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行,第三站:漫游凤凰古城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5-7-22 17:28
倒序浏览
1413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3:13 编辑
“中国三大古城”的
平 遥古城和丽 江古城我都去过、唯有
凤凰古城还没到过。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这次湘 西之行,终于见到了
向往已久的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旧称“
镇筸
”城,
这个名字的来源,要追溯到清朝时期。那时候,政 府为了加强边防,在这里设立了镇
筸
协副将,负责维护当地的安全与稳定。因此,“镇
筸
”这个名字就一直被沿用下来,直到民国时期。
凤凰古城
位于湖 南省湘 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凤凰古城,这座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东方威尼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与丽 江古城、平遥古城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城”,更以其独有的“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在旅 行者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相较于北方的平遥古城,凤凰更显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湘 西山区的峻峭交融;与云 南丽 江相比,它则多了几分古朴与纯粹,少了些商业化的喧嚣。
凤凰古城
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 阳宫、古城博物馆、杨家祠堂、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全都透着古城特色。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处,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现存文物建筑最多的县。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00:39 编辑
中午告别韶山,车行380多公里,于下午17:20到达凤凰县城,入住民宿宾馆。
安排好住宿后,我与室友前往凤凰古城。来到跳花街,街道
两旁
鳞次栉比地
分布着一些仿古建筑的饭店、商铺和
民宿
,青石板路、灰墙黛瓦的吊脚楼、红灯笼,无不展示着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
穿过深巷,来到
沱江边上。
沱江之水悠悠流淌,两岸的吊脚楼错落有致,与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凤凰古城景区,沿着沱江逆流而上,有几座知名的桥。
它们横跨沱江,连接两岸,与吊脚楼相望,成为古城最美的注脚。我们首先看到是“
云桥
”
,它是凤凰古城建成不久横跨沱江两岸的又一座新桥,它看上去显得古朴而宁静、大气又美丽。
云
桥名字取自凤凰古称“云泉县”的云,而得名“云桥”。
云桥位于沱江下游,靠近古城东边,远离古城核心商业区,环境清幽。
桥体为仿苗族风雨桥设计,但结构更简洁,由左右两端桥体和中间仿古廊亭组成,分上下两层,顶部有亭台,桥身刻有苗族图腾。清晨薄雾未散时,云桥凌空架于江上,颇有“随风隐入云深处”的意境。
云桥是个分水岭,过了云桥,沱江河便冲出两岸大山的钳制,流向广阔的郊野。云桥的题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此意:“梦筑边城,翰长河飞浪,每听月下涛声茂;披搂凤凰,喜少笔题云,恰兴陌头翠色浮”。
站在云桥上,凭栏眺望。
凤凰的母亲河沱江,它从凤凰古八景的“南华叠翠”和“奇峰挺秀”两座山间流过。
沱江水悠悠,古城韵味浓。我沉醉于这一片古风古韵,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3 22:58 编辑
过云桥,走沱江南岸,这边人文景观多一些,我背对云桥打个卡。
首先看到了“
凤凰第一泉
”。
凤凰第一泉的水质清澈,四季流淌不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古城之中。
据史料记载,凤凰第一泉的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古城的繁荣与沧桑,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
