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西园寺坐落在苏州城西阊门外,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院。寺院大门正对上塘河,河上架两座石桥:
桥前立一面照壁。黄色的照壁顶上铺着简瓦,正脊中央雕有两龙盘绕,两端雕有小兽,壁上大书四字“戒幢律寺”。西园寺原名归元寺。明代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把归元寺改建成宅园,名为西园。徐泰时过世后,其子徐溶又把西园改回为寺,并于明崇祯年间请律宗第21代祖师茂林律师住持。从此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改名戒幢律寺,现总称西园戒幢律寺。

走石桥,过上塘河,正对一座飞檐翘角的山门牌楼。

牌楼顶部有金字匾额一块,上书“震国戒幢”四字,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御赐牌楼。它经历多次修缮,至今仍保存完好。当年,寺里的广慧老和尚五十岁,亲自到北京恭请《龙藏》(佛教《大藏经》的一种),光绪皇帝敕赐“紫衣沙门,震国戒幢”,便是牌楼匾额的起源。

穿过牌楼,来到山门殿,这里也是寺院的入口:

以入寺直道为中轴线,向北延伸,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宝楼、藏经阁等建筑。天王殿:

天王殿前东西两侧分别布置钟、鼓楼。


与东边严整肃穆的礼佛区一墙之隔的西花园,便是风格迥然的园林空间。西花园的布局和江南私家园林并无二致。湖中心筑有六角亭,楼阁形式,双重飞檐,轻盈多姿。水域被湖心亭的步道划分为两部分,曲桥贯通两岸,构筑颇为巧妙。环池布置假山、亭台、花架、厅堂等,淡雅朴素,细腻精美,是极具苏州特色的寺院园林空间。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