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第五站:漫游西双版纳野象谷及曼掌傣族村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6 22:22 编辑

          野象谷,是云南西双版纳明星景点,也是到西双版纳必打卡的景区之一。因过去山谷中常有野象出没,而名“野象谷”。如今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已经很少能看到野象了。           西双版纳野象谷地处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距景洪市市22公里,是中国首家以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据考古发现证明,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两广贵州地区,甚至北至黄河流域。随着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恶劣,亚洲象被迫一路南迁。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中国的栖息地。位于勐养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区结合部的野象谷,是生活在两片区的野生亚洲象交流汇聚的中心通道。
         野象谷景区内主要为低山浅丘宽谷地貌,海拔747米至1091米。景区内的白花山河和南养散索河蜿蜒曲折,清澈见底,两岸森林茂密,景色迷人。野象谷内自然资源丰富,汇集了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众多珍稀动植物种群等,是集生态旅游、科普科考教学、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获评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西双版纳野象谷到这里活动的野象比较频繁,成为西双版纳少数可以观赏到野象的地方。1990年开始,以此地为中心修建了以观赏野象和游赏热带雨林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公园。1996年对外开放,后又建有观象架走廊、树上旅馆、高空索道、步行游道等设施以及人工蝴蝶养殖园、网笼百鸟园等,是西双版纳旅游景点的佼佼者。野象谷有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游人可观看大象表演节目。另外,这里野象大约有50群,300-350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没、漫步、洗澡、嬉戏。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4 11:29 编辑

          13:30,我们来到西双版纳野象谷,从南门验票后进入景区。          一踏入野象谷,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茂密的热带雨林遮天蔽日,绿草茵茵,花朵鲜艳夺目,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树叶的清新气息。           首先经过的是亚洲象科普园。          科普园里,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亚洲象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等。          近年来,西双版纳在亚洲象保护工作上持续发力,从多维度入手,为亚洲象打造安全稳定的栖息家园。在栖息地保护方面,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建设修复食物源基地等措施,扩大并优化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减少了人类活动与象群的冲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州根据亚洲象的栖息环境和取食习性,积极探索建立亚洲象栖息地食源地修护工作,已修复8000余亩。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3 21:05 编辑

         走不多远,来到了驯象场,观看大象表演节目。          表演开始了,在驯象师的带领下,第一只大象隆重出场。庞然巨物的大象,宛如移动的小山,每一步都震撼人心,尽显力量之美。          接着第二只大象出场。大象拥有庞大的身躯,圆柱形的长鼻,扇大的耳朵,沉稳而庄重的步伐,散发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
       雄壮的大象,它的体态虽然庞大,却有着难以置信的温顺。在它那深邃的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智慧和慈祥。当它扇动巨大的耳朵,犹如凤凰展翅,既美丽又充满力量。大象的力量与温顺,让人在惊叹中品味到生命的深沉。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3 21:29 编辑

          在驯象师的指挥下,大象表演孔洞中取物。           没想到在人们眼中看上去五大三粗、笨头笨脑的大象,竟然在表演中显得活灵活现,并把细微的动作演得神奇如画。           大象长长的鼻子,还能抓到6米多高的装着香蕉的木筒,直到把筒放到地面。          这是大象表演鼻子喷水。只见大象缓缓走向场地边的水缸边,先是把长长的鼻子深入水缸中。然后悠闲地抬起鼻子,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呼吸,然后突然间,一股清澈的水柱从它长长的鼻子中喷射而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的光芒。            在野象谷,目睹到大象精彩表演,游人们赞不绝口,纷纷拍照。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3 22:27 编辑

           看了几个大象表演,我们又继续往前走,到了旅拍区。            有几位美女天在里面与大象合影。             清纯美女与大象旅拍,画面很美,也很阳光温暖。            游人能与大象近距离接触,能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我也在此留个影吧!!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3 22:53 编辑

         再往前走,来到了象湖。湖面不大,因湖中心建有亚洲象雕塑而得名“象湖”。          象湖建有木栈道,通往对面的水上餐厅。           象湖之中,睡莲在水面上铺就成一片花海。            朵朵“睡美人”或彼此依偎,或如箭挺立,楚楚风姿,诗情画意,令人心动。          野象谷,这片镶嵌在翠绿群山怀抱中的自然瑰宝,仿佛是大地母亲精心雕琢的一幅生态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一位探访者的眼前。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生动课堂,每一口呼吸间都弥漫着原始森林的清新与神秘。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3 23:32 编辑

