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营地旁边,就是科克苏河,河水奶白色,但是河流不太急。要到300米外的支流上打水,不是喝这种水。据西游记记载,喝这水会怀孕的。

像头一天晚上一样,睡觉的时候又下起了雨。伴着大风,雨打在帐篷上像下雪一样,很密的刷刷声。第二天起来帐篷还是湿的。前一天也是这样,半夜又是雨又是风的。由于是露营后下雨,没有那么大的伤害,但也给了我们警告。
第三天早晨出发后,就是顺着河谷走,离帐篷不远,发现居然有狼的痕迹,好大的狼爪。
选择走河边,就是穿树林或者沿着河边碎石走,走起来不难,如果河水位高的时候可能要涉水才能过去。然后来到比较宽广的机耕路,这一段走起来特别轻松。四公里后来到过河索道,也是重要的打卡地。旁边有挖掘机在清理河道,据说9月份就要架桥了,哎,又一个消失的景点!每人200块钱,现金,不叨叨,其实没什么值得纪念的,可能比较独特,很简易那种铁笼子,电动的。
过了河就就开始涉水,一开始还有倒地的树木等可以依靠,后边就开始过水。换上溯溪鞋和防水袜。河道并不宽,三四米的样子,但是水的流速很大,而且冰冷刺骨,袜子也不管用。登山杖往前挪动,都被冲的往下走。不敢大意,一步一步踏实落,保证三只脚着地。紧接着第二次过河,腿冻的开始麻木了,要是六月份就更难了。第七次过河后,终于停下休息、吃路餐。随后的几次过河,就在桥上走或者踏石而过。而后又是逐渐爬升。沿途又是高山草原,只是已经审美疲劳了。只记得有的羊群跑到山陡壁上吃草,像云朵一样,很是惊人。

后边的树,都是这种,抱着石头生长。应该是山里土层薄,只有抱着石头的没有被风刮倒,活了下来。不抱石头的,都被风刮倒、死掉了。常规的营地是第一草原营地。到了牧民房子这,开始下起小雨,应该16时左右。淅淅沥沥的,赶紧找个树底下躲一躲,心想一会就过去了。我看了一下表,高度正好2888米。大山里的雨跟平地不同,看上去云层不厚,不像有大雨的样子,也许一会就停了。选择继续前行后,又是左转上坡,而且雨逐渐变大,风也大起来,地下变得泥泞。赶紧拿出雨衣,浑身已经湿透,手也冷的不听使唤。站在泥泞的雨里,放不下包,也穿不好雨衣。等了一下路上捡的天津小孩,在他的帮助下好容易穿好雨衣。雨水已顺着帽沿留下来。
赶紧追前边的队伍,他们下坡后绕过那边了,好在路径清晰。在上坡处追上他们,也都在换雨衣。每个人都显得很疲惫,但在荒野的雨中,根本没法停下休息,没地方躲雨,到处是水和泥。只能坚持着前进。好容易上到3022米的达坂,人员聚拢起来。水和食物都在包里,穿着雨衣拿不出来,也没地方扎营,只能选择继续前行。这时候,我的手开始哆嗦,轻度失温的感觉。但是,谁也没法帮助别人,也不能祈求别人帮你。好在天堂湖就在前方,应该是两公里左右。也没注意什么时候,雨停了,但风更大了。

每个人都狼狈不堪。终于到了天堂湖,本来是梦寐以求的地方,这时候都懒得看一眼,一点兴致也没有。找了石头后边背风处,把早湿透的上衣脱掉,换上羽绒服和冲锋衣。然后忍着疲劳和阴冷,赶紧扎帐篷。钻进帐篷后,找点东西吃,暖合一下。依然阴冷,登山包、鞋子、随身的衣物,全是湿的。这时候想,当年墨脱每天可以烤火,是多大的幸福。换上软壳裤子,干净的袜子,在袜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上湿鞋子,冷的轻了一些。去旁边的帐篷要点热水或烤烤火,可是这些轻装的人在侃大山,什么也没有。还是老幺强悍,已经开始烧水,钻进他的帐篷,边烧水边喝,五杯水下肚,手不抖了,才暖和过来。每人一包方便面,还有肠等,简单用餐后,回帐篷休息、睡觉。而旁边选择吃羊的人,居然还没煮上,尽管他们早就到了。连喝点汤都是妄想,白给了他们半瓶伊力特。
半夜起来方便,很是犹豫,外边太冷了。干脆穿上袜子和溯溪鞋出来。一层薄雾笼罩着营地,月光朦朦胧胧,天堂湖在下方,显得没有一点生机。太冷了,赶紧钻回帐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