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罗群岛自驾+徒步:探秘北大西洋最后的遗世秘境(一)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告别羊羊,再往山顶开,感觉最后一个弯角过后就能看到杰格夫Gjogv了,我已经闻到了一丝独特的气息。


果然,拐过弯,道路开始往下沉,再滑过两个弯,右前方出现一大片的草地……


这宽敞的山谷间铺了一张巨大的地毯,
地毯上还带有黄色小花的点缀,
地毯起伏着延伸到远方,
与海边那一排斑斓的房屋相接。
彩色斑斓房子的背后,
是准备迎接夕阳的卡尔斯岛上的远山(虽然夕阳今天真的貌似没可能)
……
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 法罗群岛 里所有村落里,最宁静和温柔瞬间了。


↓ 房子背后还有一个小峡谷的地貌,但具体长什么样还得走近了才知道


↓ 草坪后的教堂,这次是绿顶的


嘘,别说话,好好享受这个瞬间……


而这个铺着大地毯的山谷,同样也是 法罗 最惹我喜欢的山谷了,没有其他。

村子里有一个超大规模的guesthouse,那就是我们要入住的地儿。“超大规模”是比较级的用词,因为那简直是 法罗 所有村里见过最大的一个旅馆,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杰格夫村的热门。但我猜自己情绪还还沉浸在山谷里,跟着绿草黄花蝴蝶游荡,所以竟然没拍下旅馆的照片……你们,就随便自己搜搜吧。

杰格夫村是座西南向 东北 的方位,因为在山谷里,即便有夕阳,左边的山峦也会挡住了夕阳的光。旅馆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今晚正好它们只有自助餐,自助食品所剩很少,我们就没在旅馆吃,而随便吃了点零食。老吴要洗个澡休息一下,而我则决定爬上村子左边的山坡,去试试等待会否遇到夕阳的余光。

毕竟, 法罗 的天气变幻,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可循,任性到霸道。

之前远远看到的峡谷,并不难找。那是村子里最重要的地标,这个村子杰格夫Gjogv的名字,在 法罗 语里就是gorge峡湾之意,也正是因这道200米长的“沟”而得名。峡湾靠近村庄的接地点,有一个古老的码头,自古村民们的出航返航都在此。
(↓ 请容许放几张装X照,这都是第二天起床后跟老吴一起互拍的,哎,有个能拍照的同伴,旅途中才敢大胆入镜啊)


沿着峡湾码头左侧的一条小道,可以攀爬上村子左侧的山峦,那一侧据说是看日出最好的方位,并且一看就知道要拍下整个村子的全景,那里也是另一个很好的角度。而小道的起点附近还有村里唯一的咖啡厅,当然,晚上8点多已经关门了。


↑右侧红屋顶房子就是咖啡厅


一步步往上爬,村子的全景模样逐渐显露在眼前。这里的房子数量我不知道,但按照2006年的人口统计,也就60人左右。其实在16世纪这里就有文案记载,但学者们认为杰格夫村存在的时间更久远。


直到爬到一定的高度,当村里的房屋都不再彼此遮挡时,我发现这才是观看村庄最美的角度,颜色也好,房子的立体感也好,都将眼前的画面从之前的二次元变得3D感。对,缺憾是没有光。若有光的照耀,这个山谷简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尽管如此,已经很美了,我心满意足地大饱眼福。

这时候,你会想起远方想分享的人吗?

跑题了跑题了,继续爬,继续爬。


↑ 村里那个蓝绿顶的教堂呢,1929年时候建成,是村子里第一栋混凝土建筑。在此之前,村民都得跑到山谷外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个Funningur村子去做礼拜和相关的教堂服务。

你以为已经够高了,但是再往上走,就能将杰格夫左右两个峡湾都一览无余。左边半圆形的峡湾和右边狭长的地标峡湾都非常美丽。哎,这村庄真是拥有天赐的好地点。可能在古代而言交通不便会成为生活的一个大麻烦,但是掩盖不住这里的动人。


我忽然还想起了一句话,只有当你努力去到你觉得自己能抵达的最远处,你才能看到更远的东西在前方等待着你。

有点累了,其实。直到我爬到一道门卡时,发现如果要继续登顶,需要自觉缴费才能推开木门。木门和铁网栅栏后面,是私人领地,地主嘛写清楚了要么投币,要么银行转账。我思考了几分钟,决定不继续爬了(主要是没带现金,而我们给国外银行账户转账那太难了)。于是我就在附近开始守候看看夕阳会否光顾这边的悬崖。


这旁边就是一个悬崖,但是用铁丝网拦出了安全的距离。伸长脖子,可以看到悬崖下面都是海鸥的窝,竟然它们还在吵架!



往西边看去,正好就是挡住太阳落下方位的一大堵悬崖。的确,要是缴费了就能登顶看到西边的日落了吧。而不上去,只能在这里看海鸥们在空中盘旋鸣叫,当然,也有另一番味道而已。这时候天色渐开,并不像刚入住村里时那么乌云低沉。西边的云雾能看到一丝被夕阳晕染成粉色的感觉。


峭壁,
飞鸟,
阳西 下,
哎,
断肠人在天涯。



那无边无际的海,
那来历不明的风,
那排山倒海的云,
那静默万年的山,
那自由翱翔的鸟,
还有,
这忘乎所以的我。


哎呀妈呀,忘乎所以,有点嗨了,献丑了……

这个半山腰的位置,风很大,多坐一会就很冷,我衡量了一下天色继续变化的可能性,觉得可能会守不到夕阳最后闪耀海面的一刻,于是收拾返回。下到一半,看到山谷上方的天色也被染出了一点红晕,村子上方的光线骤然强化,像是山谷里忽然加了一盏顶灯。


而当我回到山脚,扭头一看,夕阳的光此时正照耀在山谷上半部。开什么玩笑嘛,我才下山,你你你夕阳就出来啦!!


缘分如此,而我,已经爬不上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起来在村里小绕了一圈,发现这村子也是充满浓浓的 法罗 情趣。


这里50多栋房子,其实有一半都空置了。1884年的时候,村子建了第一所学校,那时候还有50多位小学生;而如今据说只有3位小学生了……而镇上并没有商店,最近商店要去Eiei那边。邮局倒是有的,只是嘛业务不是天天都做。几笔下来,估摸你也可以感受这里悠闲到放飞的那种生活方式。

艾迪(Eiei): 我找不到形容词,它太平凡

你们还记得上文里这张图吗?就是通往托鲁 维克 Tjørnuvík村的路上,遥远看到的那座山上的小镇,那就是Eiei镇。在之前的所有攻略上,这里的确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景别和地标。我们也是顺个便,去打个卡看看。


我是蛮想去试试能否有路可以走到这段悬崖的尽头,看看海上那两个孤零零的石头。否则多年后,恐怕它们就不复存在了。


结果发现山路困难,我们前进了半个多小时,发现恐怕没有个一天半载的,实在难以跋涉抵达。我们也就顺路拍了两张,留个念,就撤了。


在Eiei镇上,找了它们唯一的咖啡店(又是唯一),点了杯咖啡,老吴还要加班发个邮件。我们还去对面超市买了两杯杯面,在咖啡厅里泡面吃。咖啡店老板一点都不反对,还特地给我们端来热水泡面。民风淳朴啊!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