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游记】原生态金寨 登五猴山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草 于 2025-1-9 20:17 编辑

一、序章

世间繁华三千

不如一隅清欢

6月初,天气渐热,适逢周末晴方好,遂前往大别山深处金寨避暑。

大别山脉呈往西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延霍山,东西绵延约380千米,南北宽约175千米,大别山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以大别山脉为中心的鄂豫皖地区20余县。一般海拔500-800米,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山脊海拔多为1200-1600米。

大别山的最高峰叫白马尖(海拔1777米),第高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鼎立。

刘邓大军里挺进大别山都知道大别山盛产将军,但大别山的自然山水知名度却不高,个人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1.东部诸名山均没有海拔优势,大都以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取胜,如泰山、嵩山、雁荡山、庐山等;大别山以革命老区著称,属于近代史,还不够悠久。

2.皖南方圆六百里山区,群山逶迤,“黄山、九华山”享誉世界,是去皖南旅行首选,名头远压过周边诸山,正所谓“灯下黑”,受委屈的一众兄弟还包括还包括天柱山、牯牛降、齐云山、明堂山、司空山等。

3.一次出行,登山只能选一座,原因是腿受不了。皖南是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西递、宏村、查济、黄田、呈坎、南屏、碧山等等诸多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和黄山形成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的互补,是典型的水墨江南、诗画江南、烟雨江南。

4.大别山几乎均匀分布在湖北安徽河南几个省,“红色名山”的烙印太深,几个省所占面积差不多,都没有尽力去宣传大别山的美,没有形成宣传的合力。

5.大别山区水库众多,以保护为主,只有少量的开发,配套不完善,现在随着自驾游兴起,吃、住、行有改善。

正是因为没有开发,游客少,大别山才有其独特的韵味,在这里可以尽享:

日出云海,日落晚霞,无垠星空

竹林青山,碧波荡漾,烟波流转

五彩斑斓的叶,漫山遍野的花

这里到处都是充满野趣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人们啊,不要只迷恋远方

小确幸就在身边,珍惜当下和身边人

先成为自己的山,再去找心中的海

二、行程

第一天前往五猴山

第二天前往天堂寨

五猴山又名五峰山,位于金寨县燕子河镇张畈村境内,处于天堂寨、马鬃岭、燕子河大峡谷三景区之间的交界处。山势呈南北走向,方圆5公里左右,最高峰海拔1088米、最低峰海拔863米。

导航直接设置五猴山,即可到达游客集散中心,也就是村部。

张畈原来是乡,后来并到燕子河镇了,名字从乡改为村。受疫情影响,民宿空空如也。

走过村部后,五猴山赫然出现在眼前,初看平平无奇,继续前行,步移景换,景致大有不同。

山下茶园梯田,路边野花怒放。山村景致已现端倪。

按导航沿一车宽水泥烂路走到此,村口的枫杨树枝繁叶茂,心中却忐忑不安,决意调头。

一路问路到此处,左转就进入村村通水泥路,无法会车。当然,山野之间也没遇到车。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天气,看五猴山是有不同的感觉。
从西边看:领头猴侧目南望,盯着佛顶寨,目不转睛;

紧随其后的胖面猴,仰天长啸,洋洋得意的样子;

中间的一个,个子稍矮,自感委屈,有些腼腆,不愿抬头;

第四个仰首向后,袒露胸抓,警惕着是否有来犯之敌,担负着保护前后的任务;

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倒地而卧,憨态可掬,无忧无虑,座享太平之姿态。

三、登山

村民很热情,引导车停在村民门口
从村民口中的水库(其实是个小水塘)开始登山
因为海拔,小看了五猴山,刚开始是这种路

沿途一方青石,记作路标

还有简陋的路牌

途径传说中的五猴门,说明没走错路

但前面没路了,全是一人高的野草杂树
最后悔的是没有带登山杖,找根树枝开路

竟误打误撞打出一条废弃的石阶路

山间树木遮阴蔽日,很是凉爽,却视野局限无景致可言

20分钟后,又没路了,路连接着山涧乱石,是不是沿着河道往上走?
看看天气,晴朗无云,不会有山洪和泥石流,那就继续向上

五分钟后又见路牌,西门关,不是西门官

头猴猴头已隐隐可见,要到那里,站到猴头之上

远山如黛,影影绰绰,远处尖头就是佛顶寨

山下仍有少量的茶园

回音谷处讲话确是是有回应,似有天上仙人和你对话

如果害怕,那就壮胆梆这儿敲一下,壮壮胆子

沿途一尺厚的树叶,至少3年没人走过这条路了

不知道是不是路,往上埋头赶路

海拔600米处开始有马尾松

大片裸露的花岗岩,和黄山、天柱山山体岩石雷同

五猴山的小迎客松,像不像

鹰巢特写,正中间小黑点就是

书接上回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711970&page=1#pid92554085 行至此,已无路,提示禁止翻越,确实松散的山体很危险
这儿是路尽头
大自然的绿色 沁人心脾
再次回望
小丑像,三分像七分想

时光隧道就是穿越这条布满苔藓、堆积树叶的青石路


相互依偎,这个好理解
透过树隙,远处佛顶寨


海拔800米以上,才会有如此遒劲的马尾松
海拔再高一些,在黄山就是黄山松
凌空傲立


五猴山的“迎客松”


可以敲锣
可以撞钟,均锈迹斑斑
植物生命力如此旺盛
登顶后,看远方一重重山 一重重天
中间那方石,就是玉玺石
山下阡陌纵横 茶园 菜园 相映成趣

山下方那户人家,水泥路就到那里
远处佛顶寨隐隐若现
为了不走回头路,多拍几张作为参照物
寻路下山 心中忐忑不安
走错了路 绕到哪里都是未知
体力、补给也跟不上了
小三松 惟妙惟肖

下山路不好找,也不好走
外出徒步登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此时15:54分,上山带的水还有小半瓶
这次轻视了五猴山,没有带水和吃的
否则,登顶后定要在山顶猴头野餐
吹吹山风 看看流云
还是有一点踩过的痕迹
不知名的鸟 可能是啄木鸟
制造出来各种怪异的声音
前方独木桥,说明有人行经,心里踏实点 独木桥,两侧还有防护网
丛林中穿越的赶脚
溪流潺潺,长流不止
好多路都被野草掩盖了,这样的路算好的

水很清澈,但生水不能饮用

立马想起了鬼吹灯和盗墓笔记
有点瘆得慌
聚而成瀑

看着太阳
走到这儿就知道距离下山路不远了
就是从那儿下来的,猴顶
主打一个野
下到这里,就是上山前寻的路的尽头
也是该村的最后一个路灯
此时16:42,上下山约3.5小时

好,我还能继续跟几张图吗,每次限制50张,还不会操作

登的是六安市金寨县燕子河镇五猴山,不是阜阳,归类可以归到六安
下山途中,阳光依旧刺眼路边的野花却分外芬芳 西南侧视角,头猴更加突出
登山入口的两棵大树
目测都是五六十年以上的枫杨 呐,就是这条徒步小道
左侧是上世纪中的破败老房子
右侧是新盖的平房 两棵枫杨树枝繁叶茂
庇护着下方一亩方圆的荫凉 待春暖花开之日,再访五猴山:)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