5000埃镑的
最使我震惊的,是图坦卡蒙陵寝出土的殉葬物品!他们几乎占据了整个二楼的展厅。
所有的金棺、金面具、金饰品、珠宝器物,一直到日常的皇家用品,无一不精美绝伦,无一不叹为观止!细观它们的材质、它们制作,它们的结构、它们的工艺,几乎与现代制品无异,使你不相信眼前的一切!
众多的殉葬品,穿透历史的尘埃,凸现在今人的面前,让我们感到心灵的震撼。
所有的观光者都在疑惑、都在疑问、都在议论、都在惊叹、都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迷茫!面对这些3350年前的精品,你会突然觉得,在长达三千多的漫长岁月里,人类的手工工艺
和美
工技艺似乎停滞不前、毫无进步:现代的手工艺品难道能比这些展品更精致?更精巧?更精美?更精密?那些美轮美奂的珠宝项链、精美首饰,那些巧夺天工生活器具、纯金器物,放在任何一个现代商店里,你都会认为它是今天的产品。可以断定,三四千年前的
埃及
,工艺美术一定已经成为产业、一定有了作坊,一定有了技艺高超的专门技师。这已绝非同时代的
三星
堆青铜制品所能比拟,只要到过
埃及
博物馆,任何人都能客观地得出这一结论。
我们花100个埃币,在一个人造低温的陈列室内,亲眼目睹了三四千年前的木乃伊,其中包括拉美西斯二世本人。
我近距离观察了这位执政多年的年迈法老,瘦高的身材、高高的额头、微张着的口;双手交叉在胸前,呈典型的木乃伊姿势,据说是效仿奥西利斯冥神。法老稀疏的黄发缕缕可见……从
卢克索
到卡尔纳克,从底比斯到努比亚,这位法老的足迹踏遍
埃及
,这位帝王的伟绩无处不在;我们曾无数次与他谋面,我们早已熟悉了他英武端庄的容颜。
面对他的木乃伊,我们同样感到惊叹:他的一生,留下无数永垂不朽的伟大神殿,想不到他死后,本人成了木乃伊,竟同样永垂万年!端详着他苍老的容颜,在感叹中,我不由得轻声呼道:Hello! Ramesses NoⅡ! See you again! 旁边的洋人们不由得都笑了起来……
图坦卡蒙德陵墓得以保存,完全是出于意外,因为历朝历代的盗墓者,
埃及
与
中国
一样猖狂。
在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唯一完整保存而未被掠夺的陵墓就是它了!图坦卡蒙的陵寝就在著名的拉美西斯四世陵墓的近旁,在开凿拉氏的墓室时,大量费弃的石头掩埋了图坦卡蒙坟墓的入口,由此保护了它。以后也曾有盗洞,但没能挖穿就意外终止。
这些精美的文物得见天日,已是20世纪20年代……
须知,图坦卡蒙只是一位年轻的法老,虽然名义上在位10年,实际到去世时也只有19岁,这是一代孱弱的王朝,在广阔的帝王谷,他的陵墓是最小的。
就是这样一位羸弱而又无实权的法老,他的殉葬品业已震惊世界,倘若像拉美西斯二世、阿蒙诺菲斯三世和哈兹海普苏特女王等雄才大略的帝王的陵墓不被盗窃的话,留给世人的将是什么!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偷拍博物馆门外的装甲车,后面还有两部坦克我没敢照
在薄暮中,穿过五千年的时空隧道,我神情恍惚地步出了博物馆。
多么想探究底里,多么想寻根朔源;一切都近在咫尺,一切又无限遥远;一切都历历在目,一切又迷雾疑团!
不虚此行啊。
金字塔声光秀表演是以金字塔为背景,狮身人面像为主角, 以广播剧的形式,演绎出古
埃及
的历史和传奇,再经由狮身人面像的旁白说明,娓娓道出其眼中流逝的时光里,所发生的种种事迹。
如果不懂当地语言,我个人认为有点不值,而且,心里面暗想,白天打扰法老就算了,晚上也不给法老休息一下
据说是一个
埃及
电影里面的餐厅,
埃及
的东西都不好吃,所谓的烤鱼烤虾,材料一流,味道九流,海鲜汤除外,海鲜汤料足也好喝~
从
开罗
到
红海
要6个小时,原本以为一觉睡到
红海
,睁眼看到原来我们正在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呢
回复
jk
5月30日
达到
红海
洪加达,入住Albatros Pal
ace
酒店
Albatros Pal
ace
私人沙滩,不用起太早,大概6点20分左右日出,有几分钟海水都映红了,超震撼!
60张照片只能上传10张不到,郁闷~
回复
jk
5月30日
你负责美丽,我负责拍照
强烈建议自己租一条游艇出海,别和其他人拼船~
费用大概600美金,上午8点到下午4点,包午餐,钓鱼等~
回复
jk
5月30日
船夫会为我们准备很多小鱼,在船尾把小鱼抛向空中,有非常多的海鸥尾随着我们~
卢克索
的郊区完全是一派农家景象。
土地油浸,十分肥沃,成片的甘蔗林,苍翠茂密。人们的装束是清一色的长袍,土色为主;妇女则是黑色,与
印度
迥然不同。
不时看见高跷两腿、骑着小毛驴的人,那独特的身段使人想起了阿凡提……
回复
jk
5月30日
来
埃及
,热气球是必玩项目!
