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开启今夏玩水季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酷暑来临,完成了蛇坑岽的环穿,决定开始今年的溯溪玩水程序,首站,我们选择的是卢老师推荐的鲜水坑溯溪,在上杭县太拔镇,茫荡洋的西北侧。

除了农家捉蛙人,该路线鲜有人踏足,自媒体里仅发现有一厦门驴友探访过留下简短的视频痕迹,难度较大,所以我限制人数是对的。

我将封藏了一年的防水包、毛毡底钢钉矶钓鞋翻出来的时候,是周四,明显地已经迫不及待了般。

并且还周五傍晚一下班就出发,提早一晚抵达卢老师的大洋坝老家别墅里腐败一顿。

这里有酒有故事,龙凤汤的美味咱暂且不提,乡村里悠然自得的温泉泡澡令人十分回味,跟王小兵一起在楼顶天台的月光浴有了当年石牛山沥沥的拉丁舞回忆。

更加难忘的就是男人们集体打地铺睡觉过夜的呼噜声实在震耳欲聋。

林嘉强临时带了4位高手一起前来我没意见,反正没有跟他一起碰杯喝酒就行,我的痛风手腕初愈得好好清淡饮食。小精灵昨天晚上11点才从欧洲回到家今天凌晨6点就驱车一起前来溯溪是我无法拒绝的大神。

石莲姐和小先哥哥则是第一次前来感受惊天动地充满了期待于是她俩笑呵呵地开心的很。

出发鲜水坑溯溪前,天公不太作美,略阴的天空让我心里犯起小嘀咕,毕竟溯溪玩水,有大太阳加持才够味。不过很快,我就被同行伙伴的热情和对未知路线的期待驱散了阴霾。

提前安排卢老师把车停在溯溪终点是对的,免去了队员们行走枯燥机耕道的烦恼,节省体力,能更专注投入山野探索,今天有好多位强驴好友的参与,让队伍多了份靠谱担当,也让这次溯溪多了层珍贵意义,期待在鲜水坑的清凉溪谷里,收获满溢的快乐 。

重新回归的好友阿坤是一位强驴,言语不多但内心极为善良,方向感好,户外规划很有经验,他最喜欢的就是有一定探险程度的路线,属于很尽责的领队。

走失了五年,我不会再让他离开了。

依依和莉华姐临时有事无法前来计算她们自己的顿足捶胸,水性贼好的立哥开车载了石莲和小先哥哥是早上7点从永定家里冲过来的,山路路小弯多,把这两女驴友晕的够呛不是立哥所担心的,立哥在乎的是数次泅渡时候把不会游泳的小先哥哥全部安全带过各个水潭才是这位老大哥老领导的大爱风范。

我敬佩至极。

一开始,大伙还不是很愿意落水行走。

三番几次过后反正迟早湿身,悉数淌水而行没了之前的唯唯诺诺,队伍踏入清浅溪谷,岩石错落,绿植覆壁,众人均有戴盔、防水背包,在潺潺流水中试探前行,沟谷裹挟着草木气息,将都市喧嚣隔绝在外,野趣与冒险交融,沉浸式开启和自然的清凉对话 。

卢老师眼尖,率先发现枝桠间藏着的一只鸟窝,凑近瞧,几团粉嫩肉乎乎的小家伙挤在巢里,应该刚孵化不久,皮肤薄得近乎透明,小尖喙微微张着,像在无声诉说新生的娇弱 。

我轻手轻脚拍下一张照片,便再不去惊扰,在户外,这些精灵是山野的孩子,我们路过、遇见,更要守护,让这份自然里的柔软与生机,安稳扎根在属于它们的天地,继续和山林一同呼吸、成长 。

鲜水坑的溯溪线藏着不少挑战,沟谷里石头杂乱分布,或滑、或陡,手脚并用攀爬成了常态。踩稳一块凸起的岩石,再借双手抓牢上方石缝,身体一拱向上,这连贯动作,大家做得熟练又谨慎。

这种路线,登山杖反倒成了累赘,狭窄处难施展,遇湿滑石头还可能因借力不稳让人踉跄,不如徒手灵活,能随时抠住岩缝、扒住草木,在石头阵里寻出路,和队友相互呼应着,一步步往溪谷更深处探去 。

王小兵看着就憨厚老实,总带着股大气劲儿,还特别有爱心。

作为强驴,体能超绝,专爱虐线挑战。这次溯溪,他却犯了“装备糊涂”,居然没戴头盔,没背防水包,连溯溪鞋都没穿,这可不行,虽说他体力扛得住,但户外安全无小事,装备是保护自己的铠甲,得好好批评,希望下次别再这么马虎,安全又尽兴地撒野。

坚持不落水不湿身的林嘉强其实最后面也完全湿透了,因为好多路段是得游泳才能通过的。

他是高新AA户外的领队,精瘦的身材显露出了贼强的户外嗅觉,拿手的高陂肉圆是他的美食,我十分爱吃。

凡事努力廖主任是妥妥的玩水大师,“凡事努力”的这个标签在户外也很适配,他游泳技术一流,泅渡时就算没防水背包,手机也不怕泡水,全靠他过硬本领兜底。个子高挑的他,步伐永远比旁人快半拍,在溪谷巨石间穿梭如飞,引得大家一阵羡慕,有他在,队伍探路、闯险段都多了份底气,不愧是户外达人 。

