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愿望
四姑娘山之夜
向着大本营--前进
凌晨冲顶
凌晨3点大家用罢早餐穿戴妥当,在头灯的照耀下准时出发开始向三峰之巅冲击。
虽然天空中是繁星点点,但四周却是漆黑一片,头灯仅能照亮脚下的山路,大家就这样相互紧紧跟随着,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摸黑前行。虽然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但意识中还是知道不停的都是在向上爬坡,山路不是一般的难行,很多地方甚至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 四名登山协作控制着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虽然是轻装冲顶但由于山路的难度实在太大,大家仍然爬的十分劳累艰苦,登山协作和老6照顾到大家的体能,行进三四十分钟便会停留下来休息一会儿让大家喘口气。
终于经过三个小时的攀爬,我们在黎明来临时分摸黑爬上了海拔5100多米的三峰的垭口。
三峰垭口
在我们的左侧便是此行冲击的目标---海拔5355米三峰之巅。为着这个目标,纵然是美景当前几个协作在稍事休息后毫不客气地催促着大家继续向上。
从垭口继续向上的过程中,太阳一点点地从右侧的群山中升了起来,暖洋洋的万丈光芒顿时照向我们。
对面的二峰在缥缈的云雾中露出山尖,就好好象是浮在海中的 蓬莱 仙岛,在旭日的照耀下我们甚至可以看清楚二峰山顶上已经成功登顶的人群,就在我按下快门的瞬间一只苍鹰闯入镜头,没想到鸟儿也能飞到如此高的空中。
太阳照射下随着气温的升高,长坪沟一侧的空中云雾蒸腾而上,洁白的云海在阳光下翻滚着尤如沸腾的开水般。
阳光将我们身影投向左侧的山崖,在金黄色的山崖上留下剪影,若不是急于冲顶光是这道山崖就够我们在此装B半天。
我在装B我在抢景,妹纸在撒着风马旗,而协作们则在不停的催促我们快走、快走......
太阳完全出来了,在美景的诱惑下队伍被拉的好长,难怪协作要不断的催促我们,如果让我们自由行动的话估计大家都没办法移动脚步了。 这张相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我们登山路线,我们就是从最远处的长坪沟对上来的山梁子翻越过来,然后一路向上直到垭口再向左向三峰峰顶冲击。
太阳才升起来,从三峰顶下垮塌下来的岩石碎片上还铺着一层薄薄的冰凌,踩上去很容易滑倒,大家小心翼翼地踩着前面的脚印,既要欣赏眼前美景又要防止脚下滑倒,很辛苦地向着山顶攀登。
从上面看下去,向阳一侧的海子沟云雾很少,而背阴一侧的长坪沟侧是云海翻涌,二峰在中间高高矗立着成为云海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 地上白色的冰凌好似满地白雪,小伙伴们在这洁白的雪地上艰难地向上攀登。
终于走到徒手攀登能到达的最后平台,再向上就需要借助登山技术装备。咕咚显示从垭口到最后的平台不过500米的山坡,然而我们却走了1个小时,看来都是给眼前的美景害的,再次证明协作不断催促我们的重要性。
最后200米的冲刺
好佩服登山协作们,在这满是冰凌的70多度岩壁上居然可以徒手上去挂设路绳。看清楚画面上方的小红点么,那就是登山协作带着绳子上去准备挂在山顶,然后我们再利用上升器沿着绳子将自己“拉上去”。
在我们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登山协作们不一会儿就轻车熟路地搭设好一共三段绳距的登山路绳,在老6的带领下大家排队依次上绳开始向着最后的200米冲刺。
这就是上升器的使用,首先将绳子放入上升器的滑轮槽中,滑轮槽有止逆设计只能推着向前滑而不能向后滑。手握着上升器的手柄顺着绳子向前推,一直推到手臂的最长处再用力拉着上升器,人身体借着这个力量双脚蹬着岩壁向上攀登。这玩意看似容易其实操作起来蛮费体力的,不一会儿就整的手臂酸软,不过也不要担心万一失手会掉下去,上升器通过两把主锁和腰上背的安全带相连接,即使是失手人也会挂在绳子上不至于往下掉。 不多一会儿我们都如一个个蚂蚱般被“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可能又会有人担心这一根绳子能承受这样多人的重量么?这个也不用担心,刚才说了这是一根三段绳距的登山绳,在山体上有三个“锚”点将绳子分成三段,每段绳子只承受本段绳子上的重量。因此在过中间两个“锚”点时,就需要守候在一旁的登山协作将绳子从上升器中取出来,再放到“锚”点之后的下一段绳子上,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使用技术装备的菜鸟来说,整个过程中登山协作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终于,又经过40多分钟借助登山路绳的攀登, 成功登顶四姑娘山三峰。 从大本营出发经过约5个小时3.69公里的攀登,海拔一直上升1060米后到达三峰之巅,六只脚显示的海拔是5315米,户外助手显示的海拔是5311米。
我登山了三峰
这是老6率先冲顶后在山顶拍的相片,当时我们还在山壁上作最后的冲刺。
这是在三峰顶上看到的幺妹峰,为什么没拍到全貌,是因为三峰顶上全是乱石,人只能趴在岩石上侧着身子拍,被前面的山体挡住不能目睹幺妹儿的全貌。
三峰之巅看到的二峰。
老6在三峰之巅代表全体队员庄严宣告: 四姑娘山三峰我们登顶了。 加上领队老6此行17人全部登顶成功,100%的登顶成功率连登山协作也啧啧称赞。
三峰之巅面积很窄,不是现象中有着宽阔的平台,老6所处的位置几乎就是登山者能达到的最高位置,这张相片是他操纵无人机所拍摄。
当举起横幅的时候还是有些小鸡冻,毕竟好不容易才实现人生第一座5000米级的雪山。 感谢野人部落老6的组织; 感谢我们的登山协作们; 当然更要感谢三姑娘的接纳,我的第一次是属于三姑娘!!!
