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与吃货,逛吃逛吃食游厦门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总有那么一些朋友,大家不在同一座城市,也不常见面,却聊得特别欢。突然有一天:
“我们什么时候再聚聚呢?”
“好啊!好啊!”
“在哪聚好呢?”
“我没啥要求,能见到大家就好。”
“我有要求!要有好吃的。”
“我要看海。”
“最好是个有故事的城市。”
“
厦门 吧?一次性满足你们的要求。”
“对!对!就 厦门 吧,关键有本地美食博主鸭鸭在,带我们避开网红店吃真正好吃的。”
于是,一趟没计划,也不用计划,一场朋友间的聚会便这么开始了。
逛
中山路步行街
没人知道全国有多少条
中山 路,但我还没听说哪座城市没有
中山 路,大都是老街,
厦门 的
中山 路是条骑楼老街,是条步行街。

初到
厦门 ,第一时间便打车直奔
中山 路,因为这是个蕴含老
厦门 故事的地方,初出高铁站便下起了雨,但当我到了民宿,安置好行李,天空竟然放晴了,想必是
厦门 更想让我见到她美丽的一面。

在
厦门 市区
中山 路一带,至今依然保存着许多历经百年沧桑的骑楼街道。深厚的历史底蕴、喧嚣的市井人气和浓重的商业氛围在这里交相辉映。

骑楼,老
厦门 的标志性建筑。在许多老
厦门 人眼中,骑楼、深巷、叫卖声……才是原汁原味的
厦门。

和岭南地区其它城市一样,有骑楼的地方,必然是老商业区,因为骑楼本身就是为了商业而生。这种欧陆风格与
东南亚 地域特点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使得人们无论什么天气出来逛街都不受天气影响,在
东南亚 十分风靡。

和
广州 的骑楼不同,
厦门 的骑楼在外观上更偏欧陆风一些,这一点从骑楼的窗户便可以看出。
广州的传统骑楼大都是
满州 窗,而在
厦门 ,都变成了西式的玻璃窗,比起
广州 的传统骑楼有更好的采光性,也更适合现代化的需求。

约在鸦片战争后,不少从南洋回来的闽南人建商铺经商,他们把异国他乡的建筑形式用在本地建筑上,骑楼这种“商住合一”的居所应运而生。他们最早在
中山 路、大生里一带建骑楼。这种建筑标新立异,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变成与顾客的共享空间,既可以遮风挡雨,让顾客倍感舒适,又拥有精致考究的店面,显示出店主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最为特别的是,由于建筑融入了西方元素,让人们眼前一亮,成为时尚,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东南沿海地区极有特色的建筑。骑楼这一舶来品,便作为城市的外在形式佐证了这个城市的起源。

在
中山 路的尽头,我找到一个很理想的机位,在斜坡上,拍这些低矮的骑楼,整个 构图显得更加饱满。

围绕着
中山 路步行街,整个片区有很多有韵味的地方,也有很多美食藏身其中。当然像这种地方吃方面的肯定是鱼龙混杂,要避开雷区,要么你有金睛火眼,要么像我们这样有位靠谱的本地美食专
家朋友。
新街堂

在
中山 路旁边的台光街,有一座
罗马 式建筑风格,正立面设宽敞前廊,六根6.5米高的白色
罗马 式廊柱。外墙下部为花岗岩砌筑,上部为清水红砖。

这座颇有气势的教堂是是大陆第一座供华人做礼拜的基督教堂——新街堂 ,被称“中华第一圣堂”

教堂坡顶,上有六边形钟塔,塔内悬挂1848年购置的
美国 制造铜钟。塔顶上的红色十字架,在阳光下显得神圣夺目。
华新路

鸭鸭说要把我们带到一个小众的地方,叫华新路,我一到就说,和我们
广州 的华侨新村很像啊!鸭鸭惊讶地问,
广州 也有华侨新村?华新路这里也是华侨新村。所以不用多猜测,这里肯定也是同一时期的产物了。华侨新村是建国初期政府为了安置归国投资的华侨所划出的住宅区域。在
福建 、
广东 、
浙江 都有这样的华侨新村。

华侨新村里,有部分别墅被改造成民宿,也有改造成咖啡厅的,随着这里变得越来越小资,也吸引了很多人来此拍照,甚至巷子里,每走几步,便可见一对新人,他们锦衣华服,浓妆艳抹,或柔情似水,或情意缠绵,与这风景是相宜的,除了摄像机的咔嚓之音,我能听见他们幸福的低语,不知不觉,我也跟着笑了。华新路成了一条通往幸福的路,不知是那貌美如花的新娘迷住了华新路,还是这美丽的华新路迷住了世间的有情人?

