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庆的四天骑游莫索湾石西沙漠公路 - 新疆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胡杨河 于 2022-10-1 00:10 编辑

2016年的国庆大假,原计划与山友
徒步阿勒泰大小东沟的,结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节前忽而得知当地封山,队长几经联系折腾,30号确认无法成行。
多年的
户外运动, 对每次外地活动的最大担忧,不是天气恶劣,不是山高险峻,不是冰河
奔流,不是队友不在状态,而是所在地变幻莫测的各种名目繁多、有据无据的封山、封路、禁入政策,设卡设点,禁止除牧民外的游人进入山区,而且一旦禁止,就是很难再重新开放,即使鼠疫、禁由早已消失了。理由总结下来,最多的是:森林防火、牧区防疫、非
旅游区等。国民遵守政府规定是必须的,但越来越多的山封闭后,现在到了无山可进的状况,这就与国家和地方培育和发展旅游业的大政方针相悖;防控保安全与开放搞活经济的矛盾,是需要管理规章、管理水平的保障下平衡好,逐步形成国民有章可循、可查、可预判、可接受的旅游政策环境,不至于进山如进游击区,过五关斩六将,劳心劳力,外加五花八门、繁多无理的收费。防火、防疫,安全重于泰山,没错,但绝不是一封了之、一堵为快,而是要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驾护航。
我们不仅执着于户外健身运动,更痴迷于对山的热爱,每次活动总是寻找绿意葱葱、林木茂盛的山区,希望它们一直是干干净净,没有人类污染,走过路过只留下脚印和念想!归途我们
背包外的显眼垃圾袋,经常被牧民、巡山工作者称赞;我们这样的环保行为,是发自内心的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保持健康的美:鸟儿宛转悠扬鸣叫,溪水清幽潺潺,草原草长莺飞、蜂蝶蹁跹,鹅喉羚、北山羊不在恐惧人类,有谁不喜欢这样一个令人舒心惬意的生活环境!这不正是吻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吗?为什么要到处封山呢?
思绪回到现实,四天计划:1、4号为石河子至149团来回,单趟近百公里溜溜达达各一天,环骑图解距离逾200km,实际码表约210km,四天总行程约415km,四天中仅2号全天及两夜为绵绵不绝的小到中雨,其它3天多云有时晴,老天爷眷顾,回来后5号又开始狂风大雨。
体会:两天沙漠公路茂盛植被、清馨的空气、不多的机车,真是骑车的好地方!以后必带帐看星空。

这七天大假必须做点有念想的事,时紧事急,速做决断。
2016年国庆休假,山里突变的天气,导致原有徒步计划取消,多年一直萌生要去看看北面的沙漠的愿望,终于等来了机会,时不待人,即刻出发!线路虽第一次全程走,但路书早已日积月累地刻在脑海里了,用了个把小时,绘图、写发邀请公告一气呵成,计划骑游的1-4号四天,天气预报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天是多云有时晴,其它时间都有小到中量的雨,这点雨在丘陵平原地貌的铺成道路上骑行,对我根本不是事,可时间紧、仓促、秋雨的不利因素,在决定之时就已想好---即使没有同行骑友,依经验对线路等内外因素的状况判断,独行都不是事。9月30日下午天已暗,上街采购路上的干粮,一抹晚霞渲染开天际,很美!(可惜没带相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景色异常多姿多彩、植被丰富,以后有空将是四天以上中途骑游的主要区域。这次还计划了如天气允许,沿石西沙漠公路一直往东,南下阜康、芳草湖、新湖的6-7天环线,以及从149三岔口继续北行至盐湖、184、和什托洛盖的线路,可惜十一7天天气不好,把念想留在每次吧,期待!

10月1号的11点八一路口。

路过西营镇连队,洁白的棉花等候机采棉采摘,棉花特有的清香弥漫一路,我喜欢,那是小学、中学时代辛苦、快乐的永恒记忆。
现在多是机采的棉田,这么大的条田,采棉机只需一天,尽管采收杂质很多,但据说可节约人工采收成本三分之一。而在4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一人一天透三遍花平均手工采摘4、50公斤,至少要一个月才能捡完;每年9月份秋季学期刚开学,就被团场统一安排到各个连队,拖拉机到学校直接拉到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开始拾花;那是的棉花株高过膝,摘花时双手齐下、五指并拢摘取大如苹果、雪白清香的棉花,没一天十个手指指甲盖两侧的皮肤,全是被坚硬棉花壳尖扎出倒刺,非常痛,好在都自带有胶布一缠可解决。最痛苦是长时间的弯腰,加上系在腰上的装棉花大布袋子越来越沉,刚去的头一周,腰非常痛;从天不亮老师叫起,中午吃在棉田,晚上天黑才能回连队,关键是每个学生都拾花定额,总量不够要扣钱的,那时捡拾一公斤棉花,一个月中,给学生1-10分钱不等,我记得最多一次拾花期是12块多,要知道普通农场职工那是的工资也就是36.18、46.12、61.56元,“10个苹果1毛钱”是年代,钱很珍贵的!扣多少?我忘了,反正我没扣过;这让多数同学都不敢懈怠、多休息(现在想想见到农村不少老人都是弯腰驼背的走路,而城里人极少见,就是青壮年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的)。第三痛苦的寒冷,学生下地拾花期就是至少一个月,有时到11月初,霜降甚至下雪了,棉田要捡拾的“见雪可以,见白 (棉花)不行!”,大朵抢拾三遍后,最后都是晚成熟的小朵,和拾花中没有捡拾干净的“羊胡子、羊尾巴”和地里的落花落果,一个棉田要过5、6遍筛子才行,最后还要把棉田里没有开放的青棉桃摘回、剥桃去棉,又硬又冰,双手冻的如鸡爪蜷缩,冻的很疼,有时看周围同学间隔较远,便跪在地里,自己尿尿取暖,现在想想非常苦,但唯一高兴的是可以放开肚子吃饱、吃撑(不是免费哦,买饭票,但不定量),回到宿舍同学们相互踩背,缓解腰酸背痛,打牌、下棋很热闹、开心;宿舍通常是连队大礼堂,几个班同住,地上铺满夏天刚收的新麦草,就是大通铺,麦草味现在想起都很香的!
年少时,挨过饿、受过苦,现在想想,非常宝贵的,让人早早知道生活与书本的差别,明白生活的本来样子,吃饱肚子要靠什么,自己的未来该怎样规划。

这是此行环线的标志地点之一:148团19连叉路口,沿路西行3km到149团团部,北行7km,就是进入石西公路的起点。

19连叉路口

149团部,北行150多公里是玛纳斯湖盐场,这是以后要骑游的地方,可以顺便捡捡漂亮的石头啦;顺便打听了这条路的情况,多是石子路,骑车应该没问题。

团部主干道,是商业街,漂亮的公园前不远;虽喜欢野外扎营,但村镇、平原扎帐麻烦,也不清静,且预报晚上有雨,第一晚就住旅店了。

2号,仍是不急不忙起床、洗漱、搬车下楼;早餐,好久没有在吃的油条、包子、豆浆,干净、味道很好。

第二天,出了149团部,农田道路两边是速生白杨、人工种植的胡杨,还有稀疏的沙枣树,这些沙枣树,应该都是50、60年代第一代军垦人栽种的,耐盐碱、耐旱、耐风沙,不怕动物啃咬,非常皮实,春天花开的时节,浓香四溢醉人,秋天专找黑屁股的沙枣吃,甜蜜蜜的,是小时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