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离合肥130公里的原生态野洞,洞内有险崖陡壁,奇幻钟乳,洞外邂逅“菌中皇后”竹荪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黑暗中的蠕行,

终需仰仗光亮寻得出路,

洞天渐阔时,

忽有温醇日光漏进一线,

那洞口的光此刻温柔得如同琉璃,

宛若引路的神灯。

五一节期间去山西的路上,同兆年老哥聊天,提到探洞的事,他说全椒有一个洞比较有意思,但忘记名字了,曾经有人想着开发那洞旅游,但没搞成废弃了。那洞垂直往下有好几层,长度有几百米,爬起来好玩,于是便想着前去一探。山西逛回来后便在网上找资料,没看到全椒有什么野洞可以探的,但看到有几个探洞视频发的滁州花山彩云洞,和兆年老哥说的洞相似,且该洞位于滁州和全椒交界处,于是便问他是不是彩云洞,这时他想起来了,就是彩云洞。关于彩云洞,网上资料也是极少,只说位于滁州十二景之一的“花山簇景”花山山峰之北,洞内共分为五层,全长约600米,从洞口至第五层的尽头,形成了幽深而复杂的洞穴系统,里面钟乳石晶莹透明,石笋、石幔遍布,形成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原始天然景观。接着便是找彩云洞的定位了,好在驴友们实在强大给力,在户外app中看到一个花山大环线的轨迹中有路过这个彩云洞,于是立马约上一帮驴友在6月15号前去一探。2025年6月15日一早,3辆车合肥出发直奔花山彩云洞,130公里,一个半小时车程。户外新驴们要注意,找野景点户外徒步起点和具体位置时不能直接在地图上搜索导航,那样你很难找到的,必须要用户外app中别的驴友走过的轨迹,看具体位置导航才行,不然就要去到当地去问村民了,那还要请人带路。从滁州西环高速下来后过花山乡转村道,再转非铺装小道一公里左右便看见一个废弃工地门楼——彩云洞景区项目,继续前行,进入一个养鸭场,上万只大白鸭,这里要小心驾驶,缓慢穿过鸭场,不要把鸭子压到了。继续前行不到一公里的岔路口处便快到了,找适当地方停车,步行上山。
走到这块大石头处就开始登山了,这块石头是喀斯特地貌的岩石,形状不错,要是有个院子摆放是极好的。因洞内黑暗,情况复杂,大家准备了头盔。穿过一片毛竹林,据说这是皖东地区仅有的最大毛竹园。
竹林中铺满野花野草,发现一棵比较大的黄精,大家看看就好,不要挖走破坏生态。臭牡丹,唇形科 ,大青属灌木,花香,但叶片破损后有臭味,根、茎、叶可以入药,可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最为意外的是在竹林中发现了不少棵竹荪,但是当时大家都不敢确定,只能猜测是竹荪,也没敢才回来吃,不然这东西真是宝贝,超市卖的很贵。回来后查了不少资料和视频,以及有驴友去超市看到卖的,确定我们看到的这就是竹荪。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鬼笔科,鬼笔属,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荪的子实体脆嫩爽口、香甜鲜美,别具风味,作为菜肴,冠于诸菌,堪称色、香、味三绝,是宴席上著名的山珍;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竹荪多长在温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所以采摘竹荪的时间顶多也就半天时间,我们遗憾错过,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吧。

天气闷热,一个小山坡就爬的气喘吁吁。继续上行,一会儿便看见一个小洞口了,距离我们徒步起点不过1公里。看起来很小的一个洞口,甚至都不像一个正规山洞,根本不像以前所去的其它山洞。
下洞前,给美女大姐们留影。
洞口有个铁梯子,下去一米多就是平坦地,但是进去十来米后就需要垂直往下了,可以直接崖降,大家沿洞穴边小道爬行转向下。
在昏暗的头灯照射下,穿过狭窄的小洞,往下爬到第一道铁梯上,再下行,到达下一层洞穴,高度大概10米左右,恐高者在这第一关基本就被挡住下不去了。这铁梯甚是简易,应该是以前计划开发的公司留下的,锈迹斑斑,崖壁上还拴有绳索辅助。
越深入,洞穴四围却愈发陡峭深邃,借着头灯幽明探路,手脚并用地踏稳,指掌必须深深嵌入潮湿岩缝。每一处转折都像盲者临渊,不知脚下一步是坦途还是万丈鸿沟,只听见自己粗重的喘息与足音交缠,与洞底某种莫测的鸣响应和着。
这洞内钟乳石看起来发育时间还不够,比起我们以前去过的池州长生洞差的比较多,但是也还有它自己的特点。洞内非常陡峭,下了一层又一层,都有铁梯,要不然必须打绳子崖降下去了。

近看钟乳石晶莹透明,石笋、石幔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蛮好看的,比那些开发的打彩灯洞穴原始好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