卢老师走在队伍前头,眼尖发现一汪值得撒欢的水潭,果断卸包,第一个纵身跃下。立哥瞬间跟上,像个欢乐的跳水陪练一次次重复精彩入水。廖主任犹豫片刻,也被感染着跳了进去。我水性不好,可看着这热闹劲儿,实在按捺不住,心一横也完成今天第一跳,水花溅起的瞬间被随身携带的运动相机完整记录了起来,所有犹豫都化作和伙伴同框的快乐,这水潭启动了我们今天的欢乐场。

戴着近视镜的我,居然跳水时候没有丢了它。

在水潭尽情跳水撒欢约半小时,我们收拾心情继续探前,没走多远,一帘小瀑布突然跃入眼帘,水流顺着岩壁轻洒而下,在潭面溅起细碎银花,四周绿意环绕,美得像幅天然山水小品,大伙瞬间被吸引,纷纷掏出手机留影,小精灵坐在潭边借瀑布当背景,要和这清灵的水幕来张亲密合影,把这山野里的灵动景致,牢牢锁进镜头与回忆里 。

高陂来的4位驴友始终小心翼翼地沿着岸边行走,没有溯溪鞋,不方便下水,那就走的比较辛苦。

眼前10米高的瀑布着实令人震惊,水量纤细苗条,却自岩壁垂下,淌出柔美姿态。

卢老师、小精灵、立哥还有廖主任,仗着好水性,纷纷游到瀑下水潭,钻进水帘后拍照打卡,朦胧水幕作背景,人影若隐若现,山野间的灵动与艺术感奇妙交融,这趟溯溪撞见的景致,把自然的柔美与户外人的野趣,全酿成了难忘的甜 。

瀑布潭边的他们还在惬意泡澡游泳,我和林嘉强则先行探索,找到了登上瀑布顶端的路线,开启继续往上的溯溪。

越往上,地形越挑战,泅渡成了常规操作,清凉溪水一次次没过身体,未知的溪谷前路,需要用勇气和默契去征服,每一步都藏着惊喜,或许这才是溯溪最迷人的地方吧。

在这样的溪谷里,一个个小水潭就是小精灵的欢乐场。作为游泳高手,这些泅渡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看她在水里穿梭,像条灵动的鱼,时而浮出水面笑闹,时而扎进水里潜游,把每个水潭都玩出花样,快乐简直要溢出水面,感染着身边伙伴,让这趟溯溪的乐趣又翻了倍。

我的水性不怎么样,每次都需要防水包的帮助,一开始时候没掌握好技巧,手里拽着防水包的把手没法浮动,使劲踢腿也没见着游动多少距离,还害我喝了两口溪水。

后来立哥告诉我干脆将背包继续背负在背上,形成自然的浮力,反而更好地泅渡了。嗯,我又学到了一次技能。

旺哥游泳功夫也不算好,狗爬式动作看着就格外搞笑,好在有防水包助浮,岸边立哥还递来棍棒辅助,他抓着棍、借着包的浮力,在水里扑腾,虽姿势滑稽,却一路嘻嘻哈哈,硬是成功泅渡,把这趟溯溪的欢乐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户外的快乐,不就是这样跌跌撞撞又热热闹闹嘛。

当然,能依托于沟谷两边的石壁脚踩处,那我们也会采取行走的方式去完成它。

要不然,水不是特别深的话,那就托起背包扬起手机谨慎地涉水而过。

因为艰难,每个水潭的顺利跨过,心情是格外美丽的。

这样的溯溪玩水方式,完全让心身沉浸在干净的溪水里,让上海回来的石莲姐低头时候都笑开了花,简直合不拢嘴。

光影斑驳的水潭里,散发出独特的漂亮,阳光穿透枝叶,在潭面洒下碎金,石上青苔与澄澈流水相映,让我们的身影融入自然,每一步都似在叩响秘境之门,把户外探索的野趣与山水的诗意,静静晕染开来 。

沟谷间,巨石嶙峋,覆着斑驳苔痕,似时光镌刻的纹理,清浅溪流蜿蜒,在石缝间淌出细碎银波。驴友们穿梭其间,与自然肌理相融,岩壁绿植垂挂,添一抹生机,潺潺水声作伴,每寸空气都浸着山野清冽,这未经雕琢的原始之美,让脚步慢下来,难免心也醉在这方野性天地 。

这段溯溪历程,淌水、泅渡、抱石之外,居然还需要攀岩的动作使出来,那环节藏满危险变数,好在团队如精密齿轮,我们有卢老师、安远勇打头阵,凿出前路;阿坤、立哥前后接应,托住安全;王小兵、廖主任稳稳支撑,筑牢底气;旺哥、林嘉强强势收尾,兜住所有。

众人合力,把每段艰难都碾成坦途,这就是户外团队的力量,艰险也成了并肩的浪漫容易。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