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山,那水,那些人--子龙秘境端午重装小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除了日乌且失败那次,我的高海拔重装记录几乎空白,这次选了子龙秘境,原因有二;一是看了今年五一节几篇游记,觉得这是值得一去的线路,二是看了地图,这不是木壳壳梁子那一片雪山吗?22年自驾川西美汗公路时经过那里,当时就很向往,现在有机会亲临其境,自然没有犹豫。

        犹豫的是时间和伙伴。时间最终确定端午节。虽然预报有小雨,但对川西高原来说,这季节小雨就算好天气。

        伙伴问题比较复杂。我身边没有固定伙伴,之前周末户外活动时曾有人有兴趣同行但我支吾了过去,我觉得户外约伴的首要原则是宁缺毋滥,宁光棍也不凑合,但上日乌且营地的泪痕未干,我也绝不想再过那种整日孤身孤寂的生活。这个问题很快被刘永刚SJ和端午活动群给解决。

        刘SJ回复说,端午节前后肯定有不少山友(第一次用这个词代替驴友旅友)进山,你来没问题。然后,我把自己行程发到群里不久,网名强锅的朋友就回复,你跟我们大部队的行程一致。我立即回复太好了,哪怕追不上,知道你们在山里也足够了。

        我当时没有立即请求结伴,也有一点考虑,有经验的户外重装队伍,对捡人都是谨慎的,没必要让人为难,见面再说。何况,稍稍自负地说,我又不是见人就嫁,也要稍作挑选吧。

        但至少可以确定端午前那几天不仅有队伍,还会有大队伍进山,这就足以让我放心、开心。“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哪怕仅仅是知道前后有人,即使不能结伴,也很满足,甚至别有趣味。

       总体而言,虽然我喜欢或者习惯独行,但一向认为,在高原徒步,人是最动人、最美好的景观之一。这次端午行,又一次证明此言不虚。

  【进入正文之前,插几条所谓的干货】

         因为子龙秘境的精彩游记已有很多,我这游记的目的更多在于记录所见所闻,无力提供专业参考,故本篇游记里没有多少实用内容。游记很长很啰嗦,为不让那些希望看到实用内容的山友失望,还是尽力把此行自己的一些认识、尤其是教训简单汇总一下,先写在前面,但愿于阅者有所借鉴。

        一是关于交通,从成都直接去子龙秘境应该可以,比如包车直接到养猪场,但建议还是先到解放一村,尤其是跟那位著名的刘SJ取得联系,从各方面考虑都没有坏处。从成都到解放一村,可以自己包车,可以让刘SJ派车,也可以从新南门做大巴到康定、姑咱,再包车,或者换乘当地村村通小巴。姑咱不能直接到解放,需要在金汤换乘。

       二是关于反穿。此行结束,个人觉得这个线路的反穿强度远大于正穿,两个垭口的反穿爬坡我想想都怕。除非超强或找虐,否则不建议反穿。

       三是关于正穿时间和营地。这条线路,这里指传统大C线路,感觉三、四、五天都可以,其中主要原因是一路营地随处可见,沿路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扎营,还都是星级营地,所以这个线路的行程可以很自由,可以以你当日当时的状态、心情决定快慢行止,不会有计划变更的麻烦风险。

        四是关于线路和轨迹。这条线路跟我仅走过一半的贡嘎环线有点类似,甚至还简单些,就是沿子龙沟爬到顶,下到野牛沟,再沿沟走,到银厂坪翻黑卡垭口,出山就是,一路要么是机耕道,要么是牧道,路痕明显。只要大方向对,你想走错都难,所以子龙秘境对途中看线路或看轨迹的要求不高,对户外小白老白还算友好。

        五是关于食物和饮水。这个线路最大特色之一是水源丰富,且可以随处找到比较干净的水源。此行一位朋友就经常掬水直饮,说口感很好。如果肠胃好,那真可以带个净水瓶边走边喝,至少备用水不用带多。宜昌群朋友说他们就带一瓶水足够。我第一天带了3.5升水,累个半死还给他们笑话。至于食物,对那些喜欢吃野菜的山友来说,这个季节来子龙秘境可以大饱口福。野牛沟一路几乎是鹿耳韭的菜地,可以实现青菜自由。

