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到灵鹫宫山门了
我第一个感觉是:好朴素的山门
接着我马上就会感叹:好朴素的寺庙。
灵鹫山其貌早已今不如昔了,很多以前神奇的传说景象都看不见了。
比如:
进山门就有燃灯高两米的古佛塑像,正殿两边塑十八罗汉。现在没了。
还有传说寺内有一尊明代铁铸神龙(民国版《芦山县志》),由来是灵鹫寺地势就像条长龙,而龙背刚好在寺内。
寺内有两个小天井,天井四角分别放着个木制大桶。灵鹫峰上本无水,用水全靠木桶接雨水。
如果天旱无雨,敲击龙背,则会乌云密布,大雨如注,装满木桶。
在寺内昆罗殿上方有山泉流入一小凼中,凼小而常年不枯,当地人称三背水。《芦山县志》记载:抱病者饮之即俞”。
灵鹫寺山门前有一四人合抱那么粗的银杏树,上分两枝,看似两颗,实为一颗,树干长满木萝。
寺内有个文星楼,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的。站在文星楼,东观可以看到飞仙神禹漏阁,南俯看县城的佛图山寺,西望天全、贡嘎雪山,北遥望宝兴灵关等地。
还有还有,传说原寺庙周围有一片很大的杉木林,很有年头,个个粗壮得不得了。神奇的是,所有杉木树的树尖都是干枯的,但树却是冬夏常青。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不知道,只有一个传说,说以前啊当地有人盗伐寺庙的树木,却苦无证据。燃灯当着众人的面说:“我把寺庙的每根杉树尖都掐一下作记号,如以后谁再盗伐,定罚不饶”。从此,一大片杉木林都枯尖而不死,也没有人再敢偷砍寺树。
以前这里还有座天生桥。说以前啊,灵鹫宫不在现在的位置。有天晚上,神灵给和尚托梦:“这里要沉下去了,你把我背到三背水去”。
第二天,和尚按托梦所说,把铁甲龙神从山腰背到山顶上去。
他走着走着,被一条深沟拦住去路,但是天色很晚了,和尚对铁甲龙神跪拜说:“龙神菩萨,今天我把你背不过去了,你老人家暂住这崖边,等我砍树搭好桥,再背你到三背水”。
第二天,和尚扛着搭桥的树来到深沟这边时,发现一块巨大的石头卡在深沟的两岸之间,天堑变通途,人称天生桥。
如果站在灵鹫宫,往西南望,可以看见一座马鞍山,其山形如骏马披鞍而名,是芦山盛景。
这些都是灵鹫山的胜景,在三百多年前就记入县志。
但真不真,现在的人已经无法知晓了,全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