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轻量化之装备分析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本帖最后由 牵一头呆呆牛 于 2024-4-10 11:30 编辑

像你这种技术型回帖就超赞!读山帐篷确实是一款重量与空间非常平衡的帐篷。单人读山,1.58kg,价格:1700。独立的门厅设计,确实是很吸引人的帐篷。静星玄月 1,1.6kg,价格:720。外穿杆搭建,和外骨骼搭扣搭建类似。

不过,外骨骼挂扣搭建和穿杆搭建是两种不同的体验。之所以推介牧高笛冷山这款,是因为其结实,只需要两根杆子就可以搭建。而且,价格还便宜,重量也就 1.7kg。另外,如果凝露导致内帐浸湿,对于外骨骼的帐篷,拆内帐是一件相对麻烦的事。不像内穿杆子搭建的圆顶帐,可以直接来个大揭顶,外帐一抖,内帐支撑状态晒干也非常方便。外骨骼内帐连着帐底,想拿出来单独晒,就只能全拆了。个人使用中觉得略感不爽,可能别人会觉得没啥问题。这也是我为啥没怎么提及外骨骼帐篷的原因。至于金字塔张没提及的原因,大概是是不能自立,头部空间小等原因。

Cuben的固定挂点被强风吹撕裂下来过,包括你说的风绳连接点。还有一次我帐杆没拿牢弹出去,直接把 Cuben 帐面撕裂一个几厘米的口子。Cuben 虽然强度高,但是抗穿刺能力差,毕竟再强的材料,做的太薄也是不够看的。碳杆劈裂也算正常吧,起码登山杖也会有类似问题。铝杆它就是弯了,也基本不会断的。

你说有一些对帐篷设计上的想法,不妨分享来说说?


小伙子别乱说,我就个人分享。希望能惠及大家。毕竟买装备,换装备都是要钱的。可这偏偏又是一个悖论,没买过装备的人,很难读懂这其中的取舍和纠结。买的多的人其实自己已经有足够的经验了。这么一说我都不知道写给谁看了。大概就是思考做自娱罢了。
本帖最后由 牵一头呆呆牛 于 2024-4-10 11:32 编辑

确实,实用性,稳定性都是考量的指标,一味求轻是不可取的。

花岗岩(Granite Gear Crown2):重量:1kg,背负极限:15kg,背负:软背负。也就说没有刚性支撑的板材背负系统。价格:1650。软背负的问题在于背部过于贴合,对于汗量较大的人不友好。另外,这款包,侧包略小,而且属于贴合背包型侧包,拿东西出来容易,放回去可就难受了。因为放回去的时候,侧包口是闭合的。
本帖最后由 牵一头呆呆牛 于 2024-4-10 11:32 编辑

三峰岳,重量:1kg,极限背负:18kg。结构:支架硬背负。价格:1000。这款背包作为 zpacks 的平替确实是担当得起的。只不过,背部透气,重量,防水,都有所折扣。这当然是合理的。不在意这些细微的优化,完全是没问题的。

选牧高笛的冷山 UL,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轻,塔帐的头部空间问题和不能自立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

适合的,才是好的。

哈哈,确实。这确实略微违背了文中讨论的“装备轻量化”,“心理负担轻量化”这两个因素都要考量的主旨。不过,气垫实在太舒服了,还有什么能让人在疲惫的夜晚睡气垫床更有吸引力的?蛋槽对地面石头凸起的容错性太差了,多少有点咯人。因此,这里还是做了取舍,多带一张薄的铝箔垫,加上帐底,只要小心尖锐物品,对气垫的保护也算足够了。还可以带一卷纤维胶带,即使有小孔开裂也足以应付。关于胶带之类的物品,之后还计划写一个小物件的帖子来讨论。
本帖最后由 michaelredd 于 2024-4-10 11:48 编辑

