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邛海畔有一座三教合一的奇特寺庙,灵鹰寺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2025年9月13日下午3点左右离开邛海公园,驱车沿湖岸边的环海路逆时针行驶。行至南岸中部,看到有路牌写了大石板古村,路边停了很多车,于是也停车一观。从停车处小路进入村中啤酒广场,一片翘角飞檐、造型精美的古建筑群映入眼帘。
及至跟前,门楼上方蓝底匾额上书“灵鹰寺”三个金色大字,寺名下白色匾额上书“护国道场”四个黑色大字,入眼即感觉此寺庙气势不凡。

寺门前,有两尊巨大、造型奇特的神兽石雕雄踞两侧,石雕头部似龙,头顶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显得威严而神秘。此神兽名叫蚣蝮(gōng fù),属镇水神兽,别称避水兽,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生九子的有一个版本就把它列入九子之一。其形象多见于桥梁、宫殿建筑的排水口,如故宫、天坛等地的石雕构件,承担镇水防灾功能,紫禁城台基栏板处的蚣蝮群像可形成“千龙吐水”奇观。在这寺门口摆放,也许是为了镇住邛海水灾吧。


灵鹰寺位于四川省西昌市海南乡钟楼村,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以佛教黄色为主,彩绘以皇宫和玺式(以各种龙的图像为主)彩画和民间传统彩绘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1995年被列为西昌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寺庙坐南朝北,主体建筑呈三进布局,设有“无极殿”“地藏殿”“大佛殿”“观音殿”“关帝殿”“韦陀殿”“祖师殿”等殿堂。
寺庙中门(空门)大开,和常规寺庙只开无相门,无作门不同。寺庙内外有很多拍艺术照的美女,应该是这寺庙建筑造型很特别的缘故,尤其是爱马仕橙色围墙,更是吸引无数人打卡。

右侧无作门是关闭的,布满铆钉的木门甚是古朴,门口的石鼓都摸的包浆了。



寺庙大门左侧(西侧)是德日楼,入口屋脊上有一僧人骑鹰雕塑,应该与灵鹰寺名字来源的一个传说有关,那个传说就是:灵鹰寺这个地方原是烂泥滩地,一位祖师骑着似鹰非雕的神鸟来到此地,神鸟展开10余米长的金色双翅,在此地盘旋三圈,烂泥地便成为了干地。当天夜间,祖师就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庙宇,之后乘神鸟而去,由于祖师所骑神鸟非常像鹰,遂将寺庙取名灵鹰寺。(灵鹰寺的另一个传说是:相传在明朝时期,此地是一块千年不干的藻地。有一天,天上突然出现神鹰在云中鸣叫,声音极像“灵鹰寺”,且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但一夜之间,此地水干。本地绅士遂出钱“慷慨捐资”在此地修建了灵鹰寺。)
德日楼两侧屋脊上有青龙和白虎雕塑,左青龙,右白虎,中间是祖师骑神鹰。





培育编织成花瓶状的紫薇,开花时应该很漂亮。

这道门上贴有哼哈二将,应该此门是以前的山门,后来扩建后把山门移到外面了。



三教殿门头内匾额“又逢一境”为明代牌匾。

地藏殿“九华宫中”,还保留有明代的十殿阎罗图。


地藏殿后走廊有韦陀神像,不是常规供在天王殿弥勒佛背后的。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殿外还有一株两百多年的女贞树。




儒家孔子,神佛于一体,甚为奇特。

三清殿在寺的深处,殿不大,却较高,仰头望去,梁柱交错,暗沉沉地压将下来。四壁皆是悬塑,密密麻麻,挤满了神仙鬼怪。这些塑像不像山西小西天的那般精致,却自有一番生气;塑工不甚细腻,甚至有些粗率,但人物的神态却极活现。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是没有独立的殿堂,而是直接放在通道上,这种布置方式别具一格。


夜叉顶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