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虫户外便携高压锅焖饭尝试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装备天下

作为一个户外重装佬,徒步过程中的每一顿伙食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吃好了才有精力淦山。

在以前的户外徒步中,分别尝试过阴米,免煮米饭等等,事实证明都不适合自己,吃过两次后就咽不下去了 还记得2023年端午在贡嘎环线徒步过程中吃的免煮米饭,当时就差点yue了

经过多次尝试,最后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的泡面或者挂面,再加上自己炸的腊肉哨子,勉强能在户外熬过三五天艰难时光,保住自己一条鲜活狗命出山。

为了改善伙食,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路线,决定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尝试,遂把目标放在了高压锅上。

为什么是高压锅呢?

1. 户外的燃气资源有限,通常都是携带一个230克或者450克的气罐,所以节省燃气非常重要。

2. 我们经常去四川云南西藏的路线,海拔基本都在四千甚至五千米,沸水的温度只有八十多度,是无法把米饭完全烧熟的。

针对以上两个痛点,高压锅都能够很好的提供解决方案!

高压锅通常都是给我们一种非常笨重的印象,对于论克计算的户外重装佬来说好像遥不可及,但现在市场上根据重装佬的需求设计了很多便携的高压锅供大家选择。

在进行一番精心细致海选之后,基本把目标锁定在萌虫的户外便携高压锅。

淘宝下单,广州发货,隔天收到。

外包装 ↓

包装的另一面 ↓

防撞泡沫保护得很好 ↓

还有一个蓬松的收纳袋↓

拆开收纳袋,主角登场!↓

亮骚的粉橙色,你就是营地最靓的仔!↓

1200毫升的容量,煮饭足够2-3个人食用,烧水也方便 ↓

盖子上面左边是安全阀,中间是重力限压阀,右边是热敏防烫贴纸↓

盖子内部,防堵滤网,安全阀和密封圈,官方号称80kpa的压力↓

高压锅内部,做工很惊喜,没有任何毛糙 ↓

说明书↓

官方建议煮饭配方和步骤 ↓

全部重量330克,控制得非常好!↓

开箱完毕!先烧一锅水开锅 ↓

盖子上的热敏防烫贴纸原本黑色,加热后变成醒目的红色, 提醒你注意防烫!↓

热敏贴纸变色过程 ↓


开完锅后,先尝试煮饭配方。

家里的东北五常大米,125克(已去皮)↓

加水164克,米和水的比例是1:1.3 ↓

搅拌均匀↓

两片腊肉切成细块↓

腊肉细块放入锅内,搅拌一下。↓

模仿户外实际使用环境,直接上火开煮,不给它泡米的时间。↓

大约1分半钟上汽,然后调小火继续煮8分钟,但由于是家里的燃气灶,最小火也稍微偏大,控压阀旋转的很快↓


8分钟后关火,继续焖10分钟。

十分钟后放气开锅,锅盖打开的瞬间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

成品色香味俱全! ↓

口感甚至超过家里的电饭锅 ↓

把米饭盛出来,发现锅底轻微糊锅,用勺子刮不下来 ↓

盛出来的米饭就一小碗,不够吃 ↓

初步结论,高压锅适用非常好,但米水比例,焖煮时间等还需要进行摸索调整。

针对糊锅情况,决定增加水的比例,并且些微缩短焖煮时间(我担心是烧煮时间太长导致的糊锅)。

第二次尝试,150克大米↓

米水比例增加到1:1.4 ↓

腊肉稍微放多点↓

为了更好模拟户外情况,决定用户外气罐提供热源 ↓

大火1分20秒就上汽了↓


上汽后把火调小,继续焖煮7分钟 ↓


七分钟后关闭火源,继续焖10分钟。

十分钟后放气开锅 ↓

色香味依然还是一贯的顶级水准

扒拉一下锅底,发现没有糊锅! ↓

但是,吃饭的时候发现,锅底还有少量米饭有细微的硬芯,因此,下次测试将继续提高米水比例,并且适当延长焖煮的时间。

结论:经过两次测试,户外便携高压锅做饭方案完全可行,基本能确保20分钟内吃上香甜的米饭,重量也在接受范围内。√

最后,针对此锅的一点小小的设计遗憾,在烧煮过程中,手柄温度较高但却没有做任何防烫处理,对于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希望下个版本能改进,当然,增加防烫措施肯定会相应的增加重量,但这却是必要也是能够接受的。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