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希夏邦马攀登日记-独自迷失的两天两夜(2)

登山 12年前

  今年8月底,继登顶珠峰一年多后,王雷-全球第一位完成“7+2”的华人女性又踏上了喜玛拉雅的征程,这次她联手3名来自罗马尼亚和英国的队友一起去探索希夏邦玛峰峰(全球第14高峰,海拔8027米)的西南壁的一条新路线。他们计划采用阿尔卑斯式攀登完成本次新线路的挑战。9月1日一行人开始徒步进山,但由于本登山季节的气候条件不很理想和团队内部诸多原因,王雷最终遗憾告别此次希夏邦马峰攀登。她在邮件中写道:“这次希夏邦马之行的故事很长,由于一些很复杂的因素,我不得不痛苦地决定放弃希夏邦马,但没想到,快要下山前两天又不慎在山中迷路。我很幸运地独自抗过了两夜我们上山以来最糟糕的天气,最后,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我们队在第三天找到了我。有很多经验教训,很多事情要感恩。”--通过文字,王雷向我们讲述了她独自迷失在希夏邦马的两天两夜。(以下文字摘自王雷新浪博客)

  9月24日-26日 迷失在希夏邦马(3)

  9月25日,早6点

  六点第一次睁眼的时候,天还是完全黑的。我把睡袋的头部开一个缝,刺骨的冷空气混着冰雪一起冲进来。原来我睡着后又下雪了。坏了,睡袋肯定都湿了!但我懒得这么黑的天就上路,外面还什么都看不见呢。这时候,睡袋湿了就湿了吧,懒得管了。

  还是自己暖暖活活、舒舒服服最重要。

  9月25日,早8点

  仿佛我是个闹钟似的,再一睁眼正好8点。外面天大亮了,但能见度极低,除了包围我的雪花,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见旁边有个雪坡。要不是希望能在开早饭前到达营地,这个条件下真不想起来。

  在大雪中收睡袋真是不得已,因为难免顺便收进了很多的雪,把睡袋搞得更湿了。但我还是足够狠心地完成了任务。

  喉咙干得冒火。昨天从大本营出来时只带了1升水,到ABC吃午餐时为止喝了一半。我的习惯是不到不得已,总是留一半水到最后。所以昨天下山和晚上一口水都没喝。现在喉咙干得发疼,就喝了一小口。

  装好包,我向山上走到5400米处,然后向营地的方向前进。有时我可以勉强看到坡下方的情况,下面就是那片常常雪崩的峭壁。谢天谢地昨晚没往下走得太远!那简直是奔向死亡之谷呀!看来我离营地比预想的远。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就坚持这个海拔和方向,早晚会到的。保持这么高的海拔肯定不会错过湖的。

  山上新雪皑皑,别想找到一点脚印之类的痕迹,也看不见一个玛尼堆。这个山坡的形状和我记忆中的哪个都对不上号。我的记忆出问题了?还是我记性太糟?

  我努力寻找玛尼堆。很多石头被积雪装扮得像个玛尼堆,仿佛我在幻视。我知道自己是清醒的,只是太急于寻找线索,就好像登山的新手容易把眼前的山包包当成顶峰。

  我经过了一些堆满大石块的路径。记得去ABC时,从湖边抄近道刚下来就经过一片这样的路径。所以过完了这段就该上湖边的山坡了。可是这片好像又不太像?嗯,前面还有一个很平缓的雪坡。

  怎么一切都有点陌生?我开始怀疑我的记忆。冰川河谷那边的峭壁也看着可疑,怎么显得那么陌生呢?是我记错了?记得那片像壁画似的岩壁是正对着我们的山谷的,可是好像昨天就经过了?难道是离得近时显得不一样?我开始怀疑,但不能确定。

  也许下一个山谷就是我要找的那片大石块的路径?也许前面的雪坡是过了石块路后的平缓山谷区?也许我昨天走得其实比预想的慢了太多?尽管充满了疑虑,我还是继续沿着雪坡走。山坡那边是什么?好像是个玛尼堆吧?

  我越来越累了,就越走越慢,每走几步就得停下来一边喘气,一边算计着“还有多远?”等我靠近山坡的边缘,那个想象出来的玛尼堆不过是块大石头,但一瞥山坡那边的情况吓了我一跳。坡那边是令人生畏的悬崖!我走到高一点的地方想看得更清楚一些。几块模样吓人的岩石像鬼的牙齿一样挂在山坡边缘,下面是几百米的悬崖。再往前的山坡上到处是乱七八糟的岩石。眼前的景象很恐怖。

  我终于可以肯定地说,我从没到过这里。这时雪依然很密,能见度很低。那么我是已经走过了营地所在的山谷呢,还是在到达前拐错了弯?如果还没到,我在哪拐错弯了呢?如果已经过了,我怎么会错过呢?一切都好像在梦境中。

  我完全迷失了!想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怎么发生的。我在哪里?

  9月25日,早10:30

  我知道方向错了,我从没到过这里,也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我得到高一点的地方去看看周围是什么。雪坡上方的石头山是我眼前的制高点。尽管我已经很累了,但我必须上去,也许这是我唯一的希望。

  9月25日,中午12:30

  费了好久才终于走到山顶。云雾稍有些散开了。冰川河谷对面的峭壁看着不对劲呀?慢着,好像在从聂拉木过来去大本营的路上见过?山谷下面是三个方向的冰川河的汇聚点。我记得在(上山时)到达大本营前经过了那个汇聚点。我一定是已经走过了营地所在的山谷!过了多远了呢?或许我稀里糊涂走到山的另一边去了?

  我必须求救了!于是我按下了SPOT上的HELP键。SPOT是个野外救援的电子仪器,我们也只是初次尝试。按下HELP键,SPOT就会把我的GPS方位通过短信发到我们大本营的卫星电话上。如果我离营地不是很远,他们应该一两小时之内就能找到这里。但这玩意真得那么灵吗?他们会及时收到消息、找出我的方位吗?

  我想去看看另一侧的山谷是什么样的,但山顶的坡度很缓,要走很远才能到“边”上。何况能见度这么低,即使到“边”上也不一定能看见什么。岂不是白浪费我仅剩的这点体力?

  于是我一边下山一边向那边靠近。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没见到任何人影。我继续绕着雪坡走。也许转过去就是了?雪景可以完全改变山的模样。抱着一线希望,我几乎可以说服自己这座山就是(上山时)到营地前的那座山。只要坚持一下就到了。我甚至盘算着一旦确认是这个山谷,就喝掉剩下的水。

  9月25日,下午3点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温度迅速升高。

  自从昨天ABC的那顿午饭,我几乎一直没吃没喝什么,这时已经只有蜗牛爬的速度了。再加上这山的形状是圆圆的那种,仿佛永远也转不到“边”。

  随着气温的升高,雾气渐渐散去,能见度迅速好转。这个山谷的形状看着很像,有个很宽很平缓的入口,还有一条小溪流出来。很可能就是它了!但接着向里转,似乎山谷尽头的山形不太像啊?不要太早下结论吧,也许是角度不同?

  然而,不一会儿我就可以看清整个山谷了,没有湖!我现在5400米,也许我是在营地上面的那个高地上?不过我去过那个高地,也不是这样的。这个山谷长得的确很像,但不是!

  走了一天,此时我已没有体力再走多少路了。一直也没见到救兵的影子。也许他们没收到求救信息?

  我不得不使出了最后一招,按下了SPOT上的S.O.S.键,请求外援。

查看全文
分享: