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看:宜宾~中国李庄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在盐津县城闲逛的时候,机缘巧合的看到了贴在墙上的“盐津开往宜宾”的顺风车电话号码,所以我们无需舟车劳顿的倒车,就很顺利的从盐津县到达了有着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美誉的城市:宜宾。

在宜宾老城区合江门处,能清晰的看到从青藏高原奔涌而来的金沙江、从成都平原飘然而至的岷江在此交汇,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由此拉开序幕,于是便有了“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美誉的宜宾。


合江门观景处的长江缩略图,能够一览无余的看到万里长江沿途所经过的城市。

合江门三江汇流处,左侧为略显混浊的岷江,右侧为清澈的金沙江(由于上游建有水库的原因),汇流之后,从此金沙江改名为长江,长江第一城之名由此而来。

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身后这座横跨在金沙江之上的大桥叫做戎州大桥,桥的左侧为新城区,右侧为老城区。在寻找旅馆的时候得知,老城区住宿类型主要为酒店、旅馆,新城区住宿类型主要为民宿和客栈,我们后来选择住在老城区的酒店,一则是因为此地靠近合江门和冠英古街,便于闲逛;二则是因为老城区有很多的地道美食,适合觅食。

三江汇流处,飞翔的海鸟、成群的鱼类、划桨板以及游泳的人,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有很多的博主特地买了馒头喂鱼喂鸟进行直播,向更多的人介绍宜宾,分享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的场面。
合江门处的冠英古街始建于清代,建成于民国,历史上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商贾云集,曾有多达40余座砖木四合院,是当地盐商、药材商、银行家等富裕阶层的居所。街区的建筑保留了川南传统民居风格,是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古街上有很多的地方美食和特色商铺,值得打卡。

古街上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五粮液体验馆,和馆内珍藏的标价39.8万的这瓶酒。

来宜宾,必须要品尝一下无处不在的宜宾燃面。宜宾燃面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干拌面,比起武汉热干面,它的口感和味道,更加适合我,是那种吃了一顿还想再吃下一顿的神仙主食。
这种类似燕窝的馒头,由一根根细丝盘绕而成,吃起来满嘴的猪油味,据说也是宜宾当地的特色之一,此外还有猪儿粑、水塔糕之类的美食,光是美食这一项,宜宾就让我念念不忘。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车到距离宜宾市区20公里左右的李庄古镇,去感受抗战时期,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的中国李庄的魅力。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很多高等学府为了躲避战火,纷纷南迁(如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南迁至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李庄以一份“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盛邀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1940年,同济大学迁至李庄(据说当时的李庄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所以就能避免日军的轰炸),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迁回上海。后来听说同济大学每年招生的时候,都会预留几个名额给李庄的学子,以回报李庄人民当年的深情厚谊。
在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我们跟随着时间的主线,再次重温了当年李庄人民与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风雨共济、文化抗战”的历史场面。
除了红色文化,李庄还是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


李庄东岳庙古建筑,曾经是同济大学工学院、法学院所在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