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日记1077篇)江津插旗山“天空之眼” 探綦江牯牛背 - 四川 - 8264户外手机版
风吹过山脊,呼啸而过,带着山林深处的回响,也带来了群山的呼唤。
行走在这条线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人类尚未踏足的原始世界,每一步都踩在岁月的痕迹之上。
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的一条细线,既惊险又壮观。





【时间】
2025年9月7日早6点50分-22点30分
*
【天气】
啨.32℃
*
【偶遇地点】
汇东大酒店旁公交车站(王老四酒店旁)
【行程】
8+3公里
*
【用时】
3+1小时
*
【徒步线路】
自贡~傅家~双胞胎村~山林小路~插旗山-天空之眼~双胞胎村~綦江牯牛背~自贡
*
【人数】
22
*
【徒步费用】
137
*
【徒步道路】
机耕道00% 小路80% 栈道路20%
*
【徒步速度】
每小时3-4公里
*
【徒步装备】
30—45升户外背包、遮阳帽、伞、头巾、速干衣、墨镜、护膝、登山杖、保温杯、垃圾袋 安全哨
【徒步提示】
徒步随身带一些常备药物.{风油精,创可帖等}
*
【徒步感受】
徒步山脊林荫深处的天空之眼, 国旗飘扬在山巅 漫步綦江牯牛背, 览山峦美景

插旗山位于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处于渝川黔旅游金三角核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最高峰海拔1369.4米,是江津区“凤尾”旅游环线的最高山与声名远扬的“青堰双胞胎村”相邻, 插旗山名称的由来充满历史韵味,旧时因作为航空地标,山顶插有国旗故而得名,如今山顶的五星红旗依旧迎风飘扬成为当地独特的精神符号.
从四屏镇青堰双胞胎村出发,全程往返约8公里,徒步时间约3小时,海拔升降达1300米,难度适中,无论是徒步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行者,都能在此找到乐趣与挑战.沿途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行走在蜿蜒的山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繁茂的植被覆盖着山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让你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途中,你会邂逅神秘的双胞胎泉,青堰村以双胞胎比例奇高闻名,这一奇特现象据说与这口泉水息息相关,停下脚步,品尝一口清冽甘甜的泉水,感受它带来的神秘力量,说不定还能收获一份美好的祝福.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壮丽的景色令人陶醉,连绵起伏的山脉,蜿蜒曲折的公路,层层叠叠的梯田尽收眼底,远处的江习高路上的笋溪河大桥,横跨两岸,雄伟壮观,若是运气好,遇上云雾弥漫的天气,整个山脉被云海环绕,仿佛人间仙境,如梦如幻,“天空之眼”,是这条徒步路线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在插旗山顶西北200米处,海拔1300米的地方,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大山洞,宽约10米,高约5米 ,当地人称之为“穿洞岩” 站在洞中,抬头仰望,通过洞口可以清晰地望见蓝天,“天空之眼”也因此得名,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观赏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四屏镇插旗山徒步,不仅是一次身体的锻炼,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背起行囊,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开启属于你的徒步之旅吧.

牯牛背是重庆市多个区县内存在的地名,主要分布于綦江区、万州区、江津区等地,因山脊形似牛背而得名。该地名最早见于解放前(2022年资料),在綦江区郭扶镇永胜村表现为丹霞地貌形成的险峻山脊, 牯牛背在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构成徒步路线节点,同时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偏远山村发展的典型缩影。
牯牛背因山脊形态酷似牛背得名,綦江区郭扶镇永胜村的牯牛背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当地绅粮为防御匪患修筑寨门 。该名称在重庆市域内呈多点分布特征,万州区高梁镇双河村牯牛背与古道遗址相关联 ,江津区牯牛背作为大圆洞国家森林公园徒步路线地标存在.
綦江区牯牛背呈现典型丹霞地貌,由白垩纪早期砂砾岩层风化形成 ,山脊赤红色岩体突兀于森林之中,形成"头上蓝天白云,脚下万丈深渊"的险峻景观 ,最窄处不足半米 。江津区牯牛背则处于森林覆盖率达95.4%的峡谷地带 。
“牯牛背”,这一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坐落于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永胜村的高青场西南,仅距5公里之遥。其独特的山体形态,宛若一头雄壮的牛只,脊背线条流畅,总长逾千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三段山脊长达300米,表面光滑圆润,犹如驼峰般起伏不定,远观之下,仿佛牛背的轮廓跃然而出。更神奇的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登山小凹槽,巧妙地分布在脊背上,宛如牛的脊柱一般,使得这方山体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生动地再现了牛背的形态。
“牯牛背”山体,三条显著的脊线矗立在山间,轮廓清晰,棱角分明。这些山脊线条高峰与低谷相间,呈现出波状延绵的态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体上。最宽处约为4米,而狭窄之处仅2米,脊背两侧则是光滑陡峭的岩壁。在5至30米的岩体上,偶尔能见到灌木和野草顽强地生长,而大部分山体则裸露在外。每当阳光照耀时,这些裸露的背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特别是在雨后,裸露的山体呈现出通红的色彩,宛如几头牯牛静卧在山间。
由于脊背光滑且垂直高度超过40米,且缺乏护栏保护,胆小者往往望而却步。而胆大者虽能登顶,却也难免心生畏惧,行走时小心翼翼。许多尝试登顶的人,在站在脊背上四下张望后,心理防线往往会瞬间崩溃,最终只能无奈退却。因此在当地,有着“好个牯牛背,险过西华山”的说法,甚至有人戏言“牯牛背是綦江的华山”。
与“牯牛背”相映成趣的是“大石牛”与“小石牛”这两座孤峰,它们扁长如墙,直线型延伸,山脊顶部宽约2至4米,总长达到700米,与崖底的垂直距离约为30至70米。这里与“牯牛背”的荒凉裸露形成鲜明对比,植被茂密,荆棘丛生。特别是“大石牛”,其红色裸岩部分长达100米,脊背光滑难以攀附,只有西南侧绝崖边上的几步人工石梯可通至背顶,极具挑战性。
站在“大石牛”上,山岭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美景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而“大石牛”与“小石牛”海拔较高,地形开阔,地质形态多样,远观之下,仿佛一群牛正在踌躇满志地前行。


行程
周日早6点50分,我们从汇东大酒店旁出发,从自贡上高速,一路顺利,在傅家下高速,沿省道继续前往双胞胎村,在上午10点半过,到达双胞胎村的徒步起点下车,开始徒步,经双生井,过竹笋,进入山林小径,爬坡上坎进入步道,沿步道徒步20分钟后,从步道旁的山林土路徒步上山,连续的爬坡路,让大家有点不适应,上到山脊,横切向着插旗山徒步,沿山脊穿林荫小道,一路在山脊野径上穿行,徒步来插旗山第一个打卡点,红旗山峰,队友们纷纷合影留念后,折返后,继续向着另一边的天空之眼徒步,行山脊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经过两个小山梁,徒步来到天空之眼,在美景中,队友们打卡留影,照合影后,我们原路返回,沿山路下山,过山林,步道,土路,从石梯下山,回到双胞胎村起点,时间已经下午1点了,我们就地露餐,休息一下后,2点过上车,驱车前往綦江牯牛背,一路辗转,在下午5点,才达到牯牛背起点下车,进入步道,一路前行,爬坡上山来到牯牛背,站在牯牛山脊,觅绵绵不绝的群山,风光无限,在牯牛背走走停停,欣赏美丽风光后,原路返回到山下停车处上车,踏上归途,一路顺利,晚10点半,平安回到自贡,结束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