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去新疆----喀纳斯禾木村伊宁喀拉峻自助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11 11:50 编辑

  80年代,我的父亲到新疆给当地教师做培训。父亲回来后,对新疆的人、风光、瓜果赞不绝口。他带回来当地的杏干、杏仁和一个大西瓜。我还记得那西瓜太甜了,手上的西瓜汁都是粘粘的。这是我对新疆最初的印象。又过了些年,我的好友利用大学的寒暑假期疯狂旅行,到过全国大部分省份。多年后他在广播电台参加节目,主持人问:“你去了这么多地方,有没有什么地方想故地重游?”好友脱口而出:“新疆吧。”我知道新疆一定会去,但什么时候呢?不知道。
  这次旅行原本我们打算重走我2005年的路线,徒步穿越虎跳峡。买好了飞往昆明的机票后,发现天气预报说那两周虎跳峡连续小雨,估计徒步的计划要泡汤了。就在出发的前几天,忽然接到航班取消的通知。于是赶紧物色新的目的地,却不可思议地发现贡嘎下雨,青海湖下雨,稻城下雨,林芝下雨,拉萨下雨,黄山下雨,大理下雨,西双版纳下雨,连长白山天池也下雨,而且都是连绵一周以上的降雨。
  我挺失落,对我家媳妇小玥苦笑着说:“只有乌鲁木齐不下雨。”我知道她不想去新疆,因为她一直对新疆有些成见,对那里的治安极度担忧。何况这次还要带着五岁的儿子好好。这个成见很大程度上来自多年前天津街头常见的猖狂的新疆小偷。大概是实在找不到理想的目的地,小玥找来一家新疆青年旅社的电话,想了解些当地的情况。电话那边的女士说:她这家青年旅社正在整修,暂时还不能营业。但她极其耐心地回答了小玥关心的所有问题,还说现在的新疆可能是全中国最安全的地方。她的热情感动得小玥几乎落泪。 她对新疆的看法因为一个电话被改变了。
  订好机票后,我有点恍惚,去新疆的夙愿即将实现?就因为新疆不下雨?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3-6-4 15:53 编辑


行前准备
  给乌鲁木齐机场打电话,确认了旅客只要体温正常即可通行。定了第一天到乌鲁木齐的喆啡酒店,酒店说入住时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异地的检测报告无效。
  为这次旅行还特意买了一块二手运动手表,用来记录运动轨迹。
旅行线路
  天津(飞机4小时15分钟)→乌鲁木齐(硬卧9小时46分钟)→北屯市 (商务车4小时30分钟)→喀纳斯贾登峪 (商务车45分钟)→  禾木村(包车3小时50分钟) →  北屯市(硬卧8小时47分钟) →  石河子(城际列车4小时) →  伊宁(班车3小时40分钟) →  特克斯(包车50分钟) →  喀拉峻草原(班车1小时) →  特克斯(班车3小时10分钟) →  伊宁 (城际列车5小时24分钟)→  乌鲁木齐(卧铺38小时17分钟) →  北京西(火车1小时35分钟) →  天津 6月28日
  早上8点45从天津滨海机场飞往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飞行约4小时15分钟。快到乌鲁木齐的时候就可以望见下面山顶上的积雪。
  从机场到地铁站需步行几分钟。乌鲁木齐地铁目前只有一条线路,是2018年刚刚建成的。地铁站干净整洁,设备崭新。安检很严格,不亚于机场。每个人都要被仔细摸遍全身,连帽子都要摘下来捏一捏。还测了体温。地铁站极其冷清,过了安检,下扶梯到自动售票机那里才见到三五个乘客。 车厢里也是空空荡荡,几站后才陆续多了些人。地铁到新兴街站,喆啡酒店就在地铁站对面,过马路时公交车主动停下来让我们先过。对乌鲁木齐人的第一印象还挺好的。
  酒店也设有安检门和小型X光安检机。办理入住手续,填写检疫表格后被告知中午四点半到大堂做核酸检测。“中午四点半”这个词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房间很小,设施还算不错,桌子上有个小度音箱,可以语音控制开关灯和窗帘等等。这家酒店也因此成为整个行程中我家好好最喜欢的酒店。旅程刚刚开始,小玥就发现登山鞋开胶了,后跟处鞋底和鞋帮分开了个大口子。
下楼做核酸检测后,去找附近的修鞋店,路上还是冷冷清清,没几个人。把鞋子放在修鞋店,想让老板推荐周围新疆特色的餐厅。她想了想说:“好像没有。”
  步行去附近的家乐福超市,买了食品饮料和西瓜。不得不说,西瓜真难吃。简直难吃到了给西瓜这个物种丢脸的程度。
  到乌鲁木齐的这半天时间里,完全感受不到这里是新疆,街上少数民族面孔就没见到几个。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3 编辑

