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oof 于 2011-1-22 14:56 编辑
2011The North Face® 全国攀冰大会
攀冰比赛总则
一、
比赛形式
本次比赛的形式包括:
1、难度赛:参赛者以其所到达的高度确定名次。
2、速度赛:参赛者以完成线路的时间确定名次。
二、
冰壁
本次比赛使用的冰壁由北京密云桃源仙谷风景区根据主办方的要求,以天然岩壁为基础浇筑而成。线路分布如下:
1、男女难度赛线路位于“迎浪石”冰壁。
2、男女速度赛线路位于大冰壁左侧夹角的直壁。
三、
安全性
1、组织者负责比赛区、公众区及与比赛有关的所有活动的安全。
2、裁判长连同主定线员,有权决定比赛区内的所有安全问题。
3、组织者指派的保护员应按比赛的保护要求进行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戴头盔。
4、定线员在设计每条线路的过程中,应避免当运动员脱落时发生运动员本人受伤,或伤及、妨碍其他运动员。
5、在每轮比赛之前,裁判长、路线裁判和主定线员应对每条线路进行检查,以保护其符合安全标准。
6、运动员在攀登过程中不得携带或使用任何音乐播放器。
7、组织者应保证现场配有专业的医务人员。
8、
在比赛过程中,当运动员存在任何不适合比赛的因素,如受伤、疾病等,裁判长有权要求大会医务人员为其做身体检查。经检查,若医生认为情况属实,则裁判长应中止其比赛。若后来得到恢复,他/她可要求进行重新检查。
四、
装备
1、
比赛公用装备和运动员使用的装备须符合UIAA标准或CE标准。
2、
运动员在攀登过程中必须戴头盔。
3、
运动员在攀登过程中只能使用不带腕带的冰镐。
五、
出场顺序
1、由于攀冰比赛的线路会随着比赛的进行而有所变化,预赛的出场顺序由代表队领队或教练(若代表队领队或教练不在时,由参赛者本人)在赛前的技术会议上抽签确定。
2、决赛的出场顺序为预赛排名的倒序,即进行决赛的选手,在预赛中排名靠后的选手先出场。
六、
攀登前的准备
1、当得到检录裁判的指示后,参赛选手须立即进行赛前准备区。
2、到达准备区后,运动员应做好攀登前的一切准备。如穿好攀冰鞋,用规定的绳结系好保护绳等。
3、为保证安全,运动员在攀登前所有使用的装备和绳结须经指定官员的检查、确认。每名运动员应对其在攀登过程中所用的装备和服装完全负责。
4、运动员得到指示时,应随时准备离开准备区,进入比赛区。任何无故拖延可能立即被黄牌警告;进一步拖延将被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七、
号码背心及队服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穿组织者提供号码标志。此号码标志不得裁剪和修改,否则可能立即被黄牌警告。
2、只要有可能,特别是在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上,运动员和官员应统一穿有特色的队服。
八、
线路维护
1、主定线员须保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线路维护队伍,每轮比赛都随时在赛场待命,以便在线路需要维护和修复时有效和安全地工作。
2、得到路线裁判的指示后,主定线员应立即安排修复工作。修复后,主定线员应对其进行检查,并向裁判长说明是否会对后面的运动员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裁判长做出继续、中止或重新比赛的决定是最终裁决,且不受理对此决定的任何申诉。
九、
技术故障
