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帮街坊把ATX680修好了,街坊说骑起来,比以前顺滑了100倍!客户有了信心,自然带来更多的单量,他家里的第二辆车,又送上门来了。
依然是咸鱼上淘的二手捷安特,ATX770,理论上要比前几天刚保养好的ATX680高级一点。有了上次的经验以后,以为随便就能拿捏。
谁知道,翻车就在一念间。
经典的三盘系统,经典的BB5线刹,怎么用都不坏的26宽胎轮组。虽然没有了ATX680油刹的花俏,摩挲着手上,这辆车的整体素质确实高一个档次,至少,它的开档尺寸是正常的(上一辆车奇异的后开档,要了老命)。
街坊说,这个车骑起来没什么问题,就是后轮好像一晃一晃的,其他有什么问题,帮忙看看。
于是就来看看,开整。

经典的BB5刹车,这么多年了,回弹力还可以。单边制动虽然不够丝滑,但胜在结构简单,怎么都用不坏。刹车线已经全部锈掉了,刹车及回弹都生涩,按贴吧的说法,就是握力器。但街坊一直说,刹车挺好的,不用怎么搞。再一次证明键盘修车,和家用日常相比,概念中的手感和日常能感知到的手感,差距巨大。

客户没有需求,似乎不需要过度保养,但还是耐不住,就把后刹线给换了。上图左边的旧线从刹车管抽出来后,带出一地铁锈。右边的新线光彩照人,还没装上,我已经可以想象那种温润的手感。

我有个装线的小喜好,就是将链条油(湿性最好,干性的也无所谓)抹在线上,再插入线管,进一步降低线管(这次没有更换)与线的摩擦力。

来令片磨损不算很严重,顺手也换了吧。
这么多年的车,变速还是很能打。尾钩被撞歪了,变速不准之余,还导致变到最大飞时后拨与辐条干涉。用内六角卡住稍微掰一下,略微复位,让变速畅顺一丢丢。也不敢太用力去满格复位,依然采取调整高限位螺丝,放弃最大盘的方法,降低后拨被卷进后轮的风险。少一个可用盘片,家用车一点问题都没有。
标配的捷安特轮组,六钉的碟片安装方式。碟片已经偏摆严重,本着客户价值最大化,想客户所想,想客户未想的服务原则,计划更换碟片。但没想到六钉已经全部锈死着花鼓上,暴力拆解就太费劲了。算了,拿个铁钳,这里掰掰那里翘翘,减少一点蹭碟就算交差。
以前纠结过一个问题,长途花鼓选中锁还是六钉的方式?中锁要特别的安装工具,六钉就一个内六角搞定。但对老旧的轮组,显然中锁更不容易被锈死,更具有长期保养的价值。
最麻烦的来自后轮,街坊反馈后轮晃动,来源其实是松松垮垮的飞轮。
刚开始还以为只是少了垫圈,拆开后才发现,飞轮的松垮,源自松垮的塔基。
这个花鼓是轴承加滚珠塔基的混合结构,估计是塔基少珠子、珠子裂了等需要深度保养的项目了。还是第一次保养滚珠塔基,于是等拆装工具又过去了几天,街坊显然已经在催——这次,怎么搞这么久。
后悔上次修太快了,客户的期望,从一开始就要管理好。
老旧的花鼓,最大的问题不是偏摆,不是框量,是拆不下来!花鼓的轴承部分,拧拧、敲敲、打打,毫无压力就让它们都全部露出原形了。装上塔基拆卸工具后,任我怎么用力,压紧碗死活都不松动。
一筹莫展之际,顶着油腻腻的双手,反复查阅视频,我确信工具的安装没有问题,我确信顺时针是松开的方向……客户催单的声音言犹在耳,就试最后一次吧,这次,用点力……
一发狠,似乎听到了塔基松动的一声咔嚓,心中狂喜,以为“我终究还是天选之子”,还是被我搞定了!但当我看到,拆装工具已经不是原来平面压入,一边歪斜出来时,我知道,坏了!马上倒序操作,把工具松动出来,检查塔基,担心被确证——原来是工具滑牙了,顺带把压紧碗上的两个卡口都拧缺口了。工具坏了无所谓,这个塔基算是拆不下来了。
手残的我,之前还往里面喷了不少的WD40,期望能松解一下。但塔基没松解下来,里面千金片的润滑油倒是被洗出来不少,黝黑黝黑的污泥顺着辐条而出,还挺治愈的。
(大战塔基的整个过程,油污满地,没有照片)
拆不出来,没法上油,里面的千金片就是在硬磨,这个轮组寿命,不久矣。
没办法了,还是向街坊认错吧,车没修好,可能还更难骑了,到实在不能骑时,直接换轮子吧。
没功劳也有苦劳,这么多年没擦过的车,油泥都被转移到我的废旧衣服上了,可能也减重几两了吧。

修车,还是要有敬畏,别人轮组好好的,拆它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