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errigan 于 2025-3-18 17:30 编辑
2005.6.29-7.5 反穿鳌太线风雨七日
鳌山是秦岭第二高峰,也叫西太白,因为有一巨石酷似鳌头而得名,海拔3476米,明显标志是有一个导航架;
拔仙台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最高顶,海拔3767米,和鳌山东西对峙,又叫东太白。
鳌太穿越是从鳌山到拔仙台,沿秦岭海拔最高的这段山脊横穿,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之上。
鳌太线在户外火热之前几乎无人知晓,秦岭主梁只有当地人每年夏季采药才会上来,最早的文字记载是2004年由西安的几个户外驴友探出来的路线,一开始也是默默无闻的,随着出了几次严重的事故从而在国内户外圈名声大噪。
其实太白山几乎每年都有死亡失踪的事故发生,但是还是挡不住全国的户外爱好者前仆后继,并不是每个组织俱乐部都有风险管控,商业活动为了利润也会降低参加者门槛,这就造成了太白山事故的多发。
当时最有名的事故是2002年五一,上海驴友华峥嵘独自从铁甲树登太白,在药王庙上面遇到恶劣天气迷路导致最后失温,冻死在石海上,找到他遗体的当地人就是我们第一次登太白的向导,我们晚上一起从他嘴里听到这个悲催的故事
鳌太线最凶险的因素就是天气变幻莫测, 因为秦岭处于南北分水岭,春夏季雷雨大风,秋冬季严寒暴雪,好天气周期非常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去年的太白之行深深的吸引了我,第二年得知去年穿越过鳌太线的Leo今年打算再走一次的计划,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我们这次出行是AA制的活动,并非俱乐部组织,一共五人,由Leo当领队,他去年使用GPS做了标记,可以在山上作为参考。
由于山体上面没有明显路径,只能靠我们根据GPS不断摸索找路,加上连续几日风雨大雾,简直开启地域模式,几乎天天失温,迷路走错路更是家常便饭,导致我们一共用了八天才走出山,比原计划多了三天,备用粮食都吃完了,最后一天五个人就吃了两包方便面,饿的前胸贴后背,好不容易才下了山,也全靠年轻火力旺盛才抗了下来,这是我户外这么多年最惨痛的记忆之一。
网上找的轨迹,路程差不多,我们是反穿,从汤峪太白山森林公园上大爷海,然后沿主梁走鳌山塘口下山
6.29 D1: 西安 ——汤峪——小文公庙(3200m)——大爷海(3600m) 13km 6h
早上坐大巴到达太白森林公园门口,然后坐环保车到下板寺整理装备,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坐缆车到上板寺,
大包小包引起了很多游客的围观,以为我们是进山找矿的地质科考人员呵呵

还有好几个游客要求合影留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