         野象谷内各种森林植型镶嵌分布,以各自特有的外貌特征,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黄绿色的黄竹林呈团状分布,青翠的常绿阔叶林树种和火红的刺桐花、火烧花等点缀其间,景色十分迷人。雨季以后,整个森林一片翠绿,茂密幽深,千姿百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一品红的叶子绿中带红,与鲜艳的花朵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典雅而富有生机的感觉。          垂花悬铃花,它们柔嫩的枝条上垂挂起了一个又一个像铃铛一样的红红花朵,远远看起来那些红色的悬铃花,就像一盏盏小小的灯笼,看着那些绿叶衬着红花,更似灯笼垂翠绿,含羞少女裹红袍,让人觉得甚是好看。
       吊灯扶桑,这个名字就如同它的形态,仿佛一盏盏精致的小灯笼悬挂在枝头,为生活空间增添了几分调皮与可爱          扶桑花,又名朱槿,是一种绚丽多彩的花卉。它的花瓣呈现出各种迷人的颜色,如红色、粉红色、橙色等,被誉为“热带花卉之王”。在古代,扶桑花被视为太阳的象征,被赋予了炽热、热情的寓意。诗人墨客们常常用扶桑花来比喻爱情和忠贞不渝的情感,成为了许多美丽诗篇的主题。           三角梅,粉红的色彩如梦如幻, 令人惊艳到窒息。           火焰树,树姿挺拔、树冠开阔。远远看去,火焰花如团团火焰,又似天边彩霞。火焰树被称为“佛祖诞生之树”,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一棵花期茂盛的火焰树下。            朱蕉,又名红叶铁树,枝叶茂密挺拔俊秀,阔叶色彩艳丽诱人,花无百日红,木有千年寿。朱蕉是一种极佳的观叶植物。她开的花也是璀璨夺目,令人神往,可在热带生活过几年的我,至今还没有看到过朱蕉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4 00:09 编辑

         一边行走一边观景,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蝴蝶园。野象谷景区分布有凤蝶、环碟、斑碟、蛱蝶、粉蝶等种类繁多,野生蝴蝶有100多种,常年飞舞于林间、河滩、草地,形成别具特色的风景,特别成堆的野象粪便引来嗜食大象粪便的蝴蝶成群,加以山花烂漫、蝴蝶飞舞,为自然美景增色不已,野象谷简直就是一个蝴蝶的世界。          ‌蝴蝶园占地面积约1.5公顷,拥有大型网式蝴蝶园、蝴蝶生态观赏园、标本展览馆、蝴蝶繁殖园以及以蝶文化商品为主的购物中心和工艺品制作室。作为中国第一家人工饲养繁殖的蝴蝶园,年养殖蝴蝶数量达到25万只,品种多达48种,每个季节养殖的品种都不一样。有着丰富的蝴蝶品种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蝴蝶的翩翩起舞,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色彩斑斓的蝴蝶停在花间,它的翅膀如艺术品般美丽。            大自然的调色盘上,蝴蝶用多彩的羽翼描绘出一幅幅神奇的画面。            蝴蝶在枝头轻盈地翻飞,它的身姿轻盈动人。          蝴蝶在花间舞动,它的舞姿和美丽的翅膀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         忽然,一只蝴蝶轻轻飞落在我手上, 我静静凝视不敢打扰。听过老人说,蝴蝶停在身上,是吉祥之兆,会带来好运,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蝶文化中心,有各种珍稀名贵蝴蝶标本工艺品展示和出售。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4 01:19 编辑

