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退休第1天我就去了香港麦理浩径(全程徒步+机场过夜攻略)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看山海辽阔,退休后的第一站,我来到了位于美丽香江的麦理浩径

位于香港的麦理浩径徒步线路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出的世界20条最美徒步线路之一,也是诸多户外爱好者心心念念的徒步清单必选。

麦理浩径全长100公里,分为10段,整条线路非常成熟,各段之间露营、补给、下撤、交通都比较完善,对于徒步新手也很友好。

选择这个时间是它好的时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冬模式的时候,它的温度适宜(10-20℃)、光照充分,还有非常茂密的植被、辽阔的海岸线。

所以,退休后的第一天,我就收拾行囊出发了。


行前准备篇


一般内地去香港游玩,大多选择深圳口岸通关,根据自己的情况,我选择了北京~香港直飞方式。

确定这一交通方式后,估算了整条线路的长度和强度,再结合机票价格,就买了3号、8号的往返机票。(12月3日9:15--12.50北京飞香港,返程12月8日,8:30--11:45香港飞北京)

买好机票后开始做行前准备,才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很多时候,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才知道需要的前置条件就像把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张张竖起来一样。


一是港澳通行证的签注。(下面的内容与徒步无关,可以略过)


本来以为很简单的,去居住所在地出入境管理部门很快就能搞定。去了一问才知道,直飞落地香港的个人自由行签注,需要所在省会城市(济南青岛今年刚开放)才能办理,当然还有前提条件---要提供本市身份证或暂住证,而我一样都没有。最快的方式就是立刻办个居住证,而居住证办理有需要提供居住材料证明(房产证或购房合同、租房合同都可以)。

可这些东西手边都没有,两手空空的,带着小区的大门门禁跑到小区物业,幸运的给我开了居住证明。拿着居住证明,跑到所在街道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又是很幸运(这里给派出所的服务点大大的赞),电子化办公个人在手机端提交材料拍照上传,他们在管理端审核通过、制证,只用了10分钟。

拿着崭新的居住证(有电子卡、实体卡两种)立刻打车去所在区出入境管理中心,提交上所需材料(居住证、飞香港机票、酒店订单),填了申请表,又申请了加急办理。(关键时刻还是家人靠谱,联系了朋友跟进加急流程,所以第二天下午就接到了取证短信通知)

综上,个人的血泪总结,就是买机票前还是要慎重,仔细了解出入境的管理,不然很有可能这张往返机票就废了。因为一旦出行的时间被机票锁定,未被办好的事情就少了回旋的余地。像我这样,必须在有限的3个工作日内办好7个工作日内的证明,自己担风险不说,还麻烦了朋友帮忙。

总结以上核心点:个人行直飞香港签注需要在省会城市办理,本人要有省会城市户口或暂住证。


二是装备。


来回6天的行程,准备徒步露营的方案,装备方面需要认真准备。由于个人背负重量限制,以及线路成熟随时能够下撤,这次以极致轻量化为原则。

衣服方面:考虑天气预报那几日不冷,都是大晴天,尽量少带。内层打底灰壳和UTO上衣各1件、单双号羽毛球服一套备用(针织面料的透气又不紧身,可当营地服穿)、冲锋裤迪卡侬)、羽绒服黑冰)、袜子(挪客1双、迪卡侬2双)、手套(9.9元5双淘宝搜爬山用)、针织帽子、魔术头巾、护膝1双,多带了一个帽子和手套(经常丢的小物件)没带冲锋衣,有个山峰的雨衣,防风防雨可以应急,迪卡侬低帮的徒步鞋(穿它重装走过五台)

背包:小鹰的一款天狼星34L,没有顶包的那款。这个包其实用不了多日重装的,但经过我极致轻量化的搭配,竟然也完全装下了一个移动的家。随身小包是一个5L的斜挎耐克,装证件和手机充电宝用。

