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夜宿凤凰古城,灯火依然,人已阑珊——雪山之畔到热带雨林,滇西行(完)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三度灯摇沱水滨,青衿犹认旧苔痕。
虹桥影蘸当年月,竹筏歌衔去岁云。
红裙换尽波心事,姜盏温同一脉秋。
最是江声无倦色,送人去又候归人。
2025年9月23日早上离开昆明,继续返程。行经贵州时,同前年去西双版纳归来时一样的烟雨蒙蒙,过北盘江大桥时拍一张。

中午在服务区煮个西红柿鸡蛋面吃,自己做得吃起来比较快活。

昆明到凤凰古城差不多900公里,因山区高速限速,差不多11个小时才到。在南华门附近找了家客栈,安顿好后便步行去古城转转,找点吃的。

记得四年前的贵州行返程,也是这样的夜晚,同大家在凤凰古城转转,晚餐,而后继续连夜返程的。如今第三次踏足,倒像是赴一场与自己的约,不必刻意寻新,只消把熟悉的烟火气再温一遍。

关于凤凰古城,这里就不介绍了,毕竟以前的推文中有详细介绍,大家没来过的可以查看我的以前推文。

沱江的水流依旧湍急,在眼前铺展成一条流动的星河。青石板路被游人走得滑溜,两旁灯光影烁山药,朱红与暖黄的光晕漫上屋檐,把古城浸染得很是温柔。




水车依旧吱呀,只是时光飞逝,物是人非,与前两次过来的心境已有所不同。



码头附近江心竹排还在,那个沈从文《边城》中的苗族阿妹翠翠,依旧是身着红裙,站在竹筏头翩然起舞,红裙被风掀起一角,像朵跳跃的火焰。竹筏随水流波动,她的影子在水面摇晃,和记忆里的两个身影重叠又分开,不知道同几年前的阿妹是否是同一人。
或许每个夏天、每个秋天,都会有不同的阿妹坐在这里,把青春浸在沱江的风里;而沱江也像位沉默的老者,把这些故事都收进波纹里,等后来人打捞。


沿江往虹桥走去,江畔的酒吧飘出民谣,吉他声裹着酒气,比从前轻了些,许是怕惊了夜色。


游船在沱江中穿梭,碎了满河灯影。

就在这栋阁楼顶层的临江阁吃点湖南菜,不过没春节时在长沙吃的地道。




凭栏俯瞰沱江,看游船划开江面,和前两次过来没什么不同。原来最动人的不是风景始终如初,而是我们总愿意相信,某些温暖的片段会永远在那里,等你再来时,轻轻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