6月29日
  乘地铁去大巴扎,这里是乌鲁木齐标志性的商业区和景点。人依然很少,完全没有电视上看到过的人潮涌动,也没有戴着新疆帽对你微笑的白胡子维族老爷爷。很多地方都有待出租的摊位柜台。有些柜台里还有前摊主遗弃的杂物。总体感觉是萧条,甚至是破败。大巴扎里有个家乐福超市,一样的冷清,只看到了十来个顾客。
  按照导航找到了朋友推荐的一家当地人去的饭馆,果然里面无论店员还是顾客都清一色的少数民族面孔。用普通话点餐交流都感到有少许障碍。这里只卖缸子肉和烤肉,再无其他。 旁边一个店员正用一台类似电锯的机器切割羊肉。难怪烤肉里面有些碎骨头。尽管味道还不错,小玥还是不适应这种纯肉的餐食。我家好好倒是吃得很香。餐馆周边应该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比我们酒店那边要热闹很多。
晚饭后,取回存在酒店的登山包,去火车站赶9点开往北屯市的火车。手机导航显示地铁8站再转乘大约14分钟公交车,时间刚刚好。地铁很顺利,出站步行几分钟到达公交车站时,正好看到另外一路也是开往乌鲁木齐火车站的公交车,上车后再看导航,竟然显示到火车站需要43分钟。这样一来,我们计划提前到达的这半个小时一下子没了。我们马上商量要不要下公交打出租车。8点多正值乌鲁木齐的晚高峰,一路拥堵。而且打不到车也是极有可能的。只好听天由命了。我的精神高度紧张,不停的看表。我们提前背好登山包,公交车一到站,拉上好好就往进站口方向狂奔。跑着跑着,孩子大叫:“爸爸快停下,停下!我快摔倒了!”三个人气喘吁吁跑到进站口,傻眼了,等待安检的通道人山人海。排在我们前面的两个人还抬着一个大箱子,想往前挤都没可能。照新疆安检的细致程度,我们肯定是赶不上了。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只能嘴上说着对不起,从护栏下面钻了过去。就这样侥幸登上了火车(Y953乌鲁木齐21:00至北屯市6:46)。
  好好这么大的孩子大多不懂得抓紧时间。在天津时,我想方设法培养他的时间观念,始终成效不大。这次赶火车,好好得知可能时间不够,也紧张起来,和我们配合得很好,没有添一点点乱。
  晚上10点,太阳还在天边挂着呢。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4 编辑

6月30日      
  早上到达北屯市,所有旅客在候车室接受核酸检测。   出站就遇到几个司机问我们去不去喀纳斯,轿车每人150元,商务车每人100元。我们选了商务车,司机答应给孩子半价。有个和司机一起的人帮着乘客搬行李,顺口跟另一个带孩子的人说了一句:“往里面坐,反正孩子不要钱。”司机皱着眉头使劲瞪了那个人一眼,那意思很明显:你真是多嘴。我没好意思笑出声来。
司机把我们带到北屯市区的一家小饭店吃早餐,说:“这是你们到景区前最后一顿平价早餐了。”
从北屯市到喀纳斯全程约220公里,途径两个检查站。第一次,测体温、验行程码、验身份证。第二次,测体温、验身份证、验行程码,还多了个人脸识别。   喀纳斯景区的入口在贾登峪,进景区后还要乘坐景区内部的区间车50分钟,约30公里才达到游客服务中心。区间车的费用已经包含在门票中。喀纳斯景区的住宿区域分为老村和新村。老村很近,有一片木屋,徒步几分钟就可到达。游客不是很多,350元入住。
  游客服务中心有开往各个景点的区间车。下午6点多,我们顺着木条修成的栈道徒步前往喀纳斯湖,就是那个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开始的栈道依公路而建,阳光很烈,但只是干热,不是天津夏天的那种闷热。慢慢地,栈道把我们引向树林,空气也随之凉爽起来,可以看到两边的野花,参天的针叶林,蹦跳的松鼠和满地的松塔,还有从没见过的黑白羽毛的小鸟。   从客栈到湖边,我们边玩边走用了约1个小时,路程大概3公里。这段路走起来很轻松也很舒服。到湖边的时候已经将近8点,太阳才刚刚被山尖挡住。湖边的感觉很一般。我们乘区间车返回。和来时徒步相比,返程既短暂又无趣。
  等到天空基本黑下来,我拿着相机到院子里试着拍星空。这方面我毫无经验,只能反复尝试。景区地面大量的灯光对观赏星空影响很大。有几张看起来还可以,而且还拍到了流星(后来发现照片上长长的线条不是流星,或许是移动的人造卫星?无法确定。)。感觉新疆的星空比起十一年前西藏珠峰大本营和尼泊尔山区的星空相比还是差一些的。(实地观赏的效果远不如照片上那么漂亮。)   看星空也是来新疆的重要目的,想让孩子见识一下什么叫满天星斗,什么是银河。这个愿望最终没能实现。由于新疆天黑得太晚,等天完全黑下来,地面的灯光也大多熄灭时,已经大概凌晨一两点钟了。这个时间孩子早已睡熟。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5 编辑

