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走朝台,避暑清凉山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部,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兼具自然奇观与深厚宗教文化底蕴。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1
。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五台山地处太行山系北端,由东台望海峰(2796米)、南台锦绣峰(2485米)、西台挂月峰(2773米)、北台叶斗峰(3061米,“华北屋脊”)、中台翠岩峰(2894米)五峰环抱,总面积607.43平方公里。属温带半干旱森林草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均温约20℃,是避暑胜地,故别名“清凉山”。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最早在五台山的五个台顶修建寺庙始于隋代,当时因隋文帝崇信佛教,他在五台山的五座台顶分别修建了五座寺庙,来供奉文殊菩萨的五种化身,这是五台山走向大型佛教建筑群的伊始。从此,佛教徒用走完五座台顶的方式来表达信仰的虔诚,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也不失为锻炼身体、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用脚走完整个五座台顶,被称为“大朝台”。
大朝台的走法传统的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他们秉承了从古到今的传统,按照南台-西台-中台-北台-东台的顺序顺时针进行朝台。对于普通游客和户外登山者,因为便捷就近的原则,一般按照东台-北台-中台-西台-南台的顺序逆时针进行朝台。

自入户外圈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走一次朝台,虽不是什么虔诚的佛教信徒,但有一颗朝圣的心。每一次朝台,山还是那座山,但每次的感触却不尽相同,都说一次朝台,就相当于自己500年的修行,我没有这么贪心,每一次将我的心灵洗涤一下,让我对自己对生活多一点明悟,我就觉得不虚此行了。

去年是端午节陪儿子走的朝台,今年端午节去云南梅里雪山北坡转山错过,原本还在考虑今年的朝台怎么去,刚好夏至前,看到纳队的群里组织顺台,且出行的时间五台山的天气不错,就赶紧和伙伴报名,有了这次朝台之行。
本次朝台的实际路线和去年端午节朝台差不多,起点也是大坪村,只是终点往护银沟方向走了6公里,从华坪垭口下撤台怀镇。具体线路:大坪村---古南台---南台顶普济寺---狮子窝---吉祥寺----西台顶法雷寺---中台顶演教寺---万圣澡浴池寺---北台灵应寺---法云寺---鸿门岩---东台顶望海寺---(护银沟方向)华坪垭口---台怀镇景区,用时两天,徒步65公里。

依旧还是周五下班后乘坐大巴车赶往五台山,车行一夜,于次日凌晨6点左右赶到徒步起点大坪村,虽然一夜无眠,但一踏上朝行程,依然精神百倍。

出村后,往水泥路右侧的山脚下切。
到山脚下,就开始干坡,从大坪村到古南台,是一个近千米的的大坡,一路直拔,中间没有任何缓坡,是今天最累人的一段。

回望山下的大坪村

周围的群山
五台山特有的狼毒花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不断爬升,到达第一个小目标——古南台。

已经能看到远处的南台了
到达南台锦绣峰,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南台普济寺

回望古南台
离开南台,前往金阁寺,途中路过气象站。

牛群

进入云杉林,离大南庄不远了。
到达金阁寺

宏伟的金阁寺大殿

沿着金阁寺后面的山坡爬升,去往狮子窝方向,途中路过一片塔林。
登上山顶,回望山下的金阁寺。

继续又一段山坡的爬升,正值中午,火辣的烈日下,体力消耗很快,依然咬牙坚持,到狮子窝再休整。

到达狮子窝,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顺便解决一下午餐,补充一下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