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天应元年(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
城门上“大理”二字是“大理”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南城楼重建于一九八四年,城墙是一九九八年在原城墙遗址上修复的,建筑风格上保持了原有的明代风格。

其实古城早已不古,曾经的古朴古韵,都已在时尚的裹挟下面目全非。
商贾急功近利的强悍,金钱至上的万能法则,一起质变出一个不仑不类货物贩卖的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