露营装备:挪客帐篷+地垫+帐篷灯、黑冰B200睡袋,挪客空气睡垫、山峰铝箔地垫

其他物品:登山杖(2只),850ml水杯1个,急救包1个,头灯和墨镜(出门时竟然忘了装包)

电子产品:手机2部,1个备用(装了1个全球通的手机卡),转换插头1个别,数据线1条,充电宝2个(2万、1万毫安)

食物和药品:巧克力、榨菜、止痛药、感冒药(根据自身情况准备)


三是摇人组队。


各种原因原来要跟的队伍没跟上,自己组的队建了群,却临时都没跟。算了,应验了那句话,对的人都在路上。

你只管前行,路上遇见的人,才是你的队友。

事实证明,后来的过程,果然应验了这句话。

出发篇


D1(亮点:独自出境,突破语言障碍,完成坐公交、打车困难。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山野,遭遇野猪抢食,遇到广州小妹妹单人重装,巧遇山东老乡,结为队友,保障了后来的行程)


3号中午12点,飞机准时落地香港,找路的迷茫,语言沟通的困难,在走出机场的那一瞬间,53岁的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忐忑不安。

万事开头难,勇敢的是已经开了头,就硬着头皮往下走。

按照出发前在小红上找来的攻略,第一段路程:机场--麦理浩径起点东坝。出口右转跟着指示牌(还好有中文指示牌)找到了巴士乘车点,窗口处问询工作人员买票,告知了具体车次号A41到沙田,再转车299X到西贡,再打车到东坝。

找到A41站台,刷支付宝乘车,坐在座位上不停的看车上到站提示牌,生怕错过下车站点。

整个神经都是紧绷绷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真实不虚。

终于听到沙田汽车总站的报站声音,跟着人群下车,开始另一轮寻找,很幸运看到了299X的站牌,有辆车停在那里,但还没有一个候车的人。犹豫着,等等看,慢慢的人多了起来,心也慢慢的安了。

10分钟左右的样子,司机上车启动车辆,人们按照顺序上车,我是第一个。这是一辆双层巴士,我来到上层,坐到了最前面,想着从高处看看外面的风景。西贡,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第一次听到它好像是在梁家辉主演的一部电影《情人》里。西贡,很有感觉,也有意境。坐在临近座位的几个人,也是内地到港旅游的,他们大声的说着闽南语---大概是,反正听不懂。

车子一路再山里缓慢上行,盘山公路加上靠左行驶的不适应,很快就感到晕车了。终于,40多分钟的颠簸之后,车子开到了终点站,西贡码头。随着众人下车,眼前是人群熙熙攘攘的码头,不知道自己下一程还有多远,也不知道如何到达。

茫然四顾,四顾茫然。

在这里,原来的打车软件是不能用的。打开导航软件高德地图,也没有提供到达东坝的交通方式。

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2点,码头上走了几分钟,观察了人们的来去路径,终于在一个方向看到了出租车乘车点。

走到乘车点站牌下,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来所以然。索性排队等着,一辆辆绿色红色的士开过来(应该是不同出租公司的颜色会有区别吧,盲猜),前面的人坐进去,走就开走了。等到我的时候,来了一辆绿色的,司机年龄比较大,先上去给他沟通,能否刷支付宝、八达通,告知都不行,再问能否现金给找零--手里只有一张1000面额的港币。告知也不能,老人的粤语普通话必须依靠手势辅助才能明白。

于是,从车上下来,去旁边便利店买点东西,换开零钱再重新打车。站牌挨着的是一个7eleven便利店,进去后看到一瓶蛋白质饮料,正好也需要,标价45港币。换开零钱,又重新排队打车。

这次来了一辆小伙子的司机,上去一问,支付宝、微信、八达通,统统可以付款,而且年轻人普通话也说的溜,热情的给我介绍麦理浩径的美。当我提出想在第一段起始点的路牌那里打卡时,也很爽快地同意,并说,我来给你拍照。(这段路程的攻略感谢小红书朋友的贡献,因为第一段的麦径全是水泥路面,也没有风景可看,加上我到达时间已经是下午,也没有时间走这段了)

