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武功山,云海与冰雪齐辉 - 广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广东
冰霜武功山哈
本帖最后由 缥缈的峯 于 2023-12-20 20:54 编辑

六、游后小记

七月的一次重装后,加上天热,一个多月没去徒步,接着一次7公里的轻装徒步,下坡膝盖外侧痛,连续几次都是如此,一度让我感觉完成十公里的线都有点困难,直到快11月底时,看到视频以及驴友说,要锻炼大腿,于是就简单的练了几个动作后,发现一周后走了条7公里的线,效果很明显,接着走了条19公里的船底顶,发现外侧已不痛了,感觉恢复了以前的状态,才又有了这次重装的计划。

每次出行,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美景、经验,冰雪环境徒步,保暖尤其重要,上山后,很快热了,脱掉抓绒后,一件速干长袖和冲锋衣到星空营地,半山腰时,速干出汗湿了,第一天温度最低时,-5度左右,停下来时加穿了抓绒,期间,有很冷的艰难时刻。17号,温度更低,风很大,加了件抓绒,感觉还是冷。速干换成格子绒薄长袖可能好一些,暖宝宝也有用。

搭帐篷时,手部保暖是值得关注的,手感很冷时,平时很简单的一个动作,都很难完成。-7度,静止状态下,非常的冷,那件羽绒服起到了作用,一双不影响手指灵活度的防风雨保暖手套很重要,如果经常拍照,还要能触屏。G1000的睡袋,蛋槽加充气垫绰绰有余,在里面很暖和,除了帐篷没搭好,底部漏风外,基本ok。这次的带绒手套不能触屏,并且有点冷,在频繁拍照穿上卸下时,费时间。保温杯除了大和重,比较给力,乐扣的小保温杯又摔了一次后,已经不保温了,有必要买个外挂的前置挂包装水杯,方便喝水。收帐篷时,想到了帐篷的解决思路,要么塔杆弄长一些,要么将内帐四角的绳子作延长,这样内帐外帐较为一致,速度有效的搭建。

第一次是沈穿明时,迎面经过的人说是从龙山村反穿的,所以这次将龙山村作为起点,同一座山,不同路线,不同景观,驴友一般走野路,但是景区的路景色其实很好的,特别是从半山腰上来后,那一带的视野好,半空中漫步一般,又遇到大云海,这是一次正确的尝试,武功山的上下山的支线较多,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出入口,每次有新的体验。

比如,一般驴友从吊马桩到星空营地,是走右边上坡,而吊马桩左侧,有一条半空栈道是通往星空营地的,上次忽略了,这段景色绝佳,可惜这次栈道因下雪被封,未能进入。我想,下次一定会尝试。东江村也有起点,那里有好几条上山路线,吊马桩也有下山路线。

武功山,是一次来了还想来的山,本想看个冰雪,没想到还回报以云海,这里,还有很多线路未曾到过的地方,我想,下次还会来的,那就是金色武功。

本帖最后由 缥缈的峯 于 2023-12-20 16:33 编辑

五、萍乡返广州

在下山的途中,看到回程票已兑现的信息,顿感踏实,想起六月绿武回程前,不停刷app,最后花了500买的一等座,成了大冤种,现在手里有票,心中不慌,不急不躁地下山,这次带了两个保温杯,1升的,放在侧袋,行进时喝水不太方便,天冷,冷冰冰的干粮也难下咽,因此零食没怎么吃,从早上到下午4点,已是饥肠辘辘,腹中空空,快下到景区门口时的中庵索道起点时,叫了个炒粉,端上来时,就闻到泡面的味道,装在快餐盒里,湿搭搭的,这炒粉不地道。出大门后发现,许是天冷,许是特种兵正忙考试,这季节已偃旗息鼓,人数有所减少,景区大门,旁边就有免费接驳车送到游客服务中心,每15分钟一趟,武功山这点做的很好,特别是对比回来后,听到去衡山的游客吐槽后,这一点更值得赞许,游客中心下车后,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金顶汽车站,从这里乘车到萍乡北站、萍乡站的票价分别是27、22元。

时间还早,坐汽车到终点站,在马路对面的一家小店,点了个萍乡炒粉,辣的直冒汗,进火车站等车时,碰到从武汉来的拼车的两个小伙,壮小哥说晚上很冷,棉睡袋虽重,但是没有羽绒睡袋保暖。到上铺后,发现很不巧,旁边上铺的打呼噜,又困又累,本来上车躺下会很快进入梦乡,结果那个人一直打呼噜,伴随着其它的巨大声音,延绵的呼噜声不绝于耳,一晚上醒来好几次,在半睡半醒之间、车轮的摆动声中回到了广州,这次行程顺利的结束了。

