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九天独行北美两省十七州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1 15:16 编辑

今天是2022.04.01,一转眼,离骑行出发的2016.05.07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种感觉:
出行前雄心壮志,要把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记录下来;
出行的前几天,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得记录生活,短途的还好,长途的日子一久就懒得拍照记账写游记了;
出行结束后,收拾完行李只想趴着,而后可能是一个礼拜后,可能是一个月后,才开始慢慢整理照片,本想几个礼拜搞定的,结果懒癌发作,一拖就是一年乃至几年。

所以,人类的本质就是咕咕。然而疫情让一切节奏都变了,也让我这只老鸽子突发奇想,决定把这个北美骑行的巨坑填了:
或许是为了纪念那段在路上的日子;
或许是为了和现在社畜的生活暂时说拜拜;
或许是单纯想专心做个事儿,放空下自己。
总之,我决定填坑了,至于填多少,那就随缘了~

最后,引用有生之年UP主,Sinbasara的一句话共勉:前路茫茫,别抛弃你的梦想。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6 10:12 编辑

【综述】
1. 时间:2016.05.07 ~2016.08.24,总共用时109天,行程5635km(包括城市游玩时的里程)。

2. 总开销:
a. 装备大致总共花费3000刀~4000刀,主要是帐篷和睡袋及其他大件,具体会在装备篇详解。
b. 路途中109天的开销,总共是2152刀:住宿(包括宿营)148刀+吃饭 839刀+交通工具 95刀+门票 143刀+超市 927刀

3. 住宿:
a. 骑友:总共找了33个host,其中32个warmshowers 上 & 1个在沙发客,男女比14:19,一共住宿约50天
b. 同学:另有三个城市住在同学家,一共住宿约25天。其余的合法的camping的有大概15天
c. 宿营:合法宿营(缴费 or 免费宿营地)地约15天,非法宿营(路边)约15天
d. 住店:只有两次,一次是host的住旅馆,一次是倒数第二天想最后偷懒。

4. 吃饭:
a. 一般选择快餐店,即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Popeyes等,因为快餐店无限续杯,所以补给大量的饮料,每顿在10刀左右。
b. 在大的城市处于解馋也会选择中餐馆,但价格相对贵很多,一般在20刀~30刀。
c. 路餐的话,主要是面包+饼干+水果+干果+坚果之类,主要是早饭+路途上的晚饭+部分中饭。
d. 最后是城市里会借用Host厨房以及同学家,买菜做饭,但总体次数不多。

5. 路线:
a. 详细路线:Pittsburgh-Washington-Philadelphia-New York- Boston-Sherbrooke-Quebec-Montreal- Ottawa-Toronto -Cleveland-Chicago-Indianapolis-Cincinnati-Columbus-Pittsburgh,其中Quebec-Montreal是用类似于滴滴一样的有偿拼车软件搭的车。
b. 路线更改:下面的第一张图是开始时做的路线,第二张图是实际走的路线,基本一致,区别有三处:第一是从Boston出发后改道去了Quebec City 而不是直接去Montreal。第二是从Montreal 到Toronto中间去了Ottawa 玩了下。第三是并没有从Detroit 回美国,而是从Erie Lake 的南边回来的,顺带去看了Niagara Fall。
c. 里程及路线规划:总共骑行了5635KM,路过美国17个州,加拿大两个省。因为并非纯骑行,还兼顾了旅游,所以规划路线时,一般选择是选择大的城市作为途径地,然后用谷歌地图来确认具体的路线,一般采用谷歌的骑行路线,不过有用汽车或者步行路线的,原因是部分推荐的骑行路线有点“诡异&不能理解”,在执行中会根据找到的host 所在地进行更改。
d. host寻找:找host一般提前5~7天,如果找不到,那就会寻求campground,如果campgroud也找不到,那只能下午骑行途中找合适的非法宿地方,倾向于路边有遮挡的地方或树林深处。顺带一说,美帝在非campground宿营,警察有权驱逐,尤其是公园和停车场,警察会晚上巡逻,如果被发现,会强行驱赶的,幸好一路上我从没撞到被驱逐。
6. 其他
a. 每天的路线是用谷歌截图的,而里程是码表显示的,所以两者之间会有一定误差,以码表为准。
b. 一路有聊天的,让我搭车的以及Host招待我住宿的人,我都有拍照片,但因为有些人明确说了不希望将照片放到网上,所以所有与人有关的图片我都每上传。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2 10:50 编辑

【装备】
在出发前,我把带的东西都拍了一下,整个旅途中放弃了三波物品:第一波丢在了匹兹堡的同学家,第二波在纽约寄回匹兹堡,第三波在克利夫兰让同学带回匹兹堡。
整体来说,因为在国内骑行时从没有过宿营,都是住店,所以之前没有宿营经验,带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1. 锁
加税90+刀,大概2kg。
很有用,因为美国偷车也很严重,在匹兹堡以及路过的大城市中,凡是街头上还不错的车,基本都是这种巨重的锁或者链条锁,钢丝锁和细的U型锁比较少见
2. 车:

29寸Giant,700刀加税+约130刀的配件
型号很奇怪,在国内没见到过,但是相对而言比较便宜,骑起来很舒服。
美国这自行车价格偏高,普遍贵了约1/4,且专家级的车贵的程度更高,本想买熟悉的型号,结果都没了,所以最后挑了个性价比不错的车。
配件加装了一个水壶架,两个前货架,一个后货架,两个把手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2 09:11 编辑

3. 帐篷
MSR的双人入门高原帐篷,800刀左右,当时考虑到扎营想把物资都放进帐篷里,所以用了双人帐,这是轻量化防风帐,重量在2~3kg,防风效果不错,不过如果天气潮湿,早餐难免会有露水,总体不错。

4. 铝膜防潮垫
就是上下两层铝膜,中间有一层很薄的泡沫,价格20刀,相对有点贵,国内就几十块。我是先垫铝膜防潮垫,再垫泡沫防潮垫
5. 泡沫防潮垫
选的是牌子货 Thermo-A-Rest,80刀,这个很不错,就算现在出去徒步也会继续用,买的是Extra Size,塞不进防水袋,也塞不进驼包,所以就只能困在外面。一面是镀铝层,一面直接是泡沫,镀铝层脱落情况挺严重的,不过整体质量远高于现在户外普遍用的蛋形防潮垫

6. 骑行背包
国内买的20L杂牌包,出发前已经用了5年了,价格在100 RMB左右,非常好用,在美国亚马逊看过,普遍价格在50刀。其实骑行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建议不背。最开始时主要是背单反,但骑久了以后第一基本不用单反拍照片,第二来回拿太麻烦,第三背着实在太重,所以最后单反放驼包了,小包有时候也直接绑在驼包上。
当然,在城市里玩的时候很管用,背个单反/水/证件/充电宝刚刚好。

7. GoPro Black
2016年买的时候GoPro/大疆这类运动相机还不是很普及,所以价格挺贵的,在400刀左右,同时还买了许多的辅助工具(防水/自拍杆/各类支架/绑带),结果总共用了8次,而且电池续航能力很差,很后悔带。

8. 打气筒
小型的打气筒,也是国内带过来的,优点是便携性好的,缺点是真用起来特费劲。美国同款也要贵上好多倍。

9. 单反
尼康D7000,带了一个18-105头+一个35定,如前所说后面单反基本没用,也懒得换头,所以把35定寄回去了。使用频率不高。

10. 充电宝
由于用的是苹果手机,所以非常有用,不过每次出发需一再检查是否掉了,但最后还是丢了两个数据线,两个充电插座,一个充电宝。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2 09:27 编辑

11.  睡袋
温标-10摄氏度的羽绒睡袋,500刀~600刀,买的时候考虑的是一步到位,挺好用的。

12. 气垫防潮垫
也是Thermo-A-Rest,300刀~400刀 从没用过,从没用,从没.......原因是充气放气太麻烦了,很后悔带上路。

13. 防水袋
主要放的衣物和零碎,两个30L+20L,一共60刀,真心有点贵,但没得选,不过质量过硬,一路上多有磨损,但是防水效果依旧杠杠的。

14. 衣物
一共带了三件夏季骑行服,一套春秋抓绒骑行服,一套抓绒,一个夏季骑行短裤,一个骑行吊背服(好用),髌骨带两个(极其有用),护膝两个(从来没用过),两套护袖,无指手套一副,有指手套一副,骑行眼镜一副/3副镜片(很贵,250刀,但是很舒服),15个魔术头巾,冲锋衣一件(哥伦比亚的,200刀,很值),短裤袜子约8套,(我即使不洗澡,也要每天换),一双拖鞋(很有用),一双备用鞋子(占用体积过大,最后寄回去了)
总体来说带多了,其实可以至少少带三分之一的衣物。

15. 头盔
买的比较贵,好像是100刀+,非常不想带,但是为了安全着想,还是保持了凡是骑行过程中都带,但是城市旅游时有时候就不带了。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2 10:33 编辑

16. 保温杯
Thermos,40刀,在路上非常非常非常管用,刚出发时因为天气冷,所以带热水,到了夏天后改成带冰水,保温效果非常好,热水一天保温,带冰冷水两天保温,一般我到麦当劳等快餐店会装满冰和饮料,这样就算宿营也有冷的饮料喝。

17. 宿营灯
使用3节5号电池,很不错,20刀,一路只换过两次电池

18. 前驼包
一共两个,60刀,很有用,可以平摊下负重,我一般把水以及吃的放前驼包,这样路上方便取用。

19. 后驮包
不是很大,300 RMB,也是从国内带来的,用了4年,很不错,如果在美国买大概就是300刀

21. 电脑
是的,我带了个电脑,神州笔记本,很重,而且可能是颠簸太多了,直接坏了主板,在北美修很贵,最后只能结束骑行后又买了个新电脑,回国后一修才发现是电容坏了一个,部分主板的焊接脱落了,花了200块修好了......