打卡起点后,上车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东坝。这里是公交站和打车地点,附近就是著名的景点破边洲。下来车,四处张望,远远看到有个路伸出去,应该是破边洲的方向了。但是不知道有多远,导航也找不到路线。很久以来都没有的恐惧,拿着手机四顾心茫然,最后决定不去破边洲,直接找麦径的路线,去到第一天的露营点,虽然还不知道这个露营点叫什么,在哪。

寻摸了一会儿周边,去了个厕所,也找到了麦径路牌指示,背起重包,开始了一个人的跋涉。

此时,开始进入林荫小道,路上没有人,也许不是周末,更没有遇到重装徒步的同路人。孤独的流着汗,不敢走的慢,也没有打开轨迹看,就是打开了也不会看(虽然下了一个轨迹,但还没学会用)

就这样的惶惶的走,偶尔有两个对面过来的人,他们应该是准备返回码头住在西贡的。也没有问路,因为路标很清晰。

走吧,害怕是害怕,车到山前必有路,就这样鼓励着自己。

半个小时左右,竟然看到了营地,柳暗花明的时刻来了。看到了人,看到帐篷,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大半。走到几顶帐篷的人群中,他们在打牌玩,问了下能否在附近露营,答曰可以,并说,小心野猪。(后来证明,我还是不够小心,带的路餐-一包蛋糕,被机智的野猪先生叼走了)

这个露营地名字叫浪茄湾(也是后来才知道,前期攻略做的差),海湾是很大的一大片开阔沙滩,白色的,细细的沙子,海浪声声,沿着沙滩背包走了一会,看到一个老外孤独的坐在一棵倒下的树干上,望着远处的大海,身后是他的帐篷,也孤零零的。就打算在他附近搭帐篷,后来想想还是有点害怕,毕竟一个老外交流不方便,于是转回到一开始的几顶帐篷那里,在他们的对面几米处,寻找平坦的地面。

就在这时,我最盼望的一刻终于来临--一位姑娘背着重重的大包走过来了。就像遇到了救星,我立刻抛开了所有自尊,所有防备,所有胆怯,迎向她去,问她各种。姑娘说也是一个人,有个队友在前面,自己走不动了,也在打算不走了,留在此地露营。

听到这些,瞬间有种遇到亲人的感觉,所有内心的惶恐不安立刻释放殆尽。和姑娘商量扎营地点,她选了一处离我稍远的地方,原来这个时候又来了两拨人--三个男士。一个独行侠(后来聊天才知道,竟然是和我一个城市济南的,他乡遇故乡人,谁能懂),两个年轻小哥。他们四人帐篷挤在一起,我想着就稍微拉开点距离,晚上睡觉能避开可能的呼噜声。

确定好地点后,就拿出包里的吃食--一个专门的塑料袋,找了邻近的一棵树,高高的挂在凸来的树枝上,开始搭帐篷。

帐篷搭到一半的时候,抬起头来无意中一看,吓了一大跳,一只野猪悄悄地过来,轻车熟路的走到挂着食物的树下,抬起两只前脚往树干上一搭,后腿有力的撑起来,像个人一样的站立起来,然后一仰头,嘴巴就够到了袋子,然后一个扭头,袋子就被咬断掉下来。猪二哥毫不客气的拱开袋子,旁若无人的吃起来。我吓的大声叫喊,一旁的济南大侠早就掏出手机录下了案发现场(后来他把视频转发给我,看的我真是哭笑不得)。我情急之下操起一根登山杖,想了一下,又没敢上去打它,它太壮实了,如果打疼了,还不知道我能不能不挨它一拱。于是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袋子里的美食被它糟蹋一空。

