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行,第八站:登张家界“武陵之魂”天门山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1 21:27 编辑

        张 家界天门山被誉为“ 张 家界之魂 ”和“ 武陵之魂 ”,同时也有“ 湘 西第一神山 ”的美誉。到张 家界必游天门山。         天门山景区,位于湖 南省张 家界市永定区,地处张 家界市城区南郊8公里,国家AAAAA级旅 游景区,是山岳型自然景区。总面积96平方公里,山顶面积达2平方公里。天门山景区主峰海拔 1518.6米,是张 家界海拔最高的山,古称嵩梁山,又名梦山、方壶山。最低海拔161米。         天门山隆起开始于燕山运动,再经喜 马拉雅山造山运动,造就了天门山隆起的主体,经强烈的剥蚀和淋溶作用,形成了现今的喀斯特山地地貌。天门山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气候,天门山山顶森林属原始次森林,拥有多种珍贵树种,也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天门洞开景区,位于天门山山体的中上部,海拔1300米,是全山四大景区里唯一不在山顶的。天门洞开景区因为天门洞而得名,而在天门山天门洞是最有代表性的景点。 作为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门洞悬于千寻素壁之上,就象一座镶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门。 著名学者黄锦祥曾赋诗《游天门山》一首:“绝壁千峰万仭哉,迂回栈道上云台。天门雾锁晴还雨,洞宇弥烟拨不开。”这首赞美张 家界的诗句至今被广泛传诵。天门洞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峭壁轰然洞开,就像一座镶嵌在天幕上的通天之门,成为天下罕见奇景,嵩梁山亦由此改称“天门山”。         天门山山体四面绝壁,拔地擎天,云雾缭绕时如悬浮仙境。其“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形态,成为武陵山脉险峻与灵秀的集中体现,故称“武陵之魂”。         天门山旅 游区,兼峰、石、泉、溪、云、林于一体,集雄、奇、秀、险、幽于一身,分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天界佛国、天门洞开四大游览区,景色各异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00:03 编辑

         下午13:30,我们从张家界市区,到达天门山景区停车场。           只见高耸的天门山,气势恢宏,仿佛大自然的杰作,跃然眼前。           我们在“武陵之魂”天门山石碑前合影。           广场一侧是富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天门山景区游客中心大楼。         沿青石板铺就的石阶,我们向天门山景区大门走去。 阶梯两边是火红的红枫,与周围茂密的绿植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登上台基,映入眼帘的是一扇雄伟的大门山门入口处悬挂有金庸先生亲笔题词匾额天门仙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10:05 编辑

          走进山门,对面设有《天门狐仙》演出剧场。       《天门狐仙》剧场一侧的山崖上,有中国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沈鹏先生,在走过天门山通天大道后,盛赞其“曲道通天”而题,字体遒劲有力,与通天大道的雄伟壮丽相得益彰。通天大道,以天门山山门为起点,一路延伸至天门洞畔,全长10.77公里。尽管距离短暂,但其海拔却从200米陡增至1300米,沿途绝壁千仞,空谷幽深,180度的急弯此起彼伏,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壮美的画卷。通天大道自1998年开始修建,历经八年艰辛,至2005年全面贯通,耗资1亿元人民币。它凝聚了全体施工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以惊险奇绝的势态、蜿蜒曲折的形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公路”奇观。           沿着长廊前行,就能俯视到右侧山涧峡谷中《天门狐仙》演出剧场。       《天门狐仙》演出剧场位于天门山景区门口到天门山顶整条峡谷,以天门山景区门口到天门山顶整条峡谷为舞台,在溪谷之上搭建中心舞台,与奇峰流瀑、森林峡谷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一个纵深数公里、横宽和高差均逾千米的世界上唯一的高山峡谷大舞台。峡谷内芳草遍地,溪流潺潺,时有云雾自谷内溢出,宛若现世桃源。         天门狐仙全名《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一部超震撼的山水实景演出、魔幻音乐剧。根据刘海砍樵的故事改编,《刘海砍樵》是湖南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爱情故事。本剧通过对这个经典故事的重新构思、巧妙编排,并在音乐旋律的引领下,层层展开一幅幅绚丽优美、哀婉生动的舞台场景,重新讲述了以砍柴为生的青年樵夫刘海和在天门山中修炼千年的白狐仙之间曲折而浪漫的爱情经历。融入了桑植等地的民歌和土家的民风、民俗,在大型的真实场景中,表演的歌舞剧。以灯光和背景的大型营造以及歌曲独特风格为胜。剧中真实展现了东方玄幻风格的场景:近1万平米剧场的漫天飞雪、狐狸精在舞台上直接变幻成人型、超大可移动人造月亮、瞬间被流水包裹的5000平米玻璃钢炫彩舞台、60米长高空飞桥、主人公飞升至上百米高空变换成星星消失…...剧中使用了大量机械、魔术及特效,营造出一幕幕令人惊异的奇幻场景,让观众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由于剧情感人,坐在观众席甚至能看到旁边观众在抽泣…达到视觉听觉心灵的三重享受。         长廊的尽头是天门洞快线索道站。天门洞快线索道,即天门山3S索道,是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内的一条重要交通设施‌。起于天门山山门,止于天门洞,线路高差‌698米,全长‌1205米,单程运行时间约为5分钟,因此称“快线索道”。天门山一共有两条索道,还有一条叫天门山索道,起于张家界市区大庸路与迎宾路路口西北侧官黎坪城市花园(下站),经天门洞(中站),止于天门山顶原始空中花园(上站),线路高差为1279米总长度为7455米,天门山索道单程运行时间约为28分钟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18:31 编辑