本帖最后由 缥缈的峯 于 2023-12-20 20:39 编辑

四、Day 2(12月17号),星空露营基地-景区大门

今天行程,11:00-16:30,11公里。

中途醒来了一次,睡到7点多时,起来准备早餐,去打了热水,煮了点麦片,葡萄干,卤牛肉吃,开始拨营,拍外帐结的冰块时,陆续有人走错路经过旁边,还有一支从东莞来的队伍经过,有个驴友,居然听出了我的口音,说下午两点如果下到山脚的话,坐她们的车回去,感谢陌生人的信任,我不确定何时下山,收拾帐篷花了较长时间,冰雪天气,搭和收帐篷真是受罪啊,过了有一会,快11点时,队友也弄好了,今天风力更大,穿了抓绒还是感觉冷,我俩快速奔向吊马桩,队友从这里下山,栈道就在附近,我跑去想打卡,结果门被封,下次再来吧,期间还弄丢了一只手套,分手后,我开始登金顶,上次来时,风雨雾交加,很多地方没打卡,今天风虽大,却清晰可见,12:52,在大风中,艰难地登上金顶,上坡的台阶,不同于昨,已然结冰,鞋子已套上了冰瓜并不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结冰的石板缝,在金顶,遇到登牛牯嶂时的一驴友,帮我拍了张照,一个人出来拍自己的话,这点不太方便,此前我都只拍风景,不喜拍人。

这时风力更强,但是四周空旷,左侧是铁蹄峰延绵至九龙山,一览无余,均被云海环绕,景区下山的那侧,大片云海,更为浓厚,前面无边无际,右边更是延展到吊马桩及星空营地及更辽远的明月山,云海与天空一色,蔚为壮观,此行雪不大,云海却不虚。

金顶附近,是有名的驴友雕像标志牌打卡点,请陌生人帮忙拍了照,居然提示我多换几个姿势,以及模防标志的造型,不是将按钮按一下就算拍照的人,难得啊,山顶的风不停地吹,我开始下撤,站在下山的岔路口,从左往右环视,从铁蹄峰到吊马与星空营地山峰之间的一大片开阔云海,非常的漂亮,是绿武之行所未见到的,从景区木栈道开始,有很多游客,木道有不少积雪,踩踏的多了,大多变成了冰,好在有冰瓜。开始一段平路后,有一段相对陡峭,到了金顶索道后,有一段很平坦的位于半山腰的路,这段路是观看大片云海的不错地段,这次从景区出,运气不错,这里另有一番景致,并碰上大片云海,感受到了武功山的另一面,铁蹄峰、吊马庄观音宕的山拥云海,云海连天,青松点缀其中,白色云海,树枝冰棱,苍翠松枝,绿灌木,褐黑暗灰岩,俨然一幅水墨山水画。

继续下行,深入云海,变成了雾,雪更厚,石板,台阶大多结冰,很滑,没有冰瓜,行路难,走台阶路,膝盖承受了很大的伤害后,终于出到景区大门,至此25公里的徒步旅程划了个句号。





























本帖最后由 缥缈的峯 于 2023-12-20 20:44 编辑

三、Day 1(12月16号),龙山村-观音宕星空露营基地

今天行程,9:27-17:36,14公里。

我和小哥的计划相符,两天行程,按夏天之行的经验,总共25公里的行程,今天走15公里以内,到观音宕露营,天气不恶劣的话,完全可以。随着队伍,很快到了缴费的卡点,交了十块钱进山,来到一片青秀的竹林,山庄的一众驴友,也渐变成一字长蛇阵的队伍,稀稀落落的走在山里。

行了一段,热得出汗了,小哥把羽绒内胆脱了,我也把抓绒脱下,壮小哥穿了抓绒和羽绒,更热。不久来到了一片积雪的竹林,说明下雪了,冰雪的缘故,感觉不到累,边聊边往前冲,越往高处,衣服更湿,冷天徒步,又不敢停留太久,来到了一个驿站,那里可以休息并点菜吃饭,最主要是的有棵雾淞,正是打卡好地方。

我停下来吃了点干粮,喝点热水,感觉很冷,继续启程,行了不知几许,突然峰回路转,眼前一亮,迎来了一片开阔地带,一段很平坦的路,感觉行至高处,已能看到云起了。有人欢呼起来,大家冲劲更足,寒风中,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从起点开始,一路急行,拨高了差不多八百米,即使在冰天雪地,只穿长袖和速干衣,也出了大量的汗,再上一层时,突然看到一片云海,越过前面耸立的山峰,就要到发云界了。