过凤凰第一泉不远,有“功勋亭”。亭柱联:“赴国难取义成仁垂史册;归故乡听涛赏慰忠魂”。亭内矗立着
“凤凰
筸军抗日纪念
碑
”。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流传着“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的说法。“筸”指的就是“筸军”,是以凤凰籍贯为主的军队(
凤凰古称镇筸
)。
明嘉靖年间,称凤凰为“镇筸”,1841年鸦片战争爆发,镇筸总兵祥福率领900官兵到广州参战,在乌涌炮台与英国军队血战中,全部壮烈殉国。道光帝下旨称这支部队为“镇筸军”。后来,凡是以凤凰籍贯为主的军队都叫做“筸军”。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凤凰有四个师两万多子弟前赴后继走上疆场浴血抗战,
两万多“凤凰
筸
军”血洒疆
场,
为抗战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却亡人魂归故里的夙愿,凤凰“赶尸”匠把客死他乡的子弟兵接回家乡。因而,湘西凤凰历史上有了“赶尸”这个行业。“赶尸”作为苗族一种习俗活动,是巫术的一部分,与“放蛊、落洞女”构成了“湘西三大古迷”。
功勋亭旁
有“凤凰
筸军抗战纪念馆
”,门联:
“嘉善搅狼烟将士三千战劲旅,长沙驱日寇健儿八百号飞兵”。
纪念馆路坎下建有郑公亭。
郑
公亭,是为纪念凤凰籍民族英雄、“定海三总兵”之一的郑国鸿
(1777年—1841年)
所建。他一生保家为国,在
1841年时年
65岁的
郑国鸿
镇守定海,带着五千守军对抗英国两万士兵,血战6个昼夜,最终壮烈殉国。郑公亭柱联:
“喋血舟山虎胆慑强虏,沉沙定海郑公传英名”。
亭内是
郑国鸿指挥将士英勇奋战的铜质塑像。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18:12 编辑
跳
岩
不是真正的桥,而是由一排的方正岩墩交错排列而成。因过河人需一步一步跳跃,故名“跳岩”,颇有野趣。
在这里,最美的人物风景是那些依身上独桥、跳岩间相扣手,小心翼翼地过江的男男女女们,无论是老是少,只要你留心留意,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无不流露出了丝丝缕缕和谐爱人之间的气息来。
随着沱江两岸商业的繁荣,往返沱江两岸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在,沱江上架起了许多座桥梁,既有历史悠久的虹桥,跳岩,也有新建的雪桥,云桥等。成为凤凰古城及沱江上,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雾桥
由凤凰籍画家黄永玉先生捐资建造,是沱江上“风、雨、雪、雾”四座景观桥之一。
雾桥也是座风雨桥,木栏青瓦,廊檐低垂,形状跟“风桥”有些相似,中间的亭子比“风桥”矮一些,两边各有一个四角方形的小亭子。
雾桥的名字,来自它最动人的时刻——清晨或日暮,雾气缭绕,桥影若隐若现。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3:32 编辑
沱
江边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老接官道,接官道上曾留下历代朝廷官员的足印。清道光1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就是从这条官道上来到凤凰视察。
“土家名邸”民宿
,是沱江边独栋别墅。
土家族的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以砖木结构为主,注重装饰和雕刻。他们的吊脚楼依山傍水,非常具有观赏价值。
再往前走,就到了“武财神关云长”的关帝庙。
走上平台就是关帝庙大殿。
这座始建于明清的庙宇,背靠南华山,正殿供奉着关圣大帝,气势恢宏,红墙灰瓦,千年一刹。
站在高台上,流淌的沱江、吊脚楼、还有幽深狭窄的石板巷历历在目。
青石板路上,几位身着苗家布裙的美女在相互拍照,她们头戴精致银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2:09 编辑
沿着沱江堤岸向前走去,喧闹声渐渐小了下来,只有静静散步的人群和窃窃私语的声音。放眼望去,沱江的水平静无声,无声无息的流动着。
风桥也是黄永玉先生捐资设计并建造的景观桥之一。风桥融合了画家对家乡山水的理解,采用仿古风雨桥风格,桥身平直,精巧玲珑,结构轻盈,两侧有小牌楼装饰,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
桥上牌坊
“风桥”二字也是
黄永玉先生
所题,两侧对联:“千峰锁色如奔虹;谷中青岛自相呼”。
站在风桥上,不仅能远眺周围的绿荫叠翠的山峦、沱江边的楼台亭阁和吊脚楼,还可以欣赏到江水的波光粼粼中缓缓驶来的乌篷船,令人心旷神怡。
万名塔
位于东岭山麓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现塔高21米,为大级六角砖塔,塔面饰以彩绘、雕塑;六通皆有丰月拱门窗。