7月1日
  在游客服务中心吃了又贵又难吃的早饭。回去退房,把登山包寄存在客栈。10点半,我们向神仙湾方向徒步。   出发一小时左右,看到右边喀纳斯河的一个大转弯,我们离开栈道,走到河边,那里有个石头河滩,水很清澈。望向远处,河水却是绿色的,水声很大。岸边的山坡上有针叶林。这里不是景点,没有游人。   阳光越来越烈,我们打算乘区间车返回。远远望去,前面公路边上有个木头亭子,应该是区间车站。沿着栈道走到那里,有个清洁工正在休息。他说这里不是车站,想坐车要再向前走15分钟。我们在那里休息了一阵。公路和大山之间是一片平地,那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水面上有几只水鸟。地图上说这里是鸭泽湖。   天气越发炎热,但也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行。这15分钟的路程我们走了25分钟,这一站就是神仙湾。喀纳斯河流到这里时,水面一下子变宽了,水流缓了下来,变得平静,像是一片湖水。这里是喀纳斯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也不算多,有几个穿着统一的制服的公务员在河边与一面展开的党旗合影。我才想起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回游客服务中心方向的区间车是从景区入口过来的,车上都是刚刚进入景区的游客,他们都会先直达游客服务中心,所以绝大多数车辆都是满员。我们碰到一个调度员,是个热情的小伙子。他尽责地帮我们用步话机询问后面车辆是否有空位。每过来一辆车,他就会远远迎过去,举起手臂,伸出三个手指,示意司机我们需要三个位子。陆续过去很多辆车,始终没有空位。
  那几个公务员也先后来到候车区,其中一个人和调度员说了几句什么。空闲时调度员和我们发牢骚:“大热天的,让我给他们找车,真是难为我。”我说:“再过些日子天气更热,您这工作真是太辛苦了。”调度员笑着拉起制服袖子露出皮肤给我们看,“我以前很白的。”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我等得无聊,在周围闲逛。过了一会儿,一辆商务车停在小玥身旁,从车身的标识来看,也是景区的旅游车。我在较远的地方指了指那辆车。小玥冲我摇了摇头。商务车载上那几个公务员,就开走了。调度员发现我们还在那里,跑过来问我们为什么没上那车。小玥说刚才她问那几个公务员这车我们能不能上,答复是“不可以。这是给我们的。”调度员很生气:“放他的屁!”
  还好,很快,有空位的区间车终于等到了。
  回到游客中心吃完午饭,到客栈取回行李。客栈老板迎过来说:“我很佩服你们俩,你们懂得享受旅行,和那些旅行团的游客不一样。”
  准备乘区间车返回景区的入口贾登峪。途中有三个站点,分别是神仙湾、月亮湾和卧龙湾。可能是由于这几天坐车时间较长,小玥有些头晕。她无心再游览景点。于是商定,她直接到贾登峪,我带好好继续游览剩余的景点,然后在贾登峪和小玥汇合。
  月亮湾名气很大,旅行杂志但凡写到喀纳斯,大都会有月亮湾的大幅照片。在路边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月亮湾,喀纳斯河在这里走出一个漂亮的“S”形转弯。绿色的河水配上河边茂密的针叶林,真的很漂亮。不过我感觉这里像是一幅只可远观的美丽图画,只适合拍照留念。如果有一条小路可以让我走进密林,闻到森林的气味,听听踩到落叶的声音,那一定是更立体更高级的体验。
  一位上海大妈坐在观景台栈道的台阶上发牢骚:“亏来亏其,么仨苦亏的。”
  卧龙湾和神仙湾有些相似,是一片宁静宽阔的水面,好看。但和月亮湾一样,也只能看一眼,拍拍照。     和小玥在贾登峪汇合,定了景区外面的旅馆。走出景区,几个司机迎上来问我们去哪里,把名片塞给我们。旅馆来人到景区门口接我们。司机特热情,喜欢说笑,听说我们来自天津,还模仿起了天津快板。旅馆所在的是一片“别墅区”,那里有五十几个独栋三层小楼,有些小楼改造成了旅馆。近看这些小楼并不精致,内部也不高级。附近也没有居住区该有的配套设施,估计除了游客,没有人在这里生活。小玥还是头晕,到了旅馆就躺下睡了。我带着好好到楼下旅馆的餐厅吃饭,发现大厨就是刚才接我们的司机。点了红烧茄子、两碗米饭。红烧茄子里的青椒丝有一点辣味,好好捂着嘴想要喝水。我说:“要么我上楼给你拿水,你自己在这等我一会儿,要么你忍一忍,只有一点点辣味,对吗?你尝试一下,或许你会喜欢上辣味,或许你会觉得辣椒挺有意思。”好好胆子小,不肯让我把他单独留下,决定忍一忍。还说:“辣味在一点点下降。”不知是不是因为辣,好好吃了整整一碗米饭,这是从未有过的。我问他:“辣味有意思吗?”他说:“嗯,有点意思。”
  饭后我领着好好在门口转了一圈,向保安打听哪里有小卖店。保安向远处一指,这附近没有,要到蒙古包那边。有个当地的小伙子骑着辆摩托,招呼我说:“我驮你们去小卖店,往返20元。”我看他那愣头青的样子,还是算了吧。好好捡到一块小石头,他说和家里垫在投影机下面的小石头一模一样。
  这里的水质很差,颜色发黄。好好是过敏体质,我们尽可能让他少喝当地的自来水。带来的瓶装水喝完了,我就顺着刚才保安指示的方向走,发现一片聚集着大量蒙古包的区域。说是小卖店,其实只是蒙古包里一间厨房墙上的小货架,上面杂乱地摆着些食品饮料。买了瓶装水、方便面、啤酒。卖东西的少数民族大妈也很不专业,总共二十几块钱的东西算了半天。原来这世界上真有比我的算数还差的。


