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牡丹真国色,何必洛阳看牡丹——金贵牡丹 - 宁夏 - 8264户外手机版

  宁夏
本帖最后由 阳光脚步 于 2024-6-7 22:46 编辑

自古牡丹真国色,何必洛阳看牡丹——金贵牡丹

牡丹是中国名贵花卉,有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牡丹的寓意是富贵、平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千百年来被拥戴为“花中之王”。


因着历史,印着传说,人们总是喜欢到洛阳看牡丹。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各地纷纷引进牡丹,花开全国,各呈精彩。

塞上江南,宁夏银川,也引进了大量的牡丹。金贵乡的牡丹园,占地千亩,品种过百。盛花时节,徜徉其间,花乱迷人眼,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牡丹花花语
花型宽厚,被称为百花之王,有圆满,浓情,富贵,雍容华贵之意。
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高洁,端庄秀雅,仪态万千,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本帖最后由 阳光脚步 于 2024-6-7 22:55 编辑


牡丹被誉为花王,其实还有着曲折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的。
相传,过去大花杜鹃是世间公认的最漂亮的花,也得到了所有花儿的认可。由此,大花杜鹃逐渐骄傲了起来。
有一年,天界召集百花进行评比,评出人间最美的花儿,冠以百花之王,即花王。到了约定的评比时间中午十二点,其它花儿全部到齐了,唯有大花杜鹃骄傲的人为,自己晚点出场,依然会是花王,因而未按时出场。结果,大家按计划时间评比,最后牡丹被评为花王。等大花杜鹃十四点出去时i,广场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花影。当听说牡丹花被评为花王时,大花杜鹃又羞又急又愧,一气之下跑上高山再不下来。因此,现在大花杜鹃只生长在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并且汲取教训,依时令年年岁岁准时开花,哪怕冰雪加身也从无迟缓。所以,现在想看大花杜鹃,只能到高海拔地区,冰雪红颜,分外美丽。
所以,现在的牡丹花作为花王,也是有故事有侥幸的。

有关牡丹花的典故
武则天与牡丹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很是喜欢杜鹃,因为杜鹃花五颜六色;而高宗李治却很喜欢牡丹,因为牡丹端庄、大方。 李世民和李治相继死后,武则天登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横空亮相。
一年冬天,武则天突然兴致大发,带着一群妃嫔、宫女、男宠和才子到御花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
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雪压万木枝凋零,冷摧百花叶枯萎。唯怜妖娆羞霜冻,苑中独尔倩影陪。”以抒发她的喜悦之情。随同赏花的一干妃嫔、宫女、男宠及才女们一看武皇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这时,有个叫张柬之的男宠乘着酒兴献媚说:“武皇,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你能否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
此时,当朝宰相狄仁杰趋步上前,摇了摇头说:“万岁,如今寒冬腊月,梅花开放正合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竟放,方合我之心意。”
其余妃嫔、宫女、男宠及才人们看武则天已有几分醉意,纷纷劝说:“武皇,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御苑, 火速报春官。花须连夜放,违者把根端。”
写罢,命才女上官婉儿拿到御花苑焚烧,以报春官和百花花神知晓。
上官婉儿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御花苑焚烧以后,吓坏了春官及百花仙子。当时春官正在外地休假,等不得立春、清明,连夜赶回,把百花仙子召集在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杏花、梨花等花仙胆子都小,吓得哆哆嗦嗦地说:“春官啊,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春官微微皱了皱眉说道:“是啊,我亦知这样做有违时令,但女王执意,我们也无可奈何。要不,我们权且应付一日,明年春天我放你们三天长假,以做补偿。”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唯唯诺诺地附和着说:“是呀!武皇性情暴虐,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免得她把我们挖苗断根。”
这时,牡丹和杜鹃仙子站了起来,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不管你们作何打算,反正我们不从!”
众花仙虽然觉得牡丹和杜鹃二仙说得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淫威,亦都无可奈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和杜鹃二仙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贺喜万岁,一夜方过,后宫御花苑的百花竟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急忙走出皇宫,穿过后宫,隔着御花苑的大门,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梨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茉莉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簇,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洋洋,一边观赏,一边迈着大步朝牡丹和杜鹃的方向走去。
当她一看花丛中牡丹和杜鹃光秃秃的,一点没有开放的样子,心中的不满油然而生,这时,一股冷风刮来,吹动杜鹃枝条打在武则天的脸上,顿时一条红印,武则天更加恼怒。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威风何在?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好你牡丹,竟敢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把根挖出,贬至洛阳邙山暴晒至死。大胆杜鹃,不但抗旨不开,还伤朕面,把根挖出,压到西泰山下,永世不得出山。”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和杜鹃。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可怜名花牡丹、杜鹃,毁于一旦。  
随后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和杜鹃连根掘出,把牡丹根连夜装车送住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把杜鹃根连夜送往西泰山中,用石块把它压在岩石上。
谁知,武皇恶毒,苍天怜悯。第二天,一场雨雪过后,牡丹竟然在邙山扎下根来,成为洛阳一景,此是后话。杜鹃也在西泰山的石缝中生根发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一到春天,整个伏牛山,杜鹃花开,满山红遍。

隋炀帝与牡丹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继位,于东都洛阳开辟西苑。隋炀帝好奇花异石,曾三下江南搜寻。并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据唐人的记载:“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牡丹,有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风娇等名贵品种。”

杨贵妃与牡丹
唐朝开元年间,宫廷内开始重视牡丹,并在兴庆东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数种红、紫、浅红、通白等色牡丹。花初开,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五代王仁裕载:“杨国忠初因贵妃专宠,上赐以木芍药(即牡丹)数本,植于家。”据载,因贵妃专宠,喜爱牡丹,唐明皇也作为宠爱之物把牡丹赐给了她的哥哥。


欧阳修与牡丹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欧阳修在洛阳作推官时,发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皆插花。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据载,当时的洛阳城,无论民家,还是官院,植满牡丹。欧阳修遍访民间,将洛阳牡丹的历史、栽培、品种以及风俗民情做了详尽的考察,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


蒲松龄与牡丹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


毛泽东与牡丹
毛泽东生前非常喜爱牡丹,1935年,毛泽东率领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延安,在严酷的战争间隙,一天率领周恩来、朱德等去延安万花山赏牡丹,在牡丹丛中对身边人说:“这里是一幅天然牡丹图,一定要好好保护,等到全国解放了,可以在这里修建一座人民公园。”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
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宋代有十几部。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由于牡丹花花型优美,颜色绚丽、清雅,因此是当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题材,如余致贞、吴玉阳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