塔面装饰雅致,塔身挺拔秀丽,宛若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之畔。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摇摇晃晃,显得格外秀气动人。
万名
塔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
间焚烧字纸用的字纸炉塔
。塔身为三檐六角,上置色彩斑斓的琉璃宝胡芦顶,塔身以石灰粉底,饰以彩绘。迎水一面为正面,在一米多高的地方,开有月拱炉塘,以便焚烧字纸。塔的最上层书写“文光射斗”,中层书写“中流砥柱”,下层书写“翰墨流芳”。一年四季有人在这里烧字纸。小塔精美秀丽,可惜“文 革”期间被毁,仅留废墟。
1985年黄永玉召集当地人募捐重修为七层,得到县人民zf和各界人士的响应,积极赞助资金。1988年10月建成,耗资5900元。根据民众资助建塔之意,定名“万名塔”。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1:31 编辑
来到回龙阁古街,它是凤凰古城一条充满韵味的古街。
回龙阁古街
沿着沱江蜿蜒伸展,两旁是古老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宽不足5米宽的街道,路面由青石板铺设,两边是林林种种的各家商铺,
有酒吧、K吧、饭店、餐馆、还有很多小店铺和小摊子,
。
百家姓展览馆里面的
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琳琅满目。
酒肆
展厅中的酒
香四溢,仿佛能嗅到时光的醇厚味道。
酒吧里,灯光炫目,每个节拍都挑动着游客的神经末梢。
边城书廊(边城邮局),静静地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准提庵是凤凰古城内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场所,历史悠久,建筑宏伟,风格典雅,环境优美,是凤凰古八景之一,素有“梵阁回涛”之美称。
准提
庵始建于明朝
洪武年间(约在1368-1399年内),乞丐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地位,便承袭了儒家的正统思想,提倡信奉佛教……“洪武皇朱笔斩龙颈”的传说就此应运而生。
古刹建筑用红岩石,寺院大门上方石刻寺庙称谓,书法刚劲有力,大门两侧楹联词韵绝妙,各在殿堂金身佛像神态各异,威德庄严。寺宇巍然屹立,雄传壮观,气势磅礴,古风神韵融汇其中,是凤凰古城的核心文史古迹之一,为明清时期至民国
三十年代湘鄂川黔四省及苗疆最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禅修中心。
来到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大门口,有美女在此搭台驻唱。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以中华凤凰文化为主题,整体格局参照楚文化营造古法,匠心独创亭、台、殿、阁、廊、柱、桥、楼等蕴藉凤凰文化元素之古建筑及主题场景,精炼凤凰神鸟的十八神性,密集、形象、丰富地展现中华民族凤凰文化的深邃厚重及神秘和美。景区涵盖凤竹林海、有凤来仪、凤缘亭、引凤桥等10多处主题景点。由于时间关系就没有进去。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2 18:25 编辑
虹桥(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破坏凤凰“龙脉”,下令截断沱江水流并建桥于“龙颈”之上。清康熙年间重修,桥上加盖木质风雨楼,形成“桥楼合一”的独特结构。
虹桥桥头有一长联:“今宵皓月,谁在廻龙潭上,华灯楼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山映水;照眼春阳,廊桥正午时分,醉客雅旅,游侠高僧,靓景如梦梦如诗”。
虹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时,宛如彩虹卧江,故名为卧虹桥,列入凤凰古城八景之一。民国三年,沱江发生洪水,桥身严重损毁,重新修缮的虹桥在原有的建筑风格上更为宏伟雅致。
站在石板路上,观看沱江蜿蜒,远山如屏,几艘乌篷船摇曳而来。
乌篷船轻轻摇晃,伴着水声细语,让人陶醉在这宁静的美景中。
不知不觉中,夜色暗了
下来,整个凤凰古城华灯初上。
暗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闪烁着的灯光,就是梦的眼睛了。
暮色沉迷时,性子好动的人们徘徊于灯火阑珊中的古老庭榭,流连于月光下的小桥流水。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3:00 编辑
凤凰北门,俗称北门城楼
,
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清朝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今。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