发云界,是一片冰棱芒草,云已散开,很漂亮的景观,是我想看的白色武功,现在重走夏天走过的路,已有半年,发云界前面风车口,再到千丈岩,峰子岗,好汉坡,绝望坡,几个大大的深V,期间,下午两点时,太阳似乎出来了,周围清晰,温度一度上升,千丈岩下坡后,一片雾气卷来,带着寒气,又降温了,我也希望更冷一些,这样晚上或许下一场大雪,第二天清早醒来后,就能看到一片茫茫的冰雪世界,到绝望坡上,举目四望,云聚云散,看到前面金顶,左边漂亮的云海,在接近观景台前面山包的开阔处时,队友决定在此露营,这里是一个大空地的平台,有一排洗手间,有水龙头,我继续往观景台后停下来,此时,天渐黑,风渐冷,人累又冷又饿,所幸没下雨,静下来后,寒气逼人,把排骨羽绒,抓绒裤都穿上后,才感觉暖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强把帐篷支起后,赶紧倒了点开水,烧开煮碗面,冻着的手,那包榨菜却怎么也撕不开,充饥后,立马钻到睡袋里,这一刻才感觉到暖,才感觉舒心。

帐外,风不停地吹,扯着帐篷,哗啦作响,窝在睡袋里,任风吹雪打,现在还不到九点,先睡一会再说,似睡非睡,终于,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凌晨2点,帐篷一角被吹起,挣扎着起来,冻得直哆嗦,又穿上羽绒,加固了帐篷,然后继续睡。









































本帖最后由 缥缈的峯 于 2023-12-20 21:21 编辑

二、行程准备,从广州到萍乡
12月初,预报了第一波寒潮,席卷而来,,有点期待,果断提前候补预订15号(周五)晚上的卧铺票,果然,北方不少地方刷新了最低气温纪录,这次武功山的雪会下得很大吧, 晚上出发次日凌晨至萍乡,正是寒潮前峰抵达时,17号晚上火车卧铺回广州。

武功山的线路不少,登山入口,驴友大多选从沈子村正穿,或从龙山村反穿,因为线路更长,两丘田的则更远一点,游客或特种兵一般选景区大门上去打卡,距离短,东江村的线路有点介于两者之间。此前绿武之行,是从沈子村到明月山,这次计划是12月16至17号两天的龙山村至景区大门(石鼓寺)的反穿路线,全程约25公里,这条路线也能尽览武功山精华段,并尝试看景区风光。
12号收到短信,票已兑现,现在就等降温下雪,从周三到周五,广州的天气依然还是夏天,有点捉急啊。

冬天出行,格外注意防寒保暖,还没试过冬季冷天的露营,冰雪天气露营,也是想去雪山徒步之前体验一下雪地重装的感觉,评估状况,去年买了一些装备,TAR的6.9R充气垫,黑冰G1000的睡袋,闲置了一年,还没派上用场。这次刚好小试牛刀,背包变成48升的,帐篷还是那个帐篷,露营最怕的就是搭建与收纳帐篷,冰瓜、手套、一升的保温杯,这三个小物件非常必要,衣服多了很多,抓绒衣,抓绒裤,排骨羽绒也要安排上,双11买了件排骨羽绒,事后看来真是个明智的选择,还得买一条羽绒裤。

背包总重不到30斤,周五晚21:50登上火车,睡一觉4:51到株洲,中途醒来一次,火车一路向北,寒意渐浓,下车时,将皮肤衣速干裤换成冲锋衣裤,出到站台,一阵寒气袭来,在侯车室,看到一背双肩包的驴友,可能比我还大,他说来过武功山五六十回,真是走遍武功山了,他约了伴要从老山门进山,座位旁边还有一高帅小伙,快上车时问了一下,他也是从龙山村反穿路线,于是,我和小哥就成了队友,这趟车晚点了半小时,株洲到萍乡的车程很快,早上7点多到了,火车站出口,司机在招揽顾客,看到我们背着大包,热情的走过来,最终我们和另两个从武汉来的高大小伙,包车前去龙山村,每人40元,看到攻略说是30元。

此时,间或零星毛毛雨,阴冷,地面并没有下雪,车子驶向龙山村时,我想这一趟会不会扑了个空呢,趁兴而来,扫兴而归? 9点到达起点附近的龙发山庄,四方驴友已蜂拥而至,虽无夏季般盛况,却也热闹非凡,店内显得有些拥挤,一群奔赴初雪的热情少年,在这里休整,补货,或吃早餐,临出发前背包罩忘记带,35元买了一个,气罐讲价后25元,记得在沈子村时20,我带了一盒自嗨锅,为了减负,在株洲时就干掉了,就没吃早餐。装包后,还留了个尾巴,有个塑料袋装的东西无法塞到包里,小哥说“他背的65升神农,还有空间,可以放到他包里”,感谢他,又帅又能背,武汉来的小伙一人背重装包,另一个高大壮小哥,背的一日出行包,自然无法装下据说是G1300的5斤棉睡袋,挂在包外面。

9点20,山脚下,大概0度,偶尔有点小雪粒,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动身,我们也整装出发,此时着装,上身冲锋衣、速干长袖、170克的薄抓绒,下身发热保暖打底长裤,冲锋裤,薄抓绒帽,并戴上手套。期待的白武开始了,前方,有冰雪在等待,欢迎着我们平时要赖床很久,此刻却不顾刮风下雨,不畏严寒前来的、年轻的、不服老的有颗少年心的八方驴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