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O310和JETBOIL STASH国庆亚丁转山高原对比使用情况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10-8 12:45 编辑

之前写过两篇室内的炉头烧水对比测试,不少朋友认为室内对比测试没有意义,要用就得拿到室外去用,觉得Jetboil STASH不带稳压设计,所以实际效果恐怕远不如室内。正好国庆期间我带队去亚丁转山,全程海拔4000米以上,这样的环境用来做对比烧水测试真是太好不过。为此我专门买了一个全新的soto310,在转山途中对两者做了实际对比。
为做测试出发前专门买的SOTO310

说说实际使用记录:

第一天:巴玉营地,海拔4500米
本来买了风速仪希望当天就做个对比测试,但当天因为景区领导临时宣布亚丁转山为非法穿越,所以整整一天背着20公斤的大包在4000多米的山林里面上上下下东躲西藏打游击,体能消耗太大,到了营地已经精疲力尽,因此只用了STASH进行烧水,用的全新爱路客的G5气罐,烧水800毫升,用时3分16秒;
4500米海拔,用全新G5气罐烧开800毫升水用时

即便离帐篷布很近,也没有啥好担心的,锅子周边顶多算温热,热量都集中在了锅底。

第二天:贡嘎扎则营地,海拔4100米
听闻其他队伍的马帮说警察会大清早上到巴玉营地和波用错营地抓人,所以当天早上2点半起床,5点出发,重装翻越4900的垭口,到了贡嘎扎则营地已经累颠了,所以当天晚上也没做测评,只使用了SOTO310,并做了相关记录。火枫的钛锅容量是750毫升,我自己烧了两锅水,时间分别为3分34秒和3分45秒.
SOTO的烧水时间

不得不提的是,我在帐篷门厅里用SOTO烧水有点提心吊胆,因为钛锅比较小,我又需要将火力开到最大,这样才能得到公平的数据。火焰包围了锅子,用手感受,锅具周围热量很高,我很担心把帐篷给烧着,后来真出了问题。我在烧了两锅水后东西也没吃就睡下了,领导拿着SOTO继续烧水,但是SOTO的电子打火装置失效,一直点不燃,所以她捧着气罐炉头拼命按,突然一下子又打着火了,把我全新的Sea to Summit的门厅给烤化了一块,幸好没烧穿,真真太危险了!
还没开到最大火力,火焰已经包围了锅子

全新的帐篷被SOTO烤化了一团

STASH在火力开到最大的时候,锅子周边即便靠得很近都只是温热,没有发烫的感受,非常安全。

第五天:新果牛场营地,海拔4280米
新果牛场是第四天的营地,但是当晚没做测试,第五天早上拔营之前才对两个炉头进行了正式的烧水对比测试,并用GoPro对烧水过程全程摄像记录。

因为钛锅是750毫升,所以两个锅子都只盛了750毫升水对比,为了避免被人说偏心STASH,因此此次烧水,STASH我配的是用了四天的爱路客G5气罐(450克),这几天我和领导两个人的烧水做饭,行进路上给我们六个人的小团队烧水泡茶都用这个罐,掂量感受余气估计还有三分之一强。而SOTO310,我用的是一个全新未用过的火枫G2气罐(230克),这样的话对SOTO310更有利一些。

实际烧水时间,SOTO310耗时4分40秒左右,STASH耗时5分20秒左右,考虑到前者满罐,后者三分之一罐,这个数据算是正常。虽然没有带称量计,但是后者的功率要远小于前者,所以在耗气量方面,后者会小很多,这就意味着,同样的路线,我能带远比别人更少的燃料。

还是不得不说一下,我又吃了SOTO的亏,前面提过,SOTO的火焰会把锅子整个加热,测试完后,我准备把水倒入水壶不浪费,结果忘了这一茬,刚端起锅子,手就加热的手柄烫了,一锅开水瞬间打翻.........此行之后我再未用过SOTO.而STASH真的很让人放心,完全不担心这个问题。SOTO的炉盘大,适合底面积更大一些的锅子,如果是为了轻量化选择小锅,就很容易出现类似问题。

行进过程中用STASH来为队友烧茶,煮咖啡


此次同行六人,除了我带了两个炉头,另外还有一位朋友也带的STASH,来自西安的Jane也是带的SOTO310,一行六人,总共两个STASH,两个SOTO 310,使用感受相似,我想这也算是有代表性了吧。


两个STASH,两个SOTO310,两个SOTO的电子打火都失灵了


文字记录在此,图片和烧水对比视频整理后奉上



STASH本就是连锅带炉头一套。
STASH炉盘小很多,所以在室内评测时候就已经能看到,火力都集中在底部,不会包围钛锅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10-11 10:49 编辑

嘿嘿,有趣的结论

原来六天时间里我和领导两人的烧水煮面煮麦片,路上给六个人的小团队烧水泡茶泡咖啡,你管这叫做独狼烧水,学到了!

已经说过很多次了,JETBOIL STASH本就是一个整体,当然是整体使用,随行同伴里面还有用反应堆的,如果把反应堆纳入对比,难道要把反应堆的锅和炉头拆分开?


