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不得不了解的Patagonia Grade VII最顶级羽绒服测评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户外的天海 于 2020-5-6 12:54 编辑

国内的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五一节终于可以回家,

在家没事突然想补一个patagonia grade vii 羽绒服的测评。

有关这件羽绒服的测评国内太少。基本找不到。国内基本很少有人买Patagonia grade vii ,我买这款之前本来也想看看测评,可是没找到国内的看的都是国外的测评,今天我就写一篇中文的详细测评,供大家参考交流。
想买羽绒服的朋友,也可春夏季入手,反季购买通常有好价。





今年2月过年回来工作,让在家自己隔离半个月,年也过了,工作单位不让去上班,就在家闲着,做做美食,逛逛各大品牌的官网和户外用品电商网站,想买一件大螺母的绝对零度,代替现在的凯乐石C1羽绒服,可是大螺母的绝对零度价格一直很高,很少打折,799美元真是下不去手。

2月下旬,逛巴塔美国官网时发现正在搞活动,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半价,本人巴塔轻度粉,前前后后有了十几件巴塔,遇见这样的好折扣怎能不抓紧入手,又买了几件巴塔的新款,其中就包括这款羽绒服,之前一直没有巴塔的羽绒服,可能觉的巴塔的轻薄款性价比太低,而且已经有老鼠的排骨,但巴塔的厚款太贵了,还不如直接上大螺母的绝对零度上衣。可是这次看到原价899美元的Patagonia Grade VII 羽绒服半价,还是全码,自然心动。

我的部分羽绒服,一共有20件羽绒服这只是一部分,内蒙古冷啊,羽绒服必备。







早就听说过这款大名鼎鼎的Grade VII,它的首席设计师凯西·肖(Casey Shaw)说,它的开发没有商业成本限制。它的目标是建造尽可能最好的羽绒大衣,然后再考虑将其推向市场。找了几个户外顶级专家测试了两年不断改进之后才最终定型。根据凯西的介绍,设计团队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来训练工厂制作隔断和复合口袋所需的“所有技巧和复杂操作”。他说,“可能没有人需要这种程度的执行力,但人很少有机会可以追求卓越到这个级别。”所以我很期待这款羽绒服,如今看到半价就决定入了,之前了解到这款羽绒服在国外顶级户外大佬们处的评价极高,在backpackinglight的测评中的得分最高,是最佳选择。国外参与测评的大佬这样评价:“巴塔哥尼亚Grade VII Down Parka 是当今市场里最精致的户外服装。它是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Patagonia产品。在我看来,它提供的性能-重量比高于市场里的任何其它款羽绒大衣。很多时候,当我穿上它时,我会不由自主的惊叹它的强大和舒适!”Patagonia Grade VII Down Parka 是被大佬们认为性能最好的羽绒大衣。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注重细节,无穷无尽的功能,耐用,隔断设计和无与伦比的保暖重量比。这款羽绒大衣在“极度寒冷环境”领域获得了backpacinglight 强烈推荐 等级。想看测评的可以看看这个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wIWUBRmlq5t5syL5T86WQ(

G4outside公众号翻译的很不错,

这篇文章中我参考了部分G4outside公众号的翻译,侵删)
https://gearjunkie.com/patagonia-grade-vii-down-parka-review
https://www.wildsnow.com/24666/patagonia-grade-vii-down-parka-tested/


国外顶级户外大佬穿着patagonia vii

今年的颜色有红色和黑色,红色亮一些,在户外也容易辨别,容易被发现。但我毕竟玩的次数少,因为这么厚重的羽绒服不容易清洗,洗了蓬松度和耐用性都会降低,这么贵的羽绒服还是想多穿几年,至少用十年吧,这也符合巴塔的理念,我就买了黑色不容易脏的颜色,尺码M.

