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游鱼多多 于 2025-4-20 16:09 编辑
我这个“单人”,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人”。因为在清明节放假前一天就进山,不但没有任何队友,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其他队伍或者单人。
华东K2,对于华东地区的驴友来讲,应该是一条尽人皆知的路线,以其难度和强度声名远播。我从疫情期间就一直想着要走这条线,直到出现了一项需要去江西完成的工作,我意识到我成行的机会来了。于是主动请缨,要求自己去江西出差。
原计划2025年4月1日出发,至4月3日完成工作,4月4日即清明节进山。结果因为工作比较顺利,时间安排也紧凑,连续辗转共青城、鹰潭、玉山三地,于4月2日下午2点左右完成了所有工作。于是坐高铁至上饶,将出差的行李寄存在上饶汽车东站,坐站点巴士去铅山。由于事先联系了肖家元村的几家民宿都说不能上山,所以决定从武夷山镇的西坑村进山。我想当然地以为要先到铅山县,然后再转车去武夷山镇。结果在车上跟西坑村的民宿联系时才得知,可以从上饶直接坐巴士去武夷山镇(当地人称“车盘”),然后再找车去西坑村。但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坐到铅山再说。到了铅山,发现已经没有车去武夷山镇,被告知可以先坐车到永平镇,然后再找车去武夷山镇。正好有一名学生模样的小伙子也要去永平,提出跟我拼一辆滴滴过去,这真是太好不过了。等到滴滴司机载我们到永平,发现也已经没有去武夷山镇的中巴车了。于是定定心心在永平镇转了一下补充了一些水、鸡蛋等物资,找了个拉面馆吃碗拉面。期间在滴滴上打顺风车,结果接单后又打电话来要加价到5、600,于是索性就直接叫滴滴快车,直接杀到西坑村,加上高速费也不过165元。这比民宿老板跟我报的到武夷山镇接我去西坑村的160元才贵了5元,路却要远很多。这一趟出行得出一个结论,能打滴滴就尽量打滴滴,比民宿老板去接你便宜不知道多少,后面的回程经历更加印证了我这一判断。
到民宿时已经是晚上8点左右了,立马感到与城市不一样的一股寒意。与民宿老板闲聊几句,说了一下第二天的安排,就进房间洗漱睡觉。第二天凌晨4点在闹钟的催促下起床,吃了点昨晚在山村小卖部买的蛋糕,背起背包走出民宿,沿着门口的小路向山上走去。没走几百米,看到对面隐约有个检查站,并且有个人在向我的方向走来,心中非常担心会是巡查人员,还特意把头灯关了,希望不要引起注意。结果两人交错时,对方只是随意地问是否去爬山的,怎么这么早就进山了,虚惊一场。
过了检查站没多远右侧便是东风桥,过桥后继续前行,经过一个村庄时,冲出两条阿黄对着我狂吠,其中一条体型高大,肩部肌肉块非常明显,一看就是孔武有力之辈。我心想幸好双手两根登山杖,也不怕你们真的敢冲上来咬我。走出村庄没多远,左侧有一个水坝,根据轨迹过了水坝,马上就是一片长满竹子的陡坡。这次出行前的功课没做充分,在两步路上没有仔细比较,其实这个轨迹的主人自己也在说明中提到过水坝走陡坡比沿着水泥路往上走要累很多。