          坐上索道轿箱,离开快速索道下站。         经过5分钟左右,到达天门洞上站。从山上俯览看整个快速索道,其爬坡角度‌超过44.7度,是全球索道中爬坡角度最大的3S索道之一。           从快速索道上站出来,要走一段空间栈道。           栈道就像一条悬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绸带,缠绕在山水之间,漫步其中可以尽情欣赏周围的美景。         沿途的风景变幻莫测,每一步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与壮美。置身其间,俯瞰四周群山,古人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此刻得以完美体现。         群峰之中,一峰突兀而起,因形似昂首挺立的美女,而得名人峰仙人峰在当地的传说中,是七仙女的化身。在我们天门山脚下,有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叫做董家村,那里就是“天仙配”里董永的家乡。孝顺善良的董永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两人结为夫妻,不久又被狠心的玉皇大帝拆散,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情有意的七仙女人回到了天宫,却在凡间悄悄留下了自己的化身,变为仙人峰陪伴着董永,保佑着董家村。
         此情此景,让我怎能不在此留个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23:00 编辑

        再看天门山通天公路,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有着“天路”的美称。公路似玉带环绕,弯弯紧连,层层叠起,被誉为“ 天下第一公路奇观”。 ‌其核心路段通天大道平均每公里设9个急转,蜿蜒99弯,180度急弯此消彼长,直冲云霄。         远远望去,骆驼峰宛如一匹巨大的骆驼卧在山间。那高耸的驼峰,弯曲的脖颈,逼真的形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玉壶峰,是天门山十六峰之一,因为它形似一个装酒用的玉壶而得名。相传,这只玉壶因仙女麻姑为西王母献酒祝寿后,不小心遗留于此地。天门山的另一个名字为“方壶山”,皆因“玉壶峰”而得名。玉壶峰海拔1400多米,四周无任何遮拦,终年云雾蒸腾,放眼远眺,北边有朝天山,西面是天门山的巍峨绝壁,东南方有四十八座马头山,相传是秦始赶山填海时座下的四十八匹天马化身而成。          登天门山,仿佛踏入了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四周是连绵的山峦,脚下是深邃的峡谷,那种震撼心灵的美,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         转过一个山弯,天门洞突现在眼前。天门洞,位于天门山山体中部,是台地边缘的一个地下溶洞,因向斜构造之力挤压、坍塌、溶蚀,南北两端岩层崩落,裸露天门。天门山古称嵩梁山,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山体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征兆,于是易嵩梁山为天门山。天门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南北对开千寻素壁之上,扶摇而通天,气象变化万千,似明镜镶嵌于蔚蔚天幕之上,终年白云紫雾,是世界罕见的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         站在张家界天门洞前,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一座巨大的天门。天门洞矗立在天地之间,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22:53 编辑