      六是关于装备和衣物。可能今年端午气温偏高,此行四天三晚,带的羽绒服、羊绒帽、羽绒裤和黑冰700睡袋都有些多余,我三晚都没有进睡袋,只是把它当被子搭在身上,不冷甚至都有些热燥。此行也有队友说他们觉得热,看来此地至少在端午季节不用太担心低温。我考虑过原因,是否跟子龙秘境这里常年风小有关系?说到衣物,是在出山收拾东西时有了看法,对我这样不太讲究的人来说,带四双袜子、四条内裤、两套内衣真是多余。每样两件足够,一件也不丢人。这样的话可以腾出不少空间。还有个看法,如端午节这样已经比较温和的季节,走子龙线,抓绒和冲锋衣这样的厚大衣服是可以不带的。路上一件速干长袖就可以,小雨加上软壳,再下加雨衣,再冷套上薄羽绒,极端还有睡袋。这又可以省出很大空间。这次试穿了羊绒内衣,感觉热不粘身、冷还保暖,一件走到底完全可行。这是个人体验,只供例证,不做推广。

       七是关于功能饮料或补品。之前不管是骑车还是徒步,三天以上的超量运动后,人都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嘴角起包等,应该是身体内分泌或代谢失常所致,所以此行前做了不少功课和准备,其中就是每天出发前在水袋里加电解质,晚饭后补充一杯蛋白粉,相当讲究,结果呢,刚到康定嘴角就异样,回家后几天依然无脸见人。个人体验,身体不行就是不行,指望这些功能饮料补品脱胎换骨,无异相信街上的大力神丸。我曾经在户外群咨询这个问题,有个大神建议按日常爬山运动量的一倍运动量去拉练,先以为是调侃,现在想想还真是高人高见。

【回到正文,友情提示,很长,耽误时间莫怪】

      D0 成都至解放一村

      6月7日9点30,我从新南门客运站坐到姑咱镇的中巴,然后在姑咱客运站坐小巴到金汤,在金汤再换乘到解放一村小巴,下午3点就到了村口,路费总计170元。

     车上就俩乘客,我拖包下车就被一高大硬朗老人把包接过去,一拎上肩,轻松之极让我惊讶。司机说这就是刘SJ的父亲,此时我也听明白老刘说的大概意思,原来刘SJ送客人进山,嘱咐他到村口接我。

     刘SJ的家离下车地点不远,两层楼房,房前有河,远处有山,景致极佳。楼前小院,鲜花绕墙,很大的一颗果树下摆置沙发茶几,若非此前山友丢下一地垃圾,真是优雅悠闲好处所。

      正四处溜达间,老刘急匆匆往外走,说刚才的小巴车陷水坑里了。我就跟出去。不为别的,来的路上,我还夸那个女司机车技好,怎么会在这里出事故?女司机看到我就笑,说没想到这个水坑这么深,倒车就出不来了,没办法,已经打电话叫拖车。

     老刘大声说,先拖拖看嘛!他找来了一根绳子,趴到车底扣摸很久栓好,然后让司机上车,按喇叭一起用劲。边上四五位村民都上来帮忙,我自然不好旁观,也到了最前头抓住绳子,老刘把我朝后一扒,大声说,你不要在前头!我就移到他的后面,然后,大家喊口号,连拖几次,还真把车拉出来了。司机连忙打电话取消拖车。

    好像没有什么客套感激之类的,大家也就散了。我跟老刘回家,我说你帮了司机很大忙啊!不光省钱还省了时间。老头也有点得意,说他什么都干过,会开车也懂车,一看就知道不需要拖车的。老刘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当然后来才发现老刘让人惊讶的地方太多了。