1、技术故障是指不是由运动员的行为引起的、产生对该运动员有利或不利结果的事件。由于在攀登过程中,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变化,技术故障的确认与否,由路线裁判经与主定线员磋商后决定,并作为最终裁决。
2、技术故障通常处理如下:
a) 若技术故障由路线裁判指出的
●
若运动员处于合理状态,其可选择继续攀登或接受技术故障。若选择继续攀登,此后将不再受理与此有关的进一步申述;
●
若运动员因技术故障处于不合理状态,路线裁判应立刻决定是否宣布为技术故障并终止其攀登,根据相关比赛形式的技术故障处理规定,允许其随后攀登。
b) 若技术故障由运动员指出的
●
若运动员处于合理状态,应指出技术故障的性质,经路线裁判同意可继续或停止攀登。若选择继续攀登,此后将不再受理与此有关的进一步申述;
●
若运动员处于不合理状态,路线裁判应立即作出裁决,并作为最终裁决。
十、
录相在判定中的使用
1、难度赛中,应对每位运动员的攀登都进行官方的录像拍摄。
2、每条线路至少配备一台摄像机(最好有两台)。摄像师应具有一定的攀冰赛事拍摄经验。
3、只有官方的录像才能用于裁判目的,而且只有裁判长、线路裁判和主定线员才有权察看。
难度赛
一、
前言
1、该规则应与总则连用。
2、比赛应在预先设计的冰壁线路上进行。
3、比赛设预赛和决赛两轮,预赛中排名前8的选手进行决赛。
4、预赛采用顶绳攀登、上方保护,决赛采用先锋攀登、下方保护。
5、预决赛均为开放式比赛,不封闭。
6、终点标志为一个用红色染料标注在冰壁上的30cm×30cm方形区域。运动员在合理的位置将其中一只冰镐打入该区域,视为完攀线路。
二、
安全与保护
1、保护绳由两名保护员控制,其中一名为主保护,另一名为辅助保护。
2、当运动员开始攀登线路时:
a) 按规定配备装备;
b) 保护绳要用“8”字节与安全带连接,并打好保护结;
c) 运动员出场前,保护员应检查(最好在准备区)其装备要符合规定、保护绳要按上面b)的要求连接、安全带和头盔要正确穿戴;
d) 在运动员攀爬线路较低部分的过程中,需要一名助手提供特别的安全保护。
3、保护员应始终让保护绳保持一定的松紧度。任何的拉紧都被视作人为的帮助或阻碍,此时路线裁判可宣布为一次技术故障。
4、运动员完攀或脱落后,应被放回地面。此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让运动员撞到任何地面设备。
三、
攀登程序
1、每条线路都应规定运动员允许攀登的时间(关门时间)。关门时间包括了运动员在线路底部40秒的最后准备时间,如下面第2条所述。
2、当运动员进入岩壁下的比赛区,路线裁判便开始计时。每名运动员有40秒时间开始其攀登。若运动员在40秒结束时尚未开始攀登,应指示其立即起步。此40秒最后观察时间是关门时间的一部分。任何进一步的拖延将可能被黄牌警告。
3、双脚离地视为运动员的攀登已经开始。
4、在攀登过程中,运动员可向路线裁判询问比赛的剩余时间,路线裁判应立即通告。当关门时间只剩最后60秒时,路线裁判也应通知运动员。当关门时间到后,路线裁判应终止运动员的攀登。若运动员未服从路线裁判停止攀登的指令,将立即被黄牌警告。
5、在比赛过程中,若定线员认为比赛线路需要修复,经与路线裁判协商后,可决定对线路进行处理。
四、
高度判定
1、发生脱落或路线裁判终止比赛时,运动员冰镐打住(即此时已稳住重心)的较高位置的“有效点”作为其成绩。
2、“有效点”是指:定线员在赛前用红色染料标注在冰壁上的区域,此部位既可用手打冰镐,又可用脚蹬冰爪。
3、“脚点”是指:定线员在赛前用蓝色染料标注在冰壁上的区域,此部位只能用脚。
五、
每轮比赛后的排名
1、每轮比赛之后,运动员将根据其达到的高度进行排名。
