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道教祖庭、道教第一山。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景区有四绝闻名天下: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阴阳绝妙。这里不仅山水优美,而且文化灿烂、底蕴深厚,拥有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鬼谷文化、堪称奇观的崖墓文化、独具特色的古越文化,在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璀璨生光。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且有左河水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人们提起道教也往往想起“道都”之称的龙虎山。
龙虎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在鹰潭贵溪县(今贵溪市),仙人张巨君主之。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天师府。

在龙虎山,你将看到奇峰异石,山峦起伏;这里山川壮丽,云雾缭绕,水波荡漾,风景如画;悬崖峭壁、山泉瀑布、神秘洞穴、奇异花海,还有人文景观中的古庙、古塔、碑林、书院、石刻等等,这些都是龙虎山的精彩之处。龙虎山无论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一年四季皆宜,是旅游、休闲、观光、徒步、登山、摄影的理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