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到营地时间好早,15点45分太阳还老高老高就已经扎下营,充裕的时间让一切都可以慢悠悠。以往走线总是太匆匆,每每到达营地都感觉累的半死,象这样轻闲这样早到达营地印象中还是第一次,以后走线都还是尽可能慢些。

外面虽然阳光正好但风却很大,龟缩进帐篷放松身体躺下,品着山泉水泡的茶,欣赏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偶尔和漫游扯上几句闲龙门阵,尽情享受别样旅途中的轻闲。

漫游哥哥的帐篷正好搭在路边,川流不息的人群出松林第一眼就会看见。走惯轻装的驴友都会被眼前景象所惊慕,纷纷到漫游帐篷前留影交谈。特别是习惯小红书的妹子们,莫不是一声惊呼后怀着无比向往的神情来到漫游哥哥帐前。难怪他要把帐门向着路边,原来是早有预谋,这老6。
好奇的妹子询问最多还是晚上会不会很冷,漫游哥哥总是不厌共烦地解释,帐篷挡风、睡袋保暖,不会冷,如果这都抵不住,那就找个伴混帐吧,毕竟抱团可以取暖。


刚刚6点过,太阳都还高高挂在天边,妹子们就已经急急忙忙弄好晚餐,也不怕这么早吃了晚上睡觉会饿。我却也还不着急,仍然躺在帐篷里喝着茶,漫游却仍然忙着迎来送往好奇的过路妹子。




几开香茶下肚,养足精神才开始伺弄晚餐。单兵伙食的好处不过如此,没有丝毫顾虑,完全可以凭着自己心情来。
漫游哥哥的晚餐是卤猪脚饭+小米辣糟海椒,我仍然是腊猪脚汤锅+山西白面馒头,不同的是今天换成超市的52度汾酒。早上在护银沟将泸州百年老窖和52度汾酒做了交换,虽说因为意外不能在营地对饮,但好歹可以换着感受对方心意。


是夜几乎风平浪静,全然没有白天狂风的肆虐,但气温却出奇低,次日清晨帐篷上居然结上薄薄一层冰。我穿着速干保暖衣裤,将头严严实实裹进睡袋,Z400的零度睡袋成功经历住考验。
虽然晚上的星空和银河都很美,或许是经常户外露营见的太多,已经提不起兴趣冒着寒冷出去拍摄星空银河,盗用两张同车上山的赵老师拍的是夜星空图片。
过西台、窜中台,澡浴池那吹死人的小风
好讨厌五台山的太阳,才5点过就早早在东方泛白。6点过天色已经大亮,想睡个自然醒的懒觉都不成,只好早早起床早餐、拔营、打包、出发。
7点半,迎着初升的朝阳上路,开启大朝台第三天行程。

过河上坡就是大南庄。这是一处坐落在五台山西面山坳的小山村,正好在南台通往西台路上,得益于良好的位置村里开起好多客栈,南来北往的轻装朝台者很多都选择在此落脚。据说好多游人都是冲着吃住便宜特意选择的这里。

这不,阳光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从各个客栈鱼灌而出,在村后山坡上汇聚成转山朝台的人流,可见昨夜寄宿大南庄的游人之多。

坐落在大南庄村后山坡上的金阁寺,也是朝台者喜欢挂单落脚的地方。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1900米。
金阁寺,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与中国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据《资治通鉴·唐纪》载,唐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李豫诏印度来华的高僧三藏法师不空,赴五台山建寺修功德,铸铜为瓦,涂金瓦上,饰佛阁为金阁,故名金阁寺。寺院落成后,不空奉诏为金阁寺开山祖师。
不空(Amoghavajra)(公元705年~ 公元774年),音译为阿目佉跋折罗,意译为不空金刚,又名不空三藏法师,不空大师,或称不空智,唐玄宗赐号“大唐智藏”,封特进试鸿胪卿。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佛学家、翻译家与鸠摩罗什、玄奘、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14岁在阇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随金刚智来唐。寂灭后,被赠肃国公、司空,成为“冠绝千古,首出僧伦”的一代戒师、密教二祖,密宗祖师。