看它吃了一会儿,一想这也不行啊,吃完了它会不会继续拱帐篷,拱人,于是赶紧向身边的人求助。打牌的其中一位先生,看样子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他站起身来,抓起一块大石头,冲着野猪砸过去,口中还发出响亮的声音,滚开!野猪知趣的逃开了,临走还不舍的叼着一个最大的蛋糕袋子--这是我最大一份的路餐了。

赶走野猪后,我马上把帐篷挪到他们四人的中间,挤一挤更安全。刚到第一站,就遇到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后面的几天,真的不知道要发生些什么了。

经此一役,我们几个一起露营的小伙伴也立刻熟络起来。他们搭好帐篷,接受我的教训,四处寻找野猪不能够者的树枝悬挂食物袋子。两个年轻小伙拿出准备好的啤酒烤肉,现场香喷喷的大吃大喝起来。

我和姑娘有句没句的聊天,她换了拖鞋跑到沙滩上走了一圈,我坐在帐篷边帮她看着东西以防不测。济南大侠则拎着食物袋子四处找高枝。

终于,天慢慢黑了下来。我们钻进帐篷,把疲惫的身体交给大地,闭上眼睛,听着海浪生生息息的白噪音,遥想着远方的人和事,似乎一切都在梦中。

迷迷糊糊的刚睡着不久,就听到帐篷外呼哧呼哧的声音,野猪过来觅食了。它喘着粗气,逡巡在每个帐篷的外面,吓得我不敢吭声。估计隔壁帐篷的姑娘也和我一样吧。但是,后来她大声的叫起来--野猪来了。然后另外一边的济南大侠钻出帐篷,吼了一声,赶走了它。

然后,整个夜晚,就是这样的循环模式。野猪来了,吼它两声就去。后来,我们也懒得吼了,随它吧,只要不拱开帐篷,我们就装作没听见。

还好,一夜无话。野猪也算客气,没有钻进哪个帐篷行凶。后来才知道,我们是幸运的几个帐篷客。就在另外一个营地(西湾),一个帐篷被拱开,游客的重装大包被叼走,里面的东西散落在沙滩上---要命的是,这其中就包含了游客的车钥匙,第二天我们到达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拖着一把爬犁在沙滩上搂着,据说已经找了半天了,还没找到车钥匙。

D2(亮点:景色美丽、重装20公里,突破自己的长度极限)


度过了一个枕着涛声入眠,以及野猪环伺帐外的难忘夜晚,黎明如约而至。我第一个起来,拉开帐篷,门口正对着海湾。一抹绯红刚刚从海湾两侧的山峦中升起,大海的正上方是布满云朵的天空。光线还很微弱,云朵也没有被染红,像一幅水墨勾勒的画卷,铺展在巨大的海面上。

穿上鞋子,迎着朝霞,走向沙滩,海风凉凉的,有一丝特殊的咸味,更多的是湿润。走到海浪涌过来的地方,浪花打折着卷儿跑过来,又忽地退去。

日光渐渐亮起来,海面也亮堂起来,潮起潮落的喋喋不休,仿佛永无尽头。就这样天荒地老下去,就这样的世界尽头的感觉。原来,尽头不是终点,是看不到的远方,是目力所及海平面,而已。

看完日出回到露营地,队友们也陆续起来。我们决定早点出发,姑娘说想尽快赶上前面的队友,而我在遇到她和济南队友后,获得了最真实的安全感和依靠。不再担心怎么走、走到哪,跟着他们,未来几天的所有,都变得安稳可靠起来。

这一天的行程是麦理浩径全程最美的一段,全程都沿着几个海湾线行走。翻越了几个山头,又下降,过了西湾后,又是几个陡峭的爬升路段,济南老乡有点跟不上了,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也不再等他,大家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

下一个休息点是咸水湾,按照攻略上的介绍,姑娘带着我走到了一个有着农家乐样子的地方。在沙滩和农家乐的之间,有一条浅浅的小河,上面绑扎了人工的桥---就是平行着绑起来的两根树干,小河10多米宽,树干高出地面2米左右的样子。