设计上没啥可陈述的,帐篷用过小20顶,有些独特的见解吧
年轻的时候追求轻量,入门是BA的斯莱特,也就是肥西的加宽版,鱼脊空间捉急大风下慌的1P,从此不再碰鱼脊和双Y
再入自由之魂的独奏者,极致的轻量,抗风,单层使用收纳无敌小,缺点空间太小,结露像下雨,憋屈的人要高反
之后换了酱铺的粗苯塔,完美度99,单层使用很多次,直到有一次连续四天遇雨,潮湿结露问题解决不了,后来想了很多方法,配内帐、DIY人字杆,一大堆,感觉不是那么靠谱
再后,换zpacks的三人粗苯A塔,纱网内帐,空间超大,抗风,用了很久,缺点是1.5层纱网透风极为恐怖,睡袋起码得多加5度,觉着不满意出了
又换了traptent的粗苯双人A塔,完美度99.5%,单人使用空间大,DIY将风绳加双钉固定后抗风性完美,透气性和防风性完美,一切都那么完美,0.5分扣给无法自立,这个是目前的高原主力帐篷
上边说的是高原走线上用的帐篷,下面说说对传统撑杆帐篷的理解
第一跟你的理解不同,我不爱用先立后披的帐篷,原因就是先内帐再外帐的搭法在雨中很难过,外骨骼的帐篷在恶劣天气中的搭建顺利是我考虑的优先项,因为对于好天气来说,再困难的事情都不是麻烦事,反过来在恶劣天气下再容易的事情都变得非常困难
第二,单脊梁的帐篷永远不碰,没其它原因坚固性就让人难受,大风下一晚没法睡
第三,挑杆帐篷只在气候可控的季节,天气能够预测的情况下使用,原因同第二点
第四,涵道穿杆优先于挂杆,原因:搭建饱满,漂亮,抗风性最佳,完美的帐篷,挂杆需要看挂点的数量,因为挂点决定了受力点,点数太小面料容易撕裂。如果能做成hilleberg那种一条海帕龙挂满的挂杆,我觉着也和穿杆的性能一样
第五,杆数越多,交叉点越多越结实稳定,但带来的更大的重量也得自负
鉴于以上几个问题,目前我手上留下的一顶撑杆帐篷是一顶小众帐篷,tentmarket的一顶穹顶三杆交叉帐篷,其中两杆穿杆,一杆外挂,1.5人大小能挤2人,我1人用空间很给力,15D单硅帐杆8.5MMDAC,重量2.15KG全套打包,性能基本拉满,我给满意度99%,1%扣在单硅上,因为单硅的压胶寿命比较短。自己DIY了全部的风绳,做成了牛角拉扣,和大O型风绳头能固定大石头的,这玩意儿满足一切天气需要和地形
再说下山之泉这个帐篷,我没有实货,能想到的问题是这玩意儿双硅,但用的是单点式的挂杆,面料会有脱丝的风险。其它问题没想到了,结构上完美,材料也拉满,DAC的杆尼龙66的双硅,细节上不评价山之泉半路出家的不好说
静星玄月1我也没实货,但朋友有玄月2我搭过,这个帐篷面料摸着就很厚实,玄月1又把半挂半穿杆改成了全穿杆,加上2杆双交叉的结构,抗风性绝对拉满,我给很多人推荐过这顶帐篷
再有静星的红黑桃双杆穿杆结构,作为通用性帐篷也很不错,缺点重量略重些,挑杆增加了些许的不稳定性,只要不用这玩意儿抗巨风也是很好用的
包这东西,技术性也很强
最烦的就是一提包就是小鹰,格里高利,尤其是小鹰38,都淘汰了多少年的破玩意儿,价格还挺贵,在这噶忽悠谁呢
买这破玩意儿的都是黑心领队推荐的,贼便宜的货真不真还真不知道,就这水平居然还能口口相传口碑多棒多棒,也是贼服气
GG65,背这玩意儿的都是十几年前的老驴,反正我这儿问一圈没一个说这包好背的,毛病一大堆,就搞不明白咋就能传出这口碑。这玩意儿我背过同伴的包10分钟,背负能力确实强,舒适度-100分
玩包入门的是gossamergear60L那个忘了啥型号了,基本上除了轻一无是处,超过10KG就难背的要死
