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缘 生与死
天蒙蒙亮起,在刀刃般山脊,一根绳索穿起三个男人向上的匍匐。新疆博格达山区,为了一条没有路的路,他们已是第4次重来,距离2010年第一次,已近10年。
山脊越往上越陡峭,爬在最上方的是李宗利。一身绿衣,全副行装,矫健如一只雪豹,俯瞰着这片冰雪世界。除了山顶,他在寻找一块石头。那块微微凸起的石头,2013年夏日黄昏,他最后站在那里,瞬间滑了下去,像只断线的皮球。
陡然直下的雪崖,滑坠600多米,近200层楼高度,再一次醒来,黑夜笼罩,浑身剧痛,他一个人倒在冰川上,不知道自己在哪,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全身快散架,一动不能动,头盔冰爪所有一切都碎了……几乎没人能在如此急坠中生还,但他还有一口气。
“迪力……”半晕半醒,被死神扼着咽喉,他喊起搭档的名字。声音破碎,消逝在午夜深谷。也许他们会来找,也许不会。也许他能自己爬出去,也许不能。

▲博格达3峰,黑线为滑坠发生的坡度与落处。供图/李宗利
一旦回不去,他知道会有多残酷。早在2009年夏,正准备结婚的大喜日子,电话响起,他被叫进四川爱德嘉峰,搜寻3个失联的美国人,李宗利第一次目睹过遇难遗体。
传说中的世界顶尖登山者,黑着脸,僵直举着右臂,生命定格在雪崩来临时……还是新人的他,一眼毛骨悚然。眼前山谷,两侧垂壁,活像一扇诡异大门。瞬间收走3人生命的雪山,迷雾缭绕,就在门里。他看不清,也不敢看。
“再厉害的高手,留在山里,也是一把土……”一颗心突突跳着,叮铃哐啷落石声中,他慌忙下撤。当晚,李宗利给登协领导打去电话:“给多少钱,我也不想上去了。我还要回家结婚呢。”

▲红线为2019年博格达3峰”涅槃“线路,图源美国登山年鉴AAJ官网报道
但,改变命运的2006年夏天,李宗利对登山还一无所知。哪怕全家人挡着,他执意要去。
“你们关也关不住我的……”一阵阵火爆砸门声,回荡在重庆一家工厂走廊,李宗利一度被反锁在办公室。
家人希望这个27岁年轻人留在姐姐厂里,他却掉进一个登山梦里。只因一次偶然饭局,一位登山协会大哥偶然一句:“我们要选拔人去学登山,还有机会去法国,你想去吗?”
2年、8人、国际登山向导标准、全脱产学习——这场充满实验性的培训,在登山大众化伊始,由中登协和户外品牌发起,在中国登山史仅此一回。很多年后,仍被登山者们视为技术学习的一次黄金机遇。
但2006年的李宗利,察觉不到自己赶上了时代。他不知道登山干什么的,“去法国”这三个字,却闪着别样诱惑。
“那时流行出国留学,不是我们这样阶层能实现的。”13岁被父亲送去四川体工队,苦练12年摔跤,运动员退役,他一头栽进迷茫里。除了能打,不知道未来在哪,“感觉和社会是脱钩的。”
踏上北上列车,他还茫然无知,不知北京那个“中国登山高级人才培训班(简称CMDI)”教什么。更不知不一样的人生,一片茫然中,开始了。

▲幺妹峰攀登中的李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