22. 油炉/气罐/炉头/厨具
油炉好像是100刀左右,一次也没用过,后来寄回去了
其余的也就从Pittsburgh到Washington DC用过,后续基本就没用。
最开始时想的是基本都自己烧饭,但是后来实在嫌麻烦,就要么快餐店解决,要么超市买水果/面包/熟食/坚果等解决,所以说,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勤快程度。

23. 药品
我带了一大袋的各类药品,感冒/外伤/止疼/腹泻/泡腾片/抗生素等等,不幸得是带了全程一次也没用,幸运得也是带了一路一次也没用。

24.  水果刀/工兵铲/打火机/应急饮水过滤器/求生刀/调味料/洗洁精/洗衣液
统统没用,或者只用了一两次就没用过,部分带了一路,部分直接扔了。

25. 绑绳
由于带了许多东西要外挂,所以需要困在后驼包上,非常有用,中途断了几根,也在路上捡了几根。

26. 塑料袋/防水袋
用比喻分割衣物及零碎,同时防雨,非常有用。

27. I20/日记本/论文/打印的小说/护照
出入境时用了护照,I20没用到,日记只记了最开始得一个月,论文和打印的小说都没看,还是那句话,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勤奋程度......

28. 水瓶/方便面/蔬菜包/蜜饯/面包/开洋/餐巾纸......
都是吃相关的,开始还有做饭的菜,后续全部都是即食的。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2 10:53 编辑

【2016.05.06 day0】Pittsburgh 0km
原计划是6号出发,结果9点多才起,收拾完行李装完车已经是中午了,思来想去就去了同学家,一方面是临走前再找人唠唠,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一个激励,不然说不准7号还是走不掉。
由于物资带多了,在同学家又去掉了约1/5的东西,如油炉,一双备用鞋子,一些电器,大部分压缩饼干,同时,人生第一次试搭了帐篷。最后出发时状态如下图所示:
本帖最后由 hsefzjfj 于 2022-4-12 15:17 编辑

【2016.05.07 day1 80km】Pittsburgh,PA-Layton,PA 宿营地Roundbottom



出发依旧较晚,9点起,10点走,宿营时间是17:30,骑了约7小时,刚开始骑行,身体还没适应节奏,而且右膝盖的老伤发作,所以骑得不快。

中午面包+火腿肠,一路上看到骑行的90%以上是白人,有色人种只有一个黑人+两个印度裔,晚上原本找的Warmshowers的host,但是没有反馈,所以最后在宿营地扎营了。

宿营地有四家人带着孩子结伴扎营,同他们一起聊了会天,因为发现进水进了铁离子颜色泛黄,所以借用了他们净水袋净化的几升河水。

出门时只带了四根中式腊肠,由于懒得加工,就问了他们是否有成品肉能给点,结果最后他们把大半袋熏火鸡肉片给了我,还分了我些烧的菜饭,着实是感受到了热情~


从匹兹堡到华盛顿都是Trail即专门给骑行以及徒步者提供的专用道路,警示牌写得是规则,这类标牌随处可见,且大家基本还是守规矩的:Trail从早餐到黄昏开放/限速15英里每时/除轮椅及电辅助自行车外禁止一切带发动机车辆/12岁以下儿童需戴头盔/请拴住或控制住宠物/收拾宠物的粪便/骑行时保持右侧,超越时从左侧超越/在转向及停止前打手势
不管在美国还是加拿大,有许多的人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会捐赠椅子或者亭子然后在上面标注纪念的亲人。这点值得国内推广学习。
匹兹堡作为以前的钢铁工业中心,建造了许多的厂房,沿途的这些废弃的厂房都有这类说明牌来展示过去的辉煌
晚上扎营的地方这类宿营地也是常见的,标配是有水井,旱厕,亭子,垃圾桶,部分还有淋浴设施没有管理人员,但整体还是保养的不错。
这个营地有许多这样的亭子可以遮风避雨
营地规则,其实各个地方的都大同小异:
这是可以过夜的宿营地只提供给Trail的使用者,即徒步/骑行/划独木舟(这个真没见到)/不允许长期宿营/停留时间不许超过两天/q请带走所有垃圾,离开时保持营地整洁给下一个使用者/确保离开时熄灭火种/不许饮酒/不许放歌及制造噪音/有紧急情况请拨打911
四家人分我的自制菜饭,味道还不错


免费的路途指南,虽然我主要是用谷歌地图,但是对于路上许多的中老年骑友而言,这是非常友好的。


图文并茂的好游记记录精彩的户外出行,楼主辛苦了
加油楼主!谢谢分享。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