谢谢!正在更。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5 编辑

7月2日
  联系昨天留了名片的几个司机,比较价格。最后定了辆180元的面包车。从贾登峪到禾木村都是盘山公路。司机看上去很着急,一路狂飙,我们坐在后排被甩得忽左忽右,得牢牢抓住扶手。即便如此,急转弯时脸几乎要贴到车窗上。本来就有些头晕的小玥难受得蹲在地上。这段路程约35公里,耗时45分钟。
  禾木村的门票102元,孩子免门票,但要付26元的区间车票。从景区入口到游客服务中心也还要乘区间车50分钟,约27公里。
  乘区间车到老村。随便找了一家客栈,300元一晚。放下包,出去时发现客栈门口有个安检门和X光安检机,已经都被推到一边,上面积了厚厚的尘土。
  午饭后,向禾木桥方向走,这边是禾木村最热闹的地方,到处都是餐馆。有当地人拿了一盘切成小块的肉,吹响口哨,附近的鹰就很快聚集过来。他把肉块垂直扔向天空,鹰就会俯冲下来争抢飞起的美餐。
禾木桥是一座木结构桥,桥下是禾木河,水流湍急。桥头停着一辆警车,喇叭里反复播放着:“请正确佩戴好口罩。”旁边的警察也在不断提醒路过的游人。我看到那个警察俯下身像是跟好好说话,就这么一分神,我一脚踩空,摔在栈道旁的草丛里。左腿膝盖擦破了皮。
  在客栈的角落里发现了一顶保安的大檐帽。夜里用它当支架来拍满天繁星。利用帽顶的弧度,只需移动相机就可以调整仰角,非常好用。当然也有缺点,大檐帽放在地上,我只能趴着取景。大半夜的,生怕吓着别人。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5 编辑