本来觉着会很简单好走的小桥,登上去之后,才发现,并不如此。一是两根树干并不十分平整,树干与树干相连的接口处更是晃晃悠悠,很容易失去平衡;二是下面的流水流速很快,在风力的因素下,水面的波纹给人的眼睛造成了错觉,认为自己在走。这种情况如果盯着脚下边走边看,就很容易失去重心,不盯着脚下看,就不能准确地踩到高低不一的树干上;小心翼翼甚至胆战心惊的终于走过了重装以来第一条小河,那么浅,即便是落水也没有危险的小河,就已经令人如此胆战心惊,可想而知的是,那些大佬们在乌孙古道的二三十次过河,该又如何的惊心动魄。

到了对岸,很多游客在这里歇脚,圆桌摆放在露天地面上,游客们团团围坐,等着老板端菜上桌。

我们无意在此吃饭,重装徒步的人自己带着卧室和厨房。水是山泉或者水管里打的,烧开后泡茶或者煮饭。看看时间,我们打算找到露营点休整一下。姑娘打开轨迹查看,发现偏离轨道了,于是我们返回,再一次经历过河的考验。

跟着轨迹我们踏上了继续前行的道路,因为并没有找到轨迹上的露营点,而且时间尚早--不过2点多钟,走到下一个露营点的话,时间上有富余。

于是,我们稍微补充了点吃喝,继续出发。

五点钟的时候,我们来到二段的终点--北潭凹,也是当晚的营地。而且,非常巧的是,路上遇到 了一组内地北方(听口音像是北京)队伍,一个男士带着四位女士,全部背着重装,而且每人都背着小板凳的那种,真是牛人团。

快到露营点的时候,又遇到了姑娘的搭子,终于我们会合了。上去后大家都精疲力尽,第一时间搭帐篷休息。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济南老乡也追了过来,大家终于汇合,有点三方会师的样子。

姑娘的搭子是个高个子帅哥,湖南人,特别健谈,而且善良,而且热情,而且大方。而且,他还背了一个47斤重的大包,吃的米面肉菜应有尽有。当晚,我们吃到了简直五星级的营地餐。有图为证。

这位湖南帅哥给了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坐在帐篷里,听湖南帅哥聊天,他讲话信息密度很大,只需要给他一个话题,之后根本不用附和,听就好了。

他的讲述多是自己在路上的所遇所见,去年开始,他开起了自己的自驾游,219、318这样的路线全程走完,又背包去了东南亚、西亚、和一些非洲国家。这些新鲜的游历对我们来说,充满了吸引力。

他热烈而激情的讲述又为这些经历增添了现场感,讲到他在印度还是菲律宾的森林里手机被猴子抢走,语言不通寸步难行,通过和48个人不停的打手势求助,最后在园区保安的帮助下,竟然找到猴群聚集区域找回了手机。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里才有的经历吧。听的我们眼睛直了,嘴巴张着,一口一个---不可思议。类似的惊险故事在他那里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他的吹牛,后来加上微信看他朋友圈,这些故事被记录在那里,都是有图有真相的那种。

这次的麦理浩径竟然是帅哥第一重装露营走长线,所以不出意料的他的脚磨出几个大泡来。我拿出急救包,找到工具给他,叫他挑破泡挤出脓液,又用消毒棉片敷上贴上创可贴。

这一晚的露营比较安稳,在我们上来之后,路上遇到的那组北京团队也来到这里安营扎寨,生火做饭。大家各自相安,有时候说几句话,询问道路交通,讨论明日的行程计划。明月当空,繁星点点,在静谧的山林中,岁月如此静好。

插播一段个人感悟~~~

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人们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就像林子大了,就有丰富的鸟类栖息。不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怎么会遇到这些新鲜的人和事。

去年开始走出家门,走向山野户外以来,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心胸日益开阔,心态越来越坦然,性情也越来越柔和。整个人少了许多挣扎,或者叫拧巴。跟自己过不去的事情变得少了,不能接受的现实变得少了。也许,这就是户外的意义所在之一吧。

