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游上海,这是一趟外地人眼中上海必打卡的周末旅行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油爆虾就不用说了,整桌上最先光盘的一道菜,外焦里嫩很不错。

不过蟹黄豆腐应该算是整桌菜中相对比较失败的了。可能因为豆腐不吃油,整个菜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蛋黄油,说实话吃起来略显油腻,不建议点。

虽然有败笔,但总体来说菜品口味还是非常惊艳的,可以算是非常正宗的 上海 本帮菜了。要知道在这样一个餐厅饭店快餐饮料层出不穷的商业区里,还能生意好到客流不断,跟饭菜的品质是绝对分不开的。

如果非要给这一大桌子菜选个排名的话,我个人认为最好吃的就是那一盘面相并不太好的响油鳝丝啦~每片鳝鱼很肥美,而且清理的相当干净,没有一点骨头和鱼刺,咬在嘴里咸鲜嫩滑,完全停不下嘴来。

店里最招牌的就要属咸蛋黄排条啦~外焦里嫩的肉条裹着咸香的咸蛋黄,咬下去的第一口就惊艳到了我。忍不住一连吃了两三根,要知道我可是咸蛋黄的超级拥护者。

超大块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也是他家的招牌菜之一,甜甜的味道是我印象中 上海 菜的口味。虽然一直嚷嚷着要减肥,但还是没忍住一口接一口的吃了好几块,现在想想真是相当罪恶啊!但谁让他这么好吃呢~减肥还是从下顿开始吧~

一口肉一口汤才是最爽哒!口味咸鲜汤白汁浓的腌笃鲜让我一下子连干了好几碗。之前看《舌尖上的 中国 》就馋过这道菜,这次终于吃到啦。

开了十多年依然很火的上海本地私房菜

在武康路公馆里边吃边喝边拍照得一时间忘了时间,离开的时候已经快到黄昏。赶紧打车飞奔,前往在 上海 上班的弟弟强烈安利我要带我去吃的 上海 本帮菜餐厅:老 兴隆 餐厅。
说实话,刚开始订在这里吃饭的时候我还特意在网上查了查,评价的人并不多,感觉就是一家很普通很普通的本地菜餐厅。但当从吃到第一口菜时的那刻起,我终于明白,这家门帘不大但能十几年天天火爆的私房餐厅原来不是没有道理的!也印证了另一句话:跟着本地人走准没错!

老 兴隆 餐厅就位于 上海 最最热闹的 南京 西路旁的小巷子里。门帘非常小,要不是跟着导航走,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关注到这家。

餐厅内的整体装饰风格是那种N年没变化非常朴实无华的装修感。店内面积很小,虽然是两层的餐厅,但首层一共就只有3桌。要不是因为弟弟的推荐,我可能无论来多少次 上海 也不会发现这家小而精的餐厅。

我到的时候丰盛的菜肴早已摆满了餐桌。虽然下午刚吃过下午茶没多久,但当看着如此丰盛的美食还是会不由自主得馋到流口水。

其实第一次知道这里时并不是因为下午茶,而是曾经看到一位博主住在这里时拍了一组人像美照,让我瞬间种草到不行!花园洋房、百年老宅,这明明就是我心目中 上海 该有的样子呀!从那时起,就对这里一直心心念念,打算来 上海 的时候也要来这里住上一晚,感受一下老 上海 的独有的复古韵味。但很可惜这次在 上海 的时间太短,没能有机 会安 排在这里住上一晚,于是退而求其次约了这里的下午茶,也算是圆梦拔草啦~不过这么美的洋房,真心希望下次来 上海 的时候能有机会亲身感受一番。

武康路公馆的武康花园下午茶一共是3层甜品台外一壶红茶或两杯咖啡。甜品的种类非常丰富,慕斯、蛋糕、蔬菜卷、水果挞等等应有尽有,用妈妈的话来说,一顿下午茶就可以吃饱了。

可能因为甜的吃的有些多,众多小食中我个人更喜欢绿笋生火腿和烤虾,来这里吃下午茶的姐妹们可不要错过啦~

刚刚在酷热的武康路街上拍照的疲惫,在这百年老宅露台一口甜品一口红茶的享用一顿丰盛的下午茶中慢慢消磨,真心是种享受。而更没想到的是,与人来人往的街道仅一墙之隔的这里,将嘈杂与喧嚣隔绝开,竟像是一片世外净土。

在上百年老宅里吃一顿下午茶原来这么美好

这条不到一公里的街道上,走走停停的拍照居然也走了一下午。妈妈正想着要去哪儿坐着歇会儿吃点儿什么,正好也来到了我提前预约的下午茶餐厅—武康路公馆的门口,真是时间距离上 都安 排的恰到好处~
武康路公馆建于1918年,是一栋欧陆风格的花园住宅。20世纪初这里曾经是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的高级职员公寓,随着历史变迁,后来成为了王元化先生和彭柏山部长的居住地。

有着百年历史的武康路公馆与刚刚在路上看到过的其他建筑一样,优雅唯美中略显低调,从临街的大门上完全看不出里面是这样一处别有洞天的花园洋房。要不是因为门铁门边的牌子,我可能就径直走过了。

走进其中,砖木结构的二层对称小楼伫立在当院,在两侧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木着当下,有种隐秘丛林的宁静感。

其实武康路公馆不仅是一个下午茶餐厅,实际上是一处老洋房酒店!我们的下午茶就被安排在了酒店的阳台。
走进室内,昏暗的暖灯照在壁炉上、沙发上、复古长桌上,居然有种闯入电影画面中的感觉,唯一不一样的,就是少了个身穿旗袍身材婀娜的女主人,而露台外郁郁葱葱的绿枫让屋内多了几分夏季的宁静与清爽。

PS.特别喜欢妈妈给我抓拍的这两张照片,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正好有个外卖小哥驶过,感觉还挺有生活气息的。虽然对焦上有些虚了,但还是不忍心把它们当成废片。

如果时间充裕,武康路周边的街道也都很值得打卡拍照。
就 比如 这条与武康大楼交汇的 余庆 路来说,没有了众多前来打卡的游客,闲得格外宁静。走在茂密梧桐树下的步行道上,时而碰见遛狗散步的当地人,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与武康路一个街区之隔的复兴西路和 永福 路也藏着众多文人墨客、商政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建筑,没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两栋奇特又富有历史特色的别墅小楼,外观看上去有的还要比武康路上的建筑更加漂亮, 比如 柯灵故居就在这条街上。但可能因为网上宣传的不多,所以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并不多。

而那些隐秘在众多古建中的咖啡厅、时尚店铺、画廊等等也都是非常出片的。

其实这里的很多古建筑里都还有人居住着,从窗户中伸出的衣服架就可以看出,与之前其他冷冰冰历史建筑不同的是,这里让人有种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的感觉。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