换了鸟的altra 65,内架包负重能力天花板,内架包里腰封最硬最舒服最强悍的没有之一,当然功能上也特别的拉跨,重心偏离背部太远,且太靠下,背着拖拽感太强,这是缺点。因为当时对背长这个参数不了解,尺码买错了后来出掉了
再后来知道了背架这玩意儿,整了一套原版的molle 2,带背囊和测包,从美国运回来连运费花了1000多。这玩意儿除了坚固基本一无是处,尝试自己DIY了一下不是太成功,后来也出掉了
再后来入了酱铺的molle mini,当做主力很久一段时间,对这个包的评价是:性能拉满,舒适度拉满,功能灵活性拉满,做工-1000。后来主仓磨损,打结点断裂,发给淘宝某店重做了腰封、肩带、主仓,坚固性+100,舒适度+50,重量+200G,又陪我走了很多地方
再后来zpacks出了ultra系列,整了ultra63,出掉酱铺成为了现在的主力包。评分95分,优点足够的轻,硬框架,功能性足够且足够精简,坚固。自己重做了抽绳,加强了外挂性能,买了原装的腰封包,肩带包,胸包,又花了好多马逆。缺点:腰封就是个摆设,我宁愿他再重200G腰封硬点,这就是扣那5分。
为啥买这个包?就因为一点,我的traptent可以完美的放在副仓里,并且能撑的很饱满,连地钉一起。这样就不怕帐篷上的水打湿主包内的装备,同时可以不开主仓直接取帐篷,应付极端天气应急扎营,这是个完美的搭配,没有之一。即便这个包比其它款式重那么100G,我觉着值
同期购入了农场的matcarf,猎包的碳架轻量化版本。忘了说了,这个包之前有买过terraframe80,用于腐败扎营背大帐篷和其它腐败装备。这个包因为后部袋鼠仓和包体的臃肿,感觉背起来拖拽感太明显,后来出了换了matcarf,这样就清爽多了。这个包绝对性能拉满秒杀全部内架包,舒适度也拉满,接近天花板级别。当然再能背的包我也背不动了,就这样很足够了。
目前手里留下的就最后这两个包,后续可能考虑再入个zpacks的ultra小包,当短途包用。
我给别人推荐的包主要是两个,小鹰的atoms ag和苍穹ag,这两个包不太重,价格也不是特别贵,背负能力过关,功能方面可当徒步包天花板使,登山杖协行尤其牛B,适合从入门到进阶,从日常徒步到高海拔穿越的各个阶段,简直全能。只要你不是喜欢背西瓜铜火锅上山这种,基本都适用。
本帖最后由 牵一头呆呆牛 于 2024-4-10 15:00 编辑

此处应该有掌声👏,有独到的且细致的见解和思路。确实如你所说,我更在乎的是内帐凝露后方便干燥,而在恶劣天气搭建的方便性显然对你优先级更高。其实以前我也比较在意雨天搭建,还用过可以内搭的帐篷。后来走的多了,发现我面对雨天的次数远少于面对凝露的次数。原因是,一般高原上很少碰到连续的坏天气,坏天气来临前基本可以判断出来,然后就有时间着手扎营,等天气过去再走。而凝露就不一样了,晚上一降温,每晚都要面对,一般早上起来就得晒。此时可以大揭顶就显得方便一些。

不介意的话,就把你写的原文摘引到主页上。很有含金量。

重装徒步的两大核心装备,背包和帐篷。写的太赞了!
本帖最后由 牵一头呆呆牛 于 2024-4-10 15:20 编辑

zpacks 虽然贵,也有些不尽如人意,比如腰封。但用过七八个包之后我就发现,想轻量化,zpacks 这笔钱真的是躲不掉。哈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