对我来说,户外最大的益处是强健了身体。原来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现在健步如飞一口气到6楼也毫不费力。

再有的增益就是勇气。尤其是面对未知的困难,面对不可知的恐惧,多了许多沉着、冷静以及机智。就像这次遇到野猪偷袭,第一反应是拿起棍子和它对峙,这在过去的我,第一反应就是转身就怕和哇哇大叫。

所以,当你执着于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带给你的益处,肯定是更多的有价值的,而非其负面影响。

用这样的一句话,告诉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希望你能够找到你的事情去执着下去,并从中获益。

D3(亮点:全程最虐的一天,全程10公里,累计爬升1300米)


一夜好的睡眠之后,早晨起来精力值满格。湖南帅哥和姑娘俩人张罗早饭,我收拾帐篷,继续跟着蹭饭。济南队友畏惧第三段的爬高,自己下山坐车到四段起始点去了。

我们三人打好背包,开始了注定艰难的一天。

有时候,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困难了。我跟着两个年轻人,女孩不到1.6的个头,却背了40斤重的大包,每次到了爬坡路段,就一溜烟的不停向上盘旋没了踪影。湖南帅哥今天是越战越勇,克服了脚上的水泡困扰后,又学会了更加科学的装包和背包使用技巧,步伐更是快速而轻巧。相比而言,苦不堪言的还是我,体力和年龄不成正比的向下向上背道而驰。

第三段的麦理浩径是全程最虐的一段,10公里的路程累计爬升1300多米---基本上都是在爬坡---而且是陡直而长的大坡。开始的一段还好,完成一段爬升就会看到比较开阔的海景。碧蓝的海水安静在躺在大山的怀抱中,水面在刚刚升起的阳光下,升腾着薄薄的雾气,有点海上仙山的样子。不免想起来一首老电视剧里的歌词:仙山隔云海,霞陵玉带连。

后面的路段就是单纯的爬坡、爬坡,没有了对风景的期待,腿脚也慢慢适应了爬升的节奏。爬升的途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率,似乎找到了重装攀登的感觉。对于户外人,这种经历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当不再对陡坡恐惧,脚下的路也变得简单纯碎了。一步一步的上,不再期待还有多久到顶,把心安静下来,安顿下来,安住在当下,在一步一步踏出的路面上。这种感觉,这种状态,真的是太好了!

世界仿佛也跟着安静下来,周遭的一切也跟着风轻云淡。姑娘背着大包就在前面不远处---我知道她会等我,小伙子则跑得更远一些,虽然始终追不上他们,但笃定地知道他们都在。

还有和我们一起出发的北京小队伍,他们也一定在我身后的某个地方,一步一步沿着我们的脚步过来。

这种前有去者要追,后有来者在追的感觉,不也像极了人生么。

干嘛要追上前面的人?美丽的风景自己的身边也有。

也没必要等在后面的人,他们的身边有他们的风景。

在那天,在最虐的麦理浩径第三段,我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安乐之境,这样的体验真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在这样的状态下,疲惫不再是重负,重装的背包也肩上也不再那么痛苦。

吃过的苦,身体会有记忆的。

下午4点钟,我们来到了第三段的终点,水浪窝营地。

三段四段的交界点在公路边,有公交车站点,不想露营的在这里可以坐车下山;路边有公厕,有自动售卖机可以补充食物饮水,也有直饮水,露营者可以在这里打水做饭。

我们放下背包,原地休息了一会儿。商量是否继续走下去,到下一个露营地。(据说下面的露营地昂坪是个高山草甸,风景十分好看)

