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的汇宗寺,你们都错过了后面的美景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本帖最后由 per2003 于 2025-10-8 21:31 编辑

多伦汇宗寺是蒙古高原上的一座藏传佛教的圣殿,从历史到今天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汇宗增的兴衰始末,与有清一代蒙古地区的zz、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是清王朝至康雍以后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高原的一个缩影。它所经历的辉煌与衰败,是一部最为简明的清代蒙古喇嘛教兴衰的历史画卷。
但是大部分人仅仅游览了前面的景点,其实汇宗寺的地盘很大,右边和后面还有很多地方。 本人国庆做了个深度游,跟各位分享一下。




康熙帝与汇宗寺的关系是清初zz与宗教互动的重要案例,体现了清王朝利用藏传佛教治理蒙古、巩固边疆的战略。

  • 康熙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后,于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召集喀尔喀蒙古各部会盟,确立清朝对漠北蒙古的统治。为巩固盟约,康熙下令建造汇宗寺(1701年建成),成为漠南、漠北蒙古的宗教中心。汇宗寺是清廷“兴黄教以安众蒙古”政策的具体实践。通过扶持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康熙帝既满足了蒙古贵族的信仰需求,又以宗教纽带强化其对清廷的认同。


康熙帝的zz意图是削弱蒙古世俗权力,清廷通过支持黄教寺院,间接削弱蒙古王公的世俗权威。汇宗寺的活佛由清廷册封,经济上依赖朝廷赏赐,形成“以教代政”的控制模式。构建“中华—藏传佛教”共主形象,康熙帝多次巡幸汇宗寺,并题写匾额、碑文(如《汇宗寺碑文》),强调清帝既是儒家天下的君主,也是藏传佛教的庇护者,塑造多元统治的合法性。汇宗寺成为清廷与蒙古、西藏沟通的桥梁。康熙后期,清廷通过该寺调解蒙古各部矛盾,并为日后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制度奠定基础。


晚上的会盟碑。

大家看到的汇宗寺是这样的-1

大家看到的汇宗寺是这样的-2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