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肥80多公里的寿县古城报恩禅寺,不仅有千年古银杏,还有“石羊抵头”石雕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报恩寺的钟声飘荡而来,

撞开古城的寂静,

滑过如镜的青石板,

映照出香客虔诚的身影。

千年古银杏的叶片展开薄翼,

在古刹庭院里轻舞,

如千载不灭的经文纷纷扬扬,

铺陈出时光的柔软甬道。

红墙似被岁月反复浸染的胭脂,

深深地沁入砖缝,

那些红晕层层叠叠,

便成了最沉默的岁月年轮。

寿县古城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距离合肥不过80公里。

曾去过多次,也曾分享过推文。在今年5月下旬时,有一个当年在广州上学时的师姐驾车环游中国路过合肥,于是陪同再次前去寿县,看看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寿县古城,楚文化博物馆,还有淮河。却发现那座1300多年历史的报恩寺好像不像我以前所看的那座报恩寺,里面有很多古董文物艺术雕刻,也许是前些年对于寺庙没多大兴趣的缘故吧。但这几年岁月的流逝,却喜欢上了寺庙的那种祥和宁静,对于佛、道、儒三教也多了一些了解。

驱车沿寿县古城东门城墙边路到报恩寺停车场,这几年寿县古城为开发旅游,基建搞了很多,记得十来年前来报恩寺时都没大路,车子都没处停。报恩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门口有介绍牌匾:报恩寺坐落在寿县古城内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据《寿州志》所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全寺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报恩寺山门前有一朴素的砖砌影壁,白墙上书当年毛主席来安徽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的指示,至少有数十年了,字体有点像毛体,铿锵有力,潇洒飘逸,不知道是谁写的。

山门殿焕然一新,应该修缮不久。中间空门紧闭,左侧(游人行进方向)无相门进,右侧无作门出。
山门殿内有哼哈二将,但还有个弥勒佛,有点奇怪,要知道弥勒佛都是在天王殿的。
过山门殿,便是第一进大院。院内四周绿树环绕,郁郁葱葱,院落中央是宋塔地宫,曾经此处有一座北宋时期的9级舍利砖塔,后来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而在清基时,却意外发现了塔下有一地宫,其中珍藏着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寿县楚文化博物馆的金棺应该就是了,有兴趣的可去观摩。
地宫后便是天王殿,这弥勒菩萨形象与别的庙宇大不相同,比较亲切和蔼,还有几分萌萌的。四大天王的形象也比较卡通,不显威武,倒有几分搞笑。
弥勒背后的韦陀神像倒是很是威武帅气,降魔杵触地而立,表示寺庙不接受外来僧人挂单。
穿过天王殿,便是第二进院,两棵千年银杏屹立于此,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将飞檐流丹、庄重威严的大雄宝殿与东西廊房巧妙地隐匿在绿荫之中。树龄均在1300年以上,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每年十一月下旬树叶变黄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东西廊房有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和观音殿。

地藏王两侧是是闵公和他儿子道明和尚。地藏殿内两侧还有十殿阎王。
观音菩萨两侧是龙女和善财童子。大雄宝殿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门前有一对石狮,更显威严庄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大雄宝殿殿门前有长廊,立石质方形廊柱,柱面有花乌浮雕,门东一柱础上刻有“石羊抵头“图案,画面生动逼真,为寿县仅存的珍贵古石刻画,位列“寿州内八景”之一。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