2、并列情况,根据前一轮比赛的成绩用倒序法排名,以区分本轮并列运动员的名次。若仍并列,则继续用倒序法考虑前一轮次。
3、若决赛按上面第2条运用倒序法后第一名存在并列的情况,则需进行超霸赛;若超霸赛后仍并列,则视为成绩相同,并结束比赛。
六、
决赛名额
1、决赛的固定名额为8名。
2、若用倒序法后,决赛因名次并列而超过了固定名额,高限额数量的运动员将获得下一轮比赛的资格。
七、
线路攀登的终止
发生下列情况,运动员被视为未完攀线路,并按其到达的最高点记录其成绩:
1、脱落。
2、超过关门时间。
3、冰镐使用(指已经明显借力,由当时的路线裁判确定)了“有效点”以外的区域。
4、冰爪使用了(指已经明显借力,由当时的路线裁判确定)了“有效点”和“脚点”以外的区域。
5、已经起步,身体任何部位触到地面。
6、用了人为辅助。
速度赛
一、
前言
1、该规则应与总则连用。
2、比赛应在预先设计的冰壁线路上进行。
3、比赛设预赛和决赛两轮,其中预赛为排名赛,决赛为淘汰赛。
4、比赛采用顶绳攀登、上方保护。保护绳选用UIAA认证的单绳。
5、比赛为开放式比赛,不封闭。
6、比赛在A、B两条长度相同、难度相似的线路上进行。
7、保护绳与运动员安全带相连方式为:用两个开口方面相反的丝扣铁锁与预先打好绳结的保护绳连接。
8、每条保护绳应配备两名保护员。保护员应站在冰壁底部的安全位置,以防运动员攀登时可能发生冰块或其它装备脱落而造成的事故。
二、
线路的完攀与计时
1、A、B线路的终点均为一个用红色染料标注在冰壁上的30cm×30cm方形区域。运动员在合理的位置将其中一只冰镐打入该区域,视为完攀线路。
2、下列情况,运动员视为未完攀线路:
a) 脱落;
b) 超过关门时间;
c) 触及或使用了标志线以外的冰面;
d) 已经起步,身体任何部位触到地面;
e) 用了人为辅助。
3、线路攀登的计时采用手动计时器。每条线路由三名裁判进行计时,每人一块秒表。取三名裁判中的中间值为成绩。
三、
出场顺序和排名
1、每名运动员首先攀登线路A,完攀后,再攀登线路B。
2、运动员按完攀两条线路的累计时间排名。
3、若运动员在预赛中未完攀任何一条线路将被淘汰,并排名最后。
4、预赛中排名前8名选手进行决赛。淘汰赛可包括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
5、淘汰赛采用分组淘汰的形式,由完攀两条线路的累计时间决定。1/4决赛(5-8名)中被淘汰的运动员的排名,按其在该轮比赛中的累计时间决定。
6、淘汰赛第一轮比赛的出场顺序根据预赛的排名确定,如下表:
7、淘汰赛中未能完攀线路时:
a) 若在半决赛或决赛中运动员未完攀任何一条线路将被淘汰,其对手获胜。若两名运动员均未能完攀两条线路,该组应立即重赛;
b) 第三、四名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必须进行,并分出胜负;
c) 若决赛中两名运动员均未能完攀两条线路,应重新比赛,直至产生冠军。
四、
攀登程序
1、当要求起步时,每个运动员应持起步姿势:一只脚在地,另一只踏在冰壁的起步点上,双手握冰镐。
2、当两名运动员就位,路线裁判询问“各就各位?”;除非有运动员清晰地回答还没准备好,路线裁判将发令“预备!”;稍作停顿(小于2秒)后,路线裁判发出一个短促(小于0.2秒)而响亮的起步信号,或当使用手动计时时喊“Go!”。所有口头指令应响亮而清晰可辨。
3、在发出起步指令的同时,运动员将开始其线路的攀登。在路线裁判发令时,赛场不能有任何嘈杂声,或其它可能妨碍运动员和裁判听到发令声。
4、若起步犯规,路线裁判应立即中止两名/所有运动员。该口令应响亮而清晰可辨。在同一组比赛中,运动员起步犯规两次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