      刘SJ5点钟到家,高大壮实,跟老刘比,明显藏族男儿样貌。他说本地很多汉藏通婚,他家就是如此。SJ到家几乎不停接打电话,看来端午子龙秘境果然来人不少。

      大约5点半吧,到了两辆小车,下来不少背包山友。刘SJ说他们就是明天进山的。我跟SJ出门迎接,话没说几句,就看他们背包离开了。SJ说,他们要住村里另一家。你明天跟他们一起吧?那你也跟他们过去吧。我说,我干嘛要住别人家,何况你这小院我就不舍得。SJ说那也行,但我还要去泸州接小孩,晚饭只能让我爸跟你弄了。

      SJ走后,小院又成了我一人独享。没事干,在端午群发了几张小院照片,还把垃圾给收拾了。老刘过来,跟我商量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我说全听你的。老刘相信我不是客气后,就回他房子去做饭了。是的,老刘跟SJ不住一起,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老刘说那是他小儿子的房。小儿子在康定,房子做民宿客房用。SJ家两栋民宿此时都是空着。

      大约6点,老刘把饭菜端过来。腊肉炒土豆、鸡蛋青菜汤、一碟油炸青椒,饭是玉米大米合蒸饭,金灿灿香喷喷。老刘说的名字没听懂。他自己端一碗剩下的扁豆菜汤,让我多吃肉。

      边吃边聊,老刘谈了很多家常,包括刘SJ现在干这事的辛苦。我大概听明白的是村民看SJ搞户外赚钱就要求一起搞,但如何搞有些麻烦。


本帖最后由 鲁朗2007 于 2024-7-7 22:57 编辑

       饭后看到下午来的几位山友顺河散步,我对他们不住SJ家有些不理解,也就没有打招呼。一会,一位美女进院,大家在群里已有交际,她就是彩虹。得知他们是宜昌来的,我立生好感。我很快就提出我的疑惑,你们既然都是通过刘SJ联系进山,怎么又住别人家呢?彩虹说,不是我们要住,是刘SJ说,按村里排期,今天来的客人就是要住那家,我们也喜欢这小院呢。

      原来如此。至此,我对这个明天一起进山的大部队的疑惑,甚至是反感全部消除,加上宜昌又是我很熟悉很喜欢的地方,就立即主动说,那明天就跟定你们了。

      彩虹说,正好,我们领队过来了,跟他也说一下。三位男子走进小院,一听是武汉的,都说缘分,然后听他们闲谈,他们属于几乎走遍国内知名重装线的队伍,暗自惊讶。看他们言谈举止,低调沉稳又亲切有活力,暗自点头,这大腿要抱紧了。

(小院首次见面,人物稍后介绍)

       天黑下来,与他们约好早上在村口碰头,遂散去。

       这一天,搞定终身大事,心满意足。剩下的就是准备睡觉了。

       晚上9点多,SJ接老婆小孩到家。老婆一进门就忙着收拾,还注意到我把卫生搞了,是个漂亮贤惠的媳妇。俩小孩是一哥一妹,都很可爱。妹妹贪嘴,哥哥表示鄙视,但他却先吃到吐,惹爸妈批评,妹妹反笑。一家其乐融融。

       SJ说晚上还有几位要到,索性喝点酒等他们。我犹豫了一下拒绝了。SJ谈起子龙秘境的发展经过、当前状况以及以后规划,让我不仅感慨他的人品,也敬佩他的意识和能力。虽然端午一行结束后大家对此线路经营管理的评价不一,问题不少,但相比而言,能够做到像他这样公正热心、尽职尽力为家乡为村民谋福利,关键还能任劳任怨的,真不多见。

       晚上11点,三位包车到达,其中一位从浙江飞天府机场,然后直接包车到解放一村,费用令我咂舌。此人也是独行,但他计划三天,我本就有主,也跟不上他,就推辞了。另两位说他们本就不走秘境线,而是一条我没听清楚的新线,SJ似乎也不熟悉。我先告辞回房间了,偶尔听到其中那位年轻人淡淡地说,“……秘境当然很熟悉了,长海子的名字都是我取的……” 我感叹,来的都是高人啊。


D1 子龙沟 掉队 追人

      6月8日,子龙秘境之行第一天。

     早早起床,下雨,地面都有积水,但不怎么担心。浙江朋友和另外七位乘SJ的车先走了,他们去最深处的大岩窝。

      我8点多到村口登记,跟宜昌九位朋友分乘两车出发,前往起点养猪场。

      一路穿行峡谷,窗外隐隐可见雪山甚至云层后面微微蓝意,内心依然不免激动,就要开始了!