除了新人,我们的文艺女青年自然不会错过这种环境了,尤就很喜欢这里。

小美今天的衣着很衬这里的环境。
百家村
在
厦门 ,还有另一个颇小众的拍照点,它就是
中山 公园) 外的百家村。

初进百家村,你便有一种站在30年代老城区中的感觉。阳光洒在石头砌成的墙壁上,安静的小街巷里偶尔听到车铃声,小街巷里偶见几位老人家坐在竹凳上晒着太阳,或是围在小桌子前泡一壶茶,说几个陈年故事。

行走在深田路、中兴路上,有
鼓浪屿 小道上的错觉,两旁是上了年纪的建筑,80年前的安置房、西式的洋房、
日本 现代风格建筑。
百家村兴亚院是百家村里很有特色的建筑,建于1939年。日军侵占
厦门
时期,它是“兴亚院
厦门
联络部”,为日本
殖民统治
厦门
和
广东
汕头
的最高机关,当时还有一个别名叫“黑牢”。
兴亚院在外观设计上可谓是独树一帜,放在现今也是座很有个性的建筑。

这栋西式别墅名为观稼轩!据说,还用清朝留下的的祥龙石雕砌进观稼轩的底部。图片中可以看到其中一侧的屋顶曾经倒塌,现今刚刚修复,还没有对外开放。

从民国、解放初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不同建筑,都能在深田路、中兴路上找到它们的影子,风格迥异。在
鼓浪屿 看到这样的建筑,联想到的是它的文艺与优雅;百家村的建筑,看到的则是它的沧桑,似乎每一座建筑都都有着它不为人知的历史。
鼓浪屿
鼓浪屿 厦门 旅游名气最大的地方了,如果不上岛,感觉没有来
厦门 一样。这里不像
厦门 岛那样 ,已经有大桥和大陆相通,上岛必须要坐渡轮,所以依旧保持着其独特的遗世独立。
鼓浪屿
厦鼓轮渡航线自2014年10月20日起实施调整,原厦鼓航线分为市民专线和旅游客运航线。目前外地游客到
鼓浪屿 ,白天从
厦门 邮轮中心厦鼓码头乘船到达
鼓浪屿 三丘田码头(35元)或内厝澳码头(35元或50元)。可以通过轮渡公司网站以及官方WX和支付宝提前购买从邮轮中心厦鼓码头出发的船票,也可凭有效证件在现场人工窗口或自助机上购买从该码头出发的船票。夜间须从
中山 路对面的
厦门 轮渡码头乘船至
鼓浪屿 ,
厦门 轮渡码头2号厅17:50至次日06:30(夏季6-9月为18:50至次日06:30)对游客开放,票价为35元。购票方式同白天。一定要记得提前购票,切勿听信黄牛能带你上岛,现在过渡都是人脸核验,人证合一才可同行。我们非常幸运,有鸭鸭这个
鼓浪屿 土著,预先登记了身份证号,拿着身份证去
厦门 轮渡码头,刷身份证加人脸识别上船,8块钱就可以买到往返船票了。
鼓浪屿
鼓浪屿 与
厦门 真的很近,只是一海之隔。我在
中山 路的民宿
天台 上飞无人机都能飞到
鼓浪屿 上去。
鼓浪屿
从这个角度更能清楚地看到
鼓浪屿 和
厦门 岛的距离。所以难怪有朋友以为它们只是隔了一条河。显然,他不知道屿是什么意思。
鼓浪屿
即使没有无人机,用长焦在
厦门 岛便能拍到
鼓浪屿 上精美的西式建筑群。
鼓浪屿
我迫不及待地坐上开往
鼓浪屿 的渡轮,海风轻拂我的脸庞,那份心情仅是如此舒畅。
鼓浪屿
此时的卢国沾先生写的《
鼓浪屿 》歌词浮现在我的脑海:
趁海风鼓浪远去 你猜我身伴会是谁
和日阳光的拥抱 我身心已陶醉
我把我手伸进浪里去 满身衣服都沾水
遗落童真再拾回来 到此充满情趣
置身在宁静的
鼓浪屿 置身海角如梦美景里
啊 仿似碧海长了蓓蕾
跳出了青蛙落到草里 转身远瞅问我是谁
头上松鼠急急跳 那边一只随后退
跳出市嚣此处暂借醉 笑拥我失落的生趣
沿岸和碧海青天对 与小岛结成伴侣
无尽原始的古朴 这点牵引难拒
鼓浪屿
在渡轮上,除了看着古朴的
鼓浪屿 ,回望
厦门 岛,也是别有味道。
鼓浪屿
