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城中央的时光印记,值得你去探究——芜湖古城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青石板路在脚下低语,

斑驳的砖墙凝固了岁月的风雨,

藤蔓温柔地攀上屋檐,

把百年光阴缠成花影。

转角遇见茶香漫溢的老茶馆,

窗棂筛落的光斑里,

墙上的贴纸正翻动泛黄的往事,

隔壁糖画摊的金色琥珀里,

凝固着童年叮叮当当的甜。

当暮色浸透马头墙,

灯笼次第亮成星河,

檐角铜铃摇碎月光时,

听见时光在砖缝里轻轻叹息。

你记忆里的芜湖

是渣肉饭的糯,

还是广善酥的酥?

“江东名邑”,“吴楚名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四大米市之一”,这就是芜湖,古称“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

芜湖古城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长江和青弋江的交汇处,长江以东、青弋江以北。公元前109年,始设芜湖县,“芜湖古城”的雏形初显,直至明清时期。两千年来,芜湖古城因战火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在2016年起封闭改造施工四年,芜湖古城于2020年12月31日重新对外开放。

作为一个在芜湖市南陵县长大的人来说,对芜湖是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便离开家乡,南下广州上学,继而工作,再后来回转到合肥定居工作又已过了十多年,但芜湖一直是那个心心念念的故乡。

回合肥工作的日子,也曾去芜湖出差多次,曾未听闻芜湖有啥古城,2020年底时,忽然有消息说芜湖古城开放,当时不以为意,这几年路过芜湖时也未曾一探。

2025年3月30日下午逛完铜山寺后便开始返程,想着带大家到芜湖古城附近吃个晚饭再回,顺便看看这个古城。

从古城北面直接驱车进入地下停车场,找了个楼梯爬上来,外面便是财神巷。

整个古城虽然是改造的,但保留原有街巷格局,修复了70余处历史建筑,看起来还是比较古朴,且整洁干净,出乎我的意料。这是衙署前门,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应该是老的,上面楼阁新建的。
古城内主要由花街、南正街、薪市街、儒林街和萧家巷等历史街区构成 ,街两旁店铺林立,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呈徽派民居风格,前店后场,街面材料一律为青石板和麻石条,下设阴沟,其中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的南正街是芜湖最早的商业步行街,具有江南历史传统步行街的风貌。修复后的古城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和民俗文化,融合了徽派建筑与西洋风格,成为集历史、文化、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白墙灰瓦、青石板路,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
同所有的古城一样,老字号,特产小吃店少不了,广善酥,渣肉饭,春卷,锅贴饺......还有“耿福兴”这家百年老店,安徽人应该大多知道,以小笼汤包、虾籽面等美食闻名。
花街——萧家巷街区内现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处历史建筑和10条历史街巷。修复时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基本保留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留住人们对街区的文化历史记忆,还原街区的繁华景象。

花街曾是芜湖竹器业最为集中之地,因街道两侧聚集了众多专营篾器、扎花灯的商家,故名为“花街”;萧家巷名称则来源于姑孰画派创始人萧云从。

这家茶社,古色古香,闹市中的寂静休闲之地,打造得有几分格调。
随便找了个餐馆晚餐,菜的品相还比较清丝,味道也还行,价格尚可,但是份量太少,应该是街区饭店的缘故。晚餐后天还没黑,继续逛,樱花树下的古装丽人,婀娜多姿。
这座很小就听过的能仁寺是新建的,关门下班了。南门长虹门,这古城墙也是新修的,不过仿古建筑打造的还可以,像那么回事。登城观景都是免费的,值得点赞。城门外就是青弋江了,老家就在青弋江畔,小时候的夏天,父亲都会和同村的人去江中下网打鱼。
青弋江对岸的楼房是曾经单位开发的小区,也有我的一丝功劳。
登上长虹门城楼,俯瞰古城,灯光也逐渐亮起来了,阑珊夜色尽收眼底。有一栋突出的小楼阁特别显眼,应该就是望火台了,该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公共建筑,本体平面规则,长方形,砖混结构,立面为三层。这第三层的小楼阁屋顶式样,是芜湖现存历史建筑中仅有的一例,具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