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羊石脑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一整个夏天都是溯溪玩水,让不少驴友愤愤不平了起来,我寻思了一条小众路线肯定也是非主流的,在梅州大埔县,有一条原路上下的轨迹参考肯定不是我想要的方式,咱们行走户外,得不同寻常。

不喜欢水路线的清水姐姐都接受了邀约过后,冷漠啊青鸟啊晓霜啊都欢呼了起来,一向沉着冷静的“开心一笑”也默默地不畏酷热而来。

我预定的路线是沿着树林里的山脊登顶,理论上是凉快哦。

潮汕凤鸟髻捡到的阳光少年小麦同学后来还跟我走了南靖土楼的摇坑尖酸爽过瘾,那时有很多杜鹃花盛开可以欣赏。再上一次的打野是天宫山背后的英哥石尖路线可把他给累坏了,因为步伐偏慢,两天一夜的行走弄的波波老师收尾时候都烦躁了起来。

这次他带来了两位新驴友一起前来,说都是爬过很多户外山的。

可是他的朋友们不明白我的路线特色呀:相当另类。

水泥路拐点切入,就是毫无道理可讲的拱猪路了,绝不是狗子脑啊黄连盂啊草尾山尖啊这般成熟的大路朝天。

老卢和清源山人带着二赖姐等人先拔头筹走的很快,穿过竹林后的道路基本闭塞,被齐人高的铁芒萁阻碍弄得令人很火,强制开路导致粉尘飞扬在酷热的夏季里鼻腔与喉咙都极不舒服,耗水量很大。

恰恰后边传来孔小宁姐姐的手机丢失需要找回来的声音,我交代队伍停下来集体等候,并且让黄护长保持着微信电话的拨打,免得手机在草丛里察觉不到。

优秀的波波老师立马扭头陪同回去寻找,轰下去再爬上来确实在高温天气里累的够呛,手机失而复得是很令孔姐高兴的事,里面有着她作为义工队长许多重要的资料,绝不是临时群里发个大红包可以满足感谢之意。

然而她一分钱都没发。

需要沤尿的清水姐姐自个儿先行试着开路往山脊拱路行走了50米,路痕就清晰了起来,露出泥土表面的石头丰富,南岭山系的莲花山脉特色表露无遗。

天气热得不像话,明晃晃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直晒下来,烤得人皮肤发烫。我们所在的这片区域,连一片能遮阴的阔叶林都没有,只有几株矮矮的松树和一些叫不上名的灌木,根本起不到避晒的作用。

二赖姐却兴致高昂,拉着一帮同样热情满满的老姐们,在裸露的岩石上摆起各种姿势合影。她们动作丰富多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靓丽,仿佛完全没感受到这灼人的炎热。

我可没这闲情逸致,热得直流汗,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后背的衣服也早就湿透了。我一边用手背擦着汗,一边忍不住催促:“快点走啦,这儿太晒了,再待下去都要中暑了,前面说不定有凉快的地方呢。”

轮到后头的“晕了”跟上来,叫他掏出手机来一张,我靠上去也顺到了一张花枝招展的合影。

经验丰富的老卢已是一枚强驴,上天入地都没问题,各种户外路线都把握得很到位,就差爬雪山和潜深海没去尝试了。我们还在下头气喘吁吁时候,他已站在队伍最前边的陡峭岩石上,头戴遮阳帽,脸上还罩着防晒面巾,身上的橙色格外醒目。他目光沉稳地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像是在评估接下来的行进路线。山间阳光炽烈,没有多少遮阴的地方,可老卢却如鱼得水,仿佛这片险峻的山地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舞台,每一块岩石、每一处陡坡,在他眼里都成了挑战与乐趣的源泉,让人毫不怀疑,不管多复杂的户外场景,他都能从容应对。

阿坤是位十足的户外达人,向来非寻常路线不走,专爱挑战有特色、有难度的风格。此次登山,他本可如往常般一马当先,尽情享受征服险途的快意。然而,当身后传来队友摔倒的动静,他立马停下脚步,没有丝毫犹豫,迅速掉头折返,来到摔倒队友身边,一边轻声安抚,缓解其慌乱,一边仔细查看情况,耐心指导、小心搀扶,直至队友安全抵达路口,才如离弦之箭般,奋勇追向已在前头的队友。

这一停一追,尽显他高尚的户外品质,在追求刺激的同时,也将团队互助的精神牢牢铭记于心。

同样需要好好表扬的是巫小屋同学。

她是个很漂亮的小姑娘,身形瘦小,可这瘦小的身影里却埋藏着极强的正能量,在登山过程中,我身边出现有队员受伤,她毫不犹豫地停下脚步,选择留守陪同。她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受伤队员,缓解其紧张情绪,一边小心翼翼地擦洗消毒换药、护送,直到将受伤队员平安送到安全的地方,也才跟着阿坤拔腿去追赶前方的队伍。

看着她为了团队伙伴如此尽心尽力,我心里满是感动。等我痛风的腿康复了,一定要请她吃顿大餐,好好感谢她这份在户外展现出的善良与担当。

因为摔倒的队员是我不熟悉的汕头驴友,不好评价,心里总觉得,她能一直保持跟在队伍前头,那户外能力应该很OK才对,不至于因为经验不足而滑倒。

我真正担心的其实是青鸟,她脚上穿的鞋,鞋底看着就比较硬,在这种需要抓地力的崖壁攀爬路段,估计很不利于发力和保持平衡。不过当时情况紧急,我也顾不上她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希望她能多加小心。毕竟在户外,每个人都得把保护好自己放在第一位,自身安全有保障,才能更好地享受户外的乐趣,也才有余力去帮助他人。