(途中水库一景)

       9点多一点,到著名的养猪场下车。此时天空已经蓝白相间,四周雪山环立,雨后越发挺拔鲜亮。有人忍不住欢呼拍照,有人取包准备合影。我忽然发现,一向挂在脖子上的小包忘在村口的值班室里了。

      说来哭笑不得,当时我在路边闲逛等宜昌朋友,里面的几位老乡都很热情,进来坐,进来坐,于是进去跟他们聊天,旁边一个老乡说,包就放桌上没事的,就顺手放了。然后,宜昌朋友一到,我就跑出去,包就留在那了。

      因为是环线,我也丝毫不怀疑包的安全,我迅速判断是否可以不回去拿。其他都无所谓,包括身份证钞票相机防晒霜等等,但眼镜救生哨在里面,这个我不敢大意。

      我就让小伙司机赶紧回去拿,然后让宜昌朋友尽管先走,估计晚一个小时的路程,我肯定会赶得上。

     然后从9点多到11点多,才看到那辆皮卡的影子。当然,这两个小时倒也没有多难熬,看看二师兄的A片,跟二师兄老板、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聊天混了一会。



      我也来不及问司机怎么这么久,直接讲送我追他们吧。司机看着我,我明白他的意思,说费用该怎么算就怎么算。他说赶上的话连拿包租车算400,如果到大岩窝还没赶上,那就算全包。我自然同意。本来这个费用明码标价,何况因为自己愚蠢付出的代价,即使砍几十块钱下去也高兴不了多少,但私下还是想100块钱估计还是会省的。宜昌朋友再强,这有六公里路呢,九位队友总不会都走得那么快吧。

       结果,直到停车大岩窝,九个人别说身影,声音都不可闻。我花几百块搭车也没追上他们。

      跟小伙告别,重新上包,四顾无人,我又一次陷于哭笑不得的状态。上次日乌且单身吧,还可以怪运气不好,这次明明找到好人家,却因为脑子不好,活生生又失散了。

       别废话,赶紧追吧。早上问的情况是,今天,除了前面SJ送上去的八位,后面也就我们十位进山,我极有可能是最后一位。以我当时对宜昌朋友们的判断,要是见不到我,他们应该会担心的。

      此后的四个多小时,这个念头成了我坚持前进的动力,也成了压力,而刚起步的沼泽地,几处受阻,有些恼火着急,乱了节奏。

(养猪场到大岩窝途中一景,实际上这段路还是值得一走) (途中经过栅栏,司机下去一根根取下来,开过去,然后回来一根根放上去,我说就这一会有必要吗?司机说要是牛过去那就麻烦了。小伙不让我下车帮忙,好感。) (大岩窝,送我过来的车)
(我过河的地方,相比他们,这个位置水不深也不算急)

(嫌鞋子挂脖子上碍事,使劲往对岸一丢,竟然挂在对岸树上)

      好不容易出了沼泽地,就是河谷的那片林地。轨迹与路况总有些偏离,我一直寻找的新鲜脚印也是时有时无,时密时疏,没个头绪。我在绕过机耕道围栏后的一个三叉路口,无所适从,索性把包放下,大骂几声解恨。

     离开河谷沿机耕道缓上,此时方向没问题,但腿如灌铅真是拖不起来。抬头看上方山路,何时到尽头?而尽头处依然不见人迹,他们在哪里?人家说不定慢慢走等着你,你都赶不上?!你智力是不好,怎么体力也这么差?!一路双重打击,真让我沮丧。



