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影烽烟里的八面山行吟|青石岗千丈岩探秘记 - 湖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炎陵青石岗的脉络里藏着双重史诗:千万年地质运动雕琢出的几十条瀑布,如银龙盘卧于苍翠山谷;而崖壁褶皱间,又封存着革命年代滚烫的红色记忆。当我站在青石岗村头,望着云雾缭绕的山峦,便知这场旅程将是自然伟力与历史回声的交响。
早有耳闻,在青石岗与井冈山接壤的八面山,有一处叫千丈岩的秘境,还有一处接龙桥战役张子清受伤后藏匿的山洞。周末,约上三个队友和哈尼(边牧狗)在青石岗村黄书记和导游的带领下,开始进山……

01
历史的回声
炎陵县青石岗在抗战时期虽并非大型会战的主战场,但作为革命老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红色底蕴,使其在抗战中有着独特的经历与贡献。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青石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建立了青石岗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当地百姓积极参与红军征兵、运粮及医药物资筹备,协助红军进行反围剿斗争。区内留存的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药厂旧址、九曲水红军炮楼、鸡冠岩红军哨口、棚湾粮仓、蓝阿山红军住所等遗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也为后续的抗战埋下了红色的种子。
02
溯溪:闯入翡翠秘境


晨光初露,我们沿着机耕路向山而行,哈尼欢快地在碎石路上奔跑,爪印与露珠一同闪烁。两公里后,溪水自密林深处奔涌而出,如同打开了山水画卷的卷轴。八面山的水系在此展露锋芒,十多条瀑布的支流在此汇聚,形成九曲回环的溯溪路线。
浅滩处,溪水如流动的翡翠,在布满青苔的巨石间蜿蜒;深潭边,飞瀑跌落溅起万千碎玉,水雾中隐约可见彩虹若隐若现。沿途植被愈发繁茂,百年古树遮天蔽日,藤蔓垂落成天然帘幕,不知名的野花在石缝间肆意绽放。导游指着远处山坳说:"那边还有三条未命名的瀑布,雨季时声势震天。"山野的神秘,在此刻更添几分诱惑。


红大豹天蚕蛾
转过三道水湾,轰鸣声渐强,千丈岩瀑布如白练自云端倾泻而下。180余米的落差让水流化作奔腾的银河,撞击岩壁的瞬间腾起百米水雾,站在落水湖的边缘,衣衫瞬间被湿气浸透。抬眼望去,距离瀑布不远的崖壁凹陷处,便是接龙桥战役中张子清藏身的山洞,这也是此行的最主要目的。






酃县·接龙桥
“4月22日 湘敌第八军一个团尾追湘南起义主力部队,从茶陵方向逼近酃县县城。毛泽东同团长张子清指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城西利用有利地形击退追敌,在八角亭、鲤鱼寨、高尚坪、湘山寺等县城周边高地进行布放,11时许,石仁桥山顶哨兵发现敌人行踪,鸣枪示警。部队迅速从西门出发,第三营第八、九连过接龙桥登牛形坡,抢占湘山寺山顶,第一营和三营第七连迅速从石仁桥山垄登山,敌军用机枪扫射强行进攻湘山寺,红军奋勇杀敌,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利用战斗空隙,战士们在箩得形吃中饭,将饭菜送到山上,菜为白菜苔炒豆腐。至傍晚时分,结束战斗,顺利完成阻击任务。此役张子清中弹负重伤,城关居民谢兆乾、陈古芳、陈英桂等四人用竹椅子作担架,将其抬到坂溪。当夜,部队转移至坂溪宿营。因当天大雨倾盆,战士们的衣服全部湿透,不得不买来柴火烘烤衣服。”
“1929年元月,蒋介石委任湖南军阀何键为湘赣剿匪总指挥部代总指挥,调集湘赣两省军队共6个旅、18个团约3万人,分五路分别从湖南和江西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大军压境,形势异常严峻。红军主力转移时,大家要抬着张子清一起随队行动,但张子清为了不拖累战友,以“抬我只会拖累队伍”为由,执意留在酃县(今炎陵县)青石岗的一个山洞里。张子清先是靠留下的豆干渡过了几日,豆干吃完了,他只能到附近找点冬笋、野草来充饥,渴了,到洞外抓一把雪水来喝。幸运的是,国民党军几个团的兵力从青石岗方向进攻八面山,然而并没有发现张子清。待敌人撤离后,战友们才从山洞里找回奄奄一息的张子清。”


摘选何长工回忆录
青石崖前瀑影悬,当年战迹忆烽烟;
临危拒走存忠骨,抱恙孤居守赤拳;
雪水和根充腹馁,霜风透骨护旌妍;
洞深难掩英雄气,浩魄长辉八面天。
04
骤雨:古道上的野性诗篇
天气预报又欺我一回,也或许山里天气多变,返程时本想好好用无人机记录一下这片区域的瀑布群,莫非一句搞不好返程会落大雨,结果真的应验了,晴空突然翻涌墨色云层暴雨如注,山间瞬间暗黑下来。溯溪而下担心温柔的溪流变得汹涌,途中遇石台阶的古道也没有机会再探,一路的粽叶和木耳也顾忌不过来,跌跌撞撞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哈尼却兴奋地在积水处跳跃,溅起的水花与雨珠交织。

一路狼狈地顺着水系急瀑降,多处80度的攀爬与垂降吓到哈尼都不敢挪步,连吼带骗带拽加扛才走出险处,路过几处还没有来得及问名字的瀑布就到了最下游的安龙瀑布,千丈岩的瀑布群也在此平缓了他的野性。


05
诗行里的永恒回响

长按识别二维码观看360°全景
回看千丈岩,瀑布已化作山间的银线,而张子清藏身的山洞依然静默。那首咏叹诗在耳畔回响:"青石崖前瀑影悬,当年战迹忆烽烟..……"八面山的瀑布,是自然的史诗,更是历史的注脚,它们用轰鸣讲述地质变迁,用飞溅的水花铭刻英雄传奇。

这场旅程,我们不仅丈量了山水的高度,更触摸到了精神的厚度。当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我知道,青石岗的瀑影烽烟,将永远在记忆深处奔涌不息。
鸣谢:导师谭忠诚提供文献资料、引路人黄培发、郭申建及一起走过来的小伙伴们。
-END-
图文:湘锅里辣
注:
1、户外有风险,出行需谨慎;
?2、本文图片均为湘锅里辣作品,原创不易,如需引用,请联系作者。

Low carbon lifestyle Environmental travel Don't abandon, don't give up

健康/环保/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