在一个山脊上的小平台停歇,我透过交错的树梢朝山顶望去,规划路线时候在卫星地图里那片心心念念的崖壁,竟赫然出现在眼前。赶忙和身边的老卢、阿坤商量,两人几乎没片刻犹豫,想法和我如出一辙:来羊石脑,精彩之处估计就在于这段崖壁攀爬,要是错过,肯定得遗憾好久。于是,我们开始挑选队员,只叫上体能靠谱、也不恐高的伙伴,一同去挑战,剩下的队员,便叮嘱他们沿着山脊,稳稳当当地行走上山,确保安全。

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给眼前的崖壁镀上一层亮色,仿佛在招手,让人更期待接下来的挑战,也盼着大家都能顺利完成这段不同的行程。

清源山人和依依听了方案立马钻进了灌木林往崖壁切下,老卢和阿坤引领二赖姐啊冷漠啊还有青鸟也随后跟上,我与巫小屋最后面,汕头的那个小姑娘没有说话,拒绝不了我的建议也跟从小分队前来挑战崖壁攀爬。

老卢和清源山人都带了短绳在队伍最前面,动作敏捷的他们很快就依据崖壁的缝隙路线寻找到可行之路。在每一段的上头帮助下头的队员攀爬,很有团结的景象。

我带了一捆长扁带,可是在队伍最后面,也无法超车就是。

我穿着户外特工的马丁靴其实也不适合攀爬石头崖壁,牛筋底十分有弹性不利于抓着石块凸起,连忙一而再再而三强调每人要注意安全。

每一处要脚踩稳,手抓稳。

远处看这崖壁难度很小,近身了才感觉到很陡,

长扁带应该要交给最前头队员携带的。

崖壁陡峭得吓人,几乎是垂直的,队员们手脚并用地往上挪,脚下的石块看着好像松动,稍不留意就可能滑落,没有拿出绳索来保护欠妥的很不应该,大家只能紧紧抠住岩壁上凸起的石棱和顽强生长的矮丛野草。

攀爬之前,本应该告诉队员如何运用重心技巧,可现在只能硬着头皮上。有人身体晃了晃,惊得旁边的人赶紧伸手,心脏都快蹦出来了。阳光毒辣,汗水糊了眼睛,却不敢去擦,生怕分神。每向上一步都无比艰难,耳边只有自己粗重的呼吸和风吹过崖壁的呼啸,惊险感紧紧攥住每个人的神经,都盼着能快点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在一处三四米高的断壁处,其实有很好的抓点踩点,已经先爬上去的老卢掏出了短绳,辅助冷漠等人借力而上,依依和清源山人从右边的拐角爬上难度还更大,那里的岩壁看着更光滑,每一步都得格外谨慎,大伙身体紧紧贴着岩壁,像壁虎一样慢慢挪动。

阿坤站稳位置,耐心指导身边的队员如何向上爬,我在画面的最下边除了大吼要注意安全,还真使不上劲,既紧张又担忧,

然而,轮到汕头的小姑娘时,意外发生了,明明老卢放下来的绳索已被她抓牢,不知为何,她竟松开了手,整个人瞬间滑落,滚了两圈,有一棵矮松的阻挡才导致没有进一步滑坠,骨折倒是不会,因为碰撞头破血流是出现了,眼镜都被撞飞了,真不应该!

后来回想,估计是她本来脚就还没踩稳,抓握石壁支点凸起时,想着更换位置,可这一系列动作,显得她一点经验都没有,完全是凭着一股冲劲在尝试,没料到风险来得这么快,那瞬间,连在下方一直叮嘱的我,都被吓得声音发颤,只盼着她能有惊无险。

我一边下撤到这小姑娘的位置,一边大声叮嘱别动别紧张也别哭别害怕,背包里的医药起到了作用,可是我动作不娴熟,或者自己也是惊慌吧,创口贴的粘贴都固定不住它的伤口。

我将背包里的长扁带绑住这汕头小姑娘的身子,旁边的阿坤和巫小屋不用吩咐就靠近全力帮助将她运送下这石头崖壁再说,其他7位队员我交代不要折返下来了,也下不来,注意安全全力以赴往上攀爬,要求顺利登顶就好。

肢体没有骨折骨裂就好,仅仅皮外伤倒是不碍事。

我包扎水平实在差,巫小屋小心翼翼地帮忙再换药的时候,我在对讲机呼叫山脊上行走的队员,波波老师收到指令,要求小麦两人极速退回到原来的山脊小平台等候,这架势,汕头的三人肯定得原路先下山了。

惊吓多多少少损耗了很大的能量,大家稍作休息,赶紧补给了糖分。好在汕头小姑娘行走并无大碍,我们穿过茂密的灌木林,回到了山脊。

这里,巫小屋同学和陈同学正陪着小麦在此等候。我交代阿坤,趁现在情况良好,带着巫小屋和陈同学沿着山脊去追赶前边的队员,应该没问题。

而我得负责带路,陪同汕头的3位队员往回走,争取快点下山,到能让户外保险生效的二级医院去做全面检查,好彻底放心。

行走缓慢但也顺利,阳光依旧刺眼,可我心里都盼着能赶紧完成这趟收尾行程,让刚才的惊险快点翻篇。

对讲机里一路沟通清楚发生的事情没有大碍,只是我自己没法随同队伍登顶产生了内心的很多不安,只是让阿坤和巫小屋没法享受到崖壁攀爬的快乐令我十分愧疚。

没事就好,清源山人每每停下来等候后边的队员时,就可以落心地开始寻宝了,对这老前辈来说,眼中的大山到处都是奇珍异宝。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