     感谢子龙沟,没有放弃我这样的弱者,此时它向我展示了云间雪峰、崖前飞瀑,还有莽莽林海、朵朵山花,尤其是成片杜鹃,粉红粉白相间,花瓣如雕如玉,真可媲美芍药牡丹。扶杖大喘之时,这些景物是唯一能让我平静、开心一点的东西。











(途中有这样的独木桥,一人过的时候,还是格外小心,提醒自己,别耽误追大部队)

     在3800左右,我曾经跟自己说,算了,实在走不动了,今天就在这扎营吧,明天早起再追他们。当时看着悬在右手接近天际的折字路,真的动摇过。我第一天的背包总重在23公斤左右,重是重了一点,但去年日乌且还重,也没有如此精疲力竭。

     此时垭口方向已经阴暗了,宜昌朋友应该已经扎营造饭了,估计也会聊到那个武汉家伙怎么回事?不会掉河里吧?想到此,咬牙切齿,不行,无论如何也要赶到4180营地!不为自己脸面,至少不能让人家替你担心。

     记得很清楚,时间是4点5分,我在折字路上一步几喘、埋头数数时,无意往沟口方向扫了一眼,视野中那个大拐角处似乎跳动了一下。眼花吧,再看一眼,的确是有东西在动!仔细看,隐约能看到不止一处在动,那必然是人无疑!我一阵兴奋,有伴总是好事,猛然间,一个念头闪过,会不会是宜昌朋友?手机拍照看不清楚,我慌不迭拿出相机,拉近连拍两张照片,我靠!就是他们!就是宜昌的朋友!这TM 也太刺激了吧?!这TM也太戏剧化了吧?!

      是的,至少对我来说,那是终生难忘的时刻。我跟他们说我都哭了,略有一点夸张,但那瞬间泪目是真实的。

     于我而言,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理想队伍,短短接触就视同家人,却在山野里失散,拼命追赶不上,就在孤苦、懊恼之际他们又忽现眼前,这重逢之喜甚至有如绝境逢生,我怎能不激动?

      当然,苦苦追赶不上,一路望眼欲穿,怨天尤人骂自己,回头发现被追的人却在你后面!此时心情如何?被惊喜还是被戏弄?

      反正我当时激动高兴之后,浑身顿时轻松。他们到这还早,我把抓绒披好,拿出茶杯,坐下来看远处的他们往上爬,内心反复感叹:我喜欢这样的经历!


(就是这一眼,亲历反转剧情)

      大家凑齐后自然议论一阵,怎么会这样?原来他们在沼泽地给耽误了。他们在大岩窝按轨迹是沿左边直行去了,我是往右过桥往右边去了。对照时间,我出沼泽地时,他们还在里面转悠,为此两次过河过桥,无劳折返一两公里,差不多多耗两个小时。

      他们说,在沼泽地兜圈时都说,我可能会超过他们,但我不知道啊。事后记起,过沼泽地时我似乎听到过人声,但仔细辨别觉得是风声,就没往那想,谁会想到他们会困在沼泽地里呢?

      好了,即使此时离营地还有距离,但对我来说,今天就是圆满的一天了。

      随后就是到达4180营地,一个水草丰美的营地。等扎好帐篷,营地也被雨雾和夜色笼罩起来。黑暗中有人语声,有流水声,还有之前有篇游记提到的那个鸟叫声,四个音节,重复重复,如念如诉,又如诵经,我很快就睡着了。

       多么有意思的一天。




【还是说说过沼泽地的事情】

     不管是途中问遇到的其他队伍,还是这段时间看同期其他队伍的记录,除了一位山友说他们没有涉水外,其他无一例外都要脱鞋过河,甚至不止一次,还在里面迷路折返,费劲不小。

     我实际上大概用时半小时,过河一次,对比我用的轨迹,我走的都省些事。一来开始就方向正确,二来有运气成分。现在想想,丰水期过这个沼泽地,一是必须先往右手过桥,不能沿左手直走;二是过桥后尽量走右侧高处,不要往左侧里面去。有人说没有涉水,我不太理解,按常理说无论如何避免不了涉水的。


(这是我用的轨迹,记录过沼泽地的线路)

(这是我走的线路,绕路不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