等我奋力穿过竹林时,才发现又来到了水泥路,天也微微破晓了。沿着水泥路继续前行,转过不知道多少个弯后,水泥路变成了石子路(就是有些驴友说的机耕路),应该就是地图上的庙基了。沿着石子路继续往前走,看了一下轨迹从出发开始快要满5公里的时候,发现轨迹离开石子路,向右侧山上去了。往山上走没多久,到了一条小溪处,又分成小溪左侧和右侧两条路,我选择了左侧往上走,结果发现与轨迹偏离越来越远,不得以返回往右侧道路走。穿过一片较平缓的坡,需要在溪边的石头上跳跃前行。由于发现有之前队伍的丝带,就没注意看轨迹,直到走到溪流尽头,发现一个小瀑布,再往上实在难以前行,确认轨迹时才发现早就错过了往右侧山上走的路。于是再次返回,到了轨迹往右上山的地方,发现根本就没有路,也没有之前队伍的丝带,只是偶尔能看到似乎是登山杖在泥土中戳下的小洞。于是只能在林间不断地一边确认轨迹一边努力上坡。渐渐地,坡越来越陡,需要用手抓住上面的树干或者石头才能攀援而上,甚至有不少地方完全没有落脚的地方,坡度可能接近80度,只能紧贴着树根上方才能踩住不让身体往下滑,从而可以休息片刻。
既然走了这条路,也没有后退可言了。况且进山后不久就没了信号,事先也没有下载其他轨迹,只能沿着这条道走下去了。前面的人走出来的轨迹,不过是多吃点苦、多受点累,总是能走出去的。凭着这股信念,终于在奋力攀登了2个多小时后,看到上面有了光亮,走到光亮处,发现了一条小道,坡度也随之平缓了很多。看来这条小道才是正确的线路,可惜我不知道之前上山时是从何处可以走上这条小道,从而让自己在陡坡上耗费了大量的体力。
顺着小道前行,居然在有些树荫下看到了冰雪,这才想起从永平到西坑村的滴滴快车上,司机跟我说过3月30日左右山里下过雪,这些应该是那场大雪后在海拔较高处的树荫下尚未融化的雪。这段小道的行走一点也不难,走到10点半左右,到达一片山间的鞍部,轨迹显示一头往独竖尖,一头往三姑石方向。由于上独竖尖后还要返回,所以就把包卸下,只带一个腰包上独竖尖。可能是上午在陡坡上耗费了太多的体力,虽然空身上山,速度也无法快很多,只能摁下焦躁的念头,一步一步平稳地向上走。到了11点15分左右,终于来到了山顶,看到一块碑,上书“独竖尖”3个大字,下面还有小字标注了此处的海拔为2128米。山顶风大,拍了几张照就下山了。以往我下山总是很快,重装下山都能小跑,但是现在一跑就觉得肺部有点吃不消,可见在陡坡的消耗太大了。而且此时感觉右脚的脚趾被鞋挤得很疼,走路的姿势也得小心翼翼。沿着来时的路匆匆往下,没多久已经到背包处,时间也已经快要12点了,就拿出折叠小马扎,坐着边休息边吃干粮。吃完后,又把登山鞋的鞋带松了一下,让脚趾稍微能够有点活动空间。
午间休息结束后,背上背包继续出发。虽然鞋带松了之后右脚稍微舒服些,但是走了没多久右脚趾又开始疼痛起来(后来徒步结束后才发现是右脚脚趾收到挤压,无名脚趾被压到中脚趾下面了),虽然是坡度不大的山脊线,但速度一直快不起来,走到三姑石都花了1个多小时。无论从哪一个方位看,也没看出三姑石有什么值得留念的地方,所以连一张照片都没拍就走过去了。之后仍旧在山脊线上上下下地穿行,但是路本来就是在小竹林和灌木中踏出来的羊肠小道,有很多地方又被倒塌的树木给阻断了,只能从旁边茂密的小竹林和灌木中硬钻过去,又耗费了我本来已经存量不多的体力,手臂上也被划出了很多道血口。唉,这次为何会忘了带冰丝袖套呢?太大意了!这个下午基本都是走密林中穿行,看不到什么风景不说,还要忍受着脚底传来的疼痛,也没有队友可以相互打气,完全就是凭着毅力,机械地沿着轨迹,爬上一个又一个的山头,又走下一个又一个的山头。路途中遇到有合适的石头或者倒下的树干,我都会一屁股坐上去休息3、5分钟,缓解疲劳和脚底的疼痛。心想去年走临安七尖时,也是3天的路程并成2天走的,当时没这么狼狈呀?还是说随着时光的流逝,把徒步过程中的痛苦都淡忘了,只留下了完成徒步的成就感?亦或者说自己跟许多人一样,总以为自己曾经是厉害过的,而这个“厉害”只不过是来自于美化自己的潜意识?
