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的困惑,汽炉、酒精炉、柴火炉的比较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龙呤 于 2018-12-18 00:07 编辑

   走过几次7-11天长线后,对重要基础装备有了几次的轻量化改进后,就琢磨着餐饮设施轻量化,通过几次短线路柴火炉酒精炉的使用,发现柴火炉酒精炉相对汽炉并没有重量上的优势,反而不如汽炉安全可靠和高效,现将我的观点分述如下:

一、
装备重量比较:

气炉设备:

1.捷宝Jetboil SOL TI 钛版 一体炉 0.8  345克;

2.钛锅 1 100克;

3.气罐 350  

合计795


酒精炉柴火炉设备:

1,柴火炉 钛版 6  中号 160克;

2.酒精炉 淘宝买的,带灭火罩,支撑架 110克;

3.钛版  1  2   200克;

4.保温杯 0.6哈尔斯 440  

5.酒精 200克。

合计1110

   以上设备都按3天行程预计,气炉上述重量我曾走7天都够,大不了再把气罐换大一号,无数驴友已经证明了的气罐可靠,无需再说。

   具体说一下酒精炉的问题,上述配套设施中有一个大的选项就是保温杯,重量600毫升440克,当然也有人用400毫升200多克的。

   我们首先要确认是否需要保温杯?我认为是需要的,首先我们登山起码要按2000米的海拔来考虑,即使夏季平原气温25°,2000米以上只有10°左右,3000米以上在5°以下,如果是春秋冬就不谈了,肯定在0°以下了,我们配置炉具不会考虑夏天用一套春秋冬另配一套,所以,如果打算用酒精炉,就必须配保温杯,最严重的时候是你半夜起来或清晨起来前想喝水时,没有保温杯你连冰棍都吃不着!瓶子都冻住了!

    但一体炉就不一样,可以前一晚在锅里装大半碗水,即使冻成冰块也不要紧,点燃一体炉,3分钟就烧开了。

    当用酒精炉时,即使在帐篷内,捣冰,架锅,加酒精,预热,灭火,至少8分钟,半边身子在睡袋里手在外面搞,还怕搞翻了,因为酒精炉不是一体炉,站不稳,即使双人帐篷睡一个人都不是很方便,如果是双人帐篷睡2人,那就更没法了,只能到帐篷外操作,只能更难受。所以,带酒精炉最好带保温杯,起来就能喝水。

    关于白天饮水,我一般都喝冷水,当然严寒冬季-10°-20°没试过,0°左右喝冷水没有任何问题,你走路本身热量散发都大,分几次喝冷水没有不适的感觉。

    保温杯有一个好处可以闷稀饭,早上出发前将米和开水放在保温杯里,中午可以直接吃稀饭。

    如果使用冻干米饭的话,中午用一体炉4分钟也可做熟一餐稀饭,如果仅仅为4分钟的时间,去多备一个440克的保温杯,从轻量化的角度来看,肯定不划算。

    当然冬季走狼塔这样的线路,带一个保温杯还是必要,因为你带的水基本上不是流动的,都成了冰,只有保温杯里的水才能喝。

二、使用效果比较

酒精炉:

    酒精炉有很多帖子里做过很多测试,基本上是在平原无风,15°左右的环境下做的,大约都在6分钟左右。

    真实的在路上中午做饭时基本上不会有帐篷遮挡,而且户外气温会低很多,加上酒精炉和锅不是一体化设计,实际使用时更差,2018XXXX日,我在湖北太阳山顶,0°左右,海拔1300米,比较背风的地方,用酒精炉15分钟没有烧开700毫升水,最后用别人的汽炉烧开。

柴火炉:

     2018XXXX日夜,我在湖北太阳山顶,-5°左右,海拔1300米,我们生篝火,我用了10多个酒精棉球,花了大约1小时才将篝火完全生好,原因是因为山上下冻雨,树枝上全是冰挂,柴火点不然,最后没办法,队友走很远,找到大松树,掰下松树枝,回来点火才点燃。

   这里讲一个以前的例子,201X年端午,在鳌太2800营地,我们几个人废了九牛二虎的力气还是点不然篝火,当时还有喷火枪,就是点不起来,后来是当地的向导过来,从身后的松树上掰了几根松树枝,放在火上吹了一口气,火就起来了。


经验:

   在山上生火,必须用松树枝,干松针,特别是大松树下的松针,下雨时山上什么地方都会打湿,就是大松树下不会打湿,点火必须用松树枝,这是山民告诉我们的经验。

   讲完松树枝,柴火炉的故事就不用讲了,想一想就不可能靠谱,生一大推火都那么困难,跟何况生火煮一碗面!