         来到宏大的天门山“上天梯”广场,它位于左右山峰的中央接合部,正对着天门洞。         广场正中有两座铜质“天门瑞兽”天门瑞兽设计以貔貅为原型,而貔貅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中的灵兽,有着非常丰富的寓意。它主要象征着财源滚滚和招财进宝,同时也代表着飞黄腾达、鸿运当头、事业一帆风顺、大富大寿、功成名就等美好寓意。此外,貔貅长相凶猛,亦有辟邪,镇宅的作用。故改为,温顺可爱的面貌,为众游客祈福,迎运。         上天梯基座平台的正面,有现代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清代永定县令俞良模为天门山“上天梯”所题诗句莫谓山高空仰止,此中真有上天梯”,诗句形象地描绘了上天梯的高、陡、奇,蕴含着对天门山的敬畏。上天梯共有999级台阶,是是通达天门洞的唯一途径,也是许愿祈福的灵地。其前置有天门祭坛,专供烧香拜天之用。天梯共有五缓四陡,扣合九九之意,揭示了人生之路的起伏跌宕、历经坎坷之后方可成器的道理。上天梯左右两侧共有五个平台,这五个平台分别被称作“有余”、“琴瑟”、“长生”、“青云”和“如意”,分别代表着财、喜、寿、禄、福。         上天梯基座平台的左边,竖有一座红色的石碑,上有元末明初张兑的《天门山图》诗 “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更是直白地将天门山置于江南峨眉之上,凸显其无与伦比的壮美。          我与这次出行的室友,在天门洞前留影。           我们户外群的合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3 00:30 编辑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选择坐天门扶梯登山。          进入天门山这个隧道式的穿山自动扶梯,还真的被这个隧道给惊艳到了,隧道的设计有一定的坡度,蓝白相间的灯光让游客如同进入时光隧道一样,可以在山体中间自由的穿行。         天门山穿山电梯凿岩而建,是全球首条在山体隧道中运行的电梯,连接上天梯广场与山顶。电梯全程位于山体隧道内,由12段扶梯组成,梯级总运行长度897米,提升高度340米。配备16台30米级和3台20米级重载自动扶梯,每小时单向运载能力达3600人次。           经过上天梯广场到天门洞口底的5段扶梯,我们到达天门洞底。           走过一段挂壁栈道。         我们来到天门洞底平台洞口,从这里可以俯视上天梯广场。          天门洞底平台上中间位置还有一道由两只“天门瑞兽”把守的天门槛,迈过去就步入青云了。有诗云:天门山上天门洞,天门洞横天门槛。人间天上有坎隔,若往仙界跨坎过。一生无忧幸福多,犹如神仙乐呵呵。         天门洞底望天门,山是沉默的诗,洞是天空的窗。神奇的天门洞从古至今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其中包括皇帝、文人、道士等,大家被天门洞的神奇的景观震撼了。不管是什么天气,天门洞口常年有团团雾气围绕,洞口有一道霞光,在人们不知道原因之前,一直认为是有仙人居住在洞里。所以,有了天门洞通往仙界的传说。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2 23:55 编辑

          从天门洞底平台到上山顶的扶梯,同样还要走一段挂壁栈道。         站在栈道上凭栏眺望,只见群山如波涛般翻滚,一浪高过一浪,气势磅礴。山脚下,村庄与田野星罗棋布,与群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坐上天门洞口底到山顶的扶梯。            经过7段扶梯到达山顶。           天门山顶的树木植物种类繁多,绿意盎然,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3 10:50 编辑

          沿着山顶栈道前行。         对面东、西、南面均为绝壁的山峰,就是天门山十六峰之一的玉壶峰。玉壶海拔1458米的绝壁上,有座玻璃跳台,现为游客可观赏的景点。         北俯视天门,这里是清楚俯瞰天门洞的绝佳角度。在观景台护栏外有棵古树,是一棵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鹅尔枥树,它凭风而立,清瘦挺拔,苍劲的枝干直指蓝天,便是传说中的“神树”,与南俯视天门的动石相映成趣。          天门山顶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楼台亭廊应有尽有,仿佛进入了空中花园。         过长廊,可以看到一棵参天榉树,生长在巨石之上,根系将巨石层层缠绕,是“木石奇缘”的代表作——木石之恋         从这里可以俯瞰大坪镇犹如世外桃园的田园风光。山下天门水库和李家裕水库碧绿清幽,如镶嵌在山谷间的两块碧玉,静静守望着天门。故有传说是天界关阖天门时使用的两件玉锁,遗落人间后化为两池碧波,这就是天门山一景的“天门锁翠”。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8-13 11:05 编辑

        来到东线玻璃栈道。          东线玻璃栈道全长150米,宽不足2米,栈道都建在悬崖峭壁上,道路全部用透明玻璃建成。            走在上面,看到脚下的万丈深谷,胆战心惊之余,感受凌空行走的快乐。            透过玻璃栈道的透明质感,可以感受到脚下的万丈深渊,让人们更加敬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置身于玻璃栈道之上,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使人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         俯视天门与俯视天门对峙。南俯视天门处,两面绝壁平整如削,巨大的天门洞尽现眼底,青天在侧,白云可掬,人站在这里,就仿佛在天宫里注视着通天的门户,审视着虔诚朝拜的凡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走过玻璃栈道,我们开始下山。跟团游就是这样,连走马观花都达不到。
        坐山顶扶梯,回到上天梯999级阶梯。            再坐索道下山,18:00走出景区,结束了天门山的旅行。             全文完。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