金阁寺后按路标指引往西台、中台方向。进山门后一直到北台都是砂土公路,其实除去东台到护银沟那段纯粹的山道外,大朝台其余均为油路或砂土公路。我想这样的道路即便是气候恶劣冬朝台,难度也不应该太大吧。


路旁正在大兴土木修建的莲花禅寺。莲花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近代完全毁坏,现存寺庙仅见残碑断柱,为中台顶的下院,因其寺布局状如莲花,世称莲花寺。
此行沿途见到最多的就是正在大兴土木修建寺庙的工地。太原来五台的车上与师傅闲聊,得知我们从四川来,师傅冒出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四川来五台山投资建寺庙的人最多。"请注意,师傅用的是“投资”二字,为什么不是捐建呢?待我到澡浴池挂过单后才省悟,果然“投资”建寺庙是门好生意。
不知道兴建寺庙需不需要繁琐的立项、报批手续,经营寺庙“挂单”业务需不需要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营业执照等,挂单业务收入要不要缴费纳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历史上四次有名的“灭佛”运动就不难理解。



9点20分,到达狮子窝。
狮子窝,又名大护国文殊寺,始建于明万历14年,位于中西二台要冲的竹林岭(又称狮子岭)上,是五台山著名的大道场之一。
相传文殊菩萨从相隔万里的印度佛国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上,仙狮驻足不前,且吼声不断,恰似雷鸣,文殊菩萨乃大智圣者,顿悟到,我佛弘法喻狮子吼,看来此处必是弘法之地。遂点一道场,念其仙狮缘起,起名“狮子窝。”
寺内琉璃塔建于明万历27年,在近年寺庙修复前,寺宇残坏,唯琉璃塔独存。宝塔历经400 年风吹雨淋和地震考验仍屹立不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炫人眼目,堪称琉璃瓦建筑中的精品。

狮子窝远眺山谷中的台怀镇。
台怀镇因五座台顶环抱而得名。历代以来,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



过狮子窝后抄近路翻过狮子岭,远远能望见对面山脊上的西台和中台,盘山公路象条丝带沿着山坡缠绕而上,直达台顶。


位于中台南麓山腰的吉祥寺,相传始建于北魏,看上去是座喇嘛庙。由于这里海拔已经在2000米左右,四季气候清凉,寺外有清凉桥,遂以清凉著名。



过吉祥寺后,一直到西台山门是3公里多枯燥的盘山砂土公路。



11点40分,到达海拔2650米的西台山门。
原本打算在这里用餐休息,顺便等等后面的队友,可冷嗖嗖的狂风吹的人几乎喘不上气。受不住山门地摊上可乐的诱惑,掏出手机正好电信有信号,赶紧扫上一瓶猛灌两口,好舒服啊!

西台山门到台顶往返约两公里,海拔爬升100米左右,上去后还将返回这里再去中台。

带着紧紧跟随的燕燕,不到30分钟冲上西台顶。山顶的风更大,赶紧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用餐。
今天是五一节,家里二姐夫过生正在请亲朋好友吃饭。当我把这张相片发到家族群,姐姐们说不知道为了啥,在家喝酒吃肉多好,偏要去山里风餐露宿,吹冷风啃黄瓜。
我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五台山西台,又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以“月坠峰巅,俨若悬镜”而得名。
法雷寺,由隋文帝下诏于台顶而建。法是指佛教的教理教义,雷为自然界的雷声。“法雷”喻佛法如震雷,能使众生觉醒。法雷之名即是宣扬文殊菩萨法力无边之意,寺内主供狮子吼文殊菩萨,狮子本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表示威猛刚烈。在法雷寺里是作为文殊的化身出现的,用“狮子说法,声吼如雷”来直观地表现文殊说法的威力。

山顶的狂风实在太大,用毕午餐,虽然还没等着漫游三人上来,但再也不愿多呆,带着燕燕沿盘山公路一路狂奔而下回到西台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