因为我的返程机票时间已经确定,打算剩余的两天要去市里city walk一下,就和姑娘商定不再继续走了,当晚就露营在水浪窝。

麦理浩径的露营地都是专门开辟的场地,附近都会有水源和公厕。水浪窝营地地面平整,也比较开阔。我们三人卸下装备,开始搭建帐篷,做晚餐。

吃饭的时候,我们也确定好了各自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小伙子继续重装走完全程,姑娘会走到下个露营地昂坪,然后下撤返家;我考虑了下如果跟着姑娘再走一段到昂坪,当天下撤去市里的时间会比较紧张,而且担心天黑以后在市里找住宿不方便,就决定一早起来后就在水浪窝下撤,直接去市里。

D4~5(亮点:城市city walk和机场过夜省钱攻略)


一早收拾好背包,和姑娘道别(小伙子为了赶路天没亮就拔营出发了),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未知之路。

沿着公路一侧走了会,就看到有公交站牌的等车点。判断好上车方向,不要坐反了,因为香港的车辆都是靠左行驶,容易搞反。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把我带到沙田市区,在这里可以选择乘地铁到香港的繁华地区。在车上的时候,女儿为我预定了当晚的住宿地---尖沙咀美丽都大厦的广州宾馆。

在地铁上,尝试用高德地图,导航宾馆所在位置。幸运的是,可以打开地图,也给出了路线规划;不幸的是,广州大厦竟然有两个,分别在尖沙咀区和油尖旺区,我选的正好是错的哪一个---油尖旺区。

出了地铁站,导航和我开始了捉迷藏的游戏。跟着它的方向指示,前面就没路可走,不跟着它的指示,就频繁提示你偏离路线。无奈中,只好找路人问道。语言不通的感觉真的很考验人,包括问路者和指路人。

我遇到的当地人很有耐心,帮我看地图,给我指出大概的方向。我边走边问。进入香港市区的第一感觉,就是--香港这也太小了,这也太落后了。路那么的窄,还那么的烂。两边的建筑也是破破烂烂的,灰蒙蒙的,电线杆子上缠绕着长短粗细不等的电线,哪里有一个世界级大都市的样子呢。

这是香港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景象,这与我想象中的香港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还好,仅仅半天的功夫,当我沿着弥敦道一路向南,走到尖沙咀区的时候,这个落差就被完美填平了。

因为导航设置的目的地错误,我阴差阳错的第一站走到了油尖旺区。这个区的香港本地市民最多,保留的香港本土风情也最原始,就像前面看到的那些散装错乱的街边建筑和设施。

将错就错,我决定步行沿着弥敦道走到尖沙咀。弥敦道,这条香港最主要的南北大道,大名鼎鼎。多少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多少人间爱恨情仇故事的发生地。今天我结结实实地踩在它上面,边走边看两边的建筑,看身边匆匆掠过的路人。其实,在这里,行人中十之八九都是旅游者,没有人注意到身边的人,大家都在匆匆赶路。

四十分钟后,我已经背着大包从油尖旺,经旺角到油麻地,最后到达尖沙咀了。

跟着导航来到美丽都大厦,在迷宫一般的走廊里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一处拐角找到广州大厦的门牌--但是门却关着。门上留着电话号码,告知住宿者可打电话,可是我的手机没有开通国际漫游,无法拨打电话。再仔细寻找,发现了一个微信二维码,可以加好友联系---这总算救了我一命!加上微信后,里面立刻有人出来开门了,一个不懂普通话的菲佣,我们比划了半天,大概明白了---现在还不到2点,可以先把包放下,等二点以后过来办理住宿。

找到住处,放下重装,心头舒了口气。于是在午后的弥敦道上,开启了自由自在的city walk。

尖沙咀的香港才是真正的香港。

从弥敦道转向广东路,继续向南不久,就到了海港城。这里是乘坐渡轮到中环的地方,也有很多网红的打卡点。正是临近圣诞前夕,硕大的圣诞树已经布置起来,上面挂满了叮铃作响的小铃铛。

过了海港城再继续前行,就是闻名遐迩的维多利亚湾,成功人士三件套的打卡背景赫然就在眼前。美人鱼的雕塑旁边围观者很多人合影拍照,更多的人则在海边走走停停,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脸上和眼睛里都闪现着喜悦和好奇。

