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同学聚会(旧作重发)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难得的同学聚会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姑娘小伙都变成了老头老太。热心同学组织,大家又作了短暂重逢,自是一番唏嘘感叹……
     我匆匆赶到重庆南山




左三也是一个县的宣传部长,名字记不得了。


最左边这位互联网上常联系,杨书锦老弟,好像跟我一样就是一个普通教师退休。

杨书锦两口子。女的当年是学习委员




一班的陈勤帜与三班女婿,学长(名字记不得了)




左一重庆师大谢贤扬教授,中间这位是二班的朗诵专家,右边是重庆师大办公室主任



二班班长书记,校花


这是我记录的一部分。

    他们说古稀老头当年是我们的老大哥,现在变成小弟弟啦!言过其实了。

    不错,因为家庭贫寒。按正规求学道路我是上不了大学的。记得五十年代初,我到县城上初中。同学们放学进伙食团吃饭。我交不起伙食费,只好沿袭小学办法,自己煮饭。初三最后一期,没有衣服,穿背心度过的。毕业照借同学的中山装。回到家母亲还说,阿根你还有这么一件好衣服。我说你们什么时候给我买的啊。妈妈说我们穷,以后你长大了自己买吧。初中毕业考上吃饭不要钱的中专,来到重庆,1957年冬天,是光脚板度过的。在家放牛可以当赤脚大仙,在大都市可不行!
    屈辱啊……

    幸好我不像马加爵同学那样刚烈,同时也深深为他感到不幸,如若像我,马加爵,最后一定比我笑得更加灿烂!

     中专差一年没有毕业,因为贫穷被分配了工作。心酸啊,不服气啊……这就埋下了我这个——后来从中印边境杀敌归来的退伍兵,以社会青年的身份考上大学,享受工农助学金,与应届同学比,大出了他们7到8岁。他们戏称我“老兵”。没有工农助学金,我是进不了大学的。我以曲折道路走进大学是以年龄做代价的。这帮同学,他们只知道我是同学中的富裕户。
   我为什么现在被他们说成小弟弟呢?

     我的这批同学,不少人混得很不错,官至县大老爷的不少,比如陈洪书曾任甘孜州一个县的第一把手,在那里干出了一番事业,为民造福,受到赞扬。他的爱妻秦素华同学文采斐然,写出长篇小说(四川文坛元老马识途老先生为其题写书名《贡嘎山下的青春》,确实是一部很有艺术才华的小说)。据说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马上要把它开拍成电影……我说你们心寄天下,为民谋福利,操劳过度;而我,一生对社会毫无贡献,碌碌无为,只为自己保命养生……那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你们才光荣,你们才值得骄傲啊……  

   

以下是第二天的活动:



刘肇君致欢迎词


三班集体朗诵诗歌

二班同学

     中文系三班女婿发表感言,这是我们的学长



小弟妹要我介绍养生保健经验,不得不胡诌一番

第二天活动:


集体照







石小山夫人黄玉兰同学重庆市一个区的政协委员



边吃边跳交谊舞。
最右边这位就是谢贤杨同学。退休前是重庆师院的教授

最后一天上午活动。冒雨出游




是老兵不老还是老君不老!草书没有看懂……
题外话

    我的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能上互联网的凤毛麟角。估计绝大多数人看不到这再现的聚会了。我对他们说电脑就像在中文系学中文,深得来是个无底洞……我们根本无法穷尽。但是一般应用也很简单。如今能识字的都上互联网,何况大家都是大学生。不知对他们起不起作用!
    至于我的那批中专时代的同学。我们也曾在昆明200号信箱,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聚会过,不过他们年事已高,跟我一样都是古稀老头了,全都是电脑盲。所以他们更看不到这些文字了。真有些遗憾!

以上是2013年的事。现在的老兵已经八十有五了。看看这个老不死家伙的风采吧


<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r9icM5Ah8gMvJaNHcFRa3z6kPGr0ZmaAVwpuDdT60S2WiallUUvQktjOGDicVrGwEj04vkz2MXUic1uGa7JanffBA/640?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677px"="" crossorigin="anonymous" alt="图片">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