北门码头上人山人海在排队,等船夜游沱江。
欣赏沱江
两岸的灯火阑珊,享受一份情调和意境。
沱江中飘浮着一叶扁舟,一位
红衣
美女正在进行精采的表演,引来江边的游人
纷纷
喝采。
沱江的夜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如同一幅梦幻般的画面,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雪桥由凤凰籍画家黄永玉先生捐资建造,是沱江上“风、雨、雪、雾”四座景观桥之一。
雪桥名字源于凤凰冬季雪景,薄雪过后,桥身如覆一层白纱,衬着沱江碧水,格外清冷好看。
桥身设计融入苗族风雨桥元素,白墙青瓦,线条简洁,层叠的双层桥身“一直一拱”,兼具灵动性与视觉美感。
桥头石碑刻有沈从文名句,“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更增添几分浪漫氛围。
南华桥,也叫凤凰一桥,在古城最北端,沱江最下游,连接着南华门与江北城区。
它是沱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也最繁忙的一座桥。桥身为三孔拱桥结构,融合湘西土家族廊桥风格。
南华桥,也一改白天高大雄伟的形象,在彩色灯光衬托下,显得娇媚多姿。
回复
因心一牛
7月2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7-24 22:53 编辑
南华门,是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入口之一。作为游客必经之地,它不仅是新、老凤凰城的分界点,也是凤凰的地标性建筑。
凤凰古城曾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龙脉,它位于古城的西南方,一座形似“凤凰展翅”的山脉所孕育。正是这条龙脉赋予了凤凰古城繁荣与生机。但遗憾的是,由于修路的原因,这条凤凰龙脉被人为地在南华门之处“掘断”了。
龙脉的断裂导致凤凰古城的繁华瞬间消逝,陷入了深深的萧条之中。当地人普遍认为,这是因为龙脉的破坏影响了风水,进而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变迁。他们坚信,风水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为了修复这条断裂的龙脉,凤凰县人民聘请了风水师进行勘察。经过勘察,风水师确认龙脉确实被“掘断”,并提出了修复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在凤凰山古城被掘断龙脉处的道路上建造一座“桥”,连接断裂的部分,并在桥身上涂抹朱砂粉以重新激活龙脉。这座桥因此成为了著名的“南华门”。
东门和北门之间现存总长约700米的城墙。城墙采用整块红沙条石,以石灰、糯米浆错缝叠砌。里外两层墙体中间填以碎石黏土,层层夯实。城墙临江而建,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凤凰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
大部分游人都在江边看夜景,街巷里游客并不多。店主和她的爱犬悠闲地在门口休息。
在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一座略显破旧的祠堂映入眼帘。它那斜开的大门正对着沱江,上部分类似风火墙的造型,原本白底色的墙壁,已被岁月的风雨无情侵蚀,形成一坨又一坨黝黑的斑点,仿佛是时光留下的独特印记。大门额头上缀着的黄色五角星,五角星中间已全然变黑,其下“凤皇县”三个字,诉说着古城曾用名的历史。“凤皇县”下那黑漆大门两边,一副对联“四知延世德 万里誓威名”,蕴含着杨家将先祖杨震的故事,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门上那块写有“杨家祠堂”匾额,仿佛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这座祠堂在几百年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漫步在青石板巷弄间,总会被一缕缕诱人的香气牵引。
当地特产“馋巴妹凤凰手工麻辣”店,据说
这家店的
手工麻辣食品非常的当地物色,其中
酱板鸭是当地非遗产品。
巷弄里还有许多旅拍店。
主题鲜明的酒吧,在古城中散发着年轻的暧昧。
这家“蜡魂”扎染店门口,耸立着苗族百系族的先祖蚩尤铜像。
根据传说和历史记载,蚩尤因战败于
黄帝
部落联盟后,其部族逐渐南迁到云贵高原一带,最终形成苗族的主要来源之一。
走出志城关,算是走马观花游了一下凤凰古城,许多景点都没有到。
全文完。
回复
精选推荐
一措再措之当惹雍措东线
甘青川环线自驾游
一措再措之当穹措
托乎拉苏邂逅云端花海
上帝的后花园保加利亚
风雨哈天线成功穿越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查看全部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