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梁林路—山西古建筑之旅(二)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今天我们从中条山阳城来到了太行山晋城,第一站先去了泽州渉椒三教堂。该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清代康、乾、道光年间多次重修,形成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分布舞楼、献亭、三圣殿,两侧设配殿、看楼等共计有68间建筑群。庙门朝东,打破传统坐北朝南的建筑形制。

“三教堂”建筑群以木雕工艺著称,献亭采用单椽歇山顶与垒叠式柱础,雀替雕刻牡丹、龙凤纹样。舞楼为二层结构,上层保留戏剧演出题记,是研究上党戏剧的重要实物资料。三圣殿内分别供奉着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和孔子塑像,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冶底村岱庙,(冶底村自古以来就是铁匠铺集中地)岱庙也叫泽州岱庙,俗称西大庙,位于山西晋城市郊区南村镇冶底村,是一座集南方园林和北方寺庙特征为一体的园林式古建筑群。

岱庙最晚建于宋代,庙内最早的建筑遗存为正殿天齐殿的宋代石基、文形覆莲柱础与石柱,石柱上有宋元丰三年(1080年)题记。后历金、元、明、清等各朝又屡加修葺,终成今日所见之形制格局。庙依山势而分上、下两院,高低错落,清幽静雅。沿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鱼沼、竹圃、舞楼、天齐殿。两侧又设有碧霞元君殿、土地殿、五谷神殿、虫王爷殿、牛王殿、龙王殿、速报司神祠、关圣帝殿等。庙的下院有清泉、鱼沼各一。建筑精工细雕,造型独特,令人震撼。岱庙所在地冶底村为专营冶炼的古村落,遗留多座明清院落,古香古色,古韵悠长。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晋城市,费了很大劲才在城区南街寻找到“怀覃会馆”。

怀覃会馆为清朝河南北部商人出资修建,是河南同乡集会、旅居、娱乐的场所。会馆修建于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拜殿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侧殿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会馆坐北朝南,由大、小两个院落组成,现存建筑有大殿、拜殿、东西耳房、东西厢房、东西厢房耳房、西大殿、西大殿耳房。怀覃会馆保存较好,格局较完整,为研究清代会馆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我们离开怀覃会馆时,夕阳已斜照在太行山巅,金色的余晖为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回望这一天的行走,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敬畏。游览晋东南古建筑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山西大地上鬼斧神工的建筑杰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华民族对建筑艺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此次晋东南之行,无疑将成为我记忆中最为宝贵的旅程。希望明天继续,欣赏国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