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梦幻盛唐 之 南禅寺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四川

总第227文

巫宝走天涯  第189文

巫宝讲故事

巫宝在学习

巫宝和伙伴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我爱天空中那颗闪耀的恒星
它的名字,叫做黑夜
我和黑夜有个契约
当黑夜褪去幽暗
炽热白昼会将心脏点燃
于是我循着深邃的光
妄图寻遍天下灵药让封印消亡
我脚步烈烈,从不停歇但绝之又绝,望穿荒芜旷野跨越亿万宇宙奔赴而来的星光啊璀璨的火焰是绽放还是覆灭我听不见,谁在悲伤,谁在喜悦你看,我和世界

  楔  子   

佛光寺东大殿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它的年代排名只位于第三。

见过了佛光寺,现在去看看中国最早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吧。


  楔  子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莫宗江、纪玉堂一行4人,走在五台山的羊肠小路上。在一个岔路口,他们犹豫了:“直行还是左拐?”

最后,他们选择继续直行,而没有左拐走向一条岔路。

一念之间,他们与南禅寺失之交臂。

一天后,中国古建筑界宣布发现了唐构木建佛光寺。

梁思成称佛光寺为“中华第一国宝”,让日本人说“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妄言彻底破碎。

在梁思成后来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中,将佛光寺浓墨重彩,使其名扬海内外。

时间就这样慢慢来到了1953年。

1953年,山西考古人员考在五台山一座偏僻寺庙大殿考察,殿内屋梁上有一排小字,写着: “大唐建中三年”。

所有队员都惊呆了,这几个字意味着这座大殿,建于782年,比离它不远的佛光寺东大殿,早建75年。

从此,“南禅寺”浮出水面,取代大佛光寺,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如果当年梁思成一行人选择走那条岔路,先发现南禅寺,南禅寺的命运是否会改写?

遗世独立的南禅寺

南禅寺,距今1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主要由观音殿、菩萨殿、龙王殿和大殿组成一个四合院式的建设。

其中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来南禅寺主要就是看这座殿。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虽说也算是红墙碧瓦,松柏掩映,但与五台山内繁多的其它寺庙相比,它更像一座乡村版小庙。

但它却有"中国唐代建筑的标本"、"亚洲第一古建"的美誉。

南禅寺和佛光寺,被赵朴初先生并称为"世间瑰宝"。

南禅寺大殿

南禅寺大殿是一座唐建大佛殿,方整的基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三间正殿,面宽11米多,进深9.9米。

正殿内的一根大平梁上面,留有不算很明显的墨迹:“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重建殿法显等谨志”,是此殿重建年代的佐证。。

大殿单檐灰瓦歇山顶,全殿由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内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为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

屋顶重量主要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

檐墙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

四周各柱,柱头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

四根角柱稍高,与层层迭架、层层伸出的斗拱构成“翘起”。。

就这样,梁、柱、枋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使整个大殿形成有收有放、有抑有扬,给人以庄重而健美的感觉。

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体现了中唐大型木构建筑的显著特色。。

屋脊两端装饰着鸱吻。

南禅寺中最著名的文物,除了大殿建筑本身,同样珍贵的当属大殿里那几尊唐代塑像。除了莫高窟外,这些是内地现存最早的佛教塑像,全是唐代珍品。

殿内有一座佛坛,长8.4米,宽6.3米,高0.7米。

佛坛上是佛像群。

整个佛像群以坐莲台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骑狮的文殊、坐象的普贤分列两旁。大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胁侍菩萨、护法天王、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15尊塑像依次陈列。

这些塑像,姿态自然若动,表情逼真有神,丰满优美,衣纹简练流畅,个个栩栩如生,整体风格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

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五台山保存的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

----这里是分割线-----

令人扼腕的是,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三名歹徒闯进南禅寺,将看守员打伤并捆绑,割断电话线,砸开了门锁。

大殿里的佛像不是被当胸挖开,就是被掏开后背,佛像腹内宝物全被被偷走。

唐代特有的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

莫高窟似宫娃菩萨壁画 | 资料

现代根据壁画加工的似宫娃菩萨木雕 | 网图

那个年代,普通人都还不太清楚这个“乡村版”小寺的价值,更不会知道佛像的胸腹中有佛经宝物,足见此次事件是文物贩子有组织有预谋地抢劫,迅速走私出境。

现今,我看到的大殿的门口装上了铁栏杆,游人只能隔着栏杆远望这些仅存的唐代雕塑。

被盗的文物如今杳无音信,令人扼腕叹息。。


  结 束 语  

目前建筑学界对中国现存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相对统一的说法是:有三座确定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分别是南禅寺、佛光寺、广仁王庙。

全靠梁林二人坚信中国一定保留着唐代建筑,靠着他们的不懈努力,大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打碎了日本人的妄言。

而南禅寺大殿,比佛光寺还要早75年,是唐武宗灭法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佛教大殿。

---这里是分界线---

对比一下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殿,主要差别在体量上。

佛光寺东大殿,规模体量大、雄伟气派,保存得十分完好。

南禅寺,占地面积只有3000多平方米,不足隔壁佛光寺的1/10(东大殿长34米、宽17.66米),南禅寺大佛殿长11.75米、宽10米,比佛光寺东大殿小了近1/3。

南禅寺大殿面宽三间

佛光寺东大殿面宽七间(仅次于面宽九间的皇家建筑)。

另外:

南禅寺大殿是唐代遗迹,其他是明、清建筑。

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遗迹,其他是金、明、清建筑。

虽然被队友光环掩盖,南禅寺没有大佛光寺名气大、体量大,知道的人不多,我在南禅寺晃荡了半天,只来了两个人。

可能是命运的安排,去五台山礼佛是唐代很热门的民间活动,但南禅寺并不在敬拜五台山的常规主路线上。

但是,即便在如今现代交通便利的条件下,我都觉得南禅寺和佛光寺非常偏僻,在古代,南禅寺肯定比现在还位置偏僻、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五代时期,佛教寺庙残的残,破的破,败的败,而南禅寺却幸免遇难。“藏在深山无人问”是不便,也是大幸。

当年,在全部走主干线的基础上,梁思成一行人骑着毛驴进五台山足足走了整整两天。

今天,能专门去南禅寺的人,除了专业人士,还有就是我这样热衷古建筑的发烧友,跋涉两千公里,为了一座建筑,来到一座深山,就为能看它一眼。

也没什么关系吧,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南禅寺应该不会在意这些浮云吧,它只管风轻云淡,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建筑瑰宝。

我们若想了解古人的设计智慧,那就去看古建吧。当我们风尘仆仆,不远千里,专门到这人迹罕至处,真真实实看到这样遗世独立的国宝,何其幸哉。

下一期,我们去看看第三座唐朝木建,广仁王庙,建于公元831年,年代仅次于南禅寺,早于佛光寺。也是现存于世的唐代木构建筑中,唯一一座道教建筑。

文|  小Viki

冰冰巫宝走天涯(ID:bbwbzty)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 按 二 维 码 即 可 关 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