巴塔官网的砍单情况的出了名的严格苛刻,必须美私美卡,很容易就被砍单,于是马上在网上找到了美私美卡的代购,毫不犹豫下单,代购也非常给力,给我的汇率7.25,没有手续费,人家小姐姐是代购奢侈品包包的,我这么便宜的东西也懒得要代购费了。

免税州地址没有美国国内消费税,邮费自理,邮费包税,疫情期间邮费增高,最后包税到手价接近3400元人民币。(小姐姐的美私现在也砍单,也不能用了)




先寄到美私地址,再到转运公司,再到国内,转国内快递。收到快递发现盒子非常大,一个家用烤箱的大小。重量非常轻。打开盒子是一张官网的订单纸,还有蓬松的羽绒服。




说到羽绒,不得不提一下鹅绒/鸭绒,蓬松度,充绒量。

羽绒大衣使用来自鸭绒或鹅绒。国际羽绒局定义的羽绒簇是“如下组成:羽绒,雏鸟羽绒和羽毛。”

根据 国际羽绒和羽毛实验室 ,鹅羽绒簇:

与鸭羽绒簇相比,通常从较老的,较大的鹅身上采摘;

通常比鸭羽绒簇更大;

往往比鸭绒更有弹性,更耐用。

蓬松度率测量单位重量的羽绒簇的体积(例如,每盎司立方英寸)。


蓬松度测量如下:

1.将一盎司(28.35克)的羽绒放入一个圆筒中。

2.将一个68.4克的盘子放在羽绒上面。

3.在加重盘稳定之后,压缩后的羽绒体积就是蓬松度。

因此,一种900蓬松度”的羽绒,每盎司羽绒占据900立方英寸的体积。对于我们这些锱铢计较的人来说,蓬松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对于相同的保暖性而言,更高的蓬松度需要更少的羽绒(更轻)。

对于大型羽绒大衣,高蓬松度可显著减轻重量(高达几百克),并可压缩成更小的体积。

市场里羽绒制品的最高蓬松度在1000左右。在经过五年等离子体处理实验后,Patagonia Encapsil羽绒达到了1200蓬松度,但依然在市场里以1000蓬松度出售。

羽绒=绒朵+羽毛。

保暖性好的是绒朵,羽毛保暖性差而且很容易扎穿面料钻出来。所以好的羽绒服只要绒朵不要羽毛,但采集羽绒时,不可避免的会带入少量羽毛。

国外大羽绒制品厂商一般会在产品上标注绒朵和羽毛的比例,例如80/20就是绒朵80%,羽毛20%90/10就是绒朵90%,羽毛10%

显然绒朵比例越高越好,自然价格也更贵。如下图所示,鹅绒通常具有比鸭绒有更高蓬松度。


说到蓬松度就不得不提到clo值,我这篇文章真的不只是测评,还有科普,干货满满,同等重量下,越保暖的材料,clo值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蓬松度高的羽绒更保暖,归根到底是clo值来体现保暖能力。下面上两个找了很久的各种材料clo值


可以看到高蓬松度羽绒是多么的保暖吧

第一眼看就是绝对的蓬松,绝对的厚,但拿在手里非常的轻,官方给的数据是M683克,官方没有给出充绒量,但是国外的一个大佬在官网评论中给处理数据大概是330克的充绒量。



这次我将Patagonia

与我的凯乐石对比着测评。


巴塔是800蓬鹅绒充绒量330克,总重量683克。凯乐石是350800蓬的充绒,同样是鹅绒,凯乐石的重量是900多克,将近一公斤,因为手头工具原因测不了这么精准,凯乐石官方也未给出数据。两款都是90/10。从手感来看凯乐石的蓬松度略低于巴塔,但差别很小。

巴塔哥尼亚七级有许多特点,突出在极寒和高海拔雪山环境使用。

先说说羽绒服最大的功能,保暖性:

从整体来看,巴塔的M与凯乐石的L基本一样肥,但巴塔的长度略长。而且作为羽绒大衣,都可以在里面穿抓绒等更多的保暖层。



保暖除了充绒量和蓬松度外,结构也很重要,箱式隔断比扎穿缝合更温暖,因为扎穿缝合在接缝处产生散热点。下图显示了差异



扎穿缝合结构更便宜,更轻,但不像箱式隔断结构那么保暖。根据我的定义,所有“合格的冬季大衣”都应该采用箱式隔断结构。


箱式隔断结构是高档羽绒装备采用的核心技术。



它把面料做成一个一个的立方体小箱子,充入羽绒,再把这些小箱子粘合/熔合成一件羽绒服/羽绒睡袋

这样的结构有两个优点:

1、没有了缝线的扎穿散热点;

2、把羽绒固定在一个个小箱子里,避免羽绒乱跑。

你可以看到,这样制作很复杂,成本提高了不少,所以这种羽绒装备也会贵很多。

这件巴塔是箱式隔断结构,凯乐石是扎穿缝合结构,会产生冷点。这件凯乐石在非常寒冷的时候会感觉胳膊的扎缝有点冷。

左边是巴塔,箱式阻断结构,右边是扎穿缝合结构

拉链也会有冷点。

凯乐石有一条襟,会有挡风保暖的作用。如下图


但是喜欢Patagonia Grade VIIPatagonia Fitz Roy parkas上的挡风条(draft tube)设计。两者都使用填充饱满的挡风条,非常有效非常方便。它们迅速关闭,不会被拉链夹住。

你可以看到主拉链后面的隔热挡板。你也可以看到面料的不同,稍有光泽的面料是10D尼防撕裂面料,更无光泽的面料是15D尼防撕裂面料

看这张



相比来说虽然凯乐石的充绒量稍大,面料稍厚,但是因为是扎穿缝合结构,会产生冷点,保暖性比Patagonia Grade VII差了那么一点,但是因为350800

蓬充绒量在那里呢,还有反热层,也不是说会很冷,经过我户外的测试,虽然现在不是很冷了,测试时间不长,但保暖性差距也不是很大。






在寒冷环境里,在这个重量(24.1盎司/ 683克,男士中号)级别中,没有其它哪款羽绒大衣能接近它的保暖性,更别提它为探险设计的功能集,极高的耐用-重量比。

让其鹤立鸡群的是其高效的隔断设计。由于箱式隔断难以制作,大多数羽绒大衣都采用一些大隔断。例如,有些大衣在整个肩部区域使用一个隔断。Grade VII的肩部区域有九个小隔断,在手臂,腋下和帽子还有几十个小隔断。这样设计的整体效果是极佳的羽绒稳定性,减少散热点,舒适度极佳。除了暖手袋前部以外,没有任何扎穿缝合隔断的羽绒大衣。


巴塔这件完全的箱式隔断结构,完全符合意见高档户外羽绒服的所有要求,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手臂的充绒量稍有点不足,尤其是肩部的充绒量明显感觉偏少,肩部很薄。这一点感受我看巴塔官网有一些评论也在说这个问题。不知道跟肩部增加小隔断有没有关系。

再说说耐用性:

包括羽绒蓬松度,面料,拉链,以及我对做工质量的评判。

高蓬松度增加了耐用性。

我能够找到某些面料的撕裂强度指标,但是一些制造商不公开这些信息,另外不同制造商使用不同的测试来衡量面料强度。

Patagonia Grade VII Parka外壳面料由15D和10D尼龙防撕裂布组合而成。手臂,胸部和肩部使用HOUDINI面料(1.2盎司每码,15D),而更轻的面料则位于手臂下方、侧面和背部面料。这使得更耐用,更防水的织物在最合理的区域,同时保持良好的轻量级和可收纳的功能。它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当你穿着它时它是显而易见的。这款羽绒大衣在袖子和/或肩膀上使用了熔接结构和结实的强化材料——这些属性对在寒冷气候下工作的人有用。有人告诉我,在这个重量级别没有哪款其它面料的强度能与这种面料媲美。重要的是,Patagonia通过把所有隔断熔接在Houdini面料上,进一步提高了耐用性。这种结构模式的优点是材料上的孔较少,这意味着不会有缝线经受摩擦,从而减少断线和缝线失效的可能性。此外,虽然Grade VII背面和侧面的面料不如Houdini面料强,但依然是非常结实的面料。它的撕裂强度几乎是Patagonia Fitz Roy面料的三倍!Patagonia选择了这种面料而不是Houdini,因为它更柔软和可压缩。