记得2015年川进青出的时候,站在海拔5231米的 唐古拉山 口,我曾经以为哪就应该是我此生能达到的最高海拔。没想到仅仅在三年后的今天,我又以徒步的方式刷新了人生的高度,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次刷新人生的新高度。 生命不息,挑战不止!! 时间不多,赶紧抓紧时间装逼,各种旗旗儿扯起,各种姿势做起。
这是老6用无人机拍的全家福,看着绝壁上坐着的我们是不是很刺激,头顶上就是薄如刀锋的三峰顶,后面是蜀山皇后---幺妹峰。
老6拍这些照片视频的代价也蛮大的,就在他最后一次刚刚将无人机放飞出去的时候,突然从山底刮来一阵狂风,猛然将无人机砸向山壁,幸好飞机虽然摔坏但还挂在岩石上,而且哪个地方协作们还敢徒手过去将飞机取回来,否则不但白白损失一架飞机,连这些精彩的相片视频都一并损失掉了。 第一次在如此高的地方俯视着群山,感觉真的美妙极了,只有此时才觉得这两天来的攀登没白费,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鸡冻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
下撤,一路下撤
高海拔地方气候真是变化无常,好好的天气不知怎的突然就刮起风来,阵阵浓雾随着山风从谷底涌了上来,登山协作们见状赶紧催促大家开始下撤。 借助上升器爬上这最后200米实属不易,但现在借助下降器下撤这200米依然比较困难。其实下降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路绳缠绕在一个8字型的金属扣中,然后借助绳子与金属扣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你右手抓住绳子不放的时候人便不会向下滑,你右手放多少绳子你就会下滑多少距离。 说起来很容易但手和脚的配合还是不容易掌握好,好多人因为手脚配合失误便会歪倒在岩壁上,而且下的距离长了以后依然会手臂酸软,这也是很费用体力的一件事。
为了给同行小伙伴们拍照我在上面呆了很久,到最后居然是饥肠辘辘的无忍受,以至于在使用下降器下撤的时候体能差点就崩溃掉。 小伙伴们借助着下降器艰难的向下撤退,而登山协作拉着绳子腰都不弯就“蹬蹬蹬.....”跑了下去,见此状况我们唯有目瞪口呆地佩服的五体投地。
借助下降器撤到下面的平台,赶紧从冲顶包内翻出些食物胡乱吃了,然后又将最后一瓶乐虎喝咕噜咕噜喝下肚去,体能总算恢复不少,将技术装备收拾好背上冲顶小包继续向垭口下撤。 从平台到垭口的这段山坡上,全是从三峰顶上掉落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岩石碎片,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人人都佩戴安全帽的原因。下山总比上山要容易许多,踩在满山坡松动的岩石碎片上,人跟着碎石的移动就好象滑雪般很轻易的就向下“梭”去。
回到三峰垭口,海子沟一侧的山谷已是大雾弥漫,而长坪沟一侧则是阳光灿烂,远远望去猫鼻梁、长坪沟口、喇嘛寺等都尽收眼底。 早上冲顶的时候四周都黑咕隆咚的根本看不清楚周围的状况,如今下撤的时候自己都在暗暗佩服自己,这样的路啊,在漆黑的夜里是如何爬上去的哦。
撤到垭口下面,回头望去心中不禁一阵唏嘘,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路我们曾经一起走过。
远远的来张全景,中间的就是自己都无法相信能爬上去的三峰垭口,垭口向 左云 雾中的就是三峰,垭口向右依然是云雾中的便是二峰。 我们的登山协作们曾经创造三、二、一三座山峰连续攀登的纪录,他们的路线便是先上三峰,然后从垭口到二峰、再从二峰的垭口到一峰,只有身临其境看过这些垭的口构造才能体会到他们简直就是大神级的人物。
早上冲顶的时候不知道脚下的路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撤时才看清楚从大本营到三峰顶基本上都是在这样的岩石碎片上行走,一面走着心中不禁在担忧:长此以往这三峰也好、二峰也罢会不会因为山体不断的崩塌面降低高度呢。 呵呵,这会不会是杞人忧天!!
撤退至大本营,稍事休息便收拾好行囊继续向下撤退。 从大本营下撤到喇嘛寺让我吃尽苦头,天空依然和上山一样时不时下着雨,雨衣穿也不是脱也不成。更要命的是新买的登山鞋,虽然在家里事先也穿着进行了磨合,虽然从昨日上山到今天下撤至大本营都没出任何状况。但当我从大本营出发下撤不久便觉得脚后跟下面好象有小石子碜的有些痛,于是停下来脱鞋抖了抖以为便会好了,哪知道走了一段又觉得碜的慌,坚持了一段后终于忍无可忍再次脱鞋脱袜从里到外彻底进行检查。穿上以后走着还是碜的难受,终于才明白这哪里是有石子碜着脚嘛,分明就是新鞋子磨脚啊。 就这样咬着牙忍受着钻心的痛一步步向山下挪,若不是老6追上我说后面还有五六人,我肯定不愿意拖累在队伍而选择骑马了。就这样上山才花4个多小时的路,我下山都走了3个多小时,好不容易下撤到喇嘛寺乘上观光车。
后记
《比山更高》作者抹黑马一桦新材料
梦里小鳌太一日速穿
巴米扬 |阿富汗的文明之殇
猛犸湖到优胜美地山谷速穿
云南香格里拉双子峰速登记
狼塔C+V穿越失败历险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