也许,这就是大都市的魅力。

一天之内,从宽阔明亮的香港海边来到高楼林立人流拥挤的城市中心,香港的美丽和高贵也从多个角度向我传递。

当晚我体验到香港房间的小。那种4个平米一间的快捷酒店房间,在尖沙咀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收留了我的睡眠。

躺在床上,我这1.62米的身高的脚却也伸出了床头。还好的是,周围没有噪声,更没有网传的阿三哥诡异的眼神和歌声,跑了一天的我,有个可以安睡的床,已经非常满足。

第二天一早起来,又跑去维多利亚湾转了一圈,晨跑的人很多,应该是当地人或者在香港工作的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行走,跑步。所以,每当假期在这里生活的人都会选择去海边人少的地方透透气。

10点前,回到美丽都大厦,准备排队给家里的小伙伴代购一种很有名的饼干---珍妮曲奇小熊。没想到还有半个小时到开门时间的时候,队伍已经排到200多人了。而且,后边源源不断进来排队的人,就像地铁站的出口一样绵绵不绝。

能够把饼干做到这种地步,真的是太牛了。

1个多小时后,买到了饼干,回到宾馆收拾行装,香港的宾馆是上午11点前离开,下午2点入住,中间的时间则留给他们打扫房间。

因为是第二天一早的航班,不想早起,也是为了省点银子,决定当晚就在机场过夜。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市区到机场交通)

从美丽都大厦乘荃湾线到中环,转机场快线(机场快线需要重新买票,不能用支付宝,可以刷八达通或自助机买票,出来后根据标识就可以直达机场入口了。

由于是提前一晚需要过夜,要去值机柜台口询问,能否提前托运行李值机,(据说只有济南遥墙机场提供了提前24小时以上的值机服务),来到所乘航班值机柜台看到告知:起飞前3个小时开始办理行李托运的值机手续

好吧,只能在值机大厅找一处地方休息。其实,香港国际机场的大厅餐饮购物座椅都很齐全,完全满足过夜生活需求。

翻看网上的攻略,这里还有一处可以免费洗澡的区域。也有计时收费的太空舱休息室。

对于一个经常露营的户外人来说,自己的装备齐全,夜晚就地铺开,连帐篷都不用搭,挪客充气地垫和黑冰睡袋,给了我一个让人羡慕的睡眠。

早起5.30排队值机,托运行李,过关安检,候机厅里walk 一下,接杯热水暖暖肠胃(值机厅里没找到提供直饮水,候机厅里也只有一处),不过到处都是卖咖啡的。推荐阿拉比卡这家的咖啡,香味好浓。好啦,坐在位置上,刷个手机(对了,香港这边官方对手机的称呼是流动电话)

7.30登机,再见香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美收官!

PS,写在最后:


2025年,进入人生新的旅程。

很多人都会问自己,退休了,我们要过怎样的人生?

一千个人也许会有一千个答案。

而我,选择了,继续走出门去,完成那些年轻时候的梦想,也在这样的旅程中,重新找回年轻时候的感觉。

重新过一遍,重新活一次。

我把这样的旅程,称为心灵之约。

心理学上,有一个未完成情结的说法。

希望我们能在看山看水看世界的路上,看到那个真正的自己,也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所以,愿意的话,请和我一起出发吧。

在徒步中,与自己和解,在山野里,疗愈自己。

作者介绍:

70后,退休人士。心理咨询师,徒步疗愈实践者。

更多徒步信息、心理疗愈请加19707038076进群。

往期回顾:

不到3000元,你的北极梦也可以实现?漠河2天2晚“找北”游记+详细攻略(大小交通+吃住景点门票+避坑提示)

我的2024年度户外报告(摘要)

写得非常棒 好帖子
这轻盈的文字很疗愈。

谢谢关注,给我继续分享的动力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为退休自由高呼万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