拉链都是YKK最顶级的好拉链。
做工巴塔的好一些,主要这焊接工艺就很费工夫
可以看出开左边的接缝是焊接

再说说舒适性,包括以下十个点

1.可调帽子

:巴塔的帽子巨大可以单手调节。但是凯乐石的帽子多一个抽绳,调节的维度多了一个,凯乐石帽子有粘贴,会粘到羊毛衣上。


2.帽子兼容头盔:巴塔兼容头盔,凯乐石也兼容。这个对于不戴头盔的我意义不大,如果攀冰,还是戴上头盔。

3.高帽领:巴塔拉链可以拉的很高,凯乐石靠帽子粘贴起来,我感觉这两种都非常好。

4.后坠式下摆(背部长度比前部长):凯乐石后面比前面长一点,巴塔后面长很多,这是

一个突出的特点,腰部后部的形状,能完全盖住屁股,提供更多的耐候性和温暖。盖住屁股也可以在弯腰操作时确保腰部的保暖。

5.外部胸口袋:巴塔两个,凯乐石没有,但是凯乐石有一个内胸口袋,巴塔没有内胸口袋。如果既有外胸口袋也有内胸口袋就完美了。相比来说外胸口袋更加实用,因为穿这种衣服的天气都是极其寒冷,如果频繁的拉开主拉链,去内胸袋取东西,就会感觉非常的冷。

6.内置插入式口袋:巴塔4个,凯乐石2个。我觉的两个就够了。此外,巴塔是插入式口袋底部有网兜,可以

让雪和水排出,

大网袋非常适合存放一副备用手套,如果怕水结冰,也可以放水壶水袋

7.暖手口袋,两侧均有保暖材料:两款都有,但凯乐石的暖手袋内测面料有绒。

8.腰部拉绳:都有,但是凯乐石的抽绳调节松紧的调节扣在暖手兜里,手不出兜就可以调节,巴塔的在下摆处,需要伸出手找到藏在面料里面的调接扣。这一点我觉得凯乐石设计的更好。

9.弹性袖口:巴塔的弹性袖口很有特色,很舒适,不妨碍带厚手套。凯乐石的是传统的样子,设计不如巴塔。



袖口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些袖口不仅在裸露的皮肤上很舒服,而且还可以很容易地套在手套上保护你的手。松紧带易于操作,在小到大的手套周围形成足够的密封。这一点在我看来很突出,因为把外套袖口套在手套上是多么困难,或者如果你需要向上滑动袖口,就要把袖口拿掉,尤其是当你爬到头顶上方时。此外,“尼龙搭扣”式的袖口经常会被抓在羊毛之类的东西上,一旦你的手的灵巧性受到寒冷或笨重手套的影响,就会变得很困难。

10.铰接袖子(便于行动):都不错

巴塔羽绒大衣肩部有九个隔断,可把羽绒稳稳的固定在肩部区域。大多数大衣在这里都只有一个隔断,羽绒可以向下移动到隔断底部,形成一个散热点。


你每天呆在羽绒大衣里的时间越长,舒适性和便利性就越重要。在探险中,我喜欢口袋多和屁股长的衣服。


防水性,这个极寒天气只会下雪,不可能下雨

水分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面

我发现高度拒水外壳面料羽绒大衣不适合用于轻量化户外活动。如前所述,当你需要羽绒服时,水分主要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

防止水分进入羽绒大衣的功能:

当忘记关闭口袋拉链时,一个口袋盖可以防止雪进入暖手袋。此功能可在Patagonia Grade VII表现的更好。

介绍几个避免雪进入的小技巧:

1.在穿上大衣之前,先将衣服上的雪和冰刮掉

2.将手套上的雪和冰刮掉,然后再将其放入羽绒大衣内部插入式口袋中。

3.为防止泄漏,将所有水从水瓶瓶盖和螺纹中吹出,然后再将其放入大衣中。

4.在超过三天的行程中避免在大衣中睡觉。

5.晚上,当不穿着羽绒大衣睡觉时,将其存放在一个袋子中,以防止它被帐篷内的冷凝水打湿。

6.避免将羽绒大衣放在帐篷地板上,融化的积雪或溢出的液体可能会溅到那里。


最后总结一下,

巴塔Grade vii箱式隔断结构,保暖优秀,没有冷点,细节设计不错,超轻的重量,有着极佳的保暖重量比。所有的设计都在追求用最轻的重量得到最佳的保暖性能。但缺点也很明显,昂贵的价格,半价还3400。肩部充绒感觉不够。