到下午4点左右,总算到达2号营地,看着满地的垃圾,心里说不出地痛。作为一个入坑20多年的老驴,虽然走得不专业,体力也不是很强,但是总是秉承着当年刚加入户外俱乐部时的理念“带走的只有回忆、留下的只有脚印”,每次出行都注意不留下任何一个不可降解的垃圾。去年到日本走熊野古道的时候,第二天遇到一个日本人一起走了半天,在回答他问我觉得日本的徒步线路怎么样的时候,我就这样回答的:“日本的徒步线路的风景,其实跟中国完全没法比。因为中国的地形地貌非常多样,而且植被也不像日本那样以人工种植的树林为主,所以景色远远好于日本。但是日本的徒步线路的优点在于全程看不到一点垃圾,行走在山林间能够感觉心旷神怡,与自然融为一体。”
离开2号营地后开始上坡,翻过几个山头后,从一个山头下去时,又看到了一个不大的营地,应该就是3号营地了。此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山间的光线已经微微暗下来。卸下背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3个储水杯,沿着轨迹去找水源。没有清晰的路迹,轨迹上还有一个大树倾倒了,只能艰难地绕过去,又前行了10多米,居然隐约听到了水声。此时天已经暗了很多,在微弱的光线下勉强找准了方位,往下走没多远,就看到了一处虽然不大但持续不断的流水。脱了衣服,用毛巾打湿后擦了擦上半身,然后马上又把衣服穿上,以免感冒。每个储水杯可以装550ml的水,三个装满了应该有1.5L的水。这次上山前在水袋里灌了2.5L的水,又另外带了2瓶550ml的矿泉水,还有5根小黄瓜和2个苹果,就是我这次行程中所有水份补充的来源了。
回到营地,拿出炉头煮了一包方便面,又放入一个在民宿煮好后带来的鸡蛋,算是今晚的晚饭了。户外条件有限,做不到肉蛋双飞,但是保证每餐有个鸡蛋还是我最后的倔强。用完餐后,背包上肩继续前行。因为我是计划2天走出去,并且第二天不能太晚出去,还要赶到上饶住下,所以第一天必须要多走一些。从3号营地到相公岭是一段比较陡的上坡路,可能是经过了晚餐时间的休息,感觉行走起来没有中午到下午那么辛苦了,右脚趾可能也麻木了,没觉得特别痛了。但是还是有不短的一段路需要不停地钻小竹林,尤其在路被倒下的大树阻断时,需要从旁边的小竹林或灌木丛绕行。有时小竹林或灌木过于茂密,很难穿行,需要停下来观察从哪个方向更容易过去,此时头灯照着,感觉身体周围全是竹叶,很难看出哪里好走,非常容易产生让人绝望的念头。好在出来行走的次数很多,虽然单人重装走这样难度的线路还是第一次,但我总是相信轨迹在手,无非就是累一点,总能走出去的。
也不知道钻了多少密林,终于来到了相公岭上。相公岭上视野还是挺开阔的,前人写的攻略果然不错,这里扎营的话第二天一定是看日出的好地方。但我觉得这里风太大,一个人扎营很难固定,而且从路程上来讲还不能保证第二天能够比较早地走出去。而此时体力似乎也允许我再往前走一段。于是我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等我从相公岭上下来,突然出现一个很平缓的山梁,虽然也有风,但比相公岭上小多了。一看时间正好晚上9点,里程也刚好超过19公里,心想这也算是天意,就在这里扎营吧。搭好帐篷,准备进去睡觉时又发现一个大问题——居然没带防潮垫!这次出发前的双休日都在忙工作,只是靠着几个晚上一点点地收拾,以为把一个充气防潮垫放进背包了,结果居然是根本没在里面。好在睡袋的温标是零下8度的,应该能够扛过去。钻进睡袋躺下试了一下,发现背部、小腿、肩部着地时对寒冷最敏感,就把不穿的衣服都垫在下面,竟然也很快地进入了梦乡。然而那薄薄的衣物根本无法抵挡地面传导而来的寒意,导致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冻醒。而我每次冻醒就换一个姿势,总是在左侧躺、平躺和右侧躺之间来回切换。
终于在第二天的5点22分又一次被冻醒,换了个姿势也睡不着,就提前起来。钻出帐篷后烧了点水刷刷牙,然后又在开水中倒入奶粉和麦片,继续用小火煮。由于风有点大,用了钛合金的挡风箔,火还是被吹得呼呼响。突然,我发现火苗不太对劲,颜色变红,不是正常的蓝色了。于是把小锅端开放到地上,一看应该是炉头有点漏气,火苗把密封圈处漏出的气给点着了,连密封圈都被烧化了。我用手去拧炉头开关,发现根本拧不动了,赶紧用还没喝完的矿泉水瓶里的水把火浇灭了。看来炉头和气罐都报废了,但是气罐里面有气,又在漏气的话,我带在身上太危险了。于是拔出一根地钉,把气罐的密封圈撬开,倒置在地上,就看到气罐里的气滋滋滋地不停往外冒。我坐着把麦片牛奶喝完,又吃了一个鸡蛋,解决完了今天的早餐,气罐里的气也完全漏完了。于是掏出垃圾袋,把昨天和今天产生的包装纸等垃圾都从口袋里掏出来装进去,又把气罐、炉头也装进去放在背包外面的网袋中,收拾行李、帐篷打包。7点零7分左右,比原计划的8点钟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出发,继续行军。