         从蝴蝶园出来,我们又走进了以种植兰花为主的兰园。兰园内展示的兰花大部分是中国一级保护植物,包括松萝铁兰、蝴蝶兰、跳舞兰等品种。这些兰花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展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独特景观,如寄生、附生和气生根等。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多数兰花已经开过了,没有见到。          建兰的花瓣,颜色鲜艳,像极了少女脸上的红晕,令人心动。          蝴蝶兰,那是一种如诗如画的美丽。它的形态婀娜多姿,犹如蝴蝶翩翩起舞,在绿意盎然的叶片中尽显优雅。           红花文殊兰,长长的花瓣刚打开时如纤纤玉指,而它的花语正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金嘴蝎尾蕉,被誉为热带雨林中的“似蝎美人”。蝎尾蕉的形态独特,如同蝎子的尾巴,婉转曲折,充满生动之美。           在野象谷,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热带水果。菠萝蜜的果实圆润饱满,外皮金黄色,十分诱人。          当然,野象谷还有许多野生动物。赤麂,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赤麂是偶蹄目、鹿科,麂属,哺乳动物,是麂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但其生性胆怯, 一旦急起来便会发出类似狗吠的声音, 所以也被称为“吠鹿”。          巨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巨蜥是有鳞目,巨蜥科,巨蜥属动物。巨蜥是中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巨蜥其背部有小黄斑,也被称为“五爪金龙”。          蟒蛇,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蟒蛇是蟒科, 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世界上大约有20种,多为陆栖或半水栖,也有的是树栖。蟒蛇身体粗壮,属于无毒蛇,体色多为褐色、绿色或淡黄色,并有斑纹或菱形花纹。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28 00:49 编辑

          野象谷还有另一个不容错过的亮点,那就是雨林小剧场。          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如傣族的《孔雀》、佤族的《木鼓舞》、《甩发舞》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能让你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            傣族美女轻启红唇, 悠扬的傣族民歌如泉水般流淌出来, 清亮而婉转, 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随着轻柔的佤族小调, 舞者们开始翩翩起舞,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欢快与丰收的佤族村落。          傣族舞蹈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将热带雨林的美丽与傣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完美结合。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翩翩起舞,仿佛热带雨林中的精灵在舞动。          告别野象谷,我们又来到离野象谷不远的西双版纳曼掌村‌。          曼掌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曼掌村的傣语名字意为“驯养大象的村子”,建村时仅有12户人家,专门负责饲养大象。‌曼掌村传统民居保护完好,自然生态良好,傣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曼掌村是景洪市首批被命名为民俗文化古村的村寨之一,也是省、州、市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曼掌村距离打洛国门仅800米,距220号界碑仅100米,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小勐拉县城仅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中缅国门第一村”。          曼掌村最著名的旅游资源是独树成林,这是一棵千年大叶古榕树,枝叶繁茂,形成了一片独特的自然景观。这棵古榕树不仅为村子增添了几分神秘,也成为了大蜜蜂与各类鸟儿嬉戏、筑巢的理想乐园。此外,曼掌村还保存和体现了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建筑形式、农耕格局、生活空间和民族文化习俗,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          曼掌的传说。           曼掌村有许多的农家乐,以经营傣族特色为主,其中孔雀宴比较有名气傣族孔雀宴又名“孔雀手抓饭”、“傣家迎宾宴”。是近年来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昆明等地兴起的一种傣族饮食文化形式            确实有一只孔雀在店里。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象征着善良、美丽与高贵,是吉祥的象征。截至2018年,蓝孔雀和绿孔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绿孔雀为濒危(EN)物种,蓝孔雀为无危(LC)物种。2021年,中国将绿孔雀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绿孔雀列入附录Ⅱ,蓝孔雀列入附录Ⅲ。既然蓝孔雀这么珍贵,又是吉祥的象征,那我与孔雀合个影吧!!          美食上桌了。说是孔雀宴,其实是傣家烤鸡,孔雀是保护动物,当然是不能吃的。傣家烤鸡一般选用生长在海拔1千米以下的热带森林和次生竹林中的土鸡和茶花鸡,而最正宗的茶花鸡一定是长在勐海深山茶林里,它们与茶为伍,受茶香之熏陶,身形小巧,肉质结实。烤制时只需简单搭配上特有的配料和具有傣族特色的香料,烤出的鸡肉便色泽金黄、外脆里嫩。在西双版纳,从传统傣家宴席到街边小吃店,到处都有烤鸡的踪影。而一只只小巧的傣家烤鸡,在烤架上慢慢翻滚、滋滋生香,不但烤的是一道活色生香的美食,更烤出了西双版纳的人间烟火气。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