凯乐石C1,高充绒量,实惠的价格我只花了1300元,面料感觉更防刮。总体还不错,

绝对满足大多数的极寒环境,

个别设计比巴塔好,但大多是的设计细节和工艺细节没有巴塔优秀。

缺点里最大的是扎穿缝合结构,导致有冷点。重量还可以,只是不如巴塔那么的优秀,可能这款的定位并不追求尽量减重。


可能我之前对巴塔的期望有点高,也有可能是巴塔获的奖和推荐太多,拿到手并没有太多的惊艳,3400元比1300贵了2100,也许刚好够那几个细节的设计,刚好够箱式隔断结构对于这个半价来说也没觉的是捡了便宜,如果高于半价,我觉得就不合适入手。其实凯乐石的这款不追求极致已经足够了,性价比高。这又让我重新看待买了两年的凯乐石C1,国产其实有些还是很不错的,希望国产继续努力,做好细节,创造更高的品质。

可能有人纠结是买性价比高的国产厚款羽绒服还是价格昂贵的国际大牌羽绒服?我觉得就看你觉的多花出来的钱你觉得够不够多出来的功能了,比如这两款,我觉得多2100元刚好够超轻的设计,够箱式阻断结构的设计和优秀的工艺,我觉的也算值了,但是超过半价,我就觉的不值,就不会入手了。


最近还入了国产的华巍2020款900蓬的盘古,是华巍唯一一款宣传是盒式结构的羽绒服,但到手以后发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盒式结构,是始祖鸟羽绒服的盒式,是靠一个个蓬松凸起被压以后减少冷点,但跟真正的

箱式隔断没法比,我觉得这种结构介于箱式隔断和扎穿缝合结构之间。至于华巍900蓬的蓬松度怎么样?亲测感觉略高于巴塔的800蓬,或者说出出不多,不如始祖鸟的850蓬。






  最后说说为什么没选这几件羽绒服

Mountain Hardwear Nilas(550美元,24盎司或680克)


此后其设计并未更新。它具有相对较低的保暖重量比,其功能跟不上其它大衣的发展,例如每两到三年更新一次的

Patagonia Fitz Roy,其保暖-重量比,舒适性和便利性在不断提高。而Mountain Hardwear Nilas

不仅更新慢,还有些倒退,850蓬变成了800蓬,没有胸兜,价格昂贵,充绒量也一般。

Mountain Hardwear Phantom
(400美元,19盎司或539克)

样子不好看,没有胸兜。袖子和帽子似乎保暖性较低,只有有一个小的挡风条保护拉链。

Mountain Hardwear absolute zero (799美元,1280克)



本来是想买这款的,但是折扣一直不好,后来看见巴塔更便宜,再加上确实太重,500多克的充绒量穿的机会少,就放弃了。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交流。

我感觉大家没人看,写了好几个小时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不知道贵了这么多,为了这点重量和盒式结构,值不值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对啊,不然嗯?

可能对品质的追求不符合市场,毕竟人群太少,如果真的面对那群人,就做了赞助品定做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如果追求保暖性价比当然是凯乐石高,凯乐石1300入手,巴塔7级半价还3400,凯乐石的保暖性能,因为不是隔断结构所有会有冷点,但也不会差很多,如果为了保暖性能就是差那么个冷点,差的不多。但如果你指的性价比指别的,包括了细节设计,裁剪,就另当别论了,我当时就想换一件全盒式结构的,这对于我来说就是我想要的性能,还要300克以上充绒量的,做工好,耐用的,这样的羽绒服没有低于3000多的,这么来看这件巴塔能半价入手也算性价比高了。对于我来说,超过半价3400入手,我就觉得不划算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那两款没买的原因不是因为价格,首先最重要的原因保暖性的不如350克充绒量的凯乐石,我要升级肯定要升级个更好的。其他的原因再文章中也说了。
有800的吗?有的话发给我链接,就这个价格我再买一件。
你看到的是假款吧,淘宝闲鱼nilas假的很多,800多,真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都在2000以上。国外网站的价格也不便宜

谢谢,这更是一个测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