第一个结论基本是没问题,STASH用原装锅效果自然最佳,如果用其他锅,效果会要差不少,但略好过国产炉头的表现,我在室内和这次户外,都记录了别的国产炉头的烧水情况,与之相比,STASH用750毫升的锅子烧水效果略好。
第二个结论有点武断,姑且不提之前我帖子里提到的油管上老外在零下14度雪地里对STASH的测试,即便这次亚丁转山当中,每晚使用基本上都是在零度及以下,STASH表现不错,在更低几度的环境使用也不会是问题。当然,这玩意儿现在是我的心头好,以后有的是时间在更多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哈哈,反应堆我用了七年,陪我走过很多地方,新疆,西藏,川西......反应堆总的说来很可靠,但是低温下(零下十多度)很多时候没法点燃

关于这个话题这个已经说过多次了,本身STASH设计就是一体配套,为什么要拆开?国外最专业的评测网站装备实验室在评测炉头的时候,几十款不同结构的炉,包括分体炉,一体炉,集热炉,也是拉在一起做的评测,为什么那篇文就被国内许多公众号转载,获赞无数,而STASH和310对比就不行呢?这不也是一体炉和集热炉的对比吗?对于使用者来说,不管是用什么锅什么炉,目的不都是一样?烧水快、省燃料、重量轻、火力调节好......
再说了,别说STASH和310对比,好歹这还都是气炉,那网络上众多的油炉和气炉对比,那不更是不恰当?酒精炉和气炉比,和柴火炉对比,那不更是扯淡?
本帖最后由 断肠草 于 2021-10-22 00:49 编辑

我觉得,在对某件装备下结论之前,至少应该先有个实用感受吧?好多人在还没有使用过实物,甚至是没见过之前就先评价一通,这样真的好吗?如果有实用过,就不会问出如果用STASH的锅去配310的结果了,那样的结果就是STASH的锅的手柄和锅盖会全部被310给烧化,所以,你还会想用310配STASH的锅吗?

1、你拿反应堆来进行举例,那我们在提到反应堆如何如何的时候,这是指炉头+锅具,或者只是炉,又或只是锅的性能?我想稍微懂点装备的人,对此的答案基本上都会把反应堆的炉+锅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吧。既然反应堆的炉和锅被视为一个整体,为什么一定要把STASH分开来看待?就因为两者长得不一样?
2、热转换效率,是在同样环境下加热同样数量的同样物质到同样温度下,谁所消耗的燃料更少,那就意味着热效率更高,用人话举例说,就是同样环境下,烧开同样容量的水,谁耗气最少,谁热效率最高,对不起,实测证明,在这点上,不管是310还是反应堆还是高山大师,STASH都比他们的耗气量更少。
3、如果因为结构和设计不一样,因此就不能放在一起来比较,STASH和310好歹都算是气炉,连这样都不能对比,那网路上诸如气炉和油炉的对比、柴火炉和酒精炉的对比、气炉和柴火炉的对比.......从燃料到原理都完全不一样,那对比不就更没意义了吗?
4、说到灵活性,那可说道的就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火枫的105分体炉头灵活性完胜310?火枫105炉盘大,底盘稳,可以放小锅烧水,也可以架口大锅烫火锅,这事儿310办不成吧?那灵活性105不就完胜了?再拿不上不下的STASH和反应堆比灵活性,STASH不用额外的锅架就可以使用别的锅,反应堆的炉头可干不了,那是不是也可以说反应堆不上不下?
STASH配合其他锅使用,效果比用原配锅差不少,但是烧水时间也大致和火枫的116T差不多,在不用额外配件的情况下可用自己原配的,也可以用别的锅,这还不够吗?你不能像田忌赛马,总拿其他产品的强项来和STASH比吧,这么比公平吗?如果一定要像你说的完全公平的对比,反应堆要比也应该和高山大师比,不过高山大师实测可以完虐反应堆!

反应堆我用过七年,前俩月才刚出掉。反应堆我也很喜欢,陪着我走过新疆,西藏,川西的很多路线,虽然这期间在低温下数次掉链子,但总体来讲是可靠的,结实耐用、防风,烧水快是它的优点
SOTO这个牌子这几年被捧得很火,跟它在低温下,大风下的可靠性是分不开的,要不然也不会叫做风神了,在单体小炉头中和小火箭一样属于佼佼者,但是小火难调也是客观存在
STASH是JETBOIL今年推出的重磅产品,刚面市,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缺点在于锅具太小,要是烧水做饭,量大一点就挺麻烦,而且因为原配锅+炉的表现太过优异,所以其它锅+炉的表现落差太大(尽管这样搭配和用火枫炉头效果相似),优点在于热效率高,总重量超轻、超级节省燃料、火力调节细微

我不否认在喜好度方面有一定偏向性,但是这很正常,不过我也尽量展示其实际表现下的对比。对于使用者来说,炉头,最重要述求无非就是轻巧易于携带、可靠不掉链子、安全便于操作、节能减少燃料重量.....诸如此类,所以从这些标准来说,不管什么样的炉头都可以拿来对比
不同的炉具有不同的优点,在设计上各自有倾向性。户外常说的一句话叫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当这个装备与你的需求相契合的时候,那它就是最好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