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徒步扎尕那,跟随尕娃看石头
九月,避开了七八月份的暑假户外出行旺季,我觉得我这个退休老人可以出去走走了。
原打算也去网红线路乌孙古道看看,但新疆的主要徒步线路都被封了,在8264户外活动平台看户外召集贴,扎尕那这个多年前就耳熟能详的户外徒步线路进入了我的首选。
甘南秘境扎尕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的一座藏寨古城,藏语意为“石匣子”,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巨大的石灰岩山体鳞次栉比铺展开来,山体的石灰岩受千万年水蚀、风蚀,加上受热不均热胀冷缩的崩裂,形成了犬牙交错、陡峭险峻的山势,移步换景。
其主要徒步线路有两条:大峪沟穿越扎尕那,措美峰穿越扎尕那。都是50来公里,大峪沟进累计爬升2700多米,措美峰进累计爬升3200多米,措美峰进难度强度都要大点,正常情况都是四天三晚,也有三天两晚的。
这次活动由来自苏州的feny美女发起,最后确定同行的共5人,分别来自苏州、无锡、广州、惠州、郴州等地,线路是大峪沟进,扎尕那景区出,时间是四天三晚,9月13号岷县集合,14号进山。
郴州至岷县。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早订好的12号郴州至广元的火车在上车前几个小时突然停开了,好在还有一趟去重庆的车在运行,为了不影响团队活动,马上改由重庆转车到岷县。
去重庆的火车卧铺上。我的隔壁还是鼾声如雷,好像我跟打鼾的有缘,坐普通火车卧铺与打鼾的为邻成为了常态,也不足为怪了。印象深刻的还是一群去重庆旅游的老头老太,一路叽叽喳喳,大呼小叫,穿来穿去,上下铺要拍照,推车经过要抢着推车吆喝拍视频,总能找到乐子,一刻也不得消停,原以为避开暑寒假,没有小孩火车会安静一点,没想到老人更能折腾,是不是人老了都是这样呢。自己也是老人,所以出门在外时刻要提醒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列车晚点了3个多小时到达重庆,原来还在想到达重庆后4个小时的转车时间要做点什么,现在好了,列车这晚点晚得恰到好处,再晚点就赶不上下趟火车了。
13号晚上7点多,终于抵达了岷县,入住了feny订好的酒店。5个人都按约定抵达,预示着活动的顺利。
换了新包,还是带上这条可爱的小龙,佑我一路平安。

重庆北站打卡。
徒步第一天(14号),岷县至大峪沟至河边营地。早上6点半,我们坐上feny约好的包车,到达大峪沟景区外,再换乘当地的车辆进入景区。当地的司机还说我们来的太晚了,担心景区有工作人员不让我们进去,其实整个景区空空荡荡,除了我们5人加上另外两个进山的驴友,再没其他人。
在大峪沟景区完成打卡拍照,吃好早餐(岷县带来),就从一条不起眼的进山小道开始登山了。进山就是沿着蜿蜒小道急剧爬升,对新驴不是很友好,好在天气晴好,但晴好的有点过分了,9月份的甘南,海拔3000多米的大山里,居然还有二三十度高温,今天全程我都是穿着短袖,还热的要死,晒的要命,老天爷也真会玩。
河边营地地势平坦,河水潺潺,绿草如茵,树木茂盛,真正的五星营地。升帐扎营,埋锅造饭,其乐融融。太阳一落山就开始乌云密布,闪电雷鸣,一会下起了大雨,雨一停又是满天繁星,这才是山里气候的常态。
大峪沟景区打卡合影
进山就是急剧爬升
来自惠州的不秋帅哥
这次活动发起人,来自苏州的feny美女


我多年的户外搭子,来自广州的小江湖美女

来自无锡的陈帅哥

高温暴晒,一路短袖前行

舒适的河边营地
徒步第二天(15号),河边营地至无名营地。早上起来,天气不错,碧空如洗,做早餐时突然出现了很多牦牛,倒也相安无事,可怕的是我要方便时,有一头牦牛我走到哪就跟到哪,距离不到一米的瞪着我,吓得我硬是没有敢方便。
今天经过大便石,双乳峰,翻过五六个垭口,到达喀拉克垭口脚下的无名营地,一路爬升1000多米,强度还是比较大的,对新手也是一种考验,我们早上8点半出发,下午6点左右才到达营地,快到营地时下起了小雨,后来雨越下越大,到营地后冒雨打好帐篷就钻了进去,再也不想出来煮米饭了,吃点干粮,听着狂风暴雨拍打着帐篷迷迷糊糊的就睡了。
早上起来后一直跟着我的牦牛





前面是双乳峰


徒步第三天(16号),无名营地至东财营地。起来又是大太阳,但也不敢耽误太久晒帐篷,今天要翻越多个垭口,通过整个线路4200多米的最高点,对有高反的新手来说今天是一种考验。
起步就是翻越喀拉克垭口。过了垭口就像进入了魔幻世界,已经不在人间了,这里奇特的石山你想象是什么就是什么,途中等待或休息的时候,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这些石山,想象哪个地方可能住了仙人,哪个地方可能有魔,这次重装徒步体会到了长线徒步快有快的痛快,慢有慢的乐趣。停下脚步,静静的欣赏神奇的远山近石,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就像对待美食,你可以狼吞虎咽,也可以细嚼慢咽。
东才营地是大峪沟起点和措美峰起点两条徒步线路汇合点,营地在一个缓坡上,我们到的比较早,悠哉游哉地做饭拍照,看着从大峪沟、措美峰来的各路驴友,有激情澎湃的,有疲惫不堪的,也蛮有意思。
晚上老天爷又来给我们上课了。闪电雷鸣,狂风暴雨,接着是冰雹,我的没有账杆靠一根登山杖顶着的金字塔帐篷,真怕被冰雹砸垮,只好用两只手顶住,好在冰雹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尽管后来一夜都在下雨,但只要不是冰雹就好。

[size=21.3333px]翻越喀拉克垭口后,就像进入了魔界,不在人间了。











停下脚步,不为打卡拍照,也不是为了休息,只是静静的欣赏这里神奇的远山近石,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东才营地,此时的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谁能想到一个小时后的狂风暴雨,冰雹施虐。

有了这个小高压锅,在高原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大米饭了。
徒步第四天(17号),东财营地至扎尕那景区入口。昨夜的雨一直没停,但还是要按时起来冒雨烧水煮吃食,胡乱吃完就不管干湿把所有东西往背包里装,反正最后一天也不管那么多了,其结果是感觉自己像是背了一袋水,而不是装备。
今天要爬升600米翻过3个垭口才到达扎尕那景区机耕道。一夜暴雨,一路上雨也没停,河水上涨,道路湿滑,强度也不容小觑,但为了最后的胜利,好像都打了鸡血一样,冒雨直往前冲,下午近4点,终于按时抵达了扎尕那景区出口,顺利圆满完成了这次重装穿越活动。


扎尕那景区机耕道尽头的小屋,越野车可以从景区到达这里,要坐车出去拼车每人200,包车1000。



神山庙打卡拍照

扎尕那景区
这次卓尼县大峪沟到迭部县扎尕那的重装徒步穿越,全程50多公里,翻越5个4000米以上的垭口以及10多个3000多米的垭口,累计爬升2700多米,欣赏了甘南地区最奇幻险峻的风景,也体验了老天爷赏给我们的天气变化。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更不是有腿就行,就算你走过网上认为的国内最顶级的珠峰东坡,希夏邦马,也可能在简单的线路上倒下,任何线路都不可小嘘,还有就是户外线路是走不完的,没有什么人生必去,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