去往过风坳的路是上坡,但并不是很陡,也没有被阻断而需要钻小竹林或灌木丛的路。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的疲惫也恢复了很多,脚也没有那么疼了。似乎所有的苦难都在昨天经历完了,今天会让我苦尽甘来了。好像是走了2公里不到,就来到了过风坳。过风坳是一块比较平坦的两个山头间的鞍部,长满了草,尤其是山头下来的第一块平地非常适合扎营,目测20顶帐篷都没问题。
继续往前走1公里多,时间来到了8点20左右,看轨迹应该是快到一个有铁塔的山头了,但是根本看不到有什么铁塔的建筑物。直到我走上山头才看到铁塔已经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是不是3月底那场大风把它吹到的。打开手机一看这里有4G信号的,赶紧预约了一个滴滴,从西坑村下午4点出发到上饶的。同时给司机留言说4点是保守的时间,应该会提前到村里,希望司机早点到,看到司机给了肯定的答复后就继续往前走。
过了铁塔又翻过几个小山头,就来到了香炉峰下的垭口,直行是上香炉峰,右转是往干坑下山的路。由于上香炉峰后仍旧要回到这里再往干坑,所以再一次把背包卸下,只带一个腰包上山。11点左右,来到了香炉峰顶。香炉峰顶比独竖尖要平坦些,山顶有几块大石头,还有一块被风吹得有些歪斜的标牌,上面写着“我在香炉峰,没时间想你。”确实,现在脑子里只有尽快走出去的念头,不管“你”是谁,此时此刻我都不会想到你了。
上下香炉峰差不多一个小时,回到垭口时快要11点半了,正好可以吃午饭。由于炉头气罐都坏了,所以只能小黄瓜就压缩饼干,再加最后一个鸡蛋,吃完感觉肚子也有八分饱了,应该可以撑到下山。垭口下去30多米就看到了水源,比3号营地的水源大不少。从香炉峰下到垭口再到干坑林场几乎全是下山,到海拔1600米左右就有水潭出现,逐渐又有小溪。这条小溪几乎一致陪伴我到水泥路,因为小路是沿着山势走的,所以需要在小溪的两侧反复横跳,每次都需要在溪中的石头上跳跃而过。看着喧闹的溪水,我不禁想如果是下大雨的话,恐怕这条路会特别难走,届时潺潺的溪水肯定会变成浑浊的激流,溪中可以落脚的石头可能也大多会被溪水淹没。
看着两步路上的等高线随着我不断地过溪而越来越低,内心就越来越轻松,终于在最后一次过溪水后踏上了机耕路。在机耕路上走了1公里左右,在下午1点零8分时突然就听到手机上传来收到短消息的提示音,紧接着就看到了前方有了水泥路。于是赶紧联系滴滴司机,却被告知还没出发,现在出发过来要3个小时,因为他是武夷山市的司机。我简直无语,预约的4点,留言让他早点到他也答应了,结果现在非但不能早到,还要迟到。之后就取消订单,又经历了2次失败,终于在下午2点左右有一位司机接单,并且电话确认他是光泽县的滴滴司机,开车到干坑村需要1个半小时。此时,我已经沿着水泥路穿过山下第一个村庄——蹦山村,来到了离干坑村的一家叫做莳光山居的民宿不远处的一个亭子。如果那个司机1个半小时后到,那么我将在下午3点半能够坐上去上饶的车,比之前那个4点钟都到不了的司机要靠谱。于是就在亭子里放下背包,再吃了点干粮,把水袋里仅存的一点水喝完,最后一根小黄瓜也吃完,一边拉伸一边等司机。
下午3点半不到,司机接到了我,终于如释重负般坐进车里。其实干坑出山的路有约70公里是山路或者乡间的小路,根本开不快,一直在山里绕。最后到达上饶火车站时已经是接近晚上7点了,全程接近140公里,花了430大洋。但是比西坑村的民宿老板接我去武夷山镇的要价还要便宜170元,比之前的驴友攻略里写的在干坑村找车去肖家元村的300元也不过贵了130元,还是非常合算的。我的手机里保留着司机的电话,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每次徒步结束后的修整总是感觉特别地幸福:到小饭馆点2个菜,大口地干饭是幸福的;在房间的卫生间把两天积攒的污垢洗干净是幸福的;脱掉登山鞋放松双脚是幸福的;躺在床上惬意地刷手机也是幸福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并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在你经历过痛苦、磨难后来到正常的人间生活,让你最能简单地获得,让你最深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