回复
jk
5月30日
入住Sofitel Winter Palac,总统来
卢克索
也是住这个酒店,赞~
回复
jk
5月30日
卢克索
城位于尼罗河的东岸,主要的寺庙建筑也位于东岸,最著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
卢克索
神庙和卡尔纳克神庙。
清晨,我们驱车经过
卢克索
神庙,断壁残垣、历历可见,但并未停留,而是避开大量的旅游团队,先行赶往卡尔纳克。
就规模而言,卡尔纳克是古
埃及
最大的神庙,供奉的是众神之主——阿蒙。
实际上是一系列神庙的组合集群,时间绵延达两千年,从四千年前的中王国时期直到接近纪元之初的托勒密时代。
自然,最突出的莫过于新王国时期的拉美西斯二世,由于国力昌盛,上下
埃及
置于统一的治理之下,北到
卢克索
,南到
阿斯旺
,他的足迹踏遍大河上下,建的庙宇环布整个
埃及
,他的塑像也遍布全国。
神庙前的甬道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众多的羊头狮身雕像,体积远大于真正的
狮子
,神态逼真,矫健有力,个个都是远古时代的雕塑的精品。
这条近3公里长的甬道,从卡尔纳克直抵
卢克索
神庙。
神庙的入口被称为“塔门”,实际是两堵近30米高、横排竖立着的梯形大墙,中间的缺口就是正门
通道
。
“塔门”之后,是雄伟的纵向柱廊,圆形巨柱直插蓝天,直径在4米左右,高20余米;体量恢宏、气势雄伟。
我们在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都曾见过这些巨大的
石柱
。
石柱
底部有圆形柱础,顶部有喇叭状的盘形柱头,柱头的彩绘图案似乎像是荷叶。
细看发现,
石柱
原来是带有色彩的,尽管现在已经褪去,但仍能看出是蓝色与淡红色相间;柱身上满布线刻浮雕和象形文字,构成一种极其独特的装饰,这就是典型的古
埃及
装饰。
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构筑物是如何施工建设的?依我看,所有
石柱
的重量都在千吨以上,当然有的可能是分段建造的;
但神庙内的方尖碑,则全为整块石材所建。如何运输的?如何竖立的?柱顶上的横梁也有数十吨重,如何吊上去的?难怪有人说,古
埃及
人似乎承载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当地球的人类刚刚艰难地走出石器时代时,他们早就跨越了六千年前人类能力的极限。
非洲
和太平洋岛国中,不是还有仍然停留在石器时代的土著居民吗?他们至今刀耕火种、结绳记事,他们与古
埃及
人的差距何止万年!
柱廊之后,是宏大的柱厅。
石柱
多达134根,但形制已经与体量最大的柱廊
石柱
不同,柱头不再有圆盘,而像是紧闭的花瓣,据说这就是纸莎草式
石柱
。
介绍
埃及
古建筑时,谈到柱式,往往就会说到纸莎草的式样。在我的心目中,纸莎草与“
台湾
竹”相近,因此我怎么也看不出
石柱
上有纸莎草的影子!柱厅的尽头,正对着另一座塔门,耸立着两座方尖碑,高的一座自然与拉美西斯二世有关;据说相同的还有两座,如今安放在
纽约
和
伦敦
的博物馆;低矮的一座则是女王哈兹赫普苏特的。这位王后在丈夫死后执掌王位时,非她所出的皇太子年方6岁,她当然大权独揽,最后干脆自立为王,直接以法老的身份主政,这是古
埃及
唯一的一位女王。她逝世后,执政的王子实施报复,将她陵墓中的多数头像都破坏了,又将卡尔纳克庙中的这座女王方尖碑用高墙围上,封闭起来(方尖碑神圣,不可破坏),以消除她的影响与声威。
柱厅的两侧,还有众多的建筑,可惜大多损毁。
在与柱廊相垂直的方向上,还有一系列塔门,但多已残缺不全,正在修复,塔门前面仍然有拉美西斯的坐像。
卡尔纳克神庙气势的宏伟,工程的浩大,工作的艰辛,技术的高超,都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你很难相信,所有这一切出自四千年前的古
埃及
人之手。
在
埃及
的旅游中,我已明显感觉,要想记录
埃及
人文胜地的细节是十分困难的,它涉及到大量的史实人物、宗教流源,建筑艺术、绘画雕刻,地理变迁、历史渊源,以及其它众多的相关知识;这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我这样行色匆匆的跑马观花者来说,显然是力不胜任的。
然而,面对这些终生向往的圣地,这些震撼心灵的感受,这些人生难得的际遇,这也是绝无仅有的经历。
回复
精选推荐
漓江百公里徒步最优化路线
埃及之旅
77叟游玩太姥山
冬日九天北疆自驾赏雪徒步
东南亚36天深度慢游记
爱尔兰丁格尔之路(下)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