各种现代的,后现代的建筑矗立在滨海地带,与碧海蓝天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鼓浪屿
鼓浪屿
也许我们来的时候还算早,也许我们上岛的码头是市民码头,还没有遇见成群的旅游团。真的很惬意,
鼓浪屿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么静谧美丽。
鼓浪屿
没有预定路线,也不需要路线,就这么闲逛在
鼓浪屿 上,古树遮阴的街道,各种风格的西式老房子分列街道两旁。
鼓浪屿
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
鼓浪屿 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同时又是音乐沃土,名家辈出,所以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岛”。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原
英国 领事馆建筑为三层红砖楼,四角出砖入石,结构
方正 严谨,落地门窗,均配百叶调节阳光,挡避风沙。据考证,这座宅院是
鼓浪屿 早期殖民建筑风格的代表。它始建于1870年前后,是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
南京 条约》后,
厦门 正式成为通商口岸的产物。
鼓浪屿
真的不需要刻意寻找,一路闲逛,感觉每一处都是美景,可见这份悠闲心情多么重要。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的猫猫狗狗也比别处更安详,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鼓浪屿
鼓浪屿
走着走着,来到
鼓浪屿 最热门的婚纱拍照点,两座毗邻而居的教堂,也是人们必打卡的地方。
鼓浪屿
这座哥特式的建筑,原来是
西班牙 领事馆,后为
法国 领事馆,现在是岛上最美的教堂,也是婚纱摄影的最爱。一大早就被各种婚纱摄影团队团团围住。
鼓浪屿
鼓浪屿
协和礼拜堂,是
鼓浪屿 上最早的一个教堂,鹅黄色的外观,前面四根
罗马 柱笔直撑起三角形的山墙。要在这里守候一张照片可不容易,一直会有不同的新人在此拍照。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我们就不趁热闹了,专门找些无人的街道拍照。
鼓浪屿
在
鼓浪屿 可以说处处都是景,每一处都有故事,根本不需要和大家一起挤。
鼓浪屿
从里面出来,可以看到屋后便是著名的
日光 岩,那是俯瞰全岛的好地方,不过我就不打算上去了,因为我带了无人机。
鼓浪屿
无人机可以从很多角度拍摄这个美丽的小岛屿。
鼓浪屿
可以看到古朴的
鼓浪屿 与现代的
厦门 岛的对比。
鼓浪屿
如果你没带无人机,那么我还是很建议到
日光 岩上看看。因为高处看
鼓浪屿 真的很美。
鼓浪屿
鼓浪屿
时近中午,
鼓浪屿 的人流也渐渐增多,各种旅行团也开始登岛了。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等了好久想拍的最美拐角,但是拍摄效果很不好,因为后面一堆人,根本没有空间让你退后两步来拍。太网红的点还是不适合我。
鼓浪屿
鼓浪屿
鼓浪屿 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但切记,一定要一大早来,中午过后,基本上就很难拍到满意的照片了。人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