   我原想酒精炉和柴火炉配合,柴火炉做挡风板,万一不行,里面点酒精炉,再加几根柴火,岂不能省酒精燃料?

   现实情况是,柴火炉必须有很多柴火烧成红碳做底子,才能源源不断地烧燃,等你把底子烧燃了,半小时已经过去了,酒精都烧没了,火还没点好。

三、禁火区点火违法

    我们登山的区域基本都是禁火区域,生火本身就违法,一旦造成火灾,刑法最高可判死刑,而酒精炉,柴火炉的可控性能远远不如一体化汽炉安全可靠可控,造成事故,不仅威胁国家财产,甚至个人也逃不出火海。

四、总结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登山户外带酒精炉柴火炉的危险性,可靠性,轻量化性能,都不如汽炉,本论坛里有很多类似的文章,但重点都是单体测试,综合评价比较很少,本文的目的就是不希望广大驴友被误导。

本帖最后由 龙呤 于 2018-12-19 12:13 编辑

不认同你的观点:
1,武功山每年高山草甸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为失火所致,湖北武汉附近的小山每年有数不清的失火烧山案例,你可查查高院法律案例,每年因户外用火造成的刑事案件多的不得了,事实证明户外人为用火导致刑事案件举不胜收。例如:你进狼塔,在白杨沟检查站要登记身份证,交出打火机,如果在这几天里,山里出现火灾,你想都不用想,公安局肯定会传唤你!
2,下雨时户外根本就找不到干柴,本文都说了,必须找到松树枝才能引燃,不是所有的宿营地都有松树,造成不能吃热饭的后果。
3,本文讨论的范围前面已经界定,要在海拔2000米左右或以上,个人重装徒步,那些腐败游,自驾游,亲子游,烧烤游就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了,越界了。
4,本次点火,我用了十几个酒精棉球,在雪地里点火,花了近一个小时,最后发现必须用松树枝才能点燃,和助燃剂无关,这本身就是分享经验和教训。
5,本文的核心是讨论在上述区域携带什么炉具更安全,更可靠的比较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希望正确地认识户外炉具的选择.
          至于个人以实验方式玩炉具,就像淘宝上卖家发的图片一样,在自家外面烧柴火,这和我这代人小时候生煤球炉没区别,小时候煤炉子没封好火,经常隔三差五要生炉子,所以,我这代人点柴火炉不需要练手。
          如果有随走长线,只靠柴火炉,有实际经验,至少要保证10次以上,完全靠柴火炉吃饭,并证明了,我觉得到是有价值,值得分享和学习,也希望看到类似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龙呤 于 2018-12-19 22:05 编辑

认同你酒精炉的使用经验,我说的是加上保温杯的重量,酒精炉的轻量化优势就没有了。你说的川西川北除了夏天外,其他季节都应该在0°以下吧,如果超过5天,按每天100克酒精,酒精就得500克的话,重量优势更没有了。
       我原先的计划就是酒精炉加柴火炉,有机会就烧柴火,没机会就烧酒精,柴火炉本身也可做挡风板,160克,钛版。
        再说一点,你说20毫升酒精烧开500毫升水,本论坛里有大量的测试,基本上都是你说的结果,但那都是平原大城市,无风环境,在川西川北环境温度至少低10°,不可能都是在帐篷内烧水,不可能无风,所以,实际环境下20毫升酒精,至少我将信将疑。
        我一队友,16年走狼塔CV,带的酒精棉球炉,我很羡慕,出来后向他请教,他说别搞这个,我他妈是混吃混喝爬出来的!

非常认可你的观点,当时我也带齐了这三样:1,小虫;2,150ml95%酒精(含棉球);3,NERO 家  气垫充气泵;
唯一不同的是,点火时,因为是大部队宿营,所以准备先点篝火,再随便捡一点红碳用小虫。
现在想想,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在更小范围,那么多酒精,也许可以先把小虫点燃,再烧篝火。没试过,当然,如果有干松树枝,那就肯定没问题了。没试过小虫烧湿柴,没有发言权。

喔,你是卖小虫柴火炉的!我用的是钛版,买了二个,一个二片的钛版,一个6片的不锈钢3代,然后自己把2片的钛版剪成了,6片的3代,还差一片,用的不锈钢版。也费了不少力气,6片的钛版3代找不到货!

你说到重点了,烧柴火炉核心是树上的干松树枝!非常认同!这也是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的最重要经验!
点火方法你也比较特别,学习了!
但是,森林防火不接受你的观点!因为十万分之一的错误都不值得尝试!当然,你点火前已把附近清理干净非常必要!每年电视里那么多森林大火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特别今年美国加州大火,以前的中国大兴安岭大火,教训深刻!

我想说,违法的事最好不做,不出事便罢,出事跑不了,何必呢?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