7月3日

  我们按照手机地图指示的方向徒步去美丽峰,一路上仍然只有我们三个人徒步。偶尔有几个骑马的游客经过我们身边,扬起尘土。途中经过一条小河,河边也是石头滩。只是往河里扔石头,就让好好很兴奋,玩了很久才肯继续前行。再往前走,都是草丛中的羊肠小道。很安静,风景也还不错,我们一直走到地图上标注的尽头,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终点的样子。事后回想起来,在这样的地方,电子地图不太靠谱,一定是把我们引错了路。这段徒步往返约6公里。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6 编辑

7月4日
  早上5点半起床,没忍心叫起熟睡的孩子。天已经蒙蒙亮,独自一人用了20分钟走到观景台。有不少游客已经到达。早上有点冷,我坐在长凳上等待日出。听摆摊卖热奶茶的阿姨说,太阳7点钟才能照过来。禾木村是四面环山的一片平地。其实大家等着看的不是日出,是太阳越过山顶照亮村子的那一刻。陆续又来了不少游客,足有几百人。观景台很大,是在山坡顶上的一片狭长地带,所以并不拥挤。但如果拍照的话,还是要选个好的位置,来避免他人入镜。和喀纳斯不同的是,这里的高大林木多为白桦树。可以想象,如果金秋时节站在这里,景色会是何等迷人。   从观景台下来,左边就有一片白桦林,阳光斜斜地穿过树梢洒在开着野花的草地上。再往里走就到了禾木河边。   回到客栈,娃还睡着。等娃醒了,一家三口又去了刚才那片漂亮又安静的白桦林。捡到一支深棕色的老鹰羽毛。好好很喜欢,抬头望向天空,他说在找那只少了一根羽毛的老鹰。   客栈里还住着另一个小孩,是客栈员工的孩子。我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两个孩子已经成了不舍分开的玩伴。
下一站是伊宁。我们得先包车回到北屯。北屯到伊宁也没有直达的列车,我们选在石河子进行中转。现在真是方便,按几下手机,就买好了北屯到石河子(K9736)、石河子到伊宁(C8743)的火车票。
  乘区间车出景区,又遇到几个找活的司机,问了几个,到北屯价格都是每人150元。那几个司机并不相互争抢客人,反而彼此谦让。和一个司机商定400元,他说他是北屯的出租车(看他车上的标识,确实如此),正好想赶回去,所以愿意少收50元。司机很实在,说让我们稍等一会儿,看能不能再多拉上一个客人。后来他说天太热了,不愿再等。一路上司机给我们介绍北屯。我们也问了不少关心的问题。
小玥还问道:“北屯有吃饭的地方吧?”
司机挖苦说:“越问越离谱,北屯能没有吃饭的地方吗?喀纳斯的深山老林里都有吃的卖呀。烤羊肉好吃,北屯有个烧烤城。”
"还有烧烤城?北屯那么繁华?"
"不是繁华,那家店名叫‘烧烤城’。"
我们说起前天来禾木时那辆狂飙的商务车,司机说:“你们得跟司机说呀,让他拐弯时慢一点,而且要通风,这样就不会晕车。”司机还贴心地建议我们在北屯市中心下车,“带着孩子,在火车站要等好几个小时呢,怎么熬啊?打个车到火车站20元,十几分钟就到了。”
  途中加油,司机要我们全部下车,说加油站只能司机一人进入。气温很高,我们等在一处阴凉里。那地方有些荒凉,等的时间也有点久,小玥还有些嘀咕。但我坚信司机没问题。
  到了北屯市中心,我问司机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存包。司机把车停在一家叫做“百富蒸烤鸡”的店门前,说:“我认识他们,你们把包放在这里,也可以在这吃饭,然后还能到周围转转。”司机还下车进店和负责安检的大爷托付几句:“这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需要存包,帮忙照顾一下。”大爷热情地一口答应。测体温,登记表格。这家快餐店,像极了麦当劳,点餐柜台、装饰风格,还有餐盘、食物包装,看上去都很像。我问大爷:“我们的火车比较晚,是晚上11点15。您什么时间下班?我们的包可以存到几点?”大爷说:“我12点下班,没问题的。”我又忘了新疆的时差,11点可不算晚。
  在超市买了水,告别大爷。打车到车站,果然是20元。出租司机说:“你们坐11点15的车?北屯站每天就那么几趟火车。送你们过去肯定要空车回,20元是往返车费。

本帖最后由 50mm 于 2021-8-3 14:27 编辑

7月5日
  早上8点多到达石河子。在这里下车的人不多。负责防疫和安检的两个男人显得很不耐烦,不停地冲着出站的旅客大喊大叫:“都打开行程码!截图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一分钟前的截图也不行!你!旁边等着!”“你!出去!让你在外面等着,听到了吗?”好笑的是他俩中的一个对另一个更加不耐烦地,用更高的声调吼道:“注意态度!!!”   找到一家小饭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点了扁豆旗花面、炸油香(一种炸油饼)、茶叶蛋和奶茶。   店主夫妇是甘肃人,看上去老实本分。进来一位驼背的老太太,问:“炸油香(标价3元)两元卖不卖?”老板娘笑着说:“你每次都问我两元卖不卖。送你一个吧,不要钱了。”老板娘把油香切成四块,递给老太太。老人什么都没说,接过油香转身离去。我们付账28元,准备离开。老板问:“你们没要小菜吗?”
我说:“没有。”
“那应该是25元。多收了3元。”
我说:“不用退了。不用了。”
老板坚持:“该多少是多少。”
  石河子很冷清,火车站前都没什么人。连拉生意的司机都没有。火车站旁是个公交车总站,时不时有进出的公交车,车上除了司机,竟然都空无一人。
  我到一个小超市问路,找附近的厕所。店主热情地走出来到街边帮我指路。公共厕所设施很好,很干净。厕所里播放着使用注意事项,竟然是中英双语。而且英文相当标准,我相信那就是外国人的声音。这让我有些吃惊。
  下午5点半,火车到达伊宁站,从车窗望出去,站台上一大群人提着行李,在很多穿白大褂的防疫人员组织下排着队伍。原来是因为我们乘坐的列车马上要返回乌鲁木齐,由于我们的车次晚点,导致要上车的旅客大量聚集在这里。下车后,防疫人员一边引领下车旅客到一边,一边严厉大喊:“往这边走!不许拍照!不许拍照!”说实在的,那阵势有点吓人。这氛围让我想起某些二战电影的场面。
  排好队伍,开始逐个查验行程码和身份证,合格者都会得到一个黄纸条,上写“出站通行证”,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次性使用  用完销毁。”   在出站之前的一个大厅里,全部旅客被强制进行核酸检测。一共9个窗口,同时进行。检测前要登记身份证、手机号。检测完毕会得到一张蓝纸条,上写“已做核酸检测”。出站闸机还要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   前一天在手机上购买乌鲁木齐到北京西的火车票,反复尝试都只有上铺。只能到车站售票窗口问一下。最后买了比原计划提前一天的Z180次下铺。因为Z180比原定Z70(30小时)行驶时间长8小时,需要在火车上过两夜。
  买票耽误了一些时间,刚才站前成串的出租车已经不见了。刚好看到一辆下客的出租车,便马上拦下。上了车还没坐稳,就被车站的交通管理员拦住并严厉地用听不懂的话呵斥司机。我们看出这一定是因为司机没有按照车站规定的上车点停车上客而受到了处罚。我们也帮着解释,说司机是照顾带孩子的我们。管理员给车辆和司机拍照后放行。司机又气愤又懊恼,一路上也不知是在打电话还是自言自语,不停嘟囔着。我们反复地向他表示歉意。司机长相有点凶,我还偷偷拍下副驾驶前公示的司机姓名和编号。结果司机既没有绕路,也没有多要一块钱车费。临下车时司机找我要了电话号码,说如果有人找我核实情况,希望我可以帮他一下。
  入住停泊青年旅舍。我们有车站刚刚开具的蓝纸条,就不用在这里核酸检测了。
  伊宁安检和防疫最严格,或者说是最夸张。所有餐馆、旅舍,甚至皮鞋店都装有安检门。大些的店还驻有安检防疫人员。
  到旅舍工作人员推荐的一家餐厅,过安检门,测体温。菜还没上桌的时候,又进来两位女士。其中一位测体温时,体温计语音播报:“体温偏高。”又测了一次,仍然听到“体温偏高”。 两个人和安检大爷都愣住了,好像谁都不知该怎么办。那位女士皱着眉头,甩了甩手,再次检测。听到了“体温正常”。三个人如释重负。
  新疆有种很受欢迎的带气饮料,叫做“卡瓦斯”,看上去很像啤酒,也是由啤酒花、谷物和酵母等原料酿成,很好喝。常见的既有像生啤那样几十公升的大桶,也有一两公升的